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

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

论文摘要

自从激光器技术的问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聚焦、反射、散射等线性效应外,对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作为最早被发现的非线性效应,传统光源激发二次谐波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随着对具有特殊偏振结构的矢量光场的研究迅速发展,其作为光源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也引起了诸多关注。矢量光场由于其特殊的偏振态分布和焦场特性,在光学微操纵、非线性光学、表面等离激元学、激光微加工、超分辨显微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诸多研究者已经发现了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效应中存在着许多新颖有趣的现象,但是目前对非线性晶体中二次谐波对矢量光场偏振态调制效应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角动量作为光场重要的物理属性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角动量可分为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轨道角动量在非线性过程中的守恒也早有定论,而对有自旋角动量参与的非线性过程研究较少。本论文基于非线性极化理论,对拥有复杂偏振态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和椭圆偏振涡旋光场在非线性晶体中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矢量光场的基本概念、生成方式、偏振特性、焦场特性和应用前景等。对二次谐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回顾了矢量光场在二次谐波效应中的研究现状。随后简述了包括二次谐波在内的光学非线性过程的理论基础。从经典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介绍了光在非线性光学介质中传播时在频域和时域两种情况的非线性波动方程,并给出了具体的二次谐波极化场各分量的表达形式。2、基于非线性极化理论,研究了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效应。首先,介绍了通过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得到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的焦场表达式,并计算得到这种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近场极化和远场强度分布。研究了不同参数下的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的非线性极化场分布,并利用格林函数算法,模拟计算了极化场传播至远场后的倍频光强度分布。分析了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态调制效应。3、对二次谐波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光学角动量的基本概念,并回顾了目前角动量在如二次谐波等非线性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对椭圆偏振涡旋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一方面分析了椭圆偏振涡旋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的强度分布。另一方面,研究了轨道角动量和自旋角动量在二次谐波效应中的变化规律。我们发现,无论是自旋角动量还是轨道角动量,在二次谐波过程中都是满足守恒定律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矢量光场的基本概述
  •     1.1.1 矢量光场的偏振特性
  •     1.1.2 矢量光场的生成技术
  •     1.1.3 矢量光场的应用
  •   1.2 二次谐波效应介绍
  •   1.3 矢量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效应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次谐波的理论基础
  •   2.1 非线性介质的波动方程
  •     2.1.1 各向异性介质的非线性时域和频域波方程
  •     2.1.2 各向同性介质的非线性时域和频域波方程
  •   2.2 非线性介质的极化强度
  •   2.3 二次谐波效应的数学描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态调制
  •   3.1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介绍
  •     3.1.1 Richards-Wolf矢量衍射理论
  •     3.1.2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的焦场特性
  •   3.2 矢量光场激发的二次谐波近场极化
  •   3.3 矢量光场激发二次谐波的远场信号
  •     3.3.1 格林函数算法
  •     3.3.2 局域线偏振矢量光场激发下的二次谐波远场信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次谐波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研究
  •   4.1 光学角动量
  •     4.1.1 轨道角动量
  •     4.1.2 自旋角动量
  •     4.1.3 携带角动量光场的生成与检测
  •   4.2 椭圆偏振涡旋光束激发二次谐波的理论研究
  •   4.3 椭圆偏振涡旋光束激发二次谐波的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天宇

    导师: 顾兵

    关键词: 矢量光场,非线性光学,二次谐波,角动量,涡旋光场

    来源: 东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东南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7405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7136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352002)

    分类号: O436.3

    DOI: 10.27014/d.cnki.gdnau.2019.002394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2833K

    下载量: 50

    相关论文文献

    • [1].光场成像原理及应用技术[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20(02)
    • [2].亚周期尺度下的新型光场调控[J]. 量子电子学报 2020(01)
    • [3].新颖特性光场的二级精细调控[J]. 量子电子学报 2020(01)
    • [4].单交变光场的微控移相精密直线位移测量方法[J]. 光学学报 2020(02)
    • [5].超表面多维光场调控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J]. 科学通报 2020(18)
    • [6].基于光场调控的光纤通信传输方法[J]. 激光杂志 2020(06)
    • [7].单交变光场余弦透光面集成化时栅传感器研究[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20(08)
    • [8].非线性自加速光场及其应用(英文)[J]. 物理学进展 2020(05)
    • [9].压缩光场重建与深度估计[J]. 应用光学 2019(02)
    • [10].光场成像原理及其历史进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23)
    • [11].“光场调控、传输及其应用”专题前言[J]. 光学学报 2016(10)
    • [12].光场衍射在压缩感知鬼成像中的研究[J]. 激光与红外 2016(11)
    • [13].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机制的压缩光场量子存储[J]. 物理学报 2017(07)
    • [14].基于矩阵变换的光场成像及重聚焦模型仿真[J]. 光子学报 2017(05)
    • [15].光场成像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J].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16(03)
    • [16].计算混沌光场熵的新方法[J]. 量子光学学报 2016(03)
    • [17].光场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关键技术综述[J]. 福建电脑 2016(09)
    • [18].基于光场成像的三维测量方法的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5(06)
    • [19].光场成像技术的革新与前景分析[J]. 科技传播 2015(13)
    • [20].光场技术:让用户拥有更自然的景深[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7(10)
    • [21].光场改变了什么?[J]. 人像摄影 2012(08)
    • [22].关于光场的思考[J]. 人像摄影 2012(08)
    • [23].单轴晶体中杂化偏振矢量涡旋光场的传输特性[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4].基于光场重聚焦原理的目标探测研究[J]. 电子世界 2019(01)
    • [25].新型矢量光场调控:简介、进展与应用[J]. 光学学报 2019(01)
    • [26].基于深度学习的光场加密图像恢复技术[J]. 光学仪器 2019(04)
    • [27].自动驾驶与光场技术[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8(02)
    • [28].基于远红外相机的被动式光场成像[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9].通过计算呈现真实——浅析光场成像技术[J]. 现代电影技术 2018(11)
    • [30].自由空间中偏振调制光场的传输及控制[J]. 光学学报 2016(10)

    标签:;  ;  ;  ;  ;  

    二次谐波效应对矢量光场的偏振调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