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钛料论文_杨艳波,唐春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富钛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精矿,钛铁矿,盐酸,铁法,炉渣,铁粉,吸附剂。

富钛料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波,唐春梅[1](2019)在《富钛料的制备方法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相关专利的整理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富钛料的四大方法:电炉熔炼法、还原锈蚀法、酸浸法、选择氯化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技术演进史,并结合全球专利和国内专利申请情况对酸浸法制备富钛料的趋势及前景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5期)

范兴祥,余宇楠,袁威,昝林寒,张金梁[2](2018)在《利用云南钛铁精矿制备还原铁粉及富钛料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云南钛铁精矿的物相组成,提出了内配还原剂并辅加添加剂、粘结剂混磨制团进行固态还原,磨选分别获得还原铁粉和尾渣,尾渣酸浸制备富钛料的工艺;重点讨论还原时间、还原剂配比、还原温度、添加剂配比、磁选强度对还原铁粉指标的影响;在固定还原-磨选制度,讨论酸浓度、酸浸时间对富钛料指标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还原剂配比10%、添加剂配比5.0%、粘结剂配比1%,还原温度1210℃,还原时间3 h;磨选工艺参数:磨矿细度为+380μm 10%、150~380μm 60%、150μm 30%,磁选强度64 kA/m;浸出工艺参数:硫酸浓度20%、液固比4:1、浸出温度为95℃、浸出时间为3 h、搅拌速度为25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还原铁粉全铁为96.01%,富钛料中二氧化钛含量为76.94%。该工艺流程简单,钛铁得到有效利用,还原铁粉可用于湿法冶金的还原剂,富钛料为优质钛白原料,为钛铁精矿综合利用提供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矿产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2期)

王鹏[3](2018)在《从锐钛矿萃取渣中提钪及制备富钛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晴隆锐钛矿为大型含钪锐钛矿,原矿含Sc_2O_384.7g/t、TiO_25.3%,由于矿物组成复杂、嵌布粒度较细,选矿难以突破。针对该难选锐钛矿进行了湿法化学处理研究,经酸浸-萃取得到了含Sc_2O_3585g/t、TiO_2 23.12%的萃取渣。为进一步分离富集萃取渣中的钪和钛得到相应产品,本论文进行了萃取渣提钪及制备富钛料的试验研究。萃取渣“焙烧—水洗”脱钠试验研究表明: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0min,焙砂水洗脱钠液固比6:1,水洗温度25℃,水洗时间60min,电机搅拌速度300r/min的工艺条件下,萃取渣中氢氧化钠的单级脱除率(回收率)达80.67%。萃取渣经叁级逆流洗涤脱钠,可回收87.15%的浓度为0.3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循环再用,并得到含Sc_2O_3 902 g/t、TiO_2 46.67%、TFe18.85%、Na_2O 5.76%的水洗渣。水洗渣盐酸浸出制备富钛料的试验研究表明:磨矿细度为-0.074mm含量95%,液固比5mL/g,初始盐酸浓度8.3mol/L,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h,搅拌速度300r/min,可获得TiO_2含量90.02%、Sc_2O_3含量36g/t、TFe含量0.15%、SiO_2含量6.54%、Al_2O_3含量0.97%的高品位富钛料和含Sc_2O_3 163mg/L、Fe41.30g/L、Al_2O_30.6g/L、SiO_21.35g/L、HCl 90g/L的盐酸浸出液。钪、铁浸出率分别为99.97%、95.53%。盐酸溶液中的萃取提钪试验研究表明:采用P204(2%)+仲辛醇(5%)+260#溶剂油(93%)、相比O/A=1:1、振荡时间5min进行钪的萃取,采用盐酸浓度6mol/L、相比O/A=3:1、振荡时间5min,有机相酸洗除铁,采用NaOH浓度为1mol/L、振荡时间5min,相比O/A=2:1反萃钪,可得到Sc_2O_3含量15.13%的富钪渣,钪萃取率94.47%、酸洗除铁率84.32%,钪反萃率96%。对P204萃钪后的盐酸溶液进行了萃取除铁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BP100%、O/A=1:1、相比振荡时间5min萃取铁,NaOH浓度为3mol/L、振荡时间5min,相比O/A=2:1反萃铁,获得了含TFe 46.86%的铁萃取渣,铁萃取率84.32%、铁反萃率94.78%。萃取除铁后的盐酸溶液浓度为2.08 mol/L,可循环利用。在“焙烧—水洗”、“酸浸”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行了锐钛矿萃取渣中提钪及制备富钛料的工艺流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焙烧—水洗—酸浸—萃取”的工艺流程,获得了含TiO_2 91.34%的高品质富钛料和含Sc_2O_3 15.03%的富钪渣,富钪渣可进一步提纯制备高纯氧化钪及金属钪。本论文的研究进一步解决了不可选锐钛矿中钪、钛的提取问题,为同类低品位含钪、钛矿石或原料的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邵斌斌,丁伟中,谈定生,尚兴付,郭曙强[4](2018)在《用还原—氯化法处理钛精矿制备富钛料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氧化还原条件下获得的铁金属化率为92.5%的还原钛精矿,研究了采用FeCl_3溶液选择性浸出铁获取富钛料,考察浸出过程中各变量对铁浸出效果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获得的浸出液进行离子膜电解再生浸出剂。结果表明: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10∶1,在搅拌速度400r/min、浸出剂中Fe~(3+)总量与还原矿料中金属铁总量的比值R=2.3、室温、浸出1h条件下,铁浸出率为98%以上,获得TiO_2品位为76.2%的富钛料;以阴离子交换膜作隔膜,浸出液与FeCl_2溶液分别作阳极液和阴极液进行电解,浸出剂得到再生并获得金属铁。(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8年01期)

邹建新[5](2017)在《富钛料加碳氯化制取TiCl_4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富钛料加碳氯化工艺技术是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研究的产物,高钛型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技术是氯化冶金的典型代表。通过TiCl_4加碳氯化过程Gibbs自由能分析和反应速率与机理探讨,综述了熔盐氯化过程的多种热力学研究和富钛料加碳氯化过程制备TiCl_4的动力学模型,指出了加碳氯化反应的热力学趋势大小、反应产物CO_2/CO气体的临界温度点以及氯化反应符合未反应核缩减模型的共性,提出了深入研究高温碳化低温氯化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轻金属》期刊2017年07期)

唐大海,周加贝,周大利,姚歉歉,张理元[6](2017)在《富钛料制备H_2TiO_3型锂离子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熔分钛渣提纯得到的富钛料为钛源,通过固相法合成了吸附剂前躯体β-Li_2TiO_3。前躯体Li_2TiO_3经酸洗脱出Li~+后制备得到H_2TiO_3型锂离子吸附剂。考察了前躯体Li_2TiO_3的合成温度,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研究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50℃时,得到了具有良好结晶性的前驱体β-Li_2TiO_3。在Li~+浓度为2 g/L的LiOH溶液中,该吸附剂的Li~+吸附容量为28.51 mg/g。随吸附液的碱性增强,Li~+浓度升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增大。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计算,得出该吸附剂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45.6 mg/g。(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7年02期)

曹丽[7](2017)在《钛铁矿碳热还原—氮化制备富钛料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攀西地区具有丰富的钛资源,由于通过选矿得到的钛铁矿精矿品位低,Ca、Mg含量高,不能作为氯化法生产钛白的原料。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的富钛料在氯化工艺上能显着降低氯化温度、节约生产成本,保证整个氯化工艺顺行,能较好地满足氯化法生产钛白的原料要求。本课题以攀枝花钛铁矿为原料,对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TiN、TiC以及Ti-C-N体系的富钛料进行了系统的基础研究。首先,对铁铁矿可能发生的碳氮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配碳量及平衡组分等理论分析。然后,通过造球实验研究了钛铁矿内配碳球团造球工艺,得出了最佳造球工艺参数。并且,运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钛铁矿碳热还原-氮化过程中温度、保温时间、氮气流速、配碳量等对氮化过程的影响。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法分析了整个氮化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氮气流量下反应器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以及氮气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FeTiO3内配碳高温还原氮化过程热力学和平衡组分等分析得出:FeTiO3内配碳高温还原氮化制备TiN的路径为FeTiO3→TiO2→Ti3O5→TiN,温度控制在1250℃以下。制备TiC的路径为FeTiO3→TiO2→TiC,温度控制在1200℃左右,此温度下同时会发生FeTiO3→TiO2→Ti3O5→TiN;钛铁矿内配碳造球实验研究得出:钛铁矿内配造球工艺对成球影响因素最大的是PVA浓度。最佳造球工艺参数为PVA浓度为0.4%,加水量为4%,成球压力为5MPa;钛铁矿碳热-氮化实验研究得出:在反应初始阶段基本上是由TiO2生成TiC为主,C原子的含量在Ti N(C)体系中占主要部分。随着保温时间延长,钛铁矿中Ti被还原更彻底,同时生成的TiN(C)随保温时间延长,N原子在碳氮化体系中的含量增高。氮气流速从0.085m/s到0.17m/s时,钛铁矿碳氮化效果明显变好,氮气流速增加到0.21m/s时,体系中Fe2TiO5的还原受到抑制。并且,配碳量的增加能够明显提高Fe2TiO5的还原,配碳量增加至3.0时,还原氮化产物TiN(C)中Ti和C的含量增加,但产物中N的含量明显减少;钛铁矿碳热还原-氮化制备富钛料的数值模拟得出:在氮化实验过程中,氮气流速过大对整个坩埚内部氮气分布以及自由流动区域有较大的影响,导致局部区域氮气浓度不足,氮化效果不理想;在氮气高速区域,以入口位置为中心,一定直径的圆形区域(直径大小由流速确定)存在明显的低温区,温度由内向外增加,随着反应时间进行,整个坩埚内部温度场都会受到氮气进入而降低。(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7-04-01)

马光强,邹敏,夏冬[8](2016)在《钛白废酸加压浸出钛精矿制备富钛料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硫酸钛白生产工艺的现状,将钛白废硫酸综合利用与富钛料的生产相结合,开展了钛白废酸加压浸出钛精矿制备富钛料的实验研究,并分别考察了酸矿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富钛料品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矿比(m L/g)为8∶1、酸浸温度为150℃、酸浸时间为7~8 h的条件下,可获得二氧化钛品位达80%以上的富钛料。通过XRD分析可知,酸浸完成后,钛精矿中的主要物相FeTiO_3已转换为富钛料中的二氧化钛物相。(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6年08期)

吴轩,张溅波,缪辉俊,叶恩东,张兴勇[9](2016)在《攀枝花钛渣盐酸浸出制备高品质富钛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攀枝花钛精矿粒度过细的问题,采用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氧化还原焙烧改性-盐酸浸出工艺制备高品质富钛料,为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提供优质原料。试验主要以常规钛渣为研究对象,借鉴钛精矿氧化还原焙烧参数对钛渣进行改性处理,通过考察浸出压力、添加剂和浸出方式对钛渣主体杂质相黑钛石M_3O_5固溶体的浸除效果来研究改性钛渣适宜的浸出工艺。结果表明,常压浸出对M_3O_5溶出效果差;添加剂可溶氯化盐、乙醇和金属铁粉不能有效提高M_3O_5浸除能力;二段浸出对钛渣浸出效果影响较小;加压浸出和搅拌浸出均有利于提高钛渣酸浸除杂(M_3O_5)效果,但都不能制备出合格的富钛料。这主要是由于钛渣改性残留较多的难溶黑钛石M_3O_5固溶体,结构较为致密,反应活性差所致。由于低品位钛渣改性处理后可能含较少的M_3O_5相,采用此种改性钛渣进行盐酸加压一段搅拌浸出(浸出条件为:145℃浸出7 h,浸出液固比为2∶1,盐酸浓度为20%),能获得w_(TiO_2)>93%,w_(∑(CaO+MgO))<1.5%的高品质富钛料,满足国内沸腾氯化原料要求。(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6年04期)

吕斌,丁伟中,尚兴付,谈定生,郭曙强[10](2016)在《氧化还原-盐酸浸出钛铁矿制备富钛料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氧化还原-盐酸常压搅拌浸出法对钛铁矿进行选择性浸出,研究了氧化还原预处理对钛铁矿粒度、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浸出条件对钛铁矿中Fe、Ti浸出率及浸出渣中Ti O_2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铁矿经过氧化还原后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粒径有所增大。采用1 000℃氧化1 h,800℃H2还原1 h的改性矿浸出,优化浸出条件为:液固比5∶1,盐酸浓度4 mol/L,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5 h。优化条件下Fe和Ti的浸出率分别为93.89%和3.28%,最终获得Ti O_2品位87.51%的富钛料,同时很好地保持了原矿的粒度。(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6年03期)

富钛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云南钛铁精矿的物相组成,提出了内配还原剂并辅加添加剂、粘结剂混磨制团进行固态还原,磨选分别获得还原铁粉和尾渣,尾渣酸浸制备富钛料的工艺;重点讨论还原时间、还原剂配比、还原温度、添加剂配比、磁选强度对还原铁粉指标的影响;在固定还原-磨选制度,讨论酸浓度、酸浸时间对富钛料指标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还原剂配比10%、添加剂配比5.0%、粘结剂配比1%,还原温度1210℃,还原时间3 h;磨选工艺参数:磨矿细度为+380μm 10%、150~380μm 60%、150μm 30%,磁选强度64 kA/m;浸出工艺参数:硫酸浓度20%、液固比4:1、浸出温度为95℃、浸出时间为3 h、搅拌速度为250 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还原铁粉全铁为96.01%,富钛料中二氧化钛含量为76.94%。该工艺流程简单,钛铁得到有效利用,还原铁粉可用于湿法冶金的还原剂,富钛料为优质钛白原料,为钛铁精矿综合利用提供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富钛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杨艳波,唐春梅.富钛料的制备方法技术综述[J].科技视界.2019

[2].范兴祥,余宇楠,袁威,昝林寒,张金梁.利用云南钛铁精矿制备还原铁粉及富钛料的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8

[3].王鹏.从锐钛矿萃取渣中提钪及制备富钛料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4].邵斌斌,丁伟中,谈定生,尚兴付,郭曙强.用还原—氯化法处理钛精矿制备富钛料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8

[5].邹建新.富钛料加碳氯化制取TiCl_4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进展[J].轻金属.2017

[6].唐大海,周加贝,周大利,姚歉歉,张理元.富钛料制备H_2TiO_3型锂离子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钢铁钒钛.2017

[7].曹丽.钛铁矿碳热还原—氮化制备富钛料的基础研究[D].西华大学.2017

[8].马光强,邹敏,夏冬.钛白废酸加压浸出钛精矿制备富钛料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6

[9].吴轩,张溅波,缪辉俊,叶恩东,张兴勇.攀枝花钛渣盐酸浸出制备高品质富钛料[J].钢铁钒钛.2016

[10].吕斌,丁伟中,尚兴付,谈定生,郭曙强.氧化还原-盐酸浸出钛铁矿制备富钛料工艺研究[J].钢铁钒钛.2016

论文知识图

1 生产富钛料的各种方法富钛料SEM谱图国内酸浸法制备富钛料的技术演进...3 添加 4%盐酸处理所得富钛料的 ...不同盐酸浓度下富钛料的XRD谱...钛渣制备高品质富钛料新工艺——...

标签:;  ;  ;  ;  ;  ;  ;  

富钛料论文_杨艳波,唐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