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保险杠论文-李德东,潘东奇,毕思刚,王迦

后保险杠论文-李德东,潘东奇,毕思刚,王迦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保险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险杠,定位理念,定位结构

后保险杠论文文献综述

李德东,潘东奇,毕思刚,王迦[1](2019)在《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定位理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一汽轿车某车型的后保险杠为例,阐述后保险杠总成的定位理念及定位结构,通过将后保险杠总成与不同零件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行X/Y/Z叁个方向的分解,逐一确定定位结构,进而保证其与周边重要零件(后背门、尾灯、侧围)的外观品质要求。(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17期)

徐平,李巢,于英华,阮国越[2](2019)在《油罐车后保险杠耐撞性设计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油罐车后保险杠防护问题,传统油罐车后保险杠在追尾碰撞事故中不能有效保护油罐车罐体。为了提高油罐车后保险杠耐撞性,避免追尾碰撞中油罐车罐体破裂、运输油泄露从而导致二次特重大交通事故。以某后保险杠为设计原型,在保证轻质性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然后基于ANSYS LS-DYNA软件对两种结构后保险杠耐撞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其碰撞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吸能性和加速度响应曲线等主要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型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相比,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质量、最大变形、应力和加速度均降低,吸能性显着提高。证明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在提高油罐车节能性、环保性特别是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5期)

孟小斌[3](2019)在《某车型辊压后保险杠横梁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辊压工艺的特点,根据后保险杠横梁的空间状况确定了合理的辊压断面,通过反复地模拟计算,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完成了降本。(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04期)

陈涛,黄领,魏家星,吴泽勋,郝庆全[4](2019)在《一种低风阻汽车后保险杠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汽车没有底盘后部护板情况下风阻较高问题设计了一种可降低风阻的后保险杠。计算了两种离地间隙下两种保险杠的流场,并分析了低风阻后保险杠比原后保险杠风阻低的原因。两种离地间隙下低风阻后保险杠相比原后保险杠可显着降低风阻。(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熊盛勇,周俊,黄宇靖[5](2018)在《基于尺寸工程的某车型掀背门与后保险杠段差不良问题分析与解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某车型调试过程中,经过多次装配,发现掀背门与后保险杠段差不良缺陷。通过3DCS公差校核、尺寸链分析以及精度调查、工序变量分析,得到影响掀背门与后保险杠段差的主要因素有零件精度、车身精度、涂装烘烤变量。通过改善零件精度、增加工装,最终消除了该段差不良。(本文来源于《汽车零部件》期刊2018年06期)

马天飞,李瑞强,付赫涛,满镇,柳志芳[6](2018)在《某乘用车后保险杠刚度强度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乘用车后保险杠在追尾和刮蹭等事故中将对车身产生保护作用,其刚度强度特性至关重要。针对某乘用车改性聚丙烯塑料后保险杠的刚度强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量保险杠材料的弯曲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曲线,然后利用Hyper Mesh创建该保险杠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在ABAQUS中完成接触等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定义,根据企业试验标准的要求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刚度和强度的仿真分析,再利用台架试验进行验证,最后对刚度不达标的部位进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刚度强度性能;保险杠弹性特性在小变形状态近似为线性,在变形量达到20 mm以上时将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保险杠在大变形及回弹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恢复性能并能消耗一定的能量。(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晓艳[7](2018)在《基于碰撞安全性的铝合金后保险杠防撞梁轻量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与汽车被动安全密切相关,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性的提高和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在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汽车的后防撞梁系统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吸收的总能量影响了汽车的安全系数。在对后保险杠防撞梁总成吸能特性、侵入量等方面的研究中,考虑增加车辆碰撞安全系数的同时,同时力求最大化减少保险杠结构的质量。为了降低研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有限元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设计中。CAE技术可以灵活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各个设计步骤中,如零件的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和验证阶段。大量的研究表明,有限元技术在汽车碰撞仿真、零部件优化设计、模态分析、强度刚度等分析中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论文以国产某M1型轿车的后保险杠防撞梁为轻量化优化设计对象,首先对总成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和碰撞仿真分析;然后运用有限元模拟分析、拓扑优化、尺寸优化和试验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汽车保险杠防撞梁总成,用于替代原有的防撞梁总成从而达到减轻汽车总质量的目的;再对优化前后的防撞梁总成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建立一整套适用于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总成的碰撞性能仿真分析以及轻量化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轻量化优化设计后的新型铝合金防撞梁总成的比吸能有所提高;质量减轻了34.8%;100%重迭完全碰撞的侵入量有所较少;15%重迭角碰撞的刚性墙面力有所增加。对比分析表明,新型后防撞梁总成的吸能特性有所提高,刚性增大,优化设计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冯帅帅[8](2018)在《某乘用车后保险杠低速碰撞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乘用车普及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的拥堵,低速碰撞出现的概率也相应提高,低速碰撞过程中首先发生接触的就是汽车保险杠,所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保险杠力学性能的要求也在随之增加。国内外零配件厂在保险杠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组织了相关学者专家对保险杠在低速碰撞过程展现的碰撞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因而展开对低速碰撞中保险杠吸能特性和力学性能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针对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理论展开研究,总结前人在保险杠碰撞性研究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归纳出开展保险杠低速碰撞性能研究的工作思路,并根据国家标准《GB17354-1998汽车前、后端保护装置》确定试验和仿真方法,使用Hypermesh软件对后保险杠的叁维模型进行有限元模型建立,然后在Hypermesh里面的ls-dyna模块中完成模型装配,并进行接触设定、连接关系设定以及沙漏能控制,依据法规要求,建立摆锤CAD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工作,建立了摆锤的有限元模型。将建立好的碰撞有限元模型以k文件的形式提交ls-dyna进行计算求解,求解结束之后利用Hyperview软件进行了后处理分析。随后针对4km/h和2.5km/h的撞击速度对后保险杠系统进行正面对中碰撞和角碰的仿真分析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作,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正面对中碰撞和角碰过程中摆锤和接触点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碰撞接触力时间历程曲线。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对后保险杠在低速正碰和角碰条件下的位移变化、接触力变化和吸能特性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计算得到的各项指标变化规律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碰撞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随后分析研究保险杠热变形理论用于研究不同温度下的保险杠低速碰撞分析,利用Abaqus软件对保险杠进行热力学仿真试验,得到保险杠上面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下的保险杠碰撞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不同温度下保险杠材料的弹性模量数值,再次利用LS-DYNA对保险杠在不同温度下保险杠变形情况展开分析,论证了温度因素对保险杠低速碰撞的影响。本文以有限元仿真分析为工具,以试验作为验证手段,分析研究了乘用车保险杠的低速碰撞力学特性,为保险杠设计改进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和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4-01)

李瑞强[9](2017)在《某乘用车后保险杠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消费者对乘用车保险杠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带来保险杠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迅速,有限元分析(FEA)技术作为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应用在汽车保险杠系统的开发与优化的过程中能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为产品的结构设计和优化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在设计的初始阶段,通过有限元仿真技术,可以帮助分析产品的各项性能,提前发现设计中潜在的缺陷,从而及时改进。本文针对某乘用车改性聚丙烯塑料后保险杠进行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重点关注在外部载荷条件下结构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位移和受力等情况。因为载荷随时间变化较慢,研究中不考虑保险杠结构阻尼和惯性力的影响,可以将问题近似等价为静力学分析。因此本文采用ABAQUS/Standard隐式算法开展了后保险杠非线性静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首先将基于叁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的后保险杠叁维CAD模型导入到HyperMesh有限元软件,进而简化几何模型,抽取保险杠中面并进行几何清理,基于模型中面划分壳单元的网格,建立后保险杠总成各零部件的有限元网格模型。然后利用ABAQUS与HyperMesh有限元软件良好的数据接口能力,将各零部件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导入到ABAQUS软件,顺次完成装配部件、定义材料属性、创建分析步、定义接触和约束、施加载荷以及定义边界条件等主要工作内容,建立完整的后保险杠总成有限元模型。按照试验标准的要求,依次完成刚度、弯曲强度、踩踏强度叁项仿真分析内容,预测并评价了保险杠的各项力学性能。最后按照标准要求做保险杠刚度、弯曲强度以及踩踏强度试验,将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以及仿真分析的可靠性。本文解决了保险杠结构有限元仿真分析技术中遇到的边界条件非线性、材料非线性以及几何非线性问题,掌握了其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的关键技术,结合相关试验能够准确预测保险杠产品的刚、强度,对于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产品动力学特性、热变形分析以及结构优化提供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仲奎,梁军,樊树军,刘剑平[10](2016)在《某车型尾灯与后保险杠间隙面差尺寸链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车型尾灯与后保险杠间隙面差分析,阐述了尺寸链计算在提高车身精度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整车间隙面差定义、装配定位方案、工序等措施,改善尺寸链环结构及赋值大小,有效降低了尺寸链计算结果,为加强车身精度控制提供了借鉴作用。并探讨了尺寸链计算数值超出尺寸任务书目标定义值的解决方案,确保了产品制造精度能达到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6)

后保险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油罐车后保险杠防护问题,传统油罐车后保险杠在追尾碰撞事故中不能有效保护油罐车罐体。为了提高油罐车后保险杠耐撞性,避免追尾碰撞中油罐车罐体破裂、运输油泄露从而导致二次特重大交通事故。以某后保险杠为设计原型,在保证轻质性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然后基于ANSYS LS-DYNA软件对两种结构后保险杠耐撞性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其碰撞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吸能性和加速度响应曲线等主要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型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相比,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质量、最大变形、应力和加速度均降低,吸能性显着提高。证明泡沫铝填充结构油罐车后保险杠在提高油罐车节能性、环保性特别是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保险杠论文参考文献

[1].李德东,潘东奇,毕思刚,王迦.一种乘用车后保险杠定位理念研究[J].时代汽车.2019

[2].徐平,李巢,于英华,阮国越.油罐车后保险杠耐撞性设计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

[3].孟小斌.某车型辊压后保险杠横梁的研发[J].上海汽车.2019

[4].陈涛,黄领,魏家星,吴泽勋,郝庆全.一种低风阻汽车后保险杠的数值模拟[J].汽车实用技术.2019

[5].熊盛勇,周俊,黄宇靖.基于尺寸工程的某车型掀背门与后保险杠段差不良问题分析与解决[J].汽车零部件.2018

[6].马天飞,李瑞强,付赫涛,满镇,柳志芳.某乘用车后保险杠刚度强度仿真与试验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7].王晓艳.基于碰撞安全性的铝合金后保险杠防撞梁轻量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8

[8].冯帅帅.某乘用车后保险杠低速碰撞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

[9].李瑞强.某乘用车后保险杠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李仲奎,梁军,樊树军,刘剑平.某车型尾灯与后保险杠间隙面差尺寸链浅析[C].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6

标签:;  ;  ;  

后保险杠论文-李德东,潘东奇,毕思刚,王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