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与展望

新药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与展望

一、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莹,刘宇灵,林龙飞,石国琳,李慧,黄璐琦[1](2021)在《青藤碱及其新剂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长期性、顽固性、致残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恶心、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青藤碱是源于青风藤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降血压等药理作用,临床可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目前,青藤碱尚存在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给药剂量大等不足之处,青藤碱新剂型的开发有望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基于近年来青藤碱的研究进展,对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性质、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和新剂型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青藤碱新剂型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顺顺[2](2021)在《活血祛风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风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文中认为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是一种以“慢咳少喘”为特征性表现的另类哮喘,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在治疗该病方面确有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量表观察、实验室指标检测两个方面,客观评价中药加味芎蝎散治疗CVA的临床疗效。并从现代医学观念出发,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为切入点,与该方所立足的“活血祛风”法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根据其治疗前后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方药、治法治疗儿童CVA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标准的45例CV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加味芎蝎散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疗程为4周。入组前采集两组受试患儿病史资料,用于一般要素分析,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各进行一次临床量表积分评定,包括主症、次症及总积分统计。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的外周静脉血血清VEGF、ECF浓度。最后通过对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组内自身对照、组间相互对照,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病例纳入情况:量表观察:治疗组25例,脱落3例,对照组20例,脱落2例,最终有效病例40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VEGF、ECF测定:25例(治疗组22例中的15例,对照组18例中的10例)。2.一般情况:两组综合病例显示,性别分布上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年龄集中在4~6岁,诱发因素居前三位者为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运动,大多数患儿存在过敏史和家族史,主要过敏因素为过敏性鼻炎,家族史中过敏性体质的家族史要较哮喘家族史更为突出。3.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积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主症咳嗽次数、咳嗽程度、气促改善方面,治疗组在治疗2周、4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次症咯痰、咽部症状、鼻部症状、饮食、大便、兼症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前者优于后者;但在次症其他过敏反应、睡眠的改善上,两组无差别(P>0.05),说明两者在该方面疗效相同。组内对比显示:随疗程进展,两药治疗效果逐渐显现,但加味芎蝎散改善更全面,在气促缓解情况上,其疗效起步的时间也要更早。而对照组在大便、兼症的治疗上,无明显改善。4.实验室指标:两组治疗后VEGF、EC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下调较对照组更显着(P<0.05),且治疗组在VEGF水平的改善方面要更加突出(P<0.01)。结论:加味芎蝎散治疗儿童CVA疗效确切,其总有效率高于孟鲁司特钠;加味芎蝎散能够调节外周血VEGF、ECF水平,且下调程度优于孟鲁司特钠;加味芎蝎散所体现的“活血祛风”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外周血VEGF、ECF的水平来发挥作用的。

吴涌[3](2020)在《医院制剂管理研究 ——以某市医院制剂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例》文中认为目的:医院制剂是药品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补充,它具有普通药品无法替代的特点,首先,大多医院制剂都是临床医疗需要但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品种较多,剂型较全。第二,因为医院制剂室同是医院的一部分,所以和临床联系密切。能及时解决临床需求。针对一些临床不多见的病症,医院制剂往往能在小微处见实效。第三,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医院制剂在保障临床用药,提高药学科研水平和降低患者医疗经济负担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药工业技术的快速革新,近年来医院制剂存在着生产规模逐渐缩小和制剂室逐渐减少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医院制剂,延续活力,研究医院制剂的现状和监督管理对策非常有必要。方法:本文通过对文献查找和政策研究,以医院制剂为研究对象,对相关医疗机构制剂室生存状况、监督管理部门对制剂室的监管、法律法规政策等内容的分析,以及抽取一定数量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和访谈,研究医院制剂发展的历史和当前所处的状况。结果:通过对我国医疗机构制剂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了客观分析,从中分析获得医疗机构制剂由来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信息。其次,通过进行数据分析,获取了医疗机构制剂许可情况、医院制剂品种、医院制剂室工作人员配置、医院制剂室设备设施配置、以及医院制剂室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医院制剂配置的质量管理、开展医院制剂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建立医院制剂再评价制度三个角度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未来医院制剂的良好发展,一要依靠医院自身在质量管理上的自我加强和新制剂品类研发和竞争力的提升,第二,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法规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才能保证医院制剂的持续、健康、稳步向前发展。只有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使医院制剂健康发展,从而使医院制剂的监督管理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文丹凤[4](2020)在《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初步观察桑银汤的中药配方颗粒剂与水煎汤剂两种不同剂型在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为临床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1-2020.1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医院的儿科门诊部就诊的3-14岁患儿,并且符合纳入标准。最终纳入病例80例,运用随机数字法按1:1比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桑银汤水煎汤剂治疗,疗程为2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紫癜再发情况。结果:(1)本试验纳入80例,脱失1例,实际完成79例并纳入统计。(1)患儿的平均年龄是7.6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和年龄的分布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1)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的分布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1)对照组与试验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在改善患儿各主、次症上均有明显疗效(P<0.01)。(1)两组组间治疗后对比:两组在改善主、次症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效评价比较:对照组患儿痊愈率72.5.6%,数值上高于试验组的71.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均为100%。(7)皮疹复发率比较:停药4周后,对照组皮疹复发率为7.5%,试验组皮疹复发率为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不同剂型在预防紫癜皮疹复发方面无明显差异。(8)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两组均有较好疗效,两种剂型的疗效无显着差异,安全性好,中药配方颗粒与水煎汤剂的治疗效果相当,提示中药配方颗粒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王晋蕊[5](2019)在《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采用成本-效果法评价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经济性,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综合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喜炎平与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从建库至2018年10月份。由两名评价员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提取信息并交叉核对筛选。使用卡方检验(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研究中的异质性。P>0.10且I2<50%表明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用于探索异质性的来源,漏斗图用来评估发表偏倚。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所有的统计分析。当P<0.05可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23篇研究文献,其中有2820例患者纳入研究。本文先简要对比分析两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差异性,然后重点分析治疗儿科各系统感染的差异。Review Manager 5.3软件的Meta分析结果如下:喜炎平和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三项参数敏感性分析显示敏感性低,结果稳定性高;漏斗图发表偏倚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亚组分析结果:(1)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治疗优于炎琥宁;发表偏倚分析表明发表偏倚可能性小。(2)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显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治疗儿科感染较炎琥宁显效率高;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3)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炎琥宁;发表偏倚分析显示发表偏倚可能性小。(4)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P<0.00001)、肠道感染总有效率(P=0.03<0.05)均有统计学意义,喜炎平疗效均优于炎琥宁。(5)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喜炎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炎琥宁;两药治疗肠道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喜炎平(1.43%)低于炎琥宁(2.14%)。结果显示喜炎平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效果优于炎琥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炎琥宁。药物经济学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结果喜炎平(2.5)成本-效果比(C/E)高于炎琥宁(1.4),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儿科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方面,喜炎平优于炎琥宁;成本效果分析炎琥宁优于喜炎平,敏感性分析中增量成本效果由于缺少意愿界值不能评价分析结果。

孙源源[6](2017)在《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及新剂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轮状病毒(Rotavirus)是具有三层蛋白衣壳结构的双链RNA病毒。它是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尤其以引起婴幼儿的秋季腹泻最为常见。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而住院的患儿高达数百万,其中甚至有数十万感染患者出现死亡情况。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呕吐,腹部疼痛,随之出现水样便或蛋花样便,严重者则伴随因腹泻导致的脱水。现有的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主要有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并且治疗时伴随水和电解质补充。但由于婴幼儿的体质特殊以及上述药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现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方法。从中医角度来说,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需从行气健脾,温中和胃,止吐止泻方面入手。中药由于其毒副作用小,调理患儿肠道的方式较为柔和,因此可以弥补现有药物所存在的治疗缺陷。茜草(Rubia cordifolia)根一直作为传统止血剂被沿用至今,而其茎叶部分的水煎液却广泛被民间视为止泻剂用于治疗秋季腹泻。以茜草藤为君药的复方制剂儿泻停颗粒也已在临床应用多年,用来治疗儿童的秋季腹泻。但其止泻作用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考虑到轮状病毒是导致秋季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本文第一部分将初步探讨茜草藤水煎液体外抗轮状病毒的作用及可能的抗病毒机理。同时由于儿童的药物治疗途径和给药剂量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科用药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体重,生理情况以及治疗要求等等。而对于患有秋季腹泻并伴随呕吐的儿童,口服颗粒剂或汤剂十分困难。而不论是茜草藤水煎液还是儿泻停颗粒对于患有腹泻并伴有呕吐的儿童来说服用起来都十分困难,因此需要优化和开发新的药物剂型来搭载茜草藤提取物。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是儿科常见的给药方法,前者适用于病情严重或者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后者给药方法简单,过程无痛,是儿科治疗的理想给药途径。因此,本文第二部分重点探讨了如何选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并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光学固化等技术制造出新型直肠给药和经皮给药制剂,搭载解热镇痛消炎类药物,用于缓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疼痛情况。此种剂型的应用今后也将延伸至搭载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药物如儿泻停,茜草藤提取物或其他药物,从而达到理想的给药效果。第一部分1.茜草藤提取物的细胞毒性测试目的考察茜草藤提取物对MA-104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以及探讨其最大无毒浓度。方法蒸馏水连续提取1 kg茜草藤后合并滤液,冷冻干燥后保存。使用前将茜草藤干粉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成样品溶液。将1000 mg/mL的茜草藤溶液连续2倍稀释成十个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当96孔板中的恒河猴肾细胞MA-104长成单层后,用以上十个不同浓度的茜草藤提取液分别加入于细胞中共同培养48小时。于96孔板每孔中分别加入WST-8溶液培养2小时后,酶标仪450 nm波长下读取每孔读数并分析比较不同浓度样品处理细胞的生存率。结果当茜草藤提取液的浓度低于62.5 mg/mL时,比较对照组与样品组织间的细胞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提取液浓度高于62.5 mg/mL时,对照组细胞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并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茜草藤水提物浓度低于62.5 mg/mL时对MA-104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因此其最大无毒浓度为62.5 mg/mL。低于此浓度的样品溶液可以用于后续实验。2.茜草藤水提物体外对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目的考察茜草藤水体物能否抑制轮状病毒在体外培养的MA-104细胞中的增殖。方法将62.5 mg/mL的茜草藤水提物连续2倍稀释成0.12,0.24,0.49,0.98,1.95,3.91,7.81,15.63,31.25,62.5 mg/mL十个浓度。在混合处理分析法中,先将以上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和用胰酶活化的轮状病毒共同培养2小时。将药物与病毒的混合物作用于96孔板中长成单层的MA-104细胞,并培养48小时。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WST-8试剂检测每组细胞的细胞生存率。吸取培养板中每组的上清液用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PCR)检测轮状病毒存在情况;在后处理分析法中,先用轮状病毒处理MA-104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茜草藤提取液。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ST-8试剂检测每组细胞的细胞生存率,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与qPCR法测定每组上清中轮状病毒存在情况。结果混合处理分析法结果显示,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病变程度加剧,WST-8检测到细胞生存率下降。但轮状病毒试剂盒检测发现加入低浓度提取物时可检测到轮状病毒存在,高浓度时未检测到。qPCR结果证明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病毒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后处理分析法结果与混合分析法一致。结论轮状病毒数量会随着茜草藤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茜草藤水提物可体外抑制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中的增殖。3.茜草藤水提物体外抑制轮状病毒增殖的作用机理目的考察茜草藤水提物抑制轮状病毒在MA-104细胞上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混合处理分析和后处理分析中96孔板中的上清液取出后,用DAPI-甲醇混合液作用于余下的单层MA-104细胞。DAPI-甲醇溶液使细胞染色15分钟后用甲醇溶液冲洗细胞表面。同时将只用不同浓度提取物处理,没有感染病毒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只用病毒感染不用提取物处理的细胞作为病毒组,均使用DAPI试剂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的细胞核形态。结果DAPI染色结果显示,病毒组的个别MA-104细胞出现凋亡情况;加入茜草藤水提物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凋亡数量随着加入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对照组中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未出现凋亡情况。结论轮状病毒可以引起轻微的细胞凋亡,而茜草藤水提物可以促进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从而终止病毒在其宿主的增殖。第二部分1.非可溶性栓剂材料的选取及载药后物理性质、药物释放的测试目的考察两种医用硅胶搭载不同药物后的物理性质和药物释放情况,选取适合的硅胶制作新型栓剂的材料。方法选取两种医用硅胶Silastic(?)Q7-4720和MED-4901作为栓剂基质,分别与四种不同浓度的镇痛药物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盐酸利多卡因,酮洛芬相互混合,60℃-70℃固化18小时后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在基质中的分布状况。分别测定和比较载药材料的杨氏模量参数、残余伸度以及药物从材料中的释放。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两种硅胶中均以晶体形式存在且分布均匀,其余三种呈现球形微粒状。对于硅胶Silastic(?)Q7-4720,随着利多卡因浓度增大,材料的刚度、弹性,抗塑性变形能力均有所下降;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和酮洛芬浓度的增加对材料刚度和弹性的影响不大,但抗塑性变形能力降低。相比于其他药物混合Silastic(?)Q7-4720,利多卡因-Silastic(?)Q7-4720释放药物最快,但很快达到稳态浓度,不能实现长期释药;30天内释药量由高到低为酮洛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三者均能达到缓慢长期释放药物的效果。对于MED-4901,加入酮洛芬后不能成型,但加入其他药物后,随着浓度增加,材料的刚度、弹性保持稳定并低于药物-Silastic,抗塑性变形能力稳定且强于另一种材料。MED-4901加入药物后,30天内药物的累积释放量由高到低为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其中布洛芬和双氯芬酸钠可实现长期释放。结论MED-4901加入药物后的物理性质优于Silastic(?)Q7-4720,药物释放曲线类似,因此更适合作为栓剂基质。盐酸利多卡因-MED能够实现快速释药,双氯芬酸钠-MED可实现最长时间释药,因此盐酸利多卡因和双氯芬酸钠被选为用于栓剂测试的目标药物。2.3D打印栓剂模具以及非可溶性栓剂的药物释放目的用3D打印的方法制造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栓剂模具并测试基于此模具制造出的非可溶性栓剂的药物释放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在Solidwork软件中设计得到不同的栓剂模具,借助数字光学处理3D打印机,以光敏树脂为材料,将以上栓剂模具打印出来。并将筛选出的硅胶-药物组合添加于模具中制作成形。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方法测定此栓剂的生物相容性,并且测定栓剂释放药物的情况。结果以光敏树脂为材料的栓剂模具可以被打印成形,且制备的非可溶性栓剂生物相容性良好。含有1%,5%盐酸利多卡因的非可溶性栓剂3小时内达到70%左右的释药量,4天达到最大释药量;含有1%,5%双氯芬酸钠的非可溶性栓剂30天内可释放96%的双氯芬酸钠。结论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3D打印可以制作出个体化的栓剂。且利多卡因非可溶性栓剂适用于快速止痛,双氯芬酸钠栓剂适用于长期止痛。3.GeIMA微针贴剂的制备及物理性质的测定目的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GelMA(Gelatin Methacrylate)制备成新型微针贴剂且测定其物理性质。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动物源性明胶A、B,分别加入过量的甲基丙烯酸酐,于50 ℃,pH 7.4的条件下通过取代反应化学合成GelMA,分子量12400的透析袋透析5天去除杂质后冷冻干燥制成GelMA干粉。用H1-NMR测定取代效率并分析制备的GelMA的纯度。将GelMA干粉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成1%,2.5%,5%,7.5%,10%的GelMA溶液,分别加入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后紫外光下固化得到GelMA凝胶。比较不同种类不同浓度GelMA溶液制成凝胶的流变学性质。并将上述几种GelMA溶液注入3M微针模具中制成微针,比较其机械性能的差异。结果实验制备得到的两种GelMA纯度均达到70%以上。A、B型GelMA凝胶的硬度G’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浓度时,A型凝胶的硬度高于B型凝胶,且由A型凝胶制成的微针的机械强度远优于B型凝胶。结论GelMA可以用光固化的方法制备成微针,且以A型明胶合成的GelMA物理性质更好,制备的微针机械性能更强。因此,A型GelMA是制备可降解型微针贴剂的良好材料。

王秀环[7](2016)在《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采用微乳技术,把麝香壮骨膏制备成微乳新剂型,使麝香壮骨膏使用更方便、应用更广泛、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方法:1.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经单因素考察,筛选出对挥发油得率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得到最佳挥发油的提取工艺。2.挥发油微乳及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研究:○1挥发油微乳的制备:以提取的挥发油为油相,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出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Km值;利用星点效应-响应曲面法优化挥发油微乳处方。○2挥发油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3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在挥发油微乳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麝香壮骨膏中其他成分的加入方法,以确定麝香壮骨微乳的最优处方组成。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3.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建立甲醛致痛模型,以扶他林乳胶剂为阳性对照药,以早期相、迟发相反应发生的时间及疼痛评分、致炎足组织中PGE2含量、血清中IL-6、TNF-α含量、致炎足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病理切片为指标,考察麝香壮骨微乳及其挥发油微乳对抗炎、镇痛的作用;并以5min为一个单位,绘制致痛大鼠的时-效关系曲线,进而综合分析、评价各组药物的作用。结果:1麝香壮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1.1确立麝香壮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浸泡0.5h、8倍加水量、提取温度为180℃的条件下,粉碎粒度(单独粉碎)为40目,提取时间12 h,得油率为1.585%。2挥发油微乳及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2.1挥发油微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2.1.1麝香壮骨挥发油微乳的最佳处方配比为:Tween80 24.8%、无水乙醇12.4%、挥发油3.21%、蒸馏水59.59%。2.1.2理化性质考察:挥发油微乳的pH值、粒径分别为5.40、12.87nm;电镜下呈均匀、完整的圆球型,为O/W型微乳。2.2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与质量评价2.2.1麝香壮骨微乳的最佳处方配比为:Tween80 24.35%、无水乙醇12.17%、麝香0.20%、挥发油3.15%、冰片0.49%、樟脑0.49%、薄荷脑0.65%,90%的水提醇沉液58.50%。2.2.2质量评价:麝香壮骨微乳的pH值、粒径分别为5.47、15.19nm;电镜下呈均匀、完整的圆球型,稳定性良好为O/W型微乳。3.抗炎镇痛作用研究:3.1疼痛行为学观察:3.1.1两相疼痛反应发生时间:SX-ME 1组、SX-ME 2组(麝香壮骨微乳1组、2组)均能够延迟两相反应发生的时间;而阳性对照组(扶他林)、挥发油微乳只对早期10min的反应有延迟作用,对后一相反应发生的时间无明显延迟作用。3.1.2第一相、第二相疼痛行为学评分:挥发油微乳组、SX-ME 1组、SX-ME 2组与阳性对照组对大鼠第一相、第二相疼痛反应均一定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效果相近。3.1.3时-效曲线: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其余组大鼠右后足经皮下注射4%甲醛后,其行为学评分值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一定趋势,且规律相近。这种趋势可看作两个时相,其中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反应最为明显。3.1.4大鼠致炎足足肿胀度比较结果:相比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挥发油微乳组、SX-ME 1组、SX-ME 2组足肿胀度显着小于模型组,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3.2炎性介质含量的检测:阳性对照组、SX-ME 1组、SX-ME 2组、挥发油微乳组的致炎足组织中PGE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对于血清中IL-6、TNF-α含量,SX-ME1组、SX-ME 2组<模型组≈挥发油微乳组、阳性对照组。3.3组织形态学变化:阳性对照组、挥发油微乳组、SX-ME 1组、SX-ME 2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炎症发生情况,且甲醛致炎大鼠的病理表现主要体现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中,而对于血管及其周围、致炎足背部皮下组织、横纹肌细胞的影响较小。结论:将麝香壮骨膏改良制备成麝香壮骨微乳这一新剂型是可行的,麝香壮骨微乳及其挥发油微乳对甲醛致痛大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效果。因此,麝香壮骨膏有希望可以被制备成新剂型,使其使用更方便、临床应用范围更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8](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陈倩,杜光[9](2013)在《儿科药物剂型现状及管理策略》文中提出儿科用药对剂型的要求与成人不同,儿童用药剂型的成人化可能对药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儿科用药剂型现状,阐明开发儿科专用剂型以及开展儿科剂型临床研究的必要性。欧美等国采取相应措施激励进行儿科剂型的开发且初见成效,为我国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参考。

郑攀,郑宏[10](2012)在《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对策与方法思考》文中提出本章从存在问题、对策及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现状,提出影响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瓶颈在于各种中药制剂在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代动力学方面研究匮乏,因而造成方剂配伍物质基础不明确,剂型质量标准难以控制。提出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可望得到药物成分清楚、作用机理明确的新的方剂配伍形式,从而为儿科乃至中药剂型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藤碱及其新剂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藤碱的基本性质
2 青藤碱治疗RA的临床研究
3 青藤碱治疗RA作用机制
    3.1 减轻炎症反应
    3.2 免疫抑制作用
    3.3 抑制滑膜增生
    3.4 减轻骨破坏
4 青藤碱的新剂型研究
    4.1 脂质体
    4.2 传递体
    4.3 醇质体
    4.4 传递醇质体
    4.5 微乳
    4.6 微球
5 展望

(2)活血祛风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风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CVA的中医研究概况
        1 古代中医对CVA的认识
        2 现代中医对CVA的论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CVA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 概述
        2 流行病学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4 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来源、要求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
        2 试验方法
        3 试验用药
        4 试验疗程
        5 观察项目
        6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7 疗效评价标准
        8 脱落、中止、不良事件病例处理
        9 统计学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
        1 病例纳入情况
        2 一般情况分析
        3 两组基线一致性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实验室指标比较
        6 安全性评价
        7 依从性评价
    五、结果小结
    六、讨论
        1 立法依据
        2 方药组成分析
        3 指标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讨论
        5 VEGF、ECF反映的治疗机制
    七、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总结
    2 研究不足
    3 展望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医院制剂管理研究 ——以某市医院制剂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调查法
        1.4.3 统计法
        1.4.4 swot分析法
    1.5 相关概念
        1.5.1 医院制剂
        1.5.2 医院制剂开发
        1.5.3 药物不良反应
第二章 医院制剂发展进程与监管发展的研究
    2.1 医院制剂的发展研究
        2.1.1 医院制剂历史追溯
        2.1.2 医院制剂技术发展
    2.2 医院制剂管理发展的研究
        2.2.1 医院制剂管理相关问题
        2.2.2 我国医院制剂管理发展阶段
    2.3 医院制剂管理法律法规的研究
        2.3.1 医院制剂相关法律法规
        2.3.2 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医院制剂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医院制剂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3.1 医院制剂管理现状调查
        3.1.1 调查内容及方法
    3.2 调查结果
        3.2.1 医院制剂室许可情况
        3.2.2 医院制剂品种
        3.2.3 医院制剂室人员配置
        3.2.4 医院制剂室设备配置
        3.2.5 医院制剂室质量控制
第四章 医院制剂管理现状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框架
    4.2 医院制剂管理的优势分析
        4.2.1 医院制剂品种丰富
        4.2.2 制剂人员素质基础较好
        4.2.3 医院发展过程中医院制剂带来的积极影响
    4.3 医院制剂管理的劣势分析
        4.3.1 医院制剂硬件设施不足,研发水平不高
        4.3.2 医院制剂质量控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4.3.3 医院制剂经济效益不高
    4.4 医院制剂管理的机遇分析
        4.4.1 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倡导
        4.4.2 现代科学的发展
    4.5 医院制剂管理的威胁分析
        4.5.1 中药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4.5.2 医患关系对医院制剂的影响
    4.6 应对策略
第五章 完善医院制剂管理的建议
    5.1 加强医院自身管理的建议
        5.1.1 实行量化管理制度
        5.1.2 建立区域制剂配制中心
        5.1.3 建立医院制剂再评价制度
    5.2 加强监管部门管理的建议
        5.2.1 严控医院制剂过程
        5.2.2 严控医院制剂人员素质管理
        5.2.3 开展医院制剂不良反应监测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理论依据
        1.1 中医理论依据-肺经郁热证的辨证及选方依据
        1.1.1 肺经郁热证辨证依据
        1.1.2 桑银汤立方依据
        1.1.3 桑银汤方义分析
        1.2 西医理论依据
        1.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1.2.2 流行病学特点
        1.2.3 发病机制及治疗
        1.3 传统汤剂的优劣势分析
        1.4 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可行性分析
        1.4.1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的开发运用
        1.4.2 制作工艺、质控标准及服药方式
        1.4.3 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较传统煎剂的优势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筛选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脱落标准
        2.2.5 剔除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案
        3.2.1 基础治疗
        3.2.2 中医治疗
        3.3 观察指标
        3.4 CRF表设计
        3.5 技术路线
    4 临床观察及评估
        4.1 不良反应观察
        4.2 疗效评分标准
        4.3 疗效评定标准
        4.4 复发率观察
    5 统计方法
    6 结果
        6.1 基线比较
        6.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1 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2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6.2.3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6.2.4 两组各访次总积分比较
        6.3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6.4 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
        6.5 随访情况及复发率
        6.6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观察
第二章 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西医理论认识
        1.1.1 分型及并发症
        1.1.2 发病机制
        1.1.3 易感因素
        1.1.4 复发相关因素
        1.1.5 相关实验室指标
        1.1.6 治疗
        1.1.7 HSP治疗常用药物
        1.2 中医理论认识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证型分类
        1.2.4 治法
        1.2.5 单味药/中药提取物
    2 桑银汤探讨
    3 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现状
        3.1.1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沿革
        3.1.2 剂型革新-调剂方式改变与制剂的主要技术工艺
        3.1.3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中药房管理中的优势
        3.1.4 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现状
        3.1.4.1 中药配方颗粒剂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3.1.4.2 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3.1.5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成分及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
        4.3 安全性分析
        4.4 针对本试验的相关因素探讨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清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症候评分表
附录二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三 CRF表
附录四 不良反应类型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中药新型注射剂的发展
        1.2 中药注射剂及其不良反应
        1.3 中药注射剂在儿科用药中的不良反应
        1.4 儿科感染性疾病及临床用药问题
    2 研究对象
        2.1 儿科感染常用的中药注射剂
        2.2 喜炎平和炎琥宁注射制剂
        2.3 两种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3 研究方法
        3.1 药物经济学的发展
        3.2 循证医学发展与应用
        3.3 Meta分析方法
    4 研究内容及意义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文献检索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干预措施
        1.6 结局指标
    2 文献评价
        2.1 文献筛选评价
        2.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3 纳入文献分析
        3.1 统计数据指标
        3.2 发表偏倚分析
        3.3 异质性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纳入文献情况
    2 纳入文献的研究
    3 纳入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4.1 Meta分析软件版本
        4.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总有效率分析
        4.2.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2.2 发表偏倚分析
        4.2.3 敏感性分析
        4.3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显效率分析
        4.3.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3.3 敏感性分析
        4.4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感染性疾病不良反应分析
        4.4.1 异质性检验与合并统计结果
        4.4.2 发表偏倚分析
        4.5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Meta分析
        4.5.1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5.2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治疗中显效率分析
        4.5.3 喜炎平和炎琥宁儿科感染治疗中不良反应分析
        4.6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Meta分析
        4.6.1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6.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4.7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Meta分析
        4.7.1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总有效率分析
        4.7.2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肠道感染不良反应分析
        4.8 喜炎平和炎琥宁治疗儿科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4.8.1 资料方法与结果
        4.8.2 敏感性分析
        4.8.3 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 文献质量
    2 评价方法
    3 Meta分析结果
第五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点
    3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及新剂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提取物的制备
        2.2 细胞与病毒的培养
        2.3 提取物最大无毒浓度的测定
        2.4 抗病毒实验
        2.5 病毒RNA的提取
        2.6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轮状病毒
        2.7 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RCAP提取物对MA-104细胞的细胞毒性
        3.2 RCAP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
        3.3 提取物对病毒感染的MA-104细胞的作用方式
    4. 讨论和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科用药新剂型的研究
    1. 引言
    2. 新剂型Ⅰ非可溶性栓剂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细胞
        2.1.2 材料
        2.1.3 载药材料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栓剂模具的制造
        2.1.4 机械性能测定
        2.1.5 体外释放实验
        2.1.6 栓剂的制作以及药物释放
        2.1.7 细胞毒性测试
        2.1.8 统计学分析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3. 新剂型Ⅱ明胶型微针贴剂
        3.1 材料的选取
        3.2 GELMA的合成
        3.3 GELMA凝胶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质的测定
        3.4 模具法制作GELMA凝胶微针
        3.5 GELMA微针机械强度的测定和比较
        3.6 实验结果
        3.6.1 GELMA的合成
        3.6.2 GELMA凝胶的流变学性质
        3.6.3 GELMA凝胶微针机械性能的测定
        3.7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专利
致谢

(7)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词英汉对照
前言
第一章 麝香壮骨膏方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单因素的考察
        2.2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
        2.3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验证实验
    3. 小结
    4. 讨论
第二章 挥发油微乳及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评价
    一、挥发油微乳的制备工艺研究及质量评价
        1. 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微乳处方的制备
        2.2 挥发油微乳处方的优化
        2.3 验证实验
        2.4 理化性质检查
        2.5 稳定性实验
        2.6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二、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
        2.2 验证实验
        2.3 麝香壮骨微乳的理化性质研究
        3. 小结
        4. 讨论
第三章 麝香壮骨微乳及挥发油微乳的抗炎、镇痛效果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实验仪器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造模
        2.2 致炎大鼠行为学观察
        2.3 对炎性介质的研究
        2.4 对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致炎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变化
        3.2 炎性介质的研究
        3.3 对致炎部位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 小结
    5.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1
        参考文献
    综述2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儿科药物剂型现状及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科药物剂型现状
    1.1 儿童适用剂型缺乏
    1.2 儿童用药剂型成人化
    1.3 儿童用药剂型开发过于集中
2 药物剂型与儿科用药问题
    2.1 剂型使用中的问题
    2.2 临时配方不规范
    2.3 用量误差
    2.4 剂型破坏对药物作用产生影响
    2.5 药物口味不佳
3 儿科药物剂型管理策略
    3.1 国外儿科药物研究情况简介
        3.1.1 美国主要策略
        3.1.2 欧盟主要策略
        3.1.3 英国主要策略
        3.1.4 临时配方的规范策略
    3.2 儿科药物剂型研究成果
        3.2.1 适宜儿科用药的新剂型研究
        3.2.2 儿科制剂适宜的缓 (控) 释技术
        3.2.3 儿科制剂矫味技术的发展
    3.3 对我国儿科药物研究的启示

(10)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对策与方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儿科中药剂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儿科中药剂型较少
    1.2 家庭用药不合理
    1.3 药物用量难以把握
2 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对策
    2.1 新技术与儿科中药剂型的融合
        (1) 控释制剂。
        (2) 口腔崩解剂。
    2.2 儿科中药剂型的稳定性
3 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方法思考
4 结语

四、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藤碱及其新剂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周莹莹,刘宇灵,林龙飞,石国琳,李慧,黄璐琦. 中草药, 2021
  • [2]活血祛风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风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析[D]. 方顺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医院制剂管理研究 ——以某市医院制剂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例[D]. 吴涌.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桑银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肺经郁热证汤粒剂型对照临床研究[D]. 文丹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喜炎平注射液与炎琥宁注射剂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对比分析[D]. 王晋蕊. 郑州大学, 2019(08)
  • [6]茜草藤提取物体外抗轮状病毒研究及新剂型应用[D]. 孙源源.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7]麝香壮骨微乳的制备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D]. 王秀环. 山西中医学院, 2016(03)
  • [8]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9]儿科药物剂型现状及管理策略[J]. 陈倩,杜光. 儿科药学杂志, 2013(08)
  • [10]儿科中药剂型发展的对策与方法思考[J]. 郑攀,郑宏.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2(05)

标签:;  ;  ;  ;  

新药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