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

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

老年人(>60岁)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老化,功能低下,也由于年龄的增长,生活规律,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各种等各种因素的变化,易形成比较特殊的心理状态,尤其在内科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所接触的老年患者,心理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应了解并理解这些特点,以便于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实行心理护理有如下几点:

1、对待每一位老年患者应热情,诚恳,尊重其人格。对病人

主诉要认真听,回答询问时耐心细致,并反复讲解,到懂为止,不可含糊其辞或口若悬河,做生活护理时态度要亲切,温和,举止轻柔有礼,称呼时不可生硬地直呼床号或姓名,应面带微笑,并加上相应的礼貌词,协助其生活上的不便。尤其遗尿时尤应不动声色,切不可勃然变色或窃笑不已,甚至歧视,以免伤其自尊心。

2、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及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

沮丧心情的同时,对周围人的语言举止非常敏感,常为一些细微的眼神,举动而疑惑不止,护理人员在对其病情密切观察的同时,要做到避免使其为自己病情在重,已危在旦夕,而是要适当的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根据患者不同性格予以指导,解除精神上的枷锁,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3、护理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状态时,还应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民间“老小孩”一词用的十分贴切,有可能出现治疗,护理上的不合作,不但要取得护患间心理上的沟通,还应有熟练的专业技术,为病人解除病痛,使其心中产生信任感,安全感,依赖感,而达到心理护理上的良好效果。

4、有针对性提供护理服务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机要出发,让护士有足够的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变被动为主动。例如患者输液时不需按铃呼叫能做到心中有数;对老年患者应腿跑勤一点、观察细一点、关心多一点、行动不便时多帮一点。细化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情况值班人员少时酌情安排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上助班,以确保单独值班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

5、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护理记录是用于记录病情变化和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由此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非常重要,护士长应加强一般护理记录和特别护理记

录的培训,设置各种表格的标准样板,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出院病历忙必须经办公护士、护士长把关检查,每月全部出院病历需护士长进行再次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

6、加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随着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逐年增加的统计,要注意将护理安全放在护理工作首位,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应贯穿整个住院治疗护理过程中,变发生问题后消极处理为发生问题前积极预防。关键是健全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入院护理制度、住院陪伴制度、外出检查制度、护理查房制度、操作常规制度以此来规范护理行为。定期组织质量检查,每周进行一次护理会诊,一次自查、自评,一次行政查房,针对高龄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利用护理会诊提前进行分析与防范。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在发生问题的第一时间到现场调查分析每一种风险的原因,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老年病房常见护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不断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水平。

我们护理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平时密切观察,细心体会,掌握其中的要点,必能正确有效地进行护理,为治疗工作提供最佳心理状态。

标签:;  ;  ;  

对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一些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