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剧论文-吉凤山

戏曲电视剧论文-吉凤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戏曲电视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戏曲,电视剧,思维

戏曲电视剧论文文献综述

吉凤山[1](2019)在《戏曲创作中的电视剧思维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笔者常为戏曲观众的流失而感到不安与遗憾,也常常思考这一问题的原因。当然,社会多元化与大众娱乐生活的丰富性,是导致这一境况的原因之一。本文将通过探讨戏曲创作中的电视剧思维,论述戏曲创作如何创新改进。(本文来源于《参花(下)》期刊2019年05期)

李冬茵[2](2019)在《戏曲电视剧艺术创作元素的继承和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品格在影视剧中的元素延承,一直备受创作者的青睐和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可以在新媒介艺术中承载中华民族的审美元素,还能很好地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戏曲艺术怎样借助电视传媒创作的作品既不失戏曲特有的程式美,又能利用电视剧特有的呈现技巧来丰富戏曲的表现空间,是值得戏曲电视剧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写意性的延承、视听元素的介入、脸谱化的效应等方面探讨戏曲电视剧艺术创作元素的继承和革新。(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王文照[3](2018)在《改编:从戏曲到电视剧、电影的相关研究——以《赵氏孤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由元代杂剧、戏曲作家纪君祥所作,故事采自《左传》《史记·赵世家》和刘向《新序·节士》《说苑·复思》等书,作者作了提炼、改造和虚构。与元杂剧《赵氏孤儿》同一题材的作品也很多,如南戏《赵氏孤儿记》及其后的明传奇《八义记》等。电影《赵氏孤儿》和电视剧《赵氏孤儿案》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本文从元杂剧的历史源流、对《史记·赵世家》的改编、《赵氏孤儿》在中国戏曲中的演变以及电影、电视剧的改编等几个方面来介绍《赵氏孤儿》。(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17期)

陈强[4](2017)在《浅论戏曲电视剧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作为一种古典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传承和发展戏曲的过程中要面临新旧文化碰撞的问题,做好传统文化向新媒体的过渡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戏曲电视剧的审美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戏曲电视剧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23期)

张晓亮[5](2017)在《戏曲电视剧场景艺术“由虚转实”趋势漫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虚转实"构成了当前国内戏曲电视剧在场景美学上的主体框架,也成为明显的演变趋势。从早期的实时录影,再到当今遵照电视剧的表达模式进行表演与拍摄,戏曲电视剧在场景艺术环节也经历了从简约主义到写实主义,再到实用主义的重要转变。而在戏剧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受众需求更为多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场景艺术的创新去推动戏曲电视剧的整体变革,探索更具共赢性的运作策略,无疑也能为戏剧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可行的借鉴。(本文来源于《戏剧文学》期刊2017年11期)

晁晓峰[6](2017)在《戏曲电视剧的艺术“整一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艺术"整一性"原则观照戏曲电视剧。在叁十多年的摸索中,部分戏曲电视剧作品通过取消舞台程式、保留戏曲音乐等手法符合了人们的视听习惯,实现了基本的整一性。在借鉴文学戏剧特征后达到了抒情性情节艺术,达到了稍高级的次级整一性。在叙事功能的基础之上发挥戏曲文学的抒情功能,追求戏曲背后的文学意蕴,这是戏曲电视剧实现高层艺术整一性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7年21期)

魏南江,郭宝玉[7](2017)在《对戏曲电视剧发展前景的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电视剧作为我国电视节目中的一种独特形态,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振兴和90年代的辉煌,如今却逐步走向了衰落。在从戏曲语言向电视剧语言转化的过程中,它遭遇了技术上的瓶颈和美学倾向上的困惑。若要赋予戏曲电视剧新的活力,可以从四个层面做出改良:在创作观上回归文学性与叙事性;在创作手法上打破戏曲程式化的限制;在表演理念上突破舞台戏曲"间离"式的观演方式;在生产模式上追求专门化、行当化与类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电视》期刊2017年11期)

艾然[8](2017)在《浅议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与戏曲电视剧表演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是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经过千百年民族文化积淀,以高度浓缩、洗练的程式化为主要表现形态的传统艺术形式。从美学特质来看,它以虚拟、写意为特征,在刻画人物时运用唱、念、做、打等综合手段,既要得其人物状貌,又要兼移其神气,力求神形兼备的美学追求。"[1]而电视作为一种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的相对新型传媒形势和娱乐工具,进入百姓家,为社会生活增加了乐趣。电视剧作为娱乐形式,广受人们的欢迎,传统戏曲与电视剧的结合应运而生。戏曲电视剧的存在,不仅是对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更是对电视领域的创新与拓展。戏曲电视剧重构了传统戏曲表演的时空,通过电视特有的镜头语言,成为一门新型艺术。然而,传统的戏曲舞台表演,与新兴的戏曲电视剧表演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来说,戏曲舞台表演在于"放"和"虚",即在表演上情绪连贯,表演连贯,表演中使用大幅度动作,夸张的表情与身段,并借助道具进行表演,以便台下的观众远距离欣赏和感知,同时以程式化的动作来进行表演,并在表演中保持与观众的交流。而戏曲电视剧表演则由于限制于电视这一载体,割裂拍摄,分段表演,表演中注重面部、动作细节,通过微相表演来传递人物心理,追求置身其中的体验感,同时又无法及时得到观众的回应,只能自持性地完成表演。因此,分析戏曲舞台表演艺术和戏曲电视剧表演艺术,需要明确二者的不同。(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晁晓峰[9](2017)在《戏曲电视剧的涅盘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电视剧在上世纪80、90年代经历过短暂的繁荣,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衰落。在诸多因素当中,戏曲电视剧自身艺术生命力的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跨界到融合,戏曲电视剧应当继承当初的美学追求,并利用符合电视剧思维的美学特征激活自身的艺术活力,同时回归和借鉴明清传奇这一戏曲形式的叙事特征,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完成戏曲电视剧的现代化涅盘。(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7年18期)

马艺珈[10](2017)在《在传播中出现偏差的戏曲电视剧——借助编码/解码模型进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电视剧是中国电视荧屏上特有的节目样式,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戏曲与现代科技革命下的大众传媒的一种合作,但合作出的结果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近年来戏曲电视剧市场持续低迷。在寻求问题根源时不能只局限于客观条件,还应将目光转向这种艺术形式的本身,并将其还原在它所依托的大众传媒的媒介环境中。用"编码/解码"这一经典媒介模型对戏曲电视剧传播的叁个过程进行梳理,可以得出,戏曲电视剧在叁个环节中的效果均有折损。编码过程中将戏曲与电视剧的矛盾生硬拼接;成品阶段话语系统或折损呈现,或彻底不成立;第叁阶段的受众立场也没有形成。在传播过程中,戏曲电视剧无疑是失败的。因此,面对两种有独立美学价值并存在矛盾的艺术形态时,为了保证双方最大的审美价值,无需强行合二为一,找寻合适的传播方式保持自身独立性更为重要。(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7年08期)

戏曲电视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传统艺术品格在影视剧中的元素延承,一直备受创作者的青睐和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它可以在新媒介艺术中承载中华民族的审美元素,还能很好地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戏曲艺术怎样借助电视传媒创作的作品既不失戏曲特有的程式美,又能利用电视剧特有的呈现技巧来丰富戏曲的表现空间,是值得戏曲电视剧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写意性的延承、视听元素的介入、脸谱化的效应等方面探讨戏曲电视剧艺术创作元素的继承和革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戏曲电视剧论文参考文献

[1].吉凤山.戏曲创作中的电视剧思维探讨[J].参花(下).2019

[2].李冬茵.戏曲电视剧艺术创作元素的继承和革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

[3].王文照.改编:从戏曲到电视剧、电影的相关研究——以《赵氏孤儿》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

[4].陈强.浅论戏曲电视剧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J].新闻研究导刊.2017

[5].张晓亮.戏曲电视剧场景艺术“由虚转实”趋势漫谈[J].戏剧文学.2017

[6].晁晓峰.戏曲电视剧的艺术“整一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7

[7].魏南江,郭宝玉.对戏曲电视剧发展前景的新思考[J].中国电视.2017

[8].艾然.浅议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与戏曲电视剧表演艺术[J].艺术科技.2017

[9].晁晓峰.戏曲电视剧的涅盘之路[J].大众文艺.2017

[10].马艺珈.在传播中出现偏差的戏曲电视剧——借助编码/解码模型进行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7

标签:;  ;  ;  

戏曲电视剧论文-吉凤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