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毡缩整理论文_梅静霞,张楠,王强,袁久刚,范雪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防毡缩整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羊毛,蛋白酶,织物,等离子体,活化剂,化学,硫酸盐。

防毡缩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梅静霞,张楠,王强,袁久刚,范雪荣[1](2019)在《基于修饰蛋白酶的羊毛织物防毡缩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蛋白酶在羊毛防毡缩整理中对纤维内部损伤大,水解鳞片层中角蛋白能力弱的问题,采用聚乙二醇二羧酸(HOOC-PEG-COOH)和L-半胱氨酸对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以增大蛋白酶体积,从而将水解作用限制在纤维表面,同时使其具有还原角蛋白中二硫键的能力,并借助毡缩率、断裂强力、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Allworden反应和亚甲基蓝着色法等手段进一步考察了修饰酶处理后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效果、纤维表面形貌与润湿性能以及羊毛酶解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时间下,修饰酶处理的羊毛织物毡缩率和强力损失明显小于未修饰蛋白酶;修饰酶对羊毛的水解作用仅限于鳞片层且修饰酶对羊毛鳞片的破坏程度大于未修饰蛋白酶。(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淑梅,姬春林,殷秀梅,潘峰,毛鑫磊[2](2018)在《羊毛生物酶联合防毡缩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氯化法羊毛防毡缩技术对环境污染严重,单一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技术效果不理想,一浴两步酶处理法工艺流程长、强力损伤大等问题,采用蛋白酶与生物酶活化剂联合组成的混合溶液协同对羊毛进行一浴一步浸轧处理,实现羊毛的生态快速无氯防毡缩整理。选用叁羧基乙基膦分别与蛋白酶8.0T、蛋白酶2.5L、蛋白酶16L组成的混合溶液对羊毛纤维进行处理,测试处理后羊毛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毡缩球密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处理后羊毛鳞片层的形貌。结果表明,叁羧基乙基膦分别与3种蛋白酶联合处理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均显着,且蛋白酶16L的防毡缩效果为最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16L质量浓度为1.8 g/L,叁羧基乙基膦质量浓度为1.0g/L,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2 min。(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杨陈[3](2018)在《毛织物防毡缩整理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蚀刻毛纤维表面鳞片与覆盖毛纤维鳞片以增加纤维间抱合力的机理,探讨了改善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整理工艺,阐述了等离子体、生物酶、溶胶与氧化剂4种防毡缩整理工艺的研究进展,为开发环保、低耗的防毡缩整理工艺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8年08期)

余雪满,李清政[4](2018)在《前处理对毛织物防毡缩整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羊毛织物毡缩性能,运用不同前处理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整理后织物毡缩性能和强力的变化,从而确定最佳前处理方案。应用SEM研究不同前处理、前处理与蛋白酶共同整理对织物表面形貌的影响,探讨不同前处理对羊毛用蛋白酶处理防毡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毡缩率仅下降到11.4%,很难达到羊毛防毡缩的目的,LTP前处理对于其后进行的蛋白酶防毡缩处理效果具有显着的影响,毡缩率下降到5.6%,达到了国际羊毛局防毡缩标准。(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余雪满,李清政[5](2017)在《双氧水前处理对毛织物防毡缩整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双氧水前处理与蛋白酶结合的方法对羊毛织物进行表面改性,探讨前处理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前处理对羊毛织物防毡缩效果有显着影响,毡缩率下降到5.34%,达到了国际羊毛局标准,但强力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7年12期)

江魁[6](2017)在《羊毛毛条的无AOX防毡缩整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羊毛服装生产大国。羊毛具有特殊的鳞片结构,以致具有毡缩性,严重影响毛织物的风格和尺寸稳定性。目前对羊毛的防毡缩整理大多采用氯化-聚合物工艺,该工艺会产生AOX污染,随着国内外对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无AOX羊毛整理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课题通过采用过一硫酸盐(PMS)作为无AOX防毡缩剂,研究PMS的活化方式,并开发了两条羊毛毛条防毡缩整理工艺,研究PMS对羊毛改性的机理,为羊毛无AOX防毡缩整理工艺提供了较优的生产方案和一定的工业化指导。首先,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PMS织物防毡缩整理的研究,在氧化改性方面,针对过一硫酸盐处理羊毛的效果不足问题,在前人PMS处理羊毛配方基础上,尝试研究金属离子、超声波及加热对PMS进行活化,结合定向摩擦效应、纤维强力、白度等服用性能及SEM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分析不同活化方式在氧化处理羊毛中的作用和影响。其次,在聚合物包覆方面,针对PMS处理后羊毛表面的基团特征,尝试了多种聚合物与PMS处理结合的两步法羊毛毛条处理,结合毡缩性变化情况,优化出一种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亚胺(PEI)。采用PMS-PEI两步法整理体系,探究PEI浸轧液浓度、PEI浸轧液pH、聚合物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羊毛毡缩性的影响,并优化这些工艺条件。形成一套两步法毛条过一硫酸盐(PMS)-聚乙烯亚胺(PEI)防毡缩整理工艺。最后,分析传统的氯化羊毛整理生产工艺,为实现生产线升级,对热活化毛条PMS氧化改性整理工艺进行改进,提出羊毛毛条PMS高效短流程防毡缩整理工艺。对工艺中的PMS浓度、PMS处理液pH、PMS处理温度、Na_2SO_3浓度、Na_2SO_3处理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多因素正交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时间因素。通过分析处理后羊毛的定向摩擦效应、毡缩球等级、纤维强力、白度、润湿性等指标,结合羊毛表面微观形貌及化学基团变化情况,探究羊毛毛条PMS高效短流程防毡缩整理工艺机理。(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12-19)

程浩南,蒋丽萍[7](2017)在《羊毛织物环保型防毡缩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防毡缩整理方法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介绍了环保型防毡缩整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着重介绍基于蛋白酶、壳聚糖、等离子体和纳米溶胶—凝胶等环保型防毡缩整理作用原理及应用情况.随着环保型防毡缩整理的进一步研究,寻找高效、绿色的整理剂及整理工艺是未来羊毛织物环保型防毡缩整理的发展趋势,等离子体结合天然整理剂对实现绿色、低能耗的生产起到重要作用,必将在防毡缩整理的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单思佳,沈加加,张焕侠[8](2017)在《离子液体对蛋白酶羊毛防毡缩整理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离子液体对羊毛的溶胀性能和蛋白酶的催化性能,本文将离子液体应用于蛋白酶的防毡缩整理,用于获得更高效的防毡缩整理方法。先研究了叁种离子液体(HEMIM-[N(SO2CF3)2],[Emim]Br和[Emim]Ac)对SAV蛋白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长时间保温的条件下,[Emim]Br和[Emim]Ac有利于促进SAV蛋白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其中[Emim]Br能使SAV蛋白酶的活性提高25%。最后将催化效果最好的[Emim]Br作为SAV蛋白酶整理的催化剂,研究其对防毡缩整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离子液体对SAV蛋白酶羊毛防毡缩整理具有催化效果,是酶处理羊毛防毡缩整理中较为理想的反应介质。(本文来源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孙第,胡懿,许丽金,王炜,俞丹[9](2017)在《基于点击化学原理的羊毛织物无氯防毡缩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羧乙基膦(TCEP)还原羊毛鳞片层二硫键,并根据巯基-烯点击化学原理,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在紫外光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通过红外光谱和SEM测试,表征防毡缩整理后羊毛织物的纤维结构和形态变化,并对整理后羊毛织物水洗毡缩率和起毛起球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的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层软化脱落,并被包覆钝化,经过标准循环水洗3次,羊毛织物面积毡缩率<7%,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和抗紫外线性能。(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7年02期)

蒲亚宁,王雪燕,王俊辉[10](2016)在《双氧水预处理对增强羊毛防毡缩整理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强化自制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将双氧水预处理与防毡缩整理剂联合应用于羊毛的防毡缩工艺中,以纤维毡缩球密度和失重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出双氧水预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条件的双氧水预处理羊毛可以提高蛋白类防毡缩整理剂对羊毛纤维的防毡缩效果,羊毛纤维的毡缩球密度从0.071 2 g/cm3降至0.021 4 g/cm3,毛织物面积毡缩率从10.71%降至4.03%,并测定了不同处理羊毛的SEM图,发现羊毛表面形态结构和羊毛防毡缩性能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来源于《毛纺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防毡缩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的氯化法羊毛防毡缩技术对环境污染严重,单一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技术效果不理想,一浴两步酶处理法工艺流程长、强力损伤大等问题,采用蛋白酶与生物酶活化剂联合组成的混合溶液协同对羊毛进行一浴一步浸轧处理,实现羊毛的生态快速无氯防毡缩整理。选用叁羧基乙基膦分别与蛋白酶8.0T、蛋白酶2.5L、蛋白酶16L组成的混合溶液对羊毛纤维进行处理,测试处理后羊毛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毡缩球密度,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处理后羊毛鳞片层的形貌。结果表明,叁羧基乙基膦分别与3种蛋白酶联合处理羊毛的防毡缩效果均显着,且蛋白酶16L的防毡缩效果为最佳。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蛋白酶16L质量浓度为1.8 g/L,叁羧基乙基膦质量浓度为1.0g/L,处理温度为50℃,处理时间为2 min。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毡缩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1].梅静霞,张楠,王强,袁久刚,范雪荣.基于修饰蛋白酶的羊毛织物防毡缩整理[J].纺织学报.2019

[2].张淑梅,姬春林,殷秀梅,潘峰,毛鑫磊.羊毛生物酶联合防毡缩整理[J].纺织学报.2018

[3].杨陈.毛织物防毡缩整理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J].国际纺织导报.2018

[4].余雪满,李清政.前处理对毛织物防毡缩整理的影响[J].毛纺科技.2018

[5].余雪满,李清政.双氧水前处理对毛织物防毡缩整理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7

[6].江魁.羊毛毛条的无AOX防毡缩整理技术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7].程浩南,蒋丽萍.羊毛织物环保型防毡缩整理[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7

[8].单思佳,沈加加,张焕侠.离子液体对蛋白酶羊毛防毡缩整理效果的影响[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9].孙第,胡懿,许丽金,王炜,俞丹.基于点击化学原理的羊毛织物无氯防毡缩整理[J].印染.2017

[10].蒲亚宁,王雪燕,王俊辉.双氧水预处理对增强羊毛防毡缩整理效果的研究[J].毛纺科技.2016

论文知识图

羊毛的防毡缩整理效果4*4追加还原剂对防毡缩整理效果...酶分子包埋过程一19不同的纳米A12O3水分散体系添加GPT...不同条件处理后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羊毛织物的微观形态扫描电镜照片

标签:;  ;  ;  ;  ;  ;  ;  

防毡缩整理论文_梅静霞,张楠,王强,袁久刚,范雪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