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形式论文_刘大先

导读:本文包含了书写形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类学,阿勒泰,老舍,明治,蒙古文,反应式,波斯。

书写形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大先[1](2019)在《民族生活、民族形式与民族书写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追寻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写作中,“民族形式”是一个无法绕过的概念,它虽然源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命名,但其实可以追溯到新文学运动以来建构本土现代文学的持续性努力,在一系列的讨论乃至争论之后,又在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之时得以大规模展开(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0-02)

辛魁鹏[2](2019)在《情境教学在小学汉字书写课中的呈现形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教学倦怠"的情况,教学方式长期不改或不常改,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新鲜感。据此,笔者提出在小学汉字书写教学中采用静态情境教学、动态情境教学、主题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时常更新内容和情境,试图通过情境的静态、动态和主题变换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成效,实现小学生汉字书写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曲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吕约[3](2019)在《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叁种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审美表达形式。本文从文本细读与符号分析入手,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回忆我的父亲》《我们仨》为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杨绛记忆书写的叁种编码方式,以及叁种记忆文本的范型:"记""纪""忆"。叁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并呈现为文体形式、文本结构以及叙述逻辑上的差异。本文阐释了叁类记忆文本之间的异同:记,重在历史中的个人经验记录;纪,重在创伤混乱记忆的赋形;忆,重在复现往事的情感体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7期)

汪腊梅[4](2019)在《明治时期文学作品中外来语书写形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治时期日本实行开国政策,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随着与西欧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西欧诸国的语言传入日本,日语中的外来语不断增加。由于明治时期以前日本政府没有实施统一的文字书写等相关政策,因此明治时期外来语的书写形式多种多样。据先行研究可知,明治时期常见的外来语书写形式有汉字形式、片假名形式、注音形式、罗马字形式。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明治时期外来语的书写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先行研究中对外来语的书写形式概括并不完整,而且并没有探明外来语书写形式多样化产生的原因。一个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能反应当时的语言实际使用的状况与民俗文化,所以本文选取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作为调查资料,并根据山田雄一郎对明治时期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外来语数量的调查,将外来语出现数量较多的作品选为本文的调查资料。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查找原文,收集整理其中的外来语语例。本文首先考察了外来语的书写形式及特征,其次将明治时期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两个阶段,对明治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外来语书写形式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考察,最后探究了明治时期外来语书写形式多样化产生的原因。据调查得知首先从书写形式来看,明治时期的外来语的书写形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片假名形式(2)汉字形式(3)汉字+片假名注音形式(4)汉字+平假名注音形式(5)罗马字+片假名注音形式(6)片假名+注释形式(7)罗马字+片假名注音+注释形式,其中(1)(2)为单记形式,(3)(4)(5)为注音形式,(6)(7)为并记形式。本文根据外来语的品词特征将外来语分为固有名词,普通名词及其他词,分别对这叁类词的书写形式特征进行考察,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纵观明治时期的外来语书写形式可知:明治时期采用「片假名形式」的外来语所占比例最大,「罗马字+片假名注音+注释形式」所占比例最小。第二、在固有名词中,人名以「片假名形式」为主,如:「アダム」。地名、国家名以「汉字形式」例:「希腊」和「汉字+片假名注音形式」如:「ロシア鲁西亜」为主。此外,从调查结果来看固有名词有以下几点特征:同一地名有多种汉字书写形式;同一汉字有多种注音形式;「汉字+平假名注音形式」出现的频率高于「汉字+片假名注音形式」。第叁、普通名词以「片假名形式」为主,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例如:「ハンカチ」、「ビール」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此外,普通名词的书写形式有以下几点特征:用汉字书写的外来语中同一单词拥有多种汉字形式。并记形式「片假名+注释」,如:「ドルかへい货币」集中在明治前半期的文学作品中,而「罗马字+片假名注音」,如:「キュルチュウルcu l t u r e」则大多出现在明治后半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集中在森鸥外的作品中。其次,基于对明治时期外来语书写形式的调查,本文将明治时期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两个阶段,分别考察了外来语书写形式的变迁情况。据调查分析得知,明治前半期外来语以「片假名形式」和「汉字+平假名注音形式」为主,后半期以「片假名形式」和「罗马字+片假名注音形式」为主。注释形式只出现在明治前半期,到了明治后半期由于一部分外来语已经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所以不再使用注释形式。而罗马字形式虽然在前半期的作品中也存在一定的数量,但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治后半期。最后,本文分析了明治时期文学作品中外来语书写形式多样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从语言进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外来语是一种语言入侵及文化入侵的现象。而语言的产生和消亡与语言使用者及语言的外部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故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使用了不同的书写形式。因此明治时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外来语书写形式。(2)汉字的性质和造语能力。由于汉字具有既表音又表意的性质,所以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采用汉字来标记日语的发音。作为这一书写方式的沿用,外来语被传入日本后,用汉字标记外来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中外国的地名和国家名利用了汉字表音的性质,而普通名词大多利用了汉字的表意性质及其强大的造词能力。(3)汉字和外来语的相关政策。明治后半期为了削减难解的汉字,日本政府实行了汉字削减政策,使得外来语的汉字形式的使用率减少。而片假名作为表音文字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其简易方便的作用,因此片假名书写形式比例逐渐增大。(4)明治时期庶民的文化程度。明治初期日本的知识分子把西欧先进的文化及技术带入日本,但由于当时的人们的外语水平有限并对外国文化认知的不足,所以为了能让普通大众理解新知识和新概念,由此产生了并记形式,尤其是注释形式。由于外语学习的热潮渐盛,国民的外语能力逐步提升,一部分常用的外来语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所以到了明治后半期注释形式也逐渐消失了踪影。(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喻俊,叶佩佩[5](2019)在《由教学认知争议引发的思考——对教材中电极反应书写形式差异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与其有关的化学电源、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镀及电冶金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提出:"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然而,教科书与各种教辅资料中对同一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形式都有所不同,因而备受教师和学生的争议。针对部分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书写形式所存在的差异,有化学教学专家或一(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Z1期)

刘奎[6](2018)在《叙事形式与历史意识:台湾当代家族书写的转变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书写是当代台湾文学中常见的形式,外省作家尤其如此,他们或追溯遥远的种族起源,重续家族谱系,讲述家族故事,或描述家庭生活等等~②。对于身处儒家文化圈的台湾作家来说,家族史往往承担着正本清源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这个以移民或移民后裔为主的地方来说,家族史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既是人们处理现实社会关系的人脉资源,同时,家族及由此延伸出的宗亲和历史脉络,更是人们"归属性"与"历史性"需求的来源~③。而当代台湾作家的家族书写,我们既可将之作为台湾人对这一传统(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乌云高娃[7](2018)在《元代多语文合璧书写形式及其对明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元代多民族国家特征,形成多元文化一体、多民族融合的格局。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与中原地区,更远的中亚、西亚有着贸易往来,对多元文化交流,并不陌生。元代中西交通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各种宗教自由,来自中亚的色目人、西亚入华的景教徒、欧洲旅行家、各国商人等穿梭于元大都、上都或沿海城市。元代官方通用语言有汉语、蒙古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文字。元代文书行政书写形式中存在着以多语言文字合璧的现象。官方颁发的文书、牌符,以及辞书、碑刻等也以多种文字合璧的形式书写。元代这种以多语文合璧(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动态》期刊2018年05期)

李婧璇[8](2018)在《内涵书写远胜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作为京味儿文学的开创者,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秋天,让人心向往之。他笔下的北京风土人情,将读者带入一个有色有声、完整丰富、京味儿十足的世界。作为现代白话文学的发源地(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8-10-19)

李裘[9](2018)在《报纸方言入文的书写形式与语言试验——以《南方都市报》“白话广州”栏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纸开设方言专版或专栏,采用方言书写,传递信息资讯,一方面具有传承方言和地域文化,凸显报纸本土特色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方言未形成公认的、统一的书写体系,容易出现书写不规范等现象,从而影响报纸的示范性。(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潘玥斐[10](2018)在《微信民族志:文化书写新形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迅速发展,微信书写的出现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作为文化书写的一种新形式,微信民族志的出现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人人皆可为“微田野”工作创造者有学者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5-16)

书写形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教学倦怠"的情况,教学方式长期不改或不常改,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就失去了新鲜感。据此,笔者提出在小学汉字书写教学中采用静态情境教学、动态情境教学、主题情境教学等教学方式,时常更新内容和情境,试图通过情境的静态、动态和主题变换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成效,实现小学生汉字书写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书写形式论文参考文献

[1].刘大先.民族生活、民族形式与民族书写的嬗变[N].文艺报.2019

[2].辛魁鹏.情境教学在小学汉字书写课中的呈现形式探索[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吕约.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叁种形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4].汪腊梅.明治时期文学作品中外来语书写形式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喻俊,叶佩佩.由教学认知争议引发的思考——对教材中电极反应书写形式差异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9

[6].刘奎.叙事形式与历史意识:台湾当代家族书写的转变与重构[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

[7].乌云高娃.元代多语文合璧书写形式及其对明清的影响[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

[8].李婧璇.内涵书写远胜形式[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

[9].李裘.报纸方言入文的书写形式与语言试验——以《南方都市报》“白话广州”栏目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

[10].潘玥斐.微信民族志:文化书写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数据库中的笔划统计断笔样本示例冗余笔画手写样本示例丢失笔划的手写样本示例手写词组和拼音的切分与标注示例数据库中的样本示例

标签:;  ;  ;  ;  ;  ;  ;  

书写形式论文_刘大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