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进展与述评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进展与述评

论文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法和演绎推理法,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的研究文献。目的是梳理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阐述耕地占补平衡的研究主要方向,预测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结果显示: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历史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简单到复杂的4个阶段,分别为国土资源部门注重数量保护的起步阶段、数量质量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快速城镇化新形势下的深入阶段、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现今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导向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涉及6个主要研究方向:推进耕地占补的内涵拓展到外延的研究;偏重质量绩效的研究;政府部门为主,个体农户为辅的责任主体者研究;基于差别机制的耕地补偿的多元经济学研究;不断发展的纵横向行政管理机制研究;相对薄弱的法律法规研究。针对以上研究方向各自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梳理为中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践及其研究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1 引言
  • 2 文献分析方法与研究基本特征
  •   2.1 文献分析方法
  •   2.2 研究基本特征
  •     2.2.1 发文量
  •     2.2.2 核心关键词
  •     2.2.3 期刊和作者来源
  • 3 政策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研究特点
  •   3.1 注重数量保护的起步阶段(1997—2003)
  •   3.2 数量质量相结合的发展阶段(2004—2012)
  •   3.3 快速城镇化新形势下的深入阶段(2013—2017)
  •   3.4 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阶段(2018年—)
  • 4 研究内容评述
  •   4.1 耕地占补平衡的内涵研究
  •   4.2 耕地占补平衡的绩效研究
  •     4.2.1 耕地占补平衡数量绩效研究
  •     4.2.2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绩效研究
  •     4.2.3 耕地占补平衡生态绩效研究
  •   4.3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利益相关者或责任主体者研究
  •     4.3.1 政府执行监督的主体作用
  •     4.3.2 农民参与保护的主体作用
  •   4.4 耕地占补平衡的耕地补偿或指标交易经济学研究
  •   4.5 耕地占补平衡的行政管理机制研究
  •   4.6 耕地占补平衡法学角度研究
  • 5 研究展望
  •   (1)深入开展跨省域易地补充耕地的国家统筹
  •   (2)继续向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四位一体阶段推进
  • 6 研究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蒋瑜,濮励杰,朱明,黄思华,刘荣娟

    关键词: 土地管理,耕地占补平衡,综述,历史发展,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来源: 资源科学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经济

    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751),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8018)

    分类号: F323.211

    页码: 2342-2355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2028K

    下载量: 106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进展与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