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关键技术与问题

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关键技术与问题

网国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安市供电公司福建福安35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种中低压配电工程越来越多,工程电缆敷设是其中关键性的一个环节,敷设质量好坏对其后期使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关键技术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问题

一、电缆敷设概述

电缆敷设是电力企业发展建设中,经常运用到的一项技术建设,所谓的电缆敷设就是在电力输送到达配电箱之前进行的走线方式连接,在走线方式连接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电缆敷设应用的技术实施到电缆架设中。一般情况下,电缆敷设的技术有隧道敷设、电缆沟埋敷设、走管敷设以及直埋敷设和暗沟敷设等五种形式。在配电工程的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的敷设需求去制定专门的敷设技术应用策略,在敷设策略的实施中,全面而有效地将电缆敷设工作实施好。

二、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的技术

1、电缆桥架敷设处理技术

在电缆桥架敷设处理技术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接地方面的工作进行落实,做好桥架、井架以及支架的接地工作,并且确保转弯直径超过电缆桥架最小允许弯曲直径的最大值;此外在设置桥架时需要使其与电缆成90度,尽可能顺着柱、墙等完成敷设,在每一层均需要对防火隔板进行增设;正式进行敷设处理前,应对敷设电缆途经区域、路径的具体情况等进行掌握,加强对桥架质量的把关。要做好变配电工程电缆施工图纸熟悉方面的工作,对位置信息进行掌握;实践期间把大截面电源干线放长,而较短的小截面电缆需要做好标识方面的工作,使电缆规则、有序的排列于桥架,避免出现交错混搭一类的情况。在电缆不得不进行交叉时,需要对交叉位置进行控制,将电缆头、尾两端视为首选,为后续变配电工程电缆检修等方面工作提供方便;敷设结束时需要对固定工作进行落实,在水平敷设的情况下对首位、转弯位置、接头两端等位置进行优先选择,并且将电缆间隔控制在5至10米左右。最后,需要对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的一些注意事项提高重视,若无法避免在爆炸隐患区域进行敷设施工时,对易爆气体重于空气或是轻于空气进行了解,前者对高空架设敷设的方式进行应用,后者则将电缆设置于管内或是沟内,做好埋砂处理等方面工作;就易震区域而言,可通过垫橡胶、泡沫等方式进行缓冲,将电缆敷设为浪线状,做好伸缩节安装方面的工作。

2、排管敷设

2.1排管敷设技术

当所需施工的电缆数量较多、规模较大时,如果依然采用直埋敷设法,不仅会增加施工量,也拓展了施工范围,而且会导致各种敷设问题的出现,此时就要转变敷设方法,其中排管敷设较为适合,其中要注意排管内径尺寸的把握,通常要达到电缆外径的1.5倍,实际施工中,要将其埋设于地下半米。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看到电缆同其余管线交错布局的情况,则要全面、细致、深入地分析敷设施工的相关规定,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安全、合理施工,排管之间的距离通常要在2cm,只有这样才能为排管散热创造有利条件。

2.2排管处理

要想提高排管敷设施工质量,要做好排管处理工作,首先应对其内部进行全面清理,保持其内部清洁,选择管口光滑的排管,优选合适的部位设置工作井,正确把握相邻工作井之间的距离,通常在100~200m范围内。加强排管管材的选型,首先优选质量高、质地优、安全耐用的管材,当前使用较广的排管管材为:水泥管、塑料管等,其中如果选择塑料管材,必须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杜绝使用质地较脆、冲击力较强的管材,现阶段,波纹性排管较为流行,因为其具有优质的性能,适合用在排管电缆敷设施工中。

3、直埋式电缆敷设技术

在变配电工程具体施工时,要将设计图与现场实际环境相结合,确定电缆的走向与路径,并测量出所需电缆长度,要注意在丈量电缆长度时,应预留电缆全长0.5%~1%的裕度。接下来确定电缆沟的位置和宽度,一般用白色石灰在地面上划线。根据电缆并列敷设的数量以及人体的宽度来确定电缆沟的开挖宽度。常见的电缆沟宽度为0.5m,深度为0.8m[1]。注意挖沟时尽量保持垂直,使泥土集中在电缆沟的两侧,以便回填。当电缆沟基本合格后,为了更好地保护电缆,应清除沟底的杂质,同时在沟底铺设厚度大致为100mm的软土细沙。接下来可通过机械或人力完成电缆的敷设,完整地安置于沟内。验收合格后,需要覆上同样厚度的软土细沙,再对沟中的沙土进行松弛作业和加盖处理。

三、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技术的关键点

1、施工中技术监督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要保证对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综合管控,特别是对符合电缆的具体参数进行有效说明,对其基本运行路径、整体截面大小以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分析,确保控制结构和实际参数层级贴合实际需求。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敷设过程中,要保证按照一定的流程有序进行,首先是敷设结构集中的电缆,然后是敷设分散的电缆,最后对敷设长度较短的电缆进行集中操作。

2、施工后的验收处理

在整体敷设施工工程完成后,应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清查,保证其防火和密封符合实际的使用需要,如果存在防护薄弱的地方,应及时处理。在工程进入到尾声,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整体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位进行封堵操作,并对工程项目中较为薄弱的层级结构进行深度处理,然后统一进行防火材料的覆盖,以有效提升配电工程电缆敷设的质量,提高其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四、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1、电缆敷设运行及施工处理

中低压配电工程的施工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进行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阻碍物,如果施工环境非常不好,还必须经过公路和建筑物等设施,这会大大增加施工的难度。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对电缆结构进行有效的处理,集中对电缆进行刷涂保护,以提高其抵抗机械碰撞的能力,并增强其防腐的能力。为了提高连接的强度,应采用喇叭口对接的形式,在保证管口光滑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密封操作,以更有效地保护电缆。

2、电缆敷设事故及处理

在地下电缆的敷设过程中,如果并列敷设的电缆数量较多,接头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电缆接头架应尽量集中安装,有效保证电缆接头在托头结构的上方,以避免接头事故的发生。敷设前需要根据设计和实际路径先计算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这样可以减少电缆接头。现场施工时,应按要求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预留一定的备用长度,这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被忽视,一旦出现故障,将会极大程度增加维修工程量。

对于直埋施工,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敷设机制,电缆排管的直径应在9cm以上,排管的内径应超过7.5cm。在整体工程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处理,避免盲目、不达标的施工,尤其要对管材的实际参数和承载能力进行集中管控,如果环境条件恶劣,可以适当提高施工标准,选择质量和强度更高的波纹PVC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切实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还要做好施工项目的监督工作,使施工方案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贺晨晨.配网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邵慧燕.配电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高传礼.安徽省蒙城县中心城区配电网规划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韩四化.某城市配电网升级改造方案设计与实施[D].华北电力大学,2014.

标签:;  ;  ;  

中低压变配电工程电缆敷设关键技术与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