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

大姚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

一、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传欢[1](2021)在《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是一个活态延续的景观系统,其中既有已中止发展的文物,还有仍在继续发展演变的传统,景观结构复杂。论文从文化景观视野研究传统村落遗产景观的价值内涵。首先,论文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传统村落景观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价值。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构成要素以及由各要素相关联的景观系统,在此基础上根据景观构成要素分析了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第二章是论文核心章节,基于对传统村落景观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阐释了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社会与文化、环境与生态以及旅游与经济四项价值,明晰了传统村落景观作为当代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内涵。第三章是基于前两章对传统村落景观构成与价值的分析,尝试提出了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依据,将传统村落景观划分为生态型、田园型和聚落型,并构建了三种类型传统村落景观的评价体系,最后按类型提出了对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论文结语指出,传统村落景观作为一种因日益减少而愈加珍贵的景观资源,对其进行分类施策保护将是维护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自然延续的必要举措。

谭伟福,刘建,覃婷,覃永华,罗成,陆施毅,麻小梅,张丽娜[2](2021)在《广西国家公园建设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西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围绕全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标,通过处理海量自然资源数据,全面分析广西设立国家公园的基础条件及其必要性,评估国家公园成为广西自然保护地体系主体的可能性,提出候选国家公园方案,为未来广西国家公园的建设发展和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参考。

李楠,郭平生,蔡春菊[3](2020)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广西金秀大瑶山为例》文中提出广西金秀大瑶山是我国典型的贫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高度叠加的地区之一,生态产品资源富集,但尚未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生态产品的内涵与特征阐释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机制、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多元化的补偿机制、生态文化驱动机制等方面建议,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与机制,以期为乡村脱贫振兴提供内在动能,为全国同类地区的生态扶贫和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冯斌[4](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点功能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在推动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的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管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价值。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f Bilogical Diversity,CBD)第十次缔约国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发展适应性管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解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就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选取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5种两栖动物,基于当前和205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对其在广西范围内适宜分布区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5种两栖动物2050年适宜分布区面积均较当前有大幅度增加,适宜分布区面积平均变化率为78.36%,适宜分布区平均海拔升高7.76m;模型计算贡献率平均值最大的3个环境变量依次为最暖季平均温(26%)、最暖月最高温(17.32%)和气温年范围(12.08%),温度变化较降水变化对5种两栖动物影响更显着;右江河谷地带是两栖动物迁移、扩散的重要区域,需要关注这些物种的保护,而且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对策。基于问卷调查对广西原林业系统的4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均感受到了温度、降水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升高的事实;降水量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持久性最为显着;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冰冻雨雪、洪涝和台风是损毁基础设施最主要的3种极端气候类型,受影响对象与极端气候类型直接相关;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计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类型包括冰冻雨雪、洪涝、干旱和台风,主要受影响的生产活动包括养殖、种植和捕捞;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需求差异显着,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强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注重适应技术提升。(2)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基于39个动植物物种和39类优先保护植被类型分布数据使用Marxan模型识别了桂东北、大瑶山-大桂山区、桂西北、九万山、桂西南、大明山和十万大山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9.01万km2,约为广西国土面积(23.76万km2)的37.9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以喀斯特,喀斯特向土山过渡地貌为主,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性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自然保护区65处1.12万km2,仅占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的12.43%,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空缺,难以满足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需要。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将发生变化并突破现有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范畴,仅依靠现有自然保护区在将来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群、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方法。(3)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基于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WCPA)评估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Too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n Climate Change,MEATMACC),并使用该工具和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METT)对5个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GEF)项目和作为参照的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GEF项目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得分(76.4分)明显高于非项目自然保护区得分(49.7分),实施GEF项目自然保护区与未实施GEF项目的自然保护区6年得分存在显着差异(p=0.003),初始时间管理有效性非6年后管理有效性决定性因素(F=56.585,P=0);METT中规划(P=0.003)和过程(P=0)两个要素首末两个时间点得分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资金充足且管理科学的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可以在短期(≤6年)内显着提升,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优先开展规划和过程两个要素的管理活动;自然保护区MEATMACC平均分(63分)明显高于METT(52.8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TT得分无显着差异(t=2.202,df=10,P=0.052),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ATMACC得分差异极显着(t=4.747,df=10,P=0.001),说明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较常规管理有效性低,常规管理有效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短板。两评估工具得分率呈线性相关且差异不显着(r=0.668,P=0.018);两评估工具背景(P=0)、规划(P=0)与影响(P=0)3要素得分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自然保护区常规管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相似性高,但加强背景、规划和影响3个要素的管理活动有助于自然保护区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

梁林秋[5](2020)在《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文中认为少数民族的环保习惯法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构建环境法制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尊重并借鉴、吸收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中的有益内容。广西地区拥有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的环保习惯法,这些习惯法以乡规民约、传统禁忌和风俗习惯等表现形式存在,涉及森林保护、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等多个方面。梳理和分析自清代以来广西的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对建立健全当代环境法制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掘并梳理出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地展现这些环保习惯法的整体面貌;第二层次是探索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融合途径,及其对当代环境法制体系建设的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针对传统法理学界关于习惯法的争论,就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界定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起源、发展和表现形式。第二章介绍了自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水资源保护习惯法、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和动物保护习惯法这四个方面。第三章就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做了研究,将其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考察。通过分析考察更直观地感受到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在实践中的影响力。第四章归纳总结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并进一步探析了其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国家法的制定不仅需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还要善于从历史法律文化和法律传统中汲取经验,从中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出路。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是一个具有深厚底蕴与民情基础的文化积淀,作为当地民族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的结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得以传承和延续,因而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群体认同性。在强调环境法制的今天,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环保习惯法对环境法制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完善、发展和利用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进一步发掘其价值对现代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桂雪萍,蒙芳,谭一波,田红灯,欧芷阳,何琴飞,郑威,何峰,庞世龙,彭玉华,叶建平[6](2019)在《猫儿山水青冈林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开展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林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对保护区水土保持措施制定和独特单一生态系统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猫儿山不同海拔水青冈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和广西生态服务评估方案相关方法,结合2016年全国及广西社会公共数据,评估了猫儿山110.20 hm2水青冈林2016年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林分单位面积年平均固土价值为1 076.59元/(hm2·a),年平均保肥价值为2 986.25元/(hm2·a),单位面积年平均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为4 062.84元/(hm2·a)。林分年固土价值为118 614.32元/a,年保肥价值329 084.50元/a(其中年保持氮量价值、保持磷量价值、保持钾量价值和保持有机质价值分别为4 814.53、1 393.48、95 347.99、227 528.49元/a),林分土壤保持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47 698.81元/a。

朱方丽[7](2019)在《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是在广西瑶族聚居区起着维护该地区森林保护秩序,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基础,是在广西瑶族聚居区特殊的丰富森林、崇拜神树的自然崇拜、以及国家法缺失下的石牌组织等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的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是广西瑶族维护该地区森林秩序、维护人林和谐共生状态的重要保障。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由禁忌等不成文形式逐渐发展为与成文习惯法并存。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禁止森林火灾、封山育林等方面习惯法的规定。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规定了对水源林等特殊林的保护,在广西金秀还出现了专门保护水源林的石牌律。广西瑶族人民普遍信奉神山神树的自然崇拜宗教信仰,所以在广西瑶族森林习惯法中有很多关于禁止砍伐风水林的内容。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有效实施维护了广西瑶族地区良好的森林秩序,促进了人林的和谐发展。其有效实施的基础在于广西瑶族人们的深厚的习惯法信仰。广西瑶族森林习惯法作为广西瑶族人民自发形成的维护森林秩序的行为规则,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广西瑶族人民的内心深处,他们从内心信仰习惯法、遵守习惯法。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有效实施不仅在于深厚的习惯法信仰,还在于其对违法森林习惯法的惩罚措施以及执行组织的权威,内外基础共同保障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实施。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具有与广西地方森林制定法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广西森林保护习惯法与广西地方森林制定法具有互动的基础。广西瑶族地方森林制定法为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提供了发展空间,吸收了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中积极的部分,同时认可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并给予其发展空间。在广西瑶族森林保护地方中司法审判中认可广西瑶族森林习惯法的纠纷解决方式,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在森林保护理念、法律信仰的树立、法律的遵守以及纠纷解决方式中给予广西地方森林制定法以补充。

赵翔[8](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王乙[9](2018)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估计,当前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灭绝速度由每天1种增加到每小时3种。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想要确保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保护野生动物。人类保护决策的主要原因是钱的问题,就是计算投入多少成本并带来多少回报,虽然决策也会受道德、美学、科学的影响,但主要依据是经济问题。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明确我国野生动物数量本底和质量本底。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就是研究测度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底的理论和方法,对制定保护政策、配置保护资源、提升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是在物种稀缺濒危的背景下,人类通过保护行为能够保存、延续并产生的野生动物总体价值,包括内禀价值和利用价值。内禀价值是物种延续自身存在和特征的价值,利用价值是野生动物对人类经济、生态、社会的贡献价值。本文首先明确了相关概念,指出内禀价值就是野生动物作为种质资源维系物种特征延续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稀有性、遗传资源信息、自然历史及进化信息、生产力供给能力和所处营养级等五个方面,尝试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内禀价值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拓展了保护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其次,梳理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身禀赋是影响保护价值的首要因素、生态服务价值最能代表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这些因素彼此关联并形成包括直接关系、中介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复杂机理关系。第三,将保护价值影响机理研究结果与评价体系结合,以自身禀赋特征作为种质资源价值评价的主要指标,提出包括5个因素15个指标的种质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对已有价值评价方法进行改进,设计基于CE方法的非消费型游憩价值评价模型,构建包括4类、14项内容的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根据野生动物的保护级别与层次,明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保护名录以外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总体评价方法。最后,根据保护级别与层次分别选取丹顶鹤、黑熊、东北林蛙3个物种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的政策建议。

韦胜灵[10](2017)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1982年建立的以水源林保护为目的的保护区,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经过30多年的发展,保护区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保护区管理仍有待完善。论文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调查问卷方法,通过对保护区的管理基础、机制、决策、实施过程及管理监督5个环节17个评价因素35个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评分调查,在问卷调查中保护区综合得分为75.14,综合评定等级为良好;论文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和保护现状为基础,分析保护区现有的管理成效及其运行特点;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系统诊断影响保护区管理的主要影响因子,取得影响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准则层5个因子权重排序如下:管理基础(0.3549)>管理实施(0.2854)>管理监督(0.1520)>管理机制(0.1234)>管理决策(0.0842)。通过对管理指标层相关因子综合分析,得出影响大瑶山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保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参与管理不充分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较大矛盾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保护区建设、管理及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对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及发展方向提出系统性的管理策略,分别为:完善保护区功能定位及规划;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加强科学研究,有效推进保护区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及制度,优化管理职能;适度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协同保护区周边共同管理,探索联合保护之路;拓宽经费投入及管理等。论文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系统管理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范例依据。

二、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一、作为遗产的乡村景观
        二、景观遗产的保护视野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回顾
        二、传统村落景观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文化景观理论研究现状
        二、乡村景观遗产研究现状
        三、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传统村落景观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 景观构成要素及系统
        一、村落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二、传统村落景观系统
    第二节 村落景观类型及特征
        一、生态类景观特征
        二、聚落类景观特征
        三、人文类景观特征
第二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阐释
    第一节 景观及审美价值
        一、景观审美的发生机制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意象
        三、传统村落景观的审美功能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价值
        一、原乡与乡愁
        二、文化容器
    第三节 环境与生态价值
        一、反映宜居宜业的环境特征
        二、反映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智慧
        三、反映传统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
        四、反映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第四节 旅游与经济价值
        一、传统村落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国外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三、中国传统村落景观旅游情况例举
第三章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及保护策略
    第一节 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划分
        一、聚落型
        二、田园型
        三、生态型
    第二节 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一、传统村落景观价值评价的原则
        二、聚落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三、田园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四、生态型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一、聚落型——保护历史遗产,塑造特色景观
        二、田园型——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俗文化
        三、生态型——活态演进,有机更新
结语 传统村落景观未来发展趋势
    一、传统村落景观在一个时期里会继续式微
    二、传统村落景观的价值在未来将进一步突显
    三、乡村旅游是传统村落景观存续和保护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广西国家公园建设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
2 重要自然保护空间分析
    2.1 自然生态系统格局
    2.2 重要物种空间分布
    2.3 代表性自然景观分布
    2.4 自然保护潜力分析区域识别
3 国家公园候选地评价
    3.1 专家独立评判
    3.2 主要评价指标评价
    3.3 各候选地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3.3.1 优势
        3.3.2 劣势
4 国家公园设立建议
    4.1 布局建议
    4.2 优先建设建议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广西金秀大瑶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产品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产品的内涵
    (二)生态产品的特征
二、广西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资源概况及其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资源概况
        1.复杂多样的地质、地貌
        2.发达的河流、溪瀑水系
        3.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
        4.生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资源宝库
        5.五瑶生态文化瑰丽多彩
    (二)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推进金秀大瑶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机制
    (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健全多元化补偿机制
    (三)培育建立生态文化驱动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4)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1.4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1.5 广西基本情况
        1.5.1 地形地貌
        1.5.2 气候概况
        1.5.3 气候变化事实
        1.5.4 水文
        1.5.5 生物多样性
        1.5.6 自然保护区
        1.5.7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1.9 创新点
2 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1.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2.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3 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3.1 数据与方法
        3.1.1 基础数据
        3.1.2 优先保护植被类型
        3.1.3 焦点物种选择及其潜在分布
        3.1.4 优先区域评价
        3.1.5 不可替代性指数计算
        3.1.6 优先区边界核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概况
    3.3 结论与讨论
4 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
        4.2.2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
    4.3 结论与讨论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
    第一节 习惯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界定
        一、习惯法与国家法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界定
    第二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探源及表现形式
        一、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探源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表现形式
第二章 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
        一、植树造林
        二、森林防火
        三、禁止乱砍滥伐树木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习惯法
        一、保护水源地
        二、保护河流溪水
    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
        一、节约用地
        二、提升地力
    第四节 动物保护习惯法
        一、自然崇拜对习惯法的影响
        二、对燕子、白鹭等鸟类的保护
        三、对青蛙、虎、鱼等动物的保护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第一节 清代至民国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一、森林资源与水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二、土地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实施状况
        一、森林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二、土地资源与动物资源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与评析
    第一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
        一、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基本特征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特征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
        一、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历史价值
        二、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的局限性
    第三节 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一、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必要性
        二、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融合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猫儿山水青冈林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2.1 样地实测数据
        1.2.2 社会公共数据
    1.3 评估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猫儿山水青冈林固土服务价值
    2.2 猫儿山水青冈林土壤保肥服务价值
    2.3 土壤保持生态服务总价值及其特征
3 结论与讨论

(7)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形成及渊源
    第一节 习惯法的形成基础
        一、自然环境
        二、思想基础
        三、社会基础
    第二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形成基础
        一、无山不成瑶的自然环境
        二、崇拜神树的思想基础
        三、保护森林的组织基础
    第三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渊源
        一、禁忌与习俗
        二、石碑法
        三、村规民约
第二章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内容及功能
    第一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内容
        一、森林权属规则
        二、森林保护规则
        三、植树造林的习惯法规则
        四、森林纠纷解决的规则
    第二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功能
        一、在解决地方环境纠纷上的优势
        二、解决地方环境纠纷的功能
第三章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效力及实施
    第一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效力
        一、内在基础
        二、外在基础
    第二节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的实施
        一、实施主体
        二、实施程序
        三、责任方式
        四、守法
第四章 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与地方制定法的互动
    第一节 互动的必要性
        一、习惯法与制定法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
        二、有助于弥补二者各自的不足
    第二节 立法上的互动路径
        一、习惯法对制定法立法理念的丰富
        二、制定法对习惯法的指导和吸收
    第三节 纠纷解决上的互动路径
        一、习惯法可以丰富纠纷解决方式
        二、制定法对习惯法的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一、场域与惯习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分析
    2.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野生动物
        2.1.2 保护价值
        2.1.3 价值评价
    2.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特征
        2.2.1 复杂特殊性
        2.2.2 综合影响性
        2.2.3 动态变化性
        2.2.4 保护约束性
        2.2.5 种间差异性
    2.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3.1 劳动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环境价值论
        2.3.4 能值理论
        2.3.5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6 野生动物可持续经营理论
        2.3.7 保护经济学理论
    2.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2.4.1 直接市场法
        2.4.2 间接市场法
        2.4.3 虚拟市场法
        2.4.4 路径分析法
        2.4.5 层次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3.1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结构
        3.1.2 影响因素内容
    3.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影响机理
        3.2.1 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
        3.2.2 影响因素的中介关系
        3.2.3 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及变量预设
        3.3.1 影响机理模型构建
        3.3.2 观测变量预设
    3.4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研究
        3.4.1 问卷设计及数据收集
        3.4.2 数据分析及检验
    3.5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假设实证结果分析
        3.5.1 假设验证结果分析
        3.5.2 模型路径拟合分析
        3.5.3 观测变量差异分析
    3.6 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解释
    3.7 本章小结
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1 保护级别对评价体系的约束
    4.2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构建
        4.2.1 种质资源价值构成分析
        4.2.2 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4.2.3 生态价值构成分析
        4.2.4 社会价值构成分析
    4.3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方法体系设计
        4.3.1 种质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2 经济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3 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4 社会价值评价方法设计
        4.3.5 预期收益折现方法设计
    4.4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指标设定及内涵阐释
        4.4.1 种质资源价值指标设定
        4.4.2 活体价值指标设定
        4.4.3 一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4 多次性产品价值指标设定
        4.4.5 消费型游憩价值指标设定
        4.4.6 非消费型游憩价值(CE方法)指标设定
        4.4.7 能量供给价值指标设定
        4.4.8 有害物种控制价值指标设定
        4.4.9 植物授粉及种子传播价值指标设定
        4.4.10 科学研究价值指标设定
        4.4.11 社会生产力价值指标设定
        4.4.12 文化、美学及遗产价值指标设定
    4.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总体评价方法
        4.5.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2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5.3 国家保护名录外动物总体评价方法及指标权重
    4.6 本章小结
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研究
    5.1 案例研究的原因、物种选取标准及数据来源
        5.1.1 案例研究的原因
        5.1.2 案例物种选取的标准
        5.1.3 参照物种选取的标准
        5.1.4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构成的确定依据
        5.1.5 数据来源
    5.2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2.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2.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2.3 丹顶鹤保护价值评价
    5.3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黑熊(Ursus thibetanus)保护价值评价
        5.3.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3.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3.3 黑熊保护价值评价
    5.4 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东北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保护价值评价
        5.4.1 生态学特征及保护现状
        5.4.2 保护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5.4.3 东北林蛙保护价值评价
    5.5 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案例的比较分析及解释
        5.5.1 影响因素对案例物种价值评价结果影响分析
        5.5.2 案例物种保护价值评价结果的比较及解释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野生动物保护价值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质资源保护
        6.1.1 重点保护高度濒危野生动物
        6.1.2 加强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6.1.3 加强历史孓遗野生动物保护
    6.2 促进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产业经济发展
        6.2.1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育产业
        6.2.2 发展野生动物生态旅游产业
        6.2.3 探索野生动物新型保护经营模式
    6.3 恢复国家保护名录外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
        6.3.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6.3.2 规范自然保护区管理
    6.4 提高野生动物总体社会综合效益
        6.4.1 开展野生动物科普教育
        6.4.2 推动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1.3 国内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概述
    1.4 层次分析法应用简介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层次分析法
    2.3 调查对象及内容
    2.4 数据统计及处理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3.1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3.2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3.2.1 菌类资源
        3.2.2 动物资源
        3.2.3 植物资源
        3.2.4 植被资源
        3.2.5 旅游资源
    3.3 保护区建设现状概述
        3.3.1 基础设施建设
        3.3.2 科学研究
        3.3.3 管理机构及体系
        3.3.4 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3.3.5 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情况
第四章 保护区管理成效分析与评价
    4.1 基于问卷调查的管理成效分析
        4.1.1 管理基础分析与评价
        4.1.2 管理机制分析与评价
        4.1.3 管理决策分析与评价
        4.1.4 管理实施分析与评价
        4.1.5 管理监督分析与评价
        4.1.6 总体分析与评价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保护区管理体系分析
        4.2.1 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及分析
    4.3 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诊断及评价
第五章 提升保护区管理有效性的策略途径
    5.1 加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
        5.1.1 合理确定保护区管理目标
        5.1.2 准确保护区功能定位
    5.2 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
    5.3 加强科学研究,有效推进保护区建设
    5.4 优化保护区管理体系
        5.4.1 完善管理制度
        5.4.2 健全保护区管理机构
        5.4.3 理顺管理职能
    5.5 适度开展保护区生态旅游
    5.6 协同保护区周边共同管理,探索联合保护之路
    5.7 拓宽保护区经费投入及管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得分问卷调查
    附录2 广西大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层次体系专家评价表
致谢

四、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村落景观价值研究[D]. 李传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2]广西国家公园建设布局研究[J]. 谭伟福,刘建,覃婷,覃永华,罗成,陆施毅,麻小梅,张丽娜. 广西科学, 2021(01)
  • [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广西金秀大瑶山为例[J]. 李楠,郭平生,蔡春菊. 市场论坛, 2020(11)
  • [4]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D]. 冯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清代以来广西少数民族环保习惯法探析[D]. 梁林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猫儿山水青冈林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J]. 桂雪萍,蒙芳,谭一波,田红灯,欧芷阳,何琴飞,郑威,何峰,庞世龙,彭玉华,叶建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2)
  • [7]广西瑶族森林保护习惯法研究[D]. 朱方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0)
  • [8]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野生动物保护价值评价研究[D]. 王乙.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10]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 韦胜灵. 广西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大姚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