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内蒙古西部蒙古旗教学计划

1900年内蒙古西部蒙古旗教学计划

一、1900年内蒙古西部的蒙旗教案(论文文献综述)

王晗[1](2019)在《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赔教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的"赔教地"问题,始於光绪二十六年(1900)鄂托克旗爲偿付圣母圣心会(Congregation of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赔款而划出"赔教地",终於民国三十五年(1946),陕甘宁边区政府将该区域收归国有,前後历经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圣母圣心会招纳民衆,兴修八里河水利,从事农牧业生産,改善区域自然条件,形成畸形发展的区域经济社会。同时,由於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的强势介入,打破了蒙陕边界带原有的地方政府、蒙旗贵族、地方士绅和基层蒙汉民衆的四元社会结构,导致区域内社会权力结构进行重组,各阶层在地方事务的话语权伴随着土地权属的更迭、政治局势的变革而发生改变。

张敬[2](2018)在《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状况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民国时期的凉城县是内蒙古地区较落后又贫穷的一个小县城。从清朝设厅到后来的改县,再到后来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凉城县的社会状况也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凉城县经济、教育、宗教状况的初步研究,以展现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的兴衰历程。文章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凉城县的经济状况,探讨凉城县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概况和工商业的兴衰原因,以及农业垦荒和移民种植。第二部分探讨凉城县的教育状况,包括学校的分阶段发展和学费来源,主要述说凉城县各年代的小学发展状况和求学国内外的大学状况,从教育的发展也可以看出凉城县整体的社会发展。第三部分叙述凉城县的宗教状况,喇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兴起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同样也涉及到了一些教案问题和宗教带来的利益冲突,凉城县的宗教既为当地带来了积极的贡献,也侵犯了当地人民的利益。凉城县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它属于内蒙古地区的一部分,诸多的历史变迁是在当时内蒙古地区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本文根据多种文献资料,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叙述和分析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发展的困境和取得的成就,展现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闫仑楷[3](2016)在《近代四子王旗垦务及社会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清末到民国,是中国大变革时期。自鸦片战争滥觞,清朝国力日渐衰微,清廷被迫实行一系列政策。清末垦务及“移民实边”政策的提出和之后进一步的推动,对于一些地区的政区变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渗透到了蒙旗地区。本文以四子王旗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本地区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到新中国建政前这一时期的社会变迁。随着四子王旗的土地开垦,因耕地扩大和汉族移民进入,本地区从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蒙汉实现交融,改变了固有的文化、传统,这种变迁与土地开垦深深联系。本文以境内土地开垦为主线,进一步分析因土地变化造成的人口变迁、赋税以及文化教育等问题。通过本文的论述,展现清末民国四子王旗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变化。

贾兴路[4](2015)在《晚清察哈尔地区的教案研究 ——以“地亩争夺案”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性教案研究是将教案进行空间、时间的定位,以某一特定地区和某一时间段为范围对教案进行细致化研究。区域性教案研究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察哈尔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该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使该地区发生的教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察哈尔地区教案研究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以1860——1900年间察哈尔地区发生的、最具典型意义的“地亩争夺案”为研究对象,希望凸显出察哈尔地区教案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引起学者对察哈尔地区教案研究的兴趣和重视。围绕晚清察哈尔地区的教案,文章探讨了三方面的内容: (1)察哈尔地区的政治、社会形势,包括蒙古族的游牧经济特征、汉族移民介入蒙古地区的情况和天主教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教情况。 (2)以《教务教案档》、 《清末教案》和其他相关史料为依托,对近代西方天主教会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教情况、教案类别、教案的过程等方面进行较全面论述。(3)通过还原察哈尔地区教案内各方矛盾冲突的真相,归纳总结出对察哈尔地区“地权"等问题的认识及察哈尔地区教案的特点。

张志国[5](2015)在《鄂尔多斯高原基督教历史文化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在历史上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流的前沿地带,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融汇的重要区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基督教传入中国较早的一个地区,而且存在时间也相较其他地区更为悠久。基督教的聂思脱里教(亦称景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先后在这一地区传播,近代以后是基督教势力在此地区发展最为兴盛的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都留存有相关的基督教遗迹、文物与景观,它们的空间分布又反映了基督教在此地区的传行特征。基督教(差)会所开展的各项社会活动推动了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基督教在传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传教困境,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民教冲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说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章论述了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传入、传播和发展的历史。以相关的史籍文献资料与考古实物证据为依据,分别就景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三个教派在不同历史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梳理了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基督教文物、遗迹以及近代基督教教堂的空间分布状况。对各地区的相关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继而归纳总结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基督宗教遗迹与教堂空间分布的特点以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第三章阐述了近代基督教(差)会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开展的各类社会活动,分别从乡村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慈善救济、改良社会风气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而后就以上几类社会活动对该地区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差)会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传教过程中所遇到的传教困境。着重对基督教的传播与非教民群体利益冲突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引发剧烈民教冲突的深层原因。结语部分从基督教传入中国这一大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历程进行宏观考察,评析了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在基督教传行中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梁丽霞[6](2015)在《晚清圣母圣心会在阿拉善旗的传教活动及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阿拉善旗进行了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其传教过程经历了开教时期、拓展时期、削弱时期、壮大时期等四个阶段。圣母圣心会在获得逐步发展的同时,对阿拉善旗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岳武[7](2014)在《晚清蒙古教案研究——以宁条梁案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鸦片战争后,随着基督教对蒙古各部渗透增强,清廷传统的保护蒙部政策随之废弛,行之有效的政策尚未形成。宁条梁等教案爆发再度导致清廷应对蒙部变局措手不及,在各国势力胁迫下,清廷只能对蒙部问罪,包括迫使蒙部赔款、允许基督教在蒙部自由传播、要求蒙部承担保护教堂义务等。这些做法给蒙部和清廷都带来了恶劣影响,使得蒙部信仰空间彻底向基督教开放、牧地日益丧失、部众日益贫困、对清廷亦恶感渐生。清廷也开始忽略蒙部重要性,贱视其传统宗教信仰,力行压制之能事。此等失策给了沙俄渗透蒙部可乘之机,清廷同蒙部矛盾终未解决,最终导致蒙部部分地方乘辛亥革命之机,脱离清廷独立。

梅荣[8](2014)在《清末鄂尔多斯天主教历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20世纪天主教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教历史是晚清蒙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天主教会的传教活动对当时的内蒙古,特别是对鄂尔多斯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1874年德玉明(Devos Alfons)等传教士进入鄂尔多斯地区传教开始,以圣母圣心会(拉丁语Conggregation Immaculate Cordis Mariae,缩写为CICM)为主的教会势力在初期向蒙古人传教受挫后调整策略,转而向当地汉族移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传教活动。这一过程与当时鄂尔多斯地区以农耕化为表象的近代化进程结合在一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一系列影响。对于天主教会在鄂尔多斯传教活动的研究,虽有一些相关论着,但主要依据外文或汉文资料,却未能将二者与当地大量的蒙文档案史料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准格尔旗扎萨克衙门档案》、《鄂托克旗扎萨克衙门档案》、《杭锦旗扎萨克衙门档案》等蒙古文档案资料为基本史料,结合馆藏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南怀仁研究中心图书馆的法文史料,以及《教务教案档》、《义和团档案史料》等汉文史料,对天主教传入鄂尔多斯前后的社会形势,传教过程,矛盾冲突及对蒙旗社会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近代天主教传入鄂尔多斯时的国内外形势,主要对天主教传入内蒙古地区前后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及鄂尔多斯地区的社会形势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清末鄂尔多斯地区政治制度及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第二章天主教在鄂尔多斯的传播,论述了先前的法国耶稣会、遣使会及其后的圣母圣心会在蒙古地区的传教历史,同时又对天主教会在鄂尔多斯各个蒙旗的传教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归纳出其传教方法、特点。第三章清末鄂尔多斯蒙旗与天主教会间的矛盾冲突,以蒙文史料为基础结合运用其他史料论述了因教会势力扩张而引发的天主教会与蒙旗之间的矛盾冲突,并总结了庚子年教案的前因后果。第四章清末天主教会对蒙旗社会的影响,深入的研究了庚子年教案后教会势力新的发展及其推动的各项社会事业,总结了天主教会对蒙旗社会的各方面影响。

王宁[9](2014)在《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蒙垦问题”是研究清代乃至近代蒙古社会政治、经济和蒙汉关系的重要课题。清末伊克昭盟地区的放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从目前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无论从整体上或者是对伊盟七旗中单个旗为代表的论述,还是对放垦相关问题的研究,都偏重于放垦历史过程的叙述,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探讨放垦区域分布规律、特点等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但对放垦区域分布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对伊盟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这是很有意义的。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伊盟为研究区域,时间界定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到三十四年(1908),试图通过对贻谷在伊盟地区放垦相关内容的研究,探讨放垦区域分布规律、特点等,进而评介贻谷放垦伊盟蒙地所占据的历史地位,并为此地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力图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对本文所研究的时间及空间范围、研究的主要内容等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了伊盟的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大部分区域来说是可以发展农业的,并从清政府面临的边疆危机、财政压力等发面阐明放垦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分析贻谷其人,并论述了其对放垦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第三部分首先将伊盟放垦区域内的土地按照土壤肥瘠、权属的不同等进行分类,并着重分析了放垦前后土地归属权的变化。之后论述了伊盟各旗初、续报垦及勘收情况,并根据档案等记载,将报垦的区域范围示意到地图上。最后对比分析报垦区域内的土地类型,报垦与勘收时间差,报垦区域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等。第四部分论述了各旗放垦情况,之后对比放垦各区域的章程、各区域放垦土地多少的差异,总结放垦区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对报、放垦区域进行对比,主要从其时间差、区域分布等方面来分析。第五部分将伊盟放垦与同属边疆的黑龙江放垦作对比,分析探讨两地区放垦的异同,评价伊盟放垦的历史地位,并提出借鉴黑龙江放垦之优点,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伊盟地区的发展。通过对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相关内容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贻谷放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巨额的财政压力,移民实边,保卫边疆安全。二、放垦土地类型多样,不同地域内根据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制定的放垦方式与章程各不同。三、放垦前后,土地的归属权发生了变化,由原来蒙旗王公大臣支配的土地,在放垦后归官府支配。四、由于伊盟各旗地理条件、现实状况等的差异,各区域报垦时间有先后,综观整个报垦区域分布特征,主要偏重于西北沿河及南部沿边地带。五、各区域放垦速率、放垦土地多少有很大差异,区域分布从总整体上看主要集中在西北杭、达两地渠地,东南部郡王旗大部分地区、准旗南部及札萨克旗的一小部分区域,东北及西南地区少有放垦。六、报垦与放垦在时间、区域分布上存在差异,因为修渠、抗垦运动等原因,造成报、放垦时间差额或大或小,有的报垦区域没有被放垦。七、伊盟放垦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不仅开发了河套地区,促进了民族融合,而且促进了这里的农业发展,为此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同时,借鉴其它地区诸如黑龙江等地放垦的优点,取长补短,更好的发展伊盟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李晓标[10](2014)在《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 ——以西文地图与游记为中心》文中认为以西欧基督教世界为主的西方对清代中国之认识,是清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国内因外文资料所限,西方对晚清蒙古的认识研究,尚属该领域的薄弱环节,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依据西文地图与游记展开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研究,对清史、蒙古史以及中国史研究均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对现代中国北部边疆稳定、文化安全更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西文地图与游记,展开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研究。全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19世纪前西方人通过地图与着述对蒙古的发现及认识。讨论在13—14世纪、16—17世纪80年代、17世纪80年代—18世纪20年代三个阶段,西方人从族称、地理、人群形象三方面对蒙古的发现与认识。第三部分是基于西文地图展开晚清蒙古地理空间的变迁与变化的研究。考证蒙古在西方地理认识中,从清初“大鞑靼”("Great Tartary")范围、“中国鞑靼"("Chinese Tartary")区域,到晚清蒙古利亚("Mongolia")空间的名称、疆界变化。思考西方人对晚清蒙古、中国的认识及意图。厘清西方人是如何发现、构建蒙古山文、水系等地理景观,并对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进行“边缘”表述等问题。第四部分是依据西文地图与游记重塑蒙古的地缘、城市景观。以恰克图、库伦、张家口等城市为空间坐标,萃取西方人眼中蒙古边疆城市的地缘政治、经济、文化景观。第五部分是西方人眼中的蒙古人群形象。西方人从体貌、性格、生活方式及宗教信仰方式等方面,形成了对晚清蒙古人群形象的认识。结合历史认知、参照西方“文明”、“进步”标准,西方人对晚清蒙古人群形象进行了再判断。第六部分为结语,讨论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的内涵、意义。

二、1900年内蒙古西部的蒙旗教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00年内蒙古西部的蒙旗教案(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赔教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及学术史研究
二 西南蒙古教区的发展和“赔教地”的出现
三 民、教之争:“赔教地”问题的争议和解决
四 结 论

(2)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状况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内容及依据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凉城县的经济状况
    (一) 农业
        1.垦荒
        2.移民及来源
        3.农业种植
    (二) 手工业、商业
        1.手工业
        2.商业
        3.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4.工商业衰落的原因
二、凉城县的教育状况
    (一) 教育的发展状况
        1.光绪年间的教育
        2.清末新政后到抗战前的教育
        3.抗战中的小学教育
        4.国内外中学、大学求学的凉城人
    (二) 学费来源及政策
        1.学田
        2.地方杂捐和就地筹款
        3.政府津贴
        4.政策
三、凉城县的宗教状况
    (一) 佛教
        1.喇嘛教传入和发展
        2.沙门教
        3.寺庙
    (二) 基督教
        1.天主教
        2.耶稣教
    (三) 伊斯兰教
    (四) 宗教带来的矛盾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基本史料
    (二) 专着
    (三) 期刊论文
致谢

(3)近代四子王旗垦务及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四子王旗政区沿革
    (一) 盟旗制度
    (二) 清朝时期
    (三) 民国时期
二、四子王旗土地开垦
    (一) 清代蒙地禁垦
        1. 地域封禁
        2. 人口封禁
    (二) 四子部落旗开垦之始
    (三) 清末、民国大规模放垦
        1. 清末放垦
        2. 民国放垦
        3. 赔教地
三、四子王旗社会变迁
    (一) 人口变迁
        1. 人口变化
        2. 人口综述
    (二) 税收
        1. 蒙古族贡赋
        2. 汉族赋税
        3. 庙会捐
        4. 税收综述
    (三) 教育
        1. 蒙古族教育
        2. 汉族教育
    (四) 村落兴起
        1. 蒙古语村落
        2. 汉语村落
        3. 村落综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晚清察哈尔地区的教案研究 ——以“地亩争夺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空间、时间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察哈尔地区的政治、社会形势分析
    一、蒙古民族的游牧经济特性与汉族移民的介入
        (一) 蒙古游牧经济特性
        (二) 蒙古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联系
        (三) 清朝封禁政策下的“无奈”
        (四) 清朝统治下察哈尔地区的土地开垦及汉族移民的类别
        (五) 汉族移民在蒙地的处境
    二、天主教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播
        (一) 天主教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播状况
        (二) 天主教在察哈尔地区的传教策略
        (三) 天主教传教策略得以实施的原因
        (四) 天主教传教策略下出现的问题——以“入教动机”为例
第二章 :察哈尔地区教案类别分析
    一、对于察哈尔地区教案类型的分析
    二、察哈尔地区教案的典型——“地亩争夺案”
        (一) 丰镇厅段振翠地亩案
        (二) “地亩争夺案”所反映的问题
第三章 :对察哈尔地区教案的认识
    一、对察哈尔地区“地权”等问题的认识
    二、察哈尔地区教案特点分析
        (一) 教案发生多重物质利益,而轻精神文化利益
        (二) 教案时间跨度大,涉案人员成分复杂,案件过程曲折
        (三) 蒙旗官员的态度对教案的办理起到关键作用
        (四) 生存危机成为教案发生的总根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鄂尔多斯高原基督教历史文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传播历史
    一、景教的传播
        (一) 唐朝时期景教初传鄂尔多斯高原
        (二) 辽金夏时期景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发展
        (三) 元朝时期景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兴盛与衰亡
    二、天主教的传播
        (一) 方济各会的传教
        (二) 圣母圣心会的传教
    三、基督新教的传播
第二章 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空间分布
    一、空间分布的基本概况
    二、空间分布的特征分析
        (一) 唐元时期基督教历史遗迹的分布
        (二) 近代基督教教堂的空间分布
第三章 近代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社会事业
    一、乡村建设
        (一) 开垦荒地,聚民成村
        (二) 发展农业,兴修水利
    二、教育文化
        (一) 教育活动
        (二) 文化贡献
    三、医疗卫生
    四、公益慈善
        (一) 设立相关慈善机构
        (二) 积极赈济受灾民众
        (三) 创建其他公益事业
    五、改良社会风气
        (一) 注重维护妇女权益
        (二) 积极倡导禁毒活动
        (三) 禁止赌博与嫖娼
        (四) 改变社会风俗
第四章 近代基督教在鄂尔多斯高原的传教困境
    一、基督教的传播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利益冲突
        (一) 基督教与藏传佛教的冲突
        (二)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
    二、基督教的传播与地方官府的利益冲突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非教民群体的利益冲突
        (一) 民教冲突的基本情况
        (二) 民教冲突的发生原因
        (三) 民教冲突的处理结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晚清圣母圣心会在阿拉善旗的传教活动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圣母圣心会在阿拉善旗的发展历程
    (一)开教时期(1875~1882年)
    (二)拓展时期(1883~1899年)
    (三)削弱时期(1900~1905年)
        1. 三道河教案
        2. 赔款纠纷
    (四)壮大时期(1906~1911)
        1. 教会土地急剧扩张
        2. 教堂数量增多
        3. 教民数量进一步扩充
二、圣母圣心会传教活动对阿拉善旗的影响
    (一)圣母圣心会对阿拉善旗地方主权的侵犯
        1. 教会仗势侵占土地,阿拉善旗经济利益受损
        2. 教会大量招聚外地汉民至阿旗境内,阿拉善旗管理体系被打乱
        3. 教会设立军事据点,建立教会武装,阿拉善旗安全体系受到破坏
        4. 教会私设公堂,阿拉善旗司法权力被削弱
    (二)圣母圣心会对阿拉善旗社会的积极影响
        1. 促进阿拉善旗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2. 促进阿拉善旗文教事业发展
        3. 改良阿拉善旗社会风气

(7)晚清蒙古教案研究——以宁条梁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条梁教案发生前的蒙部概况
二、宁条梁教案的爆发
    (一) 宁条梁教案爆发时的状况和蒙部行为
    (二) 宁条梁教案的破坏程度和主要损失
三、宁条梁教案的处理
    (一) 宁条梁教案议结前的保护与交涉
    (二) 谈判与议约
    (三) 和约的执行
四、宁条梁等蒙部教案的影响

(8)清末鄂尔多斯天主教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天主教传入鄂尔多斯时的国内外形势
    第一节 欧洲近代殖民扩张与清朝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一 明末清初天主教随早期欧洲殖民者再度传入中国
        二 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天主教弛禁
        三 天主教的保护者——法国
    第二节 晚清时期鄂尔多斯政治社会形势
        一 盟旗制度
        二 畜牧业经济的衰退
        三 移民及府厅州县的设立
第二章 天主教在鄂尔多斯的传播
    第一节 近代天主教传入鄂尔多斯之前的内蒙古天主教概况
        一 法国耶稣会、遣使会管理时期的西湾子
        二 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接管蒙古教区
    第二节 天主教在鄂尔多斯的传播概况
        一 天主教在鄂托克旗的传播概况
        二 天主教在达拉特旗的传播概况
        三 天主教在鄂尔多斯其它蒙旗的传播概况
        四 小结
    第三节 天主教会在鄂尔多斯的传教方法及特点
第三章 清末鄂尔多斯各旗与教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一节 庚子事变之前鄂尔多斯各旗与教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一 达拉特旗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 鄂尔多斯其他蒙旗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 蒙旗与教会之间矛盾的社会根源
    第二节 1900年鄂尔多斯蒙旗教案
        一 达拉特旗教案
        二 鄂尔多斯其他蒙旗教案
        三 1900年鄂尔多斯蒙旗教案特点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 1900年教案中的外籍传教士
        一 阿拉善旗王公礼送外籍神父出境事件
        二 中西文献对“礼送出境事件”的不同记载及其原因
第四章 清末天主教会对鄂尔多斯蒙旗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1900年鄂尔多斯蒙旗教案后果及影响
        一 鄂尔多斯各旗对教会的赔偿
        二 1900年后教会势力的复苏与发展
        三 蒙旗自主权利的削弱与民众的贫困化
    第二节 天主教与移民垦殖
        一 教会与蒙旗对条约的不同理解与解释
        二 教会土地扩张
        三 农耕化与教民村落的形成
    第三节 西方传教士在鄂尔多斯的各项社会事业
        一 西方传教士对蒙古社会的适应
        二 教会在鄂尔多斯的各项社会事业
        三 西方传教士眼中的鄂尔多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伊克昭盟蒙旗扎萨克衙门档案中常出现的外籍传教士蒙(满)、汉、西文名字对照表
    差会/修会名称西文缩写与中文译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准备工作
    第一节 伊盟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 伊盟的气候条件
        (二) 伊盟的地理基础
    第二节 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背景
        (一) 清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 严重的边疆危机促使清政府“移民实边”
        (三) 缓解内地尖锐的人地矛盾
    第三节 贻谷及放垦的准备工作
        (一) 贻谷其人
        (二) 放垦伊盟蒙地的准备工作
第二章 清末伊盟放垦的土地类型及蒙地的报垦与验收
    第一节 清末伊盟放垦的土地类型
        (一) 按土地肥瘠分类
        (二) 按土地权属分类
        (三) 其它类型土地
    第二节 放垦前后伊盟蒙地的归属权变化
        (一) 放垦前,伊盟蒙地的归属权
        (二) 放垦后,伊盟蒙地的归属权
    第三节 清末伊盟蒙地的报垦与验收
        (一) 各旗初报垦的区域与勘收情况
        (二) 各旗续报垦的区域与勘收情况
        (三) 伊盟台站地四至界址划分与勘验
    第四节 伊盟蒙地的报垦区域特点
        (一) 报垦区域内的土地类型多样
        (二) 各区域报垦及勘收时间存在差异
        (三) 报垦区域扩展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江或沿边一带
第三章 清末伊盟蒙地的放垦及与报垦区域之对比
    第一节 清末伊盟蒙地的放垦
        (一) 各旗初报垦区域的放垦
        (二) 各旗续报垦区域的放垦
        (三) 伊盟台站地的放垦
    第二节 伊盟蒙地放垦的区域差异
        (一) 伊盟各区域放垦章程之对比
        (二) 各区域放垦土地多少之对比
        (三) 放垦的区域分布特征
    第三节 伊盟蒙地报垦与放垦区域之对比
        (一) 伊盟土地报垦与放垦时间之对比
        (二) 报垦与放垦区域分布之差异特征
第四章 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位评介——以与东北黑龙江放垦对比为例
    第一节 简论黑龙江之放垦
        (一) 黑龙江放垦之背景
        (二) 黑龙江放垦之过程
        (三) 黑龙江放垦之评价
    第二节 伊盟放垦与黑龙江放垦之对比
        (一) 伊盟放垦与黑龙江放垦的相同之处
        (二) 伊盟放垦与黑龙江放垦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 ——以西文地图与游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一)以西文历史地图为依据进行的晚清蒙古专题研究
        (二)以西文着述为依据进行的晚清蒙古专题研究
    三、史料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有关蒙古的十九部西文游记
        (二)有关蒙古的十八幅西文内陆亚洲地图
        (三)其他文献
        (四)研究方法
    四、研究背景分析
        (一)时代背景及空间分布
        (二)个人行为相关因素
        (三)旅行实现的外在条件
第一章 19世纪前西方人对蒙古的发现及认识
    第一节 西方对蒙古的发现
        一、西方人初识蒙古
        (一)西方关于蒙古人的最早记载
        (二)柏朗嘉宾及鲁布鲁克的蒙古之行
        (三)海屯及马可·波罗的蒙古之行
        (四)孟德高维诺、鄂多立克及马黎诺利的蒙古之行
        二、初识时期西方人对蒙古的认识
        (一)西方对蒙古鞑靼的称谓
        (二)蒙古的方位与地理景观
        (三)蒙古的人群形象
    第二节 西方人对蒙古的间接“再发现”
        一、耶稣会士入华前西方关于蒙古的“发现”
        (一)有关蒙古的西文着述
        (二)有关蒙古的西文地图
        二、入华耶稣会士对蒙古间接的“再发现”
        (一)入华耶稣会士所作关于蒙古的地图
        (二)入华耶稣会士对蒙古的文字记述
        三、间接“再发现”时期西方人对蒙古的认识
        (一)对蒙古地区的地理认识
        (二)对蒙古与鞑靼的辨析
    第三节 西方人对蒙古的直接“再发现”
        一、游历蒙古地区的耶稣会士概述
        二、以张诚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对蒙古的直接“再发现”
        (一)张诚的八次蒙古旅行
        (二)对蒙古地区经纬度的测量
        (三)对蒙古地区地理景观的再现
        (四)对蒙古社会时局众生的记述
        三、直接“再发现”时期西方人对蒙古的认识
        (一)对蒙古地区的区域定位及地理景观的再现
        (二)对特定时间内蒙古局势及蒙古人群的认知
        (三)对鞑靼、蒙古的认识更加深入
    小结
第二章 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地理空间
    第一节 中国鞑靼区域到蒙古空间的地理变化
        一、中国勒靼到蒙古利亚的转变
        二、西文地图中蒙古利亚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西方人眼中的蒙古自然地理景观
        一、晚清俄国人对蒙古地区的考察
        (一)克鲁泡特金对蒙古东北部地区的考察
        (二)彼夫卓夫、波塔宁对蒙古西北部地区的考察
        (三)普尔热瓦尔斯基对蒙古中南部地区的考察
        二、西方人眼中的蒙古地理景观
        (一)西方人对蒙古地理景观的认识
        (二)西方人对蒙古地理景观的解读
    小结
第三章 晚清西方人眼的蒙古城市
    第一节 西方人眼中的恰克图
        一、西方人的恰克图印象
        (一)19世纪50、60年代西方人的恰克图印象
        (二)19世纪70、80年代西方人的恰克图印象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的恰克图印象
        二、买卖城城市景观的再现
        三、“边境之城”——西方人对买卖城城市景观的解读
        (一)买卖城呈现出的地缘政治景观
        (二)买卖城呈现出的地缘经济景观
        (三)买卖城呈现出的地缘文化景观
    第二节 西方人眼中的库伦
        一、西方人的库伦印象
        (一)19世纪50、60年代西方人的库伦印象
        (二)19世纪70、80年代西方人的库伦印象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的库伦印象
        二、库伦城市景观的再现
        三、“喇嘛之城”——西方人对库伦城市景观的解读
        (一)库伦呈现出的地缘政治景观
        (二)库伦呈现出的地缘经济景观
        (三)库伦呈现出的地缘文化景观
    第三节 西方人眼中的张家口
        一、西方人的张家口印象
        二、张家口城市景观的再现
        (一)张家口郊区
        (二)张家口城区
        三、“中转之城”——西方人对张家口城市景观的解读
        (一)张家口呈现出的地缘政治景观
        (二)张家口呈现出的地缘经济景观
        (三)张家口呈现出的地缘文化景观
    小结
第四章 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人
    第一节 十九世纪初西方人对蒙古人的认识
    第二节 晚清西方人对蒙古人群体貌与性格的再判断
        一、蒙古人的外貌体质
        二、蒙古人的语言特点
        三、蒙古的社会众生
        (一)蒙古男人的外在形象及生活
        (二)蒙古妇女的外在形象及生活
        (三)蒙古的贵族及平民
        四、对蒙古人群体貌与性格的再判断
    第三节 晚清西方人对蒙古人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的再判断
        一、蒙古人的物质生活
        二、蒙古人的风俗习惯
        (一)蒙古人的婚俗
        (二)蒙古人的葬俗
        三、蒙古人的宗教信仰
        四、对生活方式与宗教信仰的再判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一 有关蒙古的十九部西文游记
附录二、有关蒙古的十八幅西文内陆亚洲地图(英文13幅、德文3幅、法文2幅)

四、1900年内蒙古西部的蒙旗教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赔教地”研究[J]. 王晗. 中华文史论丛, 2019(02)
  • [2]晚清民国时期凉城县社会状况初步研究[D]. 张敬.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3]近代四子王旗垦务及社会变迁研究[D]. 闫仑楷.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4]晚清察哈尔地区的教案研究 ——以“地亩争夺案”为中心[D]. 贾兴路. 内蒙古大学, 2015(01)
  • [5]鄂尔多斯高原基督教历史文化初探[D]. 张志国.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晚清圣母圣心会在阿拉善旗的传教活动及其影响[J]. 梁丽霞. 青海民族研究, 2015(01)
  • [7]晚清蒙古教案研究——以宁条梁案为中心[J]. 柳岳武.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8]清末鄂尔多斯天主教历史研究[D]. 梅荣. 内蒙古大学, 2014(12)
  • [9]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理研究[D]. 王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4)
  • [10]晚清西方人眼中的蒙古 ——以西文地图与游记为中心[D]. 李晓标. 内蒙古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1900年内蒙古西部蒙古旗教学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