赵丹丹: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赵丹丹: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医学检验·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月的800 例血清标本,将其纳入研究范围,分别应用胶体金法检测(实验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方式(对照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经研究,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体的检测率为10.4%,胶体金法检测的检测率为10.5%,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有利于检测个体艾滋病病毒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治疗意义显著。

关键词:胶体金法检测;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检测

0 引言

艾滋病极具危害性,传染性极强,对社会危害较大,其主要由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而导致的,艾滋病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攻击作用,对人体中的CD4T 淋巴细胞进行攻击,破坏该细胞结构,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从而导致各种细菌、病毒和病原体侵袭患者机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由于艾滋病病毒潜伏时间较长,大都在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发病,在病症后期常会引发恶性肿瘤病症,导致患者全身器官衰竭,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艾滋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经常会出现频繁感冒、疲乏无力、食欲下降、体温上升等多种病症,随着病症的发展,患者的皮肤及黏膜会出现疱疹、淤血斑及紫斑等病症,待病症危及内脏器官,患者将会出现持续性高热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病变[2]。所以尽早诊断患者病症,有利于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实验研究就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 取2017 年4 月 至2019 年4 月 的800 例 血 清 标本,将其纳入研究范围,所有患者中,男患数量为642 例,女患数量为158 例,患者年龄均在18-80 岁,年龄均值为(35.63±8.36)岁。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在18 岁以上,均签署知情协议同意进行艾滋病抗体检验。排除标准:排除意识障碍、思维模糊的患者,排除自身原本免疫系统病症的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病症的患者。入选患者均接受胶体金法检测(实验组)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抗体。

4.监督评价机制的建设 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执行效率,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监督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医院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监督评价机制与三道防线结合,可以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实现风险预测评估的最佳效益。

1.2 方法

在检验过程中,应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生物安全柜、洗板机、定时振荡器、酶标仪和数码电热恒温箱设备进行病症检验。两组患者取清晨空腹血液,抽取4ml 血液后,以每分钟3000 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以10min 为宜,进而分别应用试剂盒进行诊断,诊断过程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

1.3 观察指标

依照试剂盒检验情况,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过程中,若是样本的OD 值显示超过Cut-Off,则检验结果为阳性,其余结果均为阴性,胶体金法检测过程中,若是检测区域出现紫红色条带,则可以判定检验结果为阳性,其余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 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χ2,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艾滋病在临床领域也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死率较高,病症传播速度较快,且对社会经济存在极大的不良影响,当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200 万的艾滋病患者患病,且该病症的防治工作极为困难,该病症主要能够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感染率较高,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经常会发生病毒血症,且病毒会在患者肝脏细胞内进行复制,干扰干细胞内大分子的正常合成,导致溶酶体膜的通透性异常增加,引发细胞病变病症,随着艾滋病病毒数量的不断增加,肝脏细胞的损伤会加剧,患者肝脏功能会逐渐下降。为更好的进行防治,必须加强对艾滋病的早期筛查,当前临床领域检验艾滋病病毒主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艾滋病抗体检验方式、致病性感染病原体检验方式和免疫功能检查方式进行检验,艾滋病抗体检验方式准确率较高,检验成本较低,被广泛应用,其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明胶颗粒聚集试验等多种方式[4],早期筛查主要包括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两种,酶联免疫法指的是通过特殊试剂进行分析,对液体中所包含的微量物质进行检验,将分离后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 进行检测,并将所收集的血液标本静置30min,以便于血液凝集,取血清进行检验,逐渐加入血清及质控品后,孵育1h,逐渐应用机洗板和加底物进行30min 的避光处理,进行结果判定。胶体金检验法能够通过抗坏血酸、鞣酸、白磷等多种还原剂作用下,生成聚合反应,生成金颗粒,通过经典作用,形成稳定胶体,以此分析艾滋病抗体的性质[5]。

表1 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

?

3 讨论

经研究,实验组检验过程中,共检出阳性患者84 例,检出率为10.5%,对照组共检出阳性患者83 例,检出率为10.38%,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研究表明,实验组检验过程中,共检出阳性患者84 例,检出率为10.5%,对照组共检出阳性患者83 例,检出率为10.4%,组间数值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可见,采用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进行艾滋病抗体检验,检验准确性均较高,但是在检验过程中依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传染病病原体感染产生的交叉反应后生成的艾滋病抗原、检测标本的溶血性等,所以为了提升检验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检验人员操作各个步骤符合规定,降低人为因素的干预,根据说明书进行合理操作,对室内温度、温育时间等进行合理把控,必要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病症筛查,以此分析检验中存在的不足,更好的提升检验的准确性[6,7]。

在婚姻登记处工作的人员说:“看多了夫妻离婚,会慢慢对婚姻失去敬畏感。去离婚的人,有些太随意了——任性者居多,理性者居少;情绪用事者过盛,审慎处事者鲜有。”

综上所述,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8]。

105 Clinical analysis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in treatment of critical patients: a report of 18 cases

参考文献

[1] 刘洋,杨慧娣,蒋苏,等.胶体层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急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次筛查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28(01):122-125.

[2] 林艳,陈志雄,蔡瑞云,等.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方法学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15(18):45-48.

[3] 张伦军,丁晓琳,朱安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08):82-84.

[4] 黎明,徐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准确性分析[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8,41(4):430-433.

[5] 公爱娟,刘春娟,辛杰,等.酶联吸附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色谱技术在中药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中草药,2018,620(09):216-223.

[6] 吴保民.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135-135.

[7] 陈才会.胶体金法及酶联免疫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4-5.

[8] 佚名.酶联免疫法以及胶体金法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结果对比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5):15-16.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5.109

本文引用格式:赵丹丹.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170,173.

标签:;  ;  ;  ;  ;  ;  ;  ;  ;  ;  ;  ;  

赵丹丹: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