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褐链霉菌与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英文)

灰褐链霉菌与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英文)

论文摘要

为提高灰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fuscus LS-6)的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发酵水平,从增加内源性前体赖氨酸角度考虑,将S. griseofuscus LS-6与赖氨酸生产菌株黄色短杆菌(Brebvibacterium flavum S62)进行属间的原生质体融合。以S. griseofuscus LS-6产黑色素作为遗传标记挑选到1株融合子LS-32,其ε-PL摇瓶产量为2.82 g/L,是亲本菌株LS-6的1.73倍;LS-32在补料分批发酵中的ε-PL产量达到56.4 g/L,比亲本提高了38.9%。随机引物扩增多肽DNA技术显示融合子LS-32中确实有来自B. flavum S62的基因;融合子ε-PL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力(己糖激酶、天冬氨酸激酶、ε-PL合成酶等)和胞内氨基酸含量(赖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均高于亲本,是LS-32高产ε-PL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明确了内源性赖氨酸对于提升ε-PL产量的重要性,且属间融合为ε-PL产生菌的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途径。

论文目录

  •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 Materials and chemicals
  •   1.2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   1.3 Methods
  •     1.3.1 Culture conditions
  •     1.3.2 Protoplast preparation and protoplast fusion
  •     1.3.316S rDNA identification and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     1.3.4 Fed-batch fermentation
  •     1.3.5 Analytical methods
  •   1.4 Data and figure analysis
  • 2 Results and Analysis
  •   2.1 Intergeneric hybridization between S.griseofuscus and B.flavum
  •   2.2 Hybrids screening and?-PL production in shake-flask fermentation
  •   2.3 16S rDNA identification and RAPD
  •   2.4 Fed-batch fermentation of hybrid LS-32
  •   2.5 Comparison for enzymatic activities between LS-32and S.griseofuscus
  •   2.6 Comparison for intracellular amino acids between LS-32 and S.griseofuscus
  • 3 Conclusion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树,杜宗军,陈冠军

    关键词: 聚赖氨酸,内源性赖氨酸,属间融合,发酵

    来源: 食品科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一般化学工业

    单位: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7M62218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7PC025)

    分类号: TQ920.1;Q93

    页码: 173-17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654K

    下载量: 124

    相关论文文献

    • [1].ε-聚赖氨酸对牡蛎的防腐抗菌效果[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24)
    • [2].ε-聚赖氨酸对鲜榨血橙汁贮藏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04)
    • [3].ε-聚赖氨酸的生物合成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03)
    • [4].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酶的异源表达及重组菌全细胞合成ε-聚赖氨酸的条件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16)
    • [5].ε-聚赖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12)
    • [6].ε-聚赖氨酸对黄曲霉的作用机制初探[J]. 食品科技 2016(12)
    • [7].ε-聚赖氨酸生物制造及其在食品防腐领域的应用[J]. 工业微生物 2011(04)
    • [8].Streptomyces albulus NK49合成ε-聚赖氨酸及其产物特征[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9].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 2019(07)
    • [10].生物防腐剂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9(10)
    • [11].浅谈ε-聚赖氨酸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15)
    • [12].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应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3].ε-聚赖氨酸应用于海鱼保藏的研究展望[J]. 食品工业 2016(02)
    • [14].ε-聚赖氨酸发酵过程的活性变化及发酵调控[J]. 微生物学报 2015(06)
    • [15].1株链霉菌产ε-聚赖氨酸的结构及分子量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5(09)
    • [16].ε-聚赖氨酸的应用研究进展[J]. 轻工科技 2015(11)
    • [17].ε-聚赖氨酸高产菌的新型筛选模型[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2)
    • [18].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13(03)
    • [19].微生物合成ε-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04)
    • [20].ε-聚赖氨酸生产意义及关键工艺[J]. 企业导报 2012(18)
    • [21].微生物发酵液中ε-聚赖氨酸的分离提纯[J]. 食品科学 2011(01)
    • [22].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 2011(10)
    • [23].微生物发酵法产ε-聚赖氨酸的质量分析[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03)
    • [24].ε-聚赖氨酸对米饭保鲜效果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09)
    • [25].ε-聚赖氨酸及其在米饭制品中应用[J]. 粮食与油脂 2010(09)
    • [26].ε-聚赖氨酸生物合成与质粒关系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19)
    • [27].ε-聚赖氨酸结构特性及应用[J]. 中国酿造 2008(11)
    • [28].中间代谢产物对白色链霉菌ε-聚赖氨酸合成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2)
    • [29].ε-聚赖氨酸复配制剂防腐效果研究[J]. 现代食品 2016(05)
    • [30].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09)

    标签:;  ;  ;  ;  

    灰褐链霉菌与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提高ε-聚赖氨酸产量(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