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间竞争性论文_梁琼芳,雷江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间竞争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竞争,竞争性,屋顶,海洋,植物,论文,UV。

种间竞争性论文文献综述

梁琼芳,雷江丽[1](2018)在《8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种间竞争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种常见的轻型屋顶绿化植物为试材,在不同厚度基质上采用随机混植模式配置,通过观测植物覆盖度和植被景观变化,分析不同植物种间竞争性。结果表明,松叶牡丹Portulaca grandiflora具有较强的侵占性,在构建多植物混植景观中宜慎用;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和黄花景天S.mexicanum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抗逆性,随着基质层厚度降低覆盖度占比增大;万点星S.acre和凹叶景天S.emarginatum竞争能力次之,在不同厚度基质层中覆盖度占比差异不大;玉吊钟Kalanchoe fedtschenkoi‘Rosy Dawn’、高景天S.kamtschaticum‘ellacombeanum’和棒槌玉莲S.nussbaumerianum匍匐竞争能力弱,适宜做竖向景观营建。综合考虑植被稳定性和建设成本,营建多样性轻型屋顶绿化植物景观选择基质层厚度10 cm为宜。(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于娟,唐学玺,田继远,张培玉,蔡恒江[2](2005)在《UV-B辐射对3种海洋微藻的种间竞争性平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UV B辐射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了短期 (2d)UV B辐射对金藻 870 1、小新月菱形藻和亚心形扁藻 3种藻单养的敏感性比较以及长期 (2 1d)UV B辐射对 3种藻混养的种间竞争性平衡的影响。实验表明 ,(1)UV B条件下 ,单养和混养情况下 ,最敏感的藻是金藻 870 1,小新月菱形藻次之 ,亚心形扁藻最不敏感 ;(2 )增强的UV B为对UV B具有高耐受力的亚心形扁藻提供了竞争优势 ,使种间竞争平衡向着有利于亚心形扁藻的方向发展 ,到第 2 1天 ,UV B辐射 (2 .88J/m2 ,5 .76J/m2 )的处理组中 ,亚心形扁藻成为优势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种间竞争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UV B辐射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研究了短期 (2d)UV B辐射对金藻 870 1、小新月菱形藻和亚心形扁藻 3种藻单养的敏感性比较以及长期 (2 1d)UV B辐射对 3种藻混养的种间竞争性平衡的影响。实验表明 ,(1)UV B条件下 ,单养和混养情况下 ,最敏感的藻是金藻 870 1,小新月菱形藻次之 ,亚心形扁藻最不敏感 ;(2 )增强的UV B为对UV B具有高耐受力的亚心形扁藻提供了竞争优势 ,使种间竞争平衡向着有利于亚心形扁藻的方向发展 ,到第 2 1天 ,UV B辐射 (2 .88J/m2 ,5 .76J/m2 )的处理组中 ,亚心形扁藻成为优势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间竞争性论文参考文献

[1].梁琼芳,雷江丽.8种轻型屋顶绿化植物种间竞争性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8

[2].于娟,唐学玺,田继远,张培玉,蔡恒江.UV-B辐射对3种海洋微藻的种间竞争性平衡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论文知识图

不考虑外部性时的分区配置方案与市场...不同理论对协作学习的支持对照组各藻种间的数量百分比关系一7焦点个体与种群及竞争性邻居间的血缘...UV-B辐射剂量为2.88J/m2的各藻种间的数...辐射剂量为5.76J/m2的各藻种间的数量百...

标签:;  ;  ;  ;  ;  ;  ;  

种间竞争性论文_梁琼芳,雷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