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包括安装有进水管的污泥槽,在进水管侧面的污泥槽内竖向设置着一块挡板,面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竖直平面,背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斜面,挡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挡板中心处向下设置着一个等腰三角形喉口,等腰三角形喉口面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为斜面构成喉口收缩端,等腰三角形缺口背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也为斜面构成喉口舒张端,等腰三角形喉口顶端与喉口两底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小于喉口收缩端和喉口舒张端的三角形面积。通过喉口使污水在污水槽底部形成乱流,使逐渐沉淀的污泥重新溶解水中,逐步流向沉淀池,从而降低污泥沉淀在污水槽底部的频次。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包括安装有进水管的污泥槽,其特征是:在进水管侧面的污泥槽内竖向设置着一块挡板,面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竖直平面,背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斜面,挡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挡板中心处向下设置着一个等腰三角形喉口,等腰三角形喉口面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为斜面构成喉口收缩端,等腰三角形缺口背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也为斜面构成喉口舒张端,等腰三角形喉口顶端与喉口两底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小于喉口收缩端和喉口舒张端的三角形面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国内外炼钢企业转炉炼钢大部分采用湿法除尘的方式。在污水槽长期长时间排污过程中污泥槽底部逐步形成污泥,由于污泥逐步沉淀在污水槽底部,直接增加了污水槽的整体重量,对污水槽的桥架存在较大的影响,容易发生桥架断裂、倒塌的现象。同时由于单个污泥的颗粒度比较小其颗粒间的作用力较大,在聚集在一起形成污泥后有较大的吸附性。作业过程中由于管道属于悬空桥架,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安全系数较低,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又不能保证人工清理干净程度的效果。如清理作业频次较为频繁则直接影响转炉生产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能使污水在污水槽底部形成乱流,使逐渐沉淀的污泥重新溶解水中,逐步流向沉淀池,从而降低污泥沉淀在污水槽底部的频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包括安装有进水管的污泥槽,在进水管侧面的污泥槽内竖向设置着一块挡板,面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竖直平面,背向水流方向的挡板一侧面为斜面,挡板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挡板中心处向下设置着一个等腰三角形喉口,等腰三角形喉口面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为斜面构成喉口收缩端,等腰三角形缺口背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也为斜面构成喉口舒张端,等腰三角形喉口顶端与喉口两底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小于喉口收缩端和喉口舒张端的三角形面积。
污水槽挡板中的水流定向设计使水流由平流变为向下25-30°的射流,通过水流的射流作用冲散底部聚集的污泥,重新溶解在水流中定向流动;同时挡板中先窄后宽的喉口型设计,使水流的势能转化为水流的冲击速度,一方面加速强了水流的射流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水流的射流面积,达到更好的清理污泥槽底部污泥的效果。通过对污水槽安装带有喉口的挡板,利用喉口使污水形成乱流现象,从而打破了污水槽内污水层流形成底部污泥沉淀的现象,降低了污水从污水槽内外溢的现象。通过对污水槽安装带有喉口的挡板,使污水中的污泥全部随着水流流向沉淀池,避免污泥槽整体重量的增加,对污泥槽桥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损坏的事故发生。通过对污水槽安装带有喉口的挡板,使污水槽人工清理的频次明显减少,即降低了人员危险作业的频次,又实现生产现场人工成本费用的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喉口挡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喉口挡板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安装有进水管1的污泥槽3,在进水管侧面的污泥槽内竖向设置着一块挡板2,面向水流方向的挡板2一侧面为竖直平面,背向水流方向的挡板2一侧面为斜面,挡板2的横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挡板中心处向下设置着一个等腰三角形喉口4,等腰三角形喉口4面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为斜面构成喉口收缩端6,等腰三角形缺口背向水流方向的顶面也为斜面构成喉口舒张端7,等腰三角形喉口顶端5与喉口两底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面积小于喉口收缩端6和喉口舒张端7的三角形面积。
污水槽挡板2中的水流定向设计使水流由平流变为向下25-30°的射流,通过水流的射流作用冲散底部聚集的污泥,重新溶解在水流中定向流动;同时挡板2中先窄后宽的喉口型设计,使水流的势能转化为水流的冲击速度,一方面加速强了水流的射流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水流的射流面积,达到更好的清理污泥槽底部污泥的效果。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088.6
申请日:2019-03-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5(新疆)
授权编号:CN209891360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E03F5/10
专利分类号:E03F5/10
范畴分类:36B;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8300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新钢路1号
发明人:韩雨亮;吴军;孙学刚;徐卫芳;许逸飞;李动山
第一发明人:韩雨亮
当前权利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振中;范秉健
代理机构:65107
代理机构编号: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51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