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单元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传感器单元。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单元的一个方式是如下的传感器单元,固定在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上,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该传感器单元具有: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空间内,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空间内,与各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以及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空间内,与各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单元具有: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以及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单元具有:

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

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

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以及

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在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分开,并且相互并列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从与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以规定的基准点为中心按照彼此点对称的关系进行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从与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传感器元件对单个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阀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一端具有磁铁,

所述多个传感器元件是对所述磁铁的磁场进行检测的磁传感器。

7.一种传感器单元,其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单元具有:

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

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

8.一种传感器单元,其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

该传感器单元具有:

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

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及

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所述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信号端子分别电连接,

所述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在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分开配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液压控制阀,公知有滑阀。例如,在日本特许第4946217号说明书中记载了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应用了具有滑阀的换档致动器。

日本特许第4946217号说明书中记载的换档致动器具有柱状的滑阀和壳体,滑阀被收纳安装成能够相对于设置在壳体上的滑阀孔沿轴向滑动。另外,在滑阀的内部设置有磁铁,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磁传感器。而且,当滑阀沿轴向移动时,通过该磁传感器对磁铁发出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检测,从而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

根据日本特许第4946217号说明书那样的结构,能够进行滑阀的轴向的位置检测。然而,日本特许第4946217号说明书的结构由于是利用1个磁传感器对磁铁的磁场进行检测,因此在磁传感器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无法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因此从失效保护的观点出发,需要冗余系统(双重系统)。

为了构成冗余系统,考虑了设置2个已有的磁传感器,但是,通常大多在滑阀周边的壳体内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供2个磁传感器设置。另外,即使假如在壳体内能够设置2个磁传感器,也会存在使整个装置变大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紧凑且能够应对冗余系统(双重系统)的传感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固定在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上,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单元具有: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空间内,对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空间内,与各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以及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空间内,与各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在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分开,并且相互并列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在从与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以规定的基准点为中心按照彼此点对称的关系进行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在从与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电源用汇流条和所述接地用汇流条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各所述传感器元件对单个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所述滑阀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的一端具有磁铁,所述多个传感器元件是对所述磁铁的磁场进行检测的磁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提供一种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单元具有: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及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电源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提供一种传感器单元,该传感器单元固定于收纳滑阀的滑阀收纳体,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单元具有:单个外壳,其在内部具有空间;多个传感器元件,它们配置在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滑阀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及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其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接地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传感器单元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所述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配置在所述空间内,与各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信号端子分别电连接,所述多个传感器输出端子在所述滑阀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分开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结构紧凑且能够应对冗余系统(双重系统)的传感器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阀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阀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阀装置的结构的图,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从前侧观察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阀装置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从图5的传感器单元取下线缆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部(被虚线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0:阀装置;10a:油路;20:油路体;21:下部体;22:上部体;22e:台阶部;22f:平面部;23:滑阀孔;24:槽部;24a:内侧面(止转部);30:滑阀;40:传感器单元;41:壳体;41b:接触部;41c:固定部;41d:贯通孔;42、43:磁传感器;42a、43a:电源端子;42b、43b:信号端子;42c、43c:接地端子;44:电源用汇流条;44a、45a:第1连接部;44b、45b:第2连接部;44c、45c、46a、47a:凹部;45:接地用汇流条;46、47:传感器输出端子;49:模制树脂;50:磁铁;70:弹性部件;71:固定部件;80:磁铁保持架;80a:第2凹部;81:保持架主体部;81a:滑动部;81c:第1凹部;82、181d:对置部;90:固定螺钉;124:收纳孔;160:止转部;J:中心轴线;Y:轴向;Z:上下方向;C1、C2、C3、C4: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在各图中,Z轴方向是上下方向Z。X轴方向是与上下方向Z垂直的水平方向中的左右方向X。Y轴方向是与上下方向Z垂直的水平方向中的与左右方向X垂直的轴向Y。将上下方向Z中的正侧称作“上侧”,将负侧称作“下侧”。将轴向Y中的正侧称作“前侧”,将负侧称作“后侧”。前侧相当于轴向一侧,后侧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侧、下侧、前侧、后侧、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的阀装置1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阀装置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是从前侧观察阀装置10的图。图1~图4所示的阀装置10例如是搭载于车辆的控制阀。阀装置10具有油路体20、滑阀30、磁铁保持架80、磁铁50、弹性部件70、固定部件71以及传感器单元40。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是如下装置:固定在收纳滑阀30的油路体20(滑阀收纳体)上,对滑阀30的位置进行检测。

(阀装置10的结构)

如图3所示,油路体20在内部具有供油流动的油路10a。在图3中示出的油路10a的部分是后述的滑阀孔23的一部分。在各图中,例如示出了将油路体20的一部分切取后的状态。如图1所示,油路体20具有下部体21和上部体22。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油路10a例如设置于下部体21和上部体22这两者。

下部体21具有下部体主体21a和隔板21b,该隔板21b与下部体主体21a的上侧重叠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体21的上表面相当于隔板21b的上表面,与上下方向Z垂直。上部体22与下部体21的上侧重叠地配置。上部体22的下表面与上下方向Z垂直。上部体22的下表面与下部体21的上表面、即隔板21b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3所示,上部体22具有沿轴向Y延伸的滑阀孔23。在本实施方式中,滑阀孔23的与轴向Y垂直的截面形状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中心轴线J沿轴向Y延伸。另外,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滑阀孔23至少在前侧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滑阀孔23的后端被封闭。即,滑阀孔23是在前侧开口并具有底部的孔。另外,滑阀孔23例如可以在轴向Y的两侧开口。滑阀孔23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油路体20内的油路10a的一部分。

滑阀孔23具有滑阀孔主体23a和导入孔部23b。虽然省略图示,在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周面上,油路体20中的设置于滑阀孔23以外的部分的油路10a开口。导入孔部23b的内径大于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径。导入孔部23b与滑阀孔主体23a的前侧的端部连接。导入孔部23b是滑阀孔23的前侧的端部,在前侧开口。

如图1所示,滑阀孔23具有从滑阀孔23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并沿轴向Y延伸的槽部24。在本实施方式中,槽部24隔着中心轴线J设置有一对。一对槽部24从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向左右方向X的两侧凹陷。槽部24从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的前侧的端部至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的后侧的端部进行设置。如图4所示,在从前侧观察时,槽部24的内侧面24a为从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半圆弧状。

如图3所示,上部体22在上部体22的前侧的端部具有贯通孔22a、22b、22c。贯通孔22a沿上下方向Z贯穿上部体22中的从上部体22的上表面至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的部分。贯通孔22b沿上下方向贯穿上部体22中的从上部体22的下表面至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的部分。如图1所示,在从上侧观察时,贯通孔22a和贯通孔22b为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在从上侧观察时贯通孔22a与贯通孔22b相互重叠。

如图3所示,贯通孔22c沿轴向Y贯穿上部体22中的从上部体22的前表面至贯通孔22b的部分。贯通孔22c设置于上部体22的前表面的下端部。贯通孔22c在下侧开口。如图4所示,在从前侧观察时,贯通孔22c为在左右方向X上较长的长方形。贯通孔22a、22b、22c的左右方向X的中心例如与中心轴线J的左右方向X的位置相同。

如图1所示,上部体22具有比其他部分更向上侧突出的突出部22d。突出部22d具有:台阶部22e,其位于前侧的端部;以及平面部22f,其位于台阶部22e的后侧。台阶部22e的上表面是向上侧为凸的半圆弧状的曲面。平面部22f的上表面是与左右方向X和轴向Y平行的平面,在平面部22f的上表面搭载有传感器单元40。另外,台阶部22e的曲面的上端部比平面部22f高,比平面部22f靠向上侧突出。传感器单元40通过使传感器单元40的接触部41b与台阶部22e的上端部的后侧的端面抵接而被定位,从而固定于平面部22f。

贯通孔22a在台阶部22e的半圆弧状的曲面的上端部开口。下部体主体21a、隔板21b以及上部体22例如分别是单个部件。下部体主体21a、隔板21b以及上部体22由非磁性体制成。

如图3所示,滑阀30沿着中心轴线J进行配置,该中心轴线J沿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轴向Y延伸。滑阀30为圆柱状。滑阀30安装在油路体20上。滑阀30以能够沿轴向Y移动的方式配置在滑阀孔23内。

滑阀30在滑阀孔主体23a内沿轴向Y移动,对在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周面开口的油路10a的开口部进行开闭。虽然省略了图示,油的液压或者来自螺线管致动器等驱动装置的朝向前侧的力施加在滑阀30的后侧的端部。滑阀30具有支承部31a、多个大径部31b以及多个小径部31c。滑阀30的各部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Y延伸的圆柱状。

支承部31a是滑阀30的前侧的端部。支承部31a的前侧的端部对磁铁保持架80的后侧的端部进行支承。支承部31a的后侧的端部与大径部31b的前侧的端部连接。

多个大径部31b和多个小径部31c从与支承部31a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的大径部31b朝向后侧交替地连续配置。大径部31b的外径大于小径部31c的外径。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31a的外径与小径部31c的外径例如是相同的。大径部31b的外径与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径大致相同,比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径稍小。大径部31b能够一边相对于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周面滑动一边沿轴向Y移动。大径部31b作为对在滑阀孔主体23a的内周面开口的油路10a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阀部而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滑阀30例如是金属制的单个部件。

磁铁保持架80配置于滑阀30的前侧。磁铁保持架80以能够沿轴向Y移动的方式配置在导入孔部23b的内部。允许滑阀30和磁铁保持架80彼此绕中心轴线相对旋转。如图2所示,磁铁保持架80具有保持架主体部81和对置部82。

保持架主体部81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Y延伸的带台阶的圆柱状。如图3所示,保持架主体部81配置在滑阀孔23内。更详细而言,保持架主体部81配置在导入孔部23b内。保持架主体部81具有滑动部81a和被支承部81b。即,磁铁保持架80具有滑动部81a和被支承部81b。

滑动部81a的外径大于大径部31b的外径。滑动部81a的外径与导入孔部23b的内径大致相同,比导入孔部23b的内径稍小。滑动部81a能够一边相对于滑阀孔23的内周面、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滑动一边沿轴向Y移动。滑动部81a的后侧的面中的径向外缘部能够与在滑阀孔主体23a与导入孔部23b之间产生的台阶中的朝向前侧的台阶面接触。由此,能够抑制磁铁保持架80从磁铁保持架80与台阶面接触的位置向后侧移动,从而能够确定磁铁保持架80的最后端位置。如后所述,滑阀30隔着磁铁保持架80受到来自弹性部件70的朝向后侧的力,因此确定了磁铁保持架80的最后端位置,从而能够确定滑阀30的最后端位置。

被支承部81b与滑动部81a的后侧的端部连接。被支承部81b的外径小于滑动部81a的外径和大径部31b的外径,且大于支承部31a的外径和小径部31c的外径。被支承部81b能够在滑阀孔主体23a内移动。被支承部81b随着滑阀30沿轴向Y的移动而在导入孔部23b与滑阀孔主体23a之间沿轴向Y移动。

被支承部81b具有从被支承部81b的后侧的端部向前侧凹陷的被支承凹部80b。在被支承凹部80b中插入有支承部31a。支承部31a的前侧的端部与被支承凹部80b的底面接触。由此,磁铁保持架80被滑阀30从后侧支承。被支承部81b的轴向Y的尺寸例如小于滑动部81a的轴向Y的尺寸。

如图2所示,对置部82从保持架主体部81向径向外侧突出。更详细而言,对置部82从滑动部81a向径向外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部82隔着中心轴线J设置有一对。一对对置部82从滑动部81a的外周面向左右方向X的两侧突出。对置部82从滑动部81a的前侧的端部沿轴向Y延伸至滑动部81a的后侧的端部。如图4所示,在从前侧观察时,对置部82为向径向外侧为凸的半圆弧状。

一对对置部82与一对槽部24嵌合。对置部82与槽部24的内侧面24a在周向上对置,并能够与内侧面24a接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某2个部分在周向上对置”包含某2个部分这两者位于沿着周向的1个假想圆上并且彼此对置的情况。

如图3所示,磁铁保持架80具有从滑动部81a的外周面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1凹部81c。在图3中,第1凹部81c从滑动部81a的上端部向下侧凹陷。第1凹部81c的内侧面包含在轴向Y上对置的一对面。

磁铁保持架80具有从磁铁保持架80的前侧的端部向后侧凹陷的第2凹部80a。第2凹部80a从滑动部81a延伸至被支承部81b。如图2所示,在从前侧观察时,第2凹部80a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如图3所示,第2凹部80a的内径大于被支承凹部80b的内径。

磁铁保持架80例如可以由树脂制成,也可以由金属制制成。在磁铁保持架80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制造磁铁保持架80。另外,能够降低磁铁保持架80的制造成本。在磁铁保持架80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磁铁保持架80的尺寸精度。

如图2所示,磁铁50为大致长方体状。磁铁50的上表面例如是沿周向呈圆弧状弯曲的面。如图3所示,磁铁50收纳在第1凹部81c内,并固定在保持架主体部81上。由此,磁铁50固定在磁铁保持架80上。磁铁50例如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磁铁50的径向外侧面例如位于比滑动部81a的外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磁铁50的径向外侧面与导入孔部23b的内周面在径向上隔着间隙对置。

如上所述,设置有第1凹部81c的滑动部81a一边相对于滑阀孔23的内周面滑动一边移动。因此,滑动部81a的外周面与滑阀孔23的内周面接触或者隔着微小的间隙对置。由此,油中所包含的金属片等异物不容易进入到第1凹部81c内。因此,能够抑制油中所包含的金属片等异物附着于收纳在第1凹部81c中的磁铁50上。在磁铁保持架80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能够提高滑动部81a的尺寸精度,因此使油中所包含的金属片等异物更不容易进入到第1凹部81c内。

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71为板面与左右方向X平行的板状。固定部件71具有延伸部71a和屈曲部71b。延伸部71a沿上下方向Z延伸。在从前侧观察时,延伸部71a为在上下方向Z上较长的长方形。如图1和图3所示,延伸部71a经由贯通孔22b插入到导入孔部23b的内部。延伸部71a的上端部插入到贯通孔22a中。延伸部71a封闭导入孔部23b的前侧的开口的一部分。屈曲部71b从延伸部71a的下侧的端部向前侧屈曲。屈曲部71b插入到贯通孔22c中。固定部件71配置于弹性部件70的前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71在使上部体22与下部体21重合之前,从在上部体22的下表面开口的贯通孔22b的开口部经由贯通孔22b和导入孔部23b插入至贯通孔22a中。然后,如图1所示,通过使上部体22与下部体21在上下方向Z上层叠并进行组合,使插入到贯通孔22c中的屈曲部71b被下部体21的上表面从下侧支承。由此,能够将固定部件71相对于油路体20进行安装。

如图3所示,弹性部件70是沿轴向Y延伸的线圈弹簧。弹性部件70配置于磁铁保持架80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7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2凹部80a内。因此,能够使弹性部件70的至少一部分与磁铁保持架80在径向上重叠,从而容易使阀装置10的轴向Y的尺寸小型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70的后侧的部分配置在第2凹部80a内。

弹性部件70的后侧的端部与第2凹部80a的底面接触。弹性部件70的前侧的端部与固定部件71接触。由此,弹性部件70的前侧的端部被固定部件71支承。固定部件71受到来自弹性部件70的朝向前侧的弹力,因而延伸部71a被按压在贯通孔22a、22b的前侧的内侧面。

通过弹性部件70的前侧的端部被固定部件71支承,弹性部件70隔着磁铁保持架80对滑阀30施加朝向后侧的弹力。因此,例如,能够在施加到滑阀30的后侧的端部的油的液压或者从螺线管致动器等驱动装置施加的力与弹性部件70的弹力平衡的位置维持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由此,通过使施加在滑阀30的后侧的端部的力变化,能够使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变化,从而能够切换油路体20的内部的油路10a的开闭。

另外,借助施加在滑阀30的后侧的端部的油的液压或者从螺线管致动器等驱动装置施加的力和弹性部件70的弹力,能够将磁铁保持架80与滑阀30在轴向Y上压合。因此,允许磁铁保持架80相对于滑阀30绕中心轴线的相对旋转,并且该磁铁保持架80随着滑阀30沿轴向Y的移动而沿轴向Y移动。

传感器单元40是对滑阀30的位置进行检测的装置。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通过使传感器单元40的接触部41b与台阶部22e的上端部的后侧的端面抵接而进行定位,从而固定于平面部22f。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传感器单元40的结构)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的结构的俯视图。传感器单元40具有壳体41、2个磁传感器42、43(传感器元件)、电源用汇流条44、接地用汇流条45以及传感器输出端子46、47。在传感器单元40上连接有线缆C1,该线缆C1与电源用汇流条44电连接,向磁传感器42、43的电源端子42a、43a提供电源。在传感器单元40上连接有线缆C2,该线缆C2与接地用汇流条45电连接,将磁传感器42、43的接地端子42c、43c接地。另外,在传感器单元40上连接有线缆C3、C4,该线缆C3、C4与传感器输出端子46、47分别连接,将磁传感器42、43的输出向外部输出。图6是示出从图5的传感器单元40取下线缆C1~C4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7是图6的A部(虚线所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另外,在图7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用灰色表示电源用汇流条44和接地用汇流条45。

壳体41是在上下方向Z上扁平的长方体箱形的外壳,在内部的空间收纳传感器单元40的各构成要素。另外,壳体41具有固定部41c,该固定部41c从壳体41的右侧的端面与平面部22f平行地伸出。固定部41c在固定部41c的大致中央具有沿上下方向Z贯通的贯通孔41d。在将传感器单元40安装于上部体22的情况下,将壳体41配置于平面部22f,使壳体41的作为前侧端面的接触部41b与台阶部22e的上端部的后侧的端面抵接。此时,在平面部22f的螺纹孔(未图示)的上侧配置有贯通孔41d。因此,通过使固定螺钉90通过贯通孔41d,并使固定螺钉90固定在平面部22f的螺纹孔(未图示)中,将壳体41固定于平面部22f(图1)。另外,当使固定螺钉90旋转时,以贯通孔41d为中心的旋转方向的应力施加到传感器单元40。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壳体41的接触部41b与台阶部22e的上端部的后侧的端面接触,因此传感器单元40不会随着固定螺钉90的旋转而进行旋转。即,传感器单元40被1个部位的固定螺钉90固定,台阶部22e作为传感器单元40的止转部而发挥功能。

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磁传感器42、43分别被收纳于形成在壳体41的底面的传感器收纳部41aa、41ab,被模制树脂49固定。模制树脂49例如是环氧树脂,如图1所示,填充到整个壳体41内。另外,模制树脂49也可以以覆盖磁传感器42、43的上侧的方式部分涂覆。另外,在图5~图7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省略示出模制树脂49。

磁传感器42、43是对磁铁50的磁场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元件。磁传感器42、43例如是霍尔元件。另外,磁传感器42、43也可以是磁阻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传感器42、43在磁铁50的上侧在左右方向X上并列配置(图3、图5)。如图6、图7所示,磁传感器42具有从磁传感器42朝向后侧延伸的电源端子42a、信号端子42b以及接地端子42c。另外,磁传感器43具有从磁传感器43朝向后侧延伸的电源端子43a、信号端子43b以及接地端子43c。

电源用汇流条44是向磁传感器42的电源端子42a和磁传感器43的电源端子43a提供电源的公共部件。电源用汇流条44是对金属(例如铜)的薄板进行加工而成的部件,在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俯视下),具有横向朝向的大致L字状的形状。电源用汇流条44具有:第1连接部44a,其与电源端子42a电连接;以及第2连接部44b,其与电源端子43a电连接。第1连接部44a是从电源用汇流条44的一端部向上侧立起的板状的部位。第2连接部44b是从电源用汇流条44的另一端部向上侧立起的板状的部位。第1连接部44a与第2连接部44b在轴向Y上分开,另外,在左右方向X上也分开。第1连接部44a具有供电源端子42a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电源端子42a焊接在第1连接部44a。第2连接部44b具有供电源端子43a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电源端子43a焊接在第2连接部44b。另外,第1连接部44a在前端部中央具有向下侧凹陷的凹部44c。在凹部44c上焊接有线缆C1的芯线而电连接(图5)。

接地用汇流条45是将磁传感器42的接地端子42c和磁传感器43的接地端子43c接地的公共部件。接地用汇流条45是对金属(例如铜)的薄板进行加工而成的部件,在从上下方向Z观察时(俯视下),具有横向朝向的大致L字状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用汇流条45和电源用汇流条44以接地用汇流条45与电源用汇流条44的左右方向X和轴向Y的中间点(规定的基准点)为中心彼此点对称的关系进行配置。接地用汇流条45具有:第1连接部45a,其与接地端子42c电连接;以及第2连接部45b,其与接地端子43c电连接。第1连接部45a是从接地用汇流条45的一端部向上侧立起的板状的部位。第2连接部45b是从接地用汇流条45的另一端部向上侧立起的板状的部位。第1连接部45a与第2连接部45b在轴向Y上分开,另外在左右方向X上也分开。第1连接部45a具有供接地端子42c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接地端子42c焊接在第1连接部45a。第2连接部45b具有供接地端子43c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接地端子43c焊接在第2连接部45b。另外,第2连接部45b在前端部中央具有向下侧凹陷的凹部45c。在凹部45c上焊接有线缆C2的芯线而电连接(图5)。

传感器输出端子46是与磁传感器42的信号端子42b电连接的部件。传感器输出端子46是从壳体41的底面向上侧立起的金属(例如铜)制的板状的部件。传感器输出端子46具有供信号端子42b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信号端子42b焊接在传感器输出端子46。另外,传感器输出端子46在前端部中央具有向下侧凹陷的凹部46a。在凹部46a上焊接有线缆C3的芯线而电连接(图5)。

传感器输出端子47是与磁传感器43的信号端子43b电连接的部件。传感器输出端子47是从壳体41的底面向上侧立起的金属(例如铜)制的板状的部件。传感器输出端子47具有供信号端子43b通过的贯通孔(未图示),在该贯通孔周边,信号端子43b焊接在传感器输出端子47。另外传感器输出端子47在前端部中央具有向下侧凹陷的凹部47a。在凹部47a上焊接有线缆C4的芯线而电连接(图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输出端子46与传感器输出端子47在轴向Y上分开,并且在左右方向X上也分开。这样,由于传感器输出端子46与传感器输出端子47在轴向Y和左右方向X上充分分开,因此防止了两者间的短路,并且使传感器单元40成为紧凑的形状。

图8是传感器单元40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公共的电源用汇流条44与磁传感器42的电源端子42a和磁传感器43的电源端子43a连接,因此只要在传感器单元40上连接1条电源用的线缆C1即可。另外,由于公共的接地用汇流条45与磁传感器42的接地端子42c和磁传感器43的接地端子43c连接,因此只要在传感器单元40上连接1条接地用的线缆C2即可。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中,通过使用电源用汇流条44和接地用汇流条45,使与传感器单元40连接的线缆的条数减少。因此,传感器单元40即使采用具有2个磁传感器42、43的结构也是紧凑的形状。

当随着滑阀30沿轴向Y的移动而磁铁50的轴向Y的位置变化时,通过磁传感器42、43的磁铁50的磁场变化。因此,利用磁传感器42、43对磁铁50的磁场的变化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对磁铁50的轴向Y的位置、即磁铁保持架8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如上所述,磁铁保持架80随着滑阀30沿轴向Y的移动而沿轴向Y移动。因此,通过对磁铁保持架8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能够对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磁传感器42、43与磁铁50在上下方向Z上重叠地配置。因此,磁传感器42、43分别输出磁铁保持架80的轴向Y的位置信息。阀装置10通过使用该2个磁传感器42、43而构成冗余系统。即,阀装置10通过传感器单元40的2个磁传感器42、43的输出对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而且,在2个磁传感器42、43中的任意一个磁传感器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下,利用任意另一个磁传感器的输出对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这样,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实现了结构紧凑且能够进行失效保护的构造的阀装置10。

以上是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利用2个磁传感器42、43对磁铁50的磁场进行检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对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则不限于磁传感器。根据滑阀30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光传感器、压电元件等其他传感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单元40在壳体41内具有2个磁传感器42、43,但也可以采用具有3个以上的磁传感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传感器单元40的磁传感器42、43对单个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将2个滑阀30平行配置,磁传感器42、43分别对各滑阀30的轴向Y的位置进行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下,电源用汇流条44和接地用汇流条45分别具有大致L字形状,但不限于这样的结构。只要电源用汇流条44和接地用汇流条45至少在轴向Y上分开并且彼此平行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大致I字形状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阀装置10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另外,上述的各结构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组合。

设计图

传感器单元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0570.7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399916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G01B 7/00

专利分类号:G01B7/00;G01R33/09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日本神奈川

发明人:白井宽;中村俊晃

第一发明人:白井宽

当前权利人:日本电产东测有限公司

代理人:于靖帅;黄纶伟

代理机构:111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JP2018-045201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传感器单元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