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文化论文_束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审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画家,文化,乌托邦,修辞格,古典舞,当代。

中国审美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束铭[1](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风格的审美领域与文化自信》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转型与创新的四十年。艺术创作者在早期美术片开创的辉煌历史中谋求"民族化"的延续与传统文化的生存,"民族化"动画风格充满审美意蕴,在社会人文生活的多个领域存在高度审美价值,代表了民族的文化自信的生生不息。(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9年06期)

丁成艳[2](2019)在《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元素文化内涵丰厚,艺术特色鲜明,是当代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建筑审美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建筑文化视角来看,在室内设计中正确应用中国元素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传承民族神韵,体现出先进的民族文化,提升建筑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设计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本文将举例浅谈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并提出个人见解。(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3期)

简圣宇[3](2019)在《身体的规训与审美:文化史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早期女性内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界对现代女性内衣的研究起步很早,而且基本与当时的世界主流保持同步。现代女性内衣进入大众视野跟中国女性解放运动有着深层关联,是以审美来反对身体规训的文化武器。身体美学在服饰领域的显现,包含美观和舒适这两个方面。为了反对束胸的"小马甲",中国的知识阶层从20世纪初就开始从社会动员的角度关注现代女性内衣。女性内衣并不仅仅是女人自己的贴身之物,而且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体现了身体文化政治与审美意识。中国社会对现代女性内衣的接受史,同时是一部女性解放运动不断深入的社会史,以及女性内衣从束缚走向自由和呵护的审美史。(本文来源于《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秦慧媛[4](201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画审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每个时代的绘画文化都反映了当时的整体文化水平,绘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的文明历史。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成分,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行中国传统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8)

赵璐[5](2019)在《论当代中国文化对古典舞审美取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物。信仰是个体或群族对某种文化的崇拜敬仰,是支配行动的精神支柱和决定性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引领下,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使文艺成为中华民族站在世界面前幸福生活缩影和时代面貌的展示。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探索中国古典舞如何在新时期创造和发展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9年11期)

杨荣祥[6](2019)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又一里程碑——《中国辞格审美史》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宗廷虎与陈光磊先生主编的《中国辞格审美史》是中国修辞史研究的又一里程碑,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又一里程碑。它在真与善的叁千年追溯中发掘了汉语修辞格审美的绝对性,在对文化经典的深情回望中彰显了汉语修辞格审美的民族性,在开放的研究体系中展示了汉语修辞格审美的无限性。这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创新的领域,是当下文化建设弥足珍贵的财富。(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秦文联[7](2019)在《中国古典赏石审美理念及其当代发展兼论园林布局及置石的文化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赏石审美理念的精髓莫过于"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赏石审美实践的渗透与融合所形成的赏石理念。观赏石分室外石和室内石,室外石多为园林石,室内石则多为供石。但无论是以园林石形式出现,还是以供石形式出现,"天人合一"思想渗透下的赏石理念始终如一地贯穿其中。(本文来源于《宝藏》期刊2019年10期)

王杰[8](2019)在《审美现代性与百年文化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100年与70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变迁在学术上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从文化变革开始的,不是因为技术革命或政治革命,而是从文学、文化和艺术的变革开始的。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所带来的"审美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新青年》的创办和五四运动的爆发,20世纪叁四十年代以上海和延安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80年代关于美学问题的大(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周静[9](2019)在《刍议中国文化影响下写意人物画中审美体现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史上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等一系列的对待中国绘画未来的发展,写意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更是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下的不同审美。本文以中西文化的不同为切入点,探究墨色下的中国写意人物画及思考。(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8期)

沈高洁[10](2019)在《感悟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比德”审美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山水景象千姿百态,在人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中,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山水文化。儒家的"比德"思想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具体体现和发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这种"比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在观赏自然景观的过程中,不再是简单地获得身心感官愉悦,而更多的是将自己的道德情感、美好愿望比德于水、比德于山、比德于花木,从山水花草等自然景色中获取心灵感悟,感受社会人伦之美。因而,中国的山水文化孕育了"比德"审美情怀,"比德"审美情怀也造就了中国的山水文化。(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中国审美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元素文化内涵丰厚,艺术特色鲜明,是当代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建筑审美效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从建筑文化视角来看,在室内设计中正确应用中国元素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传承民族神韵,体现出先进的民族文化,提升建筑审美情趣,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设计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本文将举例浅谈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并提出个人见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审美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束铭.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电影“民族化”风格的审美领域与文化自信[J].剧影月报.2019

[2].丁成艳.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J].艺术品鉴.2019

[3].简圣宇.身体的规训与审美:文化史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早期女性内衣[J].文化研究.2019

[4].秦慧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画审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5].赵璐.论当代中国文化对古典舞审美取向的影响[J].音乐生活.2019

[6].杨荣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又一里程碑——《中国辞格审美史》读后[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秦文联.中国古典赏石审美理念及其当代发展兼论园林布局及置石的文化基因[J].宝藏.2019

[8].王杰.审美现代性与百年文化中国[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9].周静.刍议中国文化影响下写意人物画中审美体现及思考[J].明日风尚.2019

[10].沈高洁.感悟中国山水文化中的“比德”审美情怀[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一1/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0技术路线示...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

标签:;  ;  ;  ;  ;  ;  ;  

中国审美文化论文_束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