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_檀利军,王敬敬,刘海泉,赵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弧菌,耐热,毒素,溶血性,耐热性,引物,霍乱。

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文献综述

檀利军,王敬敬,刘海泉,赵勇[1](2019)在《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TDH)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嗜盐型海洋细菌,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沿海地区的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可导致水产养殖类疾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人类如果食用了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或者未煮熟的水产品容易引起炎症性腹泻等。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取决于它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是副溶血性弧菌最为重要的毒力因子之一,它是一种能够溶解红细胞膜并释放血红蛋白的外毒素,可以说是致病性弧菌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毒素。本文就副溶血性弧菌TDH的基因与蛋白结构、表达调控及其影响因素、生物活性与转移分布等近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了解副溶血性弧菌TDH的特点和感染的病症,为降低由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水产养殖类疾病的风险和临床治疗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马燕,杨靖亚,李诗怡,喻文娟[2](2019)在《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海洋细菌毒素抗肿瘤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癌症治疗的新思路。本文旨在研究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DEAE-Sephadex A-50、葡聚糖G-75层析的方法,从海洋细菌-副溶血弧菌ATCC33846的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通过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凋亡试验、caspase-3活性试验比较TDH作用于不同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研究了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作用。结果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人肝成纤维细胞LO2、人肺腺癌细胞SPC-A-1在TDH处理24h之后,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51μg/mL、118μg/mL和6.7μg/mL,正常细胞的IC50高出肺腺癌细胞近20倍。在低于5μg/mL浓度下,TDH能剂量依赖性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和荧光试剂检测表明:5μg/mL的TDH能诱导33%的SPC-A-1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并激活caspase-3。结论 TDH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世旺,徐昌平,方叶珍,李剑,赵雪琴[3](2016)在《两种核酸检测法在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和不耐热溶血毒素中的应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CPA-核酸试纸条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的tlh种特异性基因和tdh毒力基因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采用CPA-核酸试纸条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对655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进行tlh、tdh基因检测。结果 CPA-核酸试纸条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同,VP菌株的tlh基因检测阳性率均为100%(655/655)。两种方法对tdh基因的检测结果也完全一致,tdh基因临床株与海产品株阳性检测率均分别为95.8%(207/216)与2.27%(10/439)。CPA-核酸试纸条法对tlh、tdh基因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可达6.2×103cfu/ml菌液,从核酸制备至完成检测最快仅需1 h。结论 VP临床株与涉水产品分离株普遍携带tlh种特异性基因,而tdh毒力基因主要存在于临床标本而在涉水产品株极少存在,可采用敏感、特异的CPA-核酸试纸条法,做VP腹泻患者的床边诊断以及食物中毒事故现场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6年09期)

黄世旺,卢亦愚,李剑,徐昌平,方叶珍[4](2016)在《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特异、灵敏、简便的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方法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VP tdh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CPA引物和探针,并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本方法对tdh基因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对tdh阳性质粒DNA和菌液检测的灵敏度分别达到了1.8×101copy/μl和6.2×103cfu/ml;对82份临床标本的检测阳性率与荧光PCR法相同,大大高于传统培养法。结论本研究建立的CPA法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VP腹泻患者的床边诊断以及食物中毒的现场快速检验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13期)

吴葵,吴清平,张菊梅,乐贤松[5](2015)在《乙醇促进副溶血性弧菌直接耐热溶血素的基因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乙醇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直接耐热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产生和它的编码基因tdh表达的影响。以0.5%、1.0%、2.0%、4.0%、8.0%乙醇处理2株带有tdh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和SZ32,研究对副溶血性弧菌有氧或者无氧生长的影响。选取1.0%乙醇处理来研究TDH产量和tdh表达变化。使用TDH抗血清试剂盒测定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液上清中TDH水平;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tdh基因表达状况。低浓度(0.5%、1.0%、2.0%)乙醇存在时,副溶血弧菌菌株的生长未受到显着影响,乙醇浓度4.0%时副溶血性弧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8%时未见有细菌生长。1.0%乙醇处理副溶血性弧菌培养液上清中TDH水平较未处理显着上升。胞内tdh表达水平升高,ATCC33847在有氧和无氧时分别升高到6.6倍和5.7倍,SZ32在有氧和无氧时分别升高到5.9倍和8.6倍。乙醇能够促进tdh基因表达从而使得TDH蛋白产量升高。本研究还比较了甲醇、乙醇、正丙醇对tdh表达的影响,发现它们对tdh表达均具有促进作用但相互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张茜,王大鹏,史贤明[6](2014)在《影响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表达的外界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环境因素对于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表达的影响。耐热直接溶血素为副溶血弧茵主要致病因子,其分泌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如温度,pH值,胆酸盐等。本研究通过配制不同培养基,拟筛选出影响耐热直接溶血素表达的主要因素。本实验以副溶血弧茵ATCC33846为实验对象,调节盐(NaCl)浓度,pH值,培养基种类,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牛黄胆酸(TCA)的添加量,根据正交实验表设计25组平行试验。以25组培养基分别培养副溶血弧茵ATCC33846后,将上清与等体积的1%人血细胞混合。37℃放置2h,4500 r/min离心3min后,OD_(540)检测样品吸光值,并以H=(实验组-对照组)/(A_(100)-A_0)×100%计算毒素溶血率。获得到溶血率最高的培养基后,再以单因素及双因素实验确定毒素活性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含有2%Nacl,2mmol TCA且pH=7的LB为培养基,42℃培养12h时副溶血弧茵所分泌的溶血毒素溶血率最高。对各因素分析后发现,TCA的加入及温度的升高可极大促进溶血毒素的分泌,而pH值的降低亦对毒素分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TCA、温度及pH值均可影响副溶血弧菌直接耐热溶血素的分泌:为了降低副溶血弧菌溶血毒素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水产品在储运期间应避免高温和低pH值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1-05)

包芳珍,黄世旺,方叶珍,金轶卉,邵景莺[7](2014)在《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耐热直接溶血素及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分布,耐热直接溶血素携带情况及耐药性状况。方法利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血清群检测;利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耐热直接溶血素检测;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11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和肠道门诊分离株血清群以O3和O4为主,水产品分离株无优势血清群。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和肠道门诊分离株耐热直接溶血素检出率均达90%以上,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ν=1,P=0.86)。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分离株耐热直接溶血素检出率为0。62株副溶血性弧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100%敏感。结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和肠道门诊分离株与水产品分离株的血清群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存在较大差异。抗生素首选氯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恶唑。(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6期)

韩辉,李海山,胡群,姚李四,谭绪良[8](2011)在《霍乱毒素基因(ctx)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双重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霍乱毒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双重TaqMan实时-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霍乱毒素基因(Cholera toxin gene,ctx)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霍乱毒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两种毒力基因的双重TaqMan实时PCR方法。对所建立的霍乱毒素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双重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结果]建立了霍乱毒素基因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双重TaqMan实时PCR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优化的tdh和ct双重TaqMan实时PCR反应体系中,ct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分别为200nmol/L和100nmol/L;tdh引物和探针的浓度分别为200nmol/L和100nmol/L。反应体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优化的反应体系对两种质粒模板的检测下限均为1.0×102拷贝/μl,扩增效率分别为94%和97.7%。[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tdh和ct双重实时PCR检测方法,具有令人满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检测下限能达到1.0×102拷贝/μl,高于普通PCR100倍。并且双重实时PCR能够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两种毒力基因,这为费时又繁琐的传统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可靠又快速的替代选择。(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1年18期)

李巧苹,刘晓红,蒋德源[9](2010)在《副溶血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溶血弧菌是存在于海洋水体及海洋生物的致病菌,同时也是引发人食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的致病因子是溶血素,其中耐热性溶血素被认为是致病性副溶血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本文就副溶血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福建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6期)

丁莹,潘迎捷,赵勇,孙晓红,金维荣[10](2009)在《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上已有的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的基因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引物。将耐热直接溶血毒素的基因全长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tdhA/pGEX-4T-1和tdhS/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表达的工程菌株。优化诱导表达条件,表达耐热直接溶血毒素。转化有重组质粒tdhA/pGEX-4T-1,tdhS/pGEX-4T-1的BL21可稳定高效地表达可溶形式的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用GST琼脂糖珠柱亲和层析纯化。溶血实验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溶血活性。(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海洋细菌毒素抗肿瘤是近年来兴起的用于癌症治疗的新思路。本文旨在研究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DEAE-纤维素、DEAE-Sephadex A-50、葡聚糖G-75层析的方法,从海洋细菌-副溶血弧菌ATCC33846的代谢物中分离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通过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凋亡试验、caspase-3活性试验比较TDH作用于不同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研究了TDH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细胞的作用。结果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人肝成纤维细胞LO2、人肺腺癌细胞SPC-A-1在TDH处理24h之后,细胞的半抑制剂浓度IC50分别为151μg/mL、118μg/mL和6.7μg/mL,正常细胞的IC50高出肺腺癌细胞近20倍。在低于5μg/mL浓度下,TDH能剂量依赖性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和荧光试剂检测表明:5μg/mL的TDH能诱导33%的SPC-A-1细胞发生早期凋亡,并激活caspase-3。结论 TDH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SPC-A-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参考文献

[1].檀利军,王敬敬,刘海泉,赵勇.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TDH)的研究进展[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马燕,杨靖亚,李诗怡,喻文娟.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活性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3].黄世旺,徐昌平,方叶珍,李剑,赵雪琴.两种核酸检测法在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和不耐热溶血毒素中的应用评估[J].疾病监测.2016

[4].黄世旺,卢亦愚,李剑,徐昌平,方叶珍.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5].吴葵,吴清平,张菊梅,乐贤松.乙醇促进副溶血性弧菌直接耐热溶血素的基因表达[J].现代食品科技.2015

[6].张茜,王大鹏,史贤明.影响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表达的外界因素[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4

[7].包芳珍,黄世旺,方叶珍,金轶卉,邵景莺.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耐热直接溶血素及耐药性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

[8].韩辉,李海山,胡群,姚李四,谭绪良.霍乱毒素基因(ctx)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双重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现代预防医学.2011

[9].李巧苹,刘晓红,蒋德源.副溶血弧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10

[10].丁莹,潘迎捷,赵勇,孙晓红,金维荣.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09

论文知识图

副溶血弧菌wvpZTDH等电点和滴定曲线分析副溶血弧菌wvpZTDH的物理化学性质(抗原...副溶血弧菌wvp:TDH的信号肤预测和‘dh双重实时PCR检侧下限和tdh单重实时PCR检测下限-timePCR法检出标本中副溶血性弧菌...

标签:;  ;  ;  ;  ;  ;  ;  

耐热直接溶血素论文_檀利军,王敬敬,刘海泉,赵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