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心电图论文_

导读:本文包含了起搏心电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电图,起搏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电极,超声,发生器。

起搏心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搏器胸片、起搏器散点图和起搏器功能故障等,本书亮点是基于起搏心电图案例的分析讨论。购书请联系朱晓晓,联系电话:18917980959。欢迎微信咨询,微信号同手机号,添加时请备注购书。(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5期)

[2](2019)在《《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书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3期)

黄瀚泓[3](2019)在《右心室起搏后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右心室起搏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学特征以及这些形态学特征对起搏后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门诊与住院病人共16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106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6±25岁。所有患者中,因植入起搏器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植入起搏器者共118例(观察组),根据心梗部位不同分为5个亚组,即下壁组72例,前间壁组17例,前壁组12例,侧壁组11例,广泛前壁组6例;因非心梗原因植入起搏器患者50例(对照组)。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个亚组,即右室心尖部起搏组(A组)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B组)。分析和比较每组患者的心电图形态学改变(主要为异常Q波和ST段改变),以及这些形态学改变对起搏后心梗的诊断价值(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1)右心室起搏异常Q波发生情况:对照组A组在下壁、前间壁、前壁、侧壁和广泛前壁导联上均出现异常Q波,而对照组B组仅在前间壁和前壁上出现异常Q波。观察组在下壁组、前间壁组、前壁组和侧壁组A组各导联上异常Q波发生率与对照组A组无显着差异(P>0.05);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组A组在前壁(100%vs83.3%)、侧壁(100%vs 61.9%)和广泛前壁导联上(100%vs 59.5%)异常Q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A组。(2)ST段抬高的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普遍存在ST段抬高,但ST段抬高类型和发生导联在各亚组间差异较大。ST段平台型(A型)抬高可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仅下壁导联出现,A组7.1%,B组12.5%)极少出现此类ST抬高;ST段弓背型(B型)抬高仅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无此类ST抬高;ST段上斜型(C型)抬高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仅下壁导联上(A组7.1%,B组37.5%)出现此类ST抬高;ST段凹面向上型(D型)抬高普遍见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向曲线(E型)ST段抬高在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3)ST段下移的发生情况:上斜型(A型)ST段下移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较少出现,且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下斜型(B型)ST段下移主要出现在观察组下壁组、前间壁组侧壁导联上以及对照组侧壁导联上;而水平型(C型)ST段下移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发生率均较低,仅出现12例(下壁组前壁导联中A组6例,B组2例,广泛前壁导联中A组3例;广泛前壁组下壁导联,A组1例)。(4)心电图特征对右室起搏后急性心梗的诊断实验:(1)异常Q波:A组患者,异常Q波可能对广泛前壁心梗(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41.7%、51.2%和1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对其他部位的心肌梗死无诊断价值;B组患者,异常Q波仅对下壁(均为100%)、侧壁(均为100%)和广泛前壁心梗(均为1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2)ST段抬高: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平台型、弓背型、上斜型和凹面向上型四种类型的ST段抬高,未见单向曲线类的ST段抬高。其中,平台型、弓背型和上斜型ST段抬高的诊断准确性与特异性均较高,而凹面向上型ST段抬高不具有诊断价值。(3)ST段抬高联合ST段下移:A型、B型、C型ST段抬高+A型、C型ST段下移对下壁心梗(A组:48.0%、100%和11.7%;B组:55.0%、100%和25.0%)、前间壁心梗(A组:39.1%、100%和6.7%)、侧壁心梗(A组:50%、100%、10%)和广泛前壁心梗(A组:95.6%、33.3%、33.3%)有诊断价值;D型ST段抬高+B型ST段下移对下壁心梗(A组:11.8%、4.8%和1.7%)和前间壁心梗(A组:7.0%、0%和26.7%)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1)异常Q波对右室间隔部起搏后的下壁、侧壁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右室心尖部起搏后的AMI均无诊断价值。(2)平台型、弓背型和上斜型ST段抬高是右室起搏后AMI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叁种类型的ST段抬高对诊断右室起搏后AMI有较好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凹面向上型ST段抬高在右室起搏后AMI的诊断上无临床实用价值。(3)右室起搏后AMI出现ST段上斜型和水平型下移提示可能存在多支冠脉病变,与上斜型、水平型、弓背型ST段抬高相伴出现对右室起搏后AMI的诊断有极高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遵义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4](2019)在《《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搏器胸片、起搏器散点图和起搏器功能故障等,本书亮点是基于起搏心电图案例的分析讨论。购书请联系朱晓晓,联系电话:(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9年01期)

马楠[5](2019)在《利用影像和心电图解析超声下右室起搏电极不同部位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脏超声是现代科技下的产物,心脏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心脏超声可以对右室起搏电极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影像学以及心电图的特点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分析,从而提高间隔定能够为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叙述了影像学和心电图指标记录,还阐述了心脏超声评价方式以及右室起搏位置不同部位的影像学和心电图特点分析。(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6](2018)在《《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搏器胸片、起搏器散点图和起搏器功能故障等,本书亮点是基于起搏心电图案例的分析讨论。购书请联系朱晓晓,联系电话:(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8年06期)

吕英,孙华群[7](2018)在《新旧双起搏器并存起搏心电图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66岁,因"心慌、胸闷、气短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1周"于2017-12-13收入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患者1992年于外院行心室单腔起搏器植入手术,2005年更换起搏器,2015年再次植入心室单腔起搏器。体温36.1℃,脉搏60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全程(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8年05期)

许原,张海澄,郭继鸿[8](2018)在《“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二)》一文中研究指出起搏心电图各论一.起搏功能不良1.定义起搏功能不良是指起搏脉冲不能按时发放,或因各种原因导致起搏脉冲在心肌应激期内不能有效夺获心肌,心房/心室起搏脉冲信号后无起搏的P波或QRS波群。起搏功能不良分为功能性障碍(通过程控可解决)和机械性障碍(必须通过手术,或更换(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9](2018)在《《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搏器胸片、起搏器散点图和起搏器功能故障等,本书亮点是基于起搏心电图案例的分析讨论。购书请联系朱晓晓,联系电话:欢迎微信咨询,微信号同手机号,添加时请备注购书(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8年04期)

过瑾,张常莹,承燕,王如兴[10](2018)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心电图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冠状静脉起搏后左心室(左室)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选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共43例,按照左室电极植入冠状静脉靶血管分组,分为侧静脉组(7例)、后静脉组(8例)、后侧静脉组(13例)、前侧静脉组(8例)、心中静脉组(7例)。术后使用程控仪程控为单左室起搏模式,记录单左室起搏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测量比较各组左室起搏图形的差异。结果 43例患者中,26例(60.47%)心电轴右偏,共4例电轴左偏仅见于心中静脉组,心中静脉组与其他各组电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导联起始部Q波、Ⅰ导联R/S≤1及V_1导联R/S≥1在所有病例中的出现率分别为79.07%、83.72%和67.44%,而在心中静脉组中出现率仅分别为42.86%、42.86%和28.57%;其中Ⅰ导联R/S≤1的出现率在后侧静脉组明显高于心中静脉组(P=0.007)。下壁导联及V_5、V_6导联主波方向在各组之间差异不大。结论 CRT左室电极植入靶血管不同导致左室起搏的心电图表现有所不同,侧静脉、后静脉、后侧静脉和前侧静脉4组左室起搏图形类似,心中静脉起搏与其他静脉比较,左室起搏心电图图形差异较大。在诊断左室是否起搏时,应格外注意左室电极植入静脉的位置。(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起搏心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书由吉亚军、杨亚莉主编,侯剑飞、张余斌、吴师伟、郑新权、陈顾江、李则林副主编,已于近期发行。全书分6个部分,囊括100个起搏心电图精彩案例,内容包含起搏器基础、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程控、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起搏心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1]..《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J].心电与循环.2019

[2]..《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J].心电与循环.2019

[3].黄瀚泓.右心室起搏后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D].遵义医科大学.2019

[4]..《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J].心电与循环.2019

[5].马楠.利用影像和心电图解析超声下右室起搏电极不同部位的特点[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J].心电与循环.2018

[7].吕英,孙华群.新旧双起搏器并存起搏心电图1例[J].心电与循环.2018

[8].许原,张海澄,郭继鸿.“起搏心电图”专家共识讨论稿(二)[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8

[9]..《起搏心电图精解100例》书讯[J].心电与循环.2018

[10].过瑾,张常莹,承燕,王如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左心室起搏心电图的特点[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细胞移植后第28天,麻醉状态下对照组犬...细胞注射术中,缝线为注射部位中心移植后第14天对照组犬和HCN4组犬最低心...单腔起搏器不同状态时的频率适应性起双腔起搏器频率适应性起搏心电图双腔起搏器伴房颤患者的心室感知不良图...

标签:;  ;  ;  ;  ;  ;  ;  

起搏心电图论文_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