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赵丽君,郑卫,毛兰群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赵丽君,郑卫,毛兰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子选择性电极,活体分析,脑神经化学,评述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文献综述

赵丽君,郑卫,毛兰群[1](2019)在《离子选择性电极在脑神经化学活体分析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功能的实现需要多种离子的共同参与,因此,在活体层次实时监测脑内离子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许多生理病理事件具有重要意义。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一类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活体分析等领域。本文以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主要对其基本构造及其在脑神经化学活体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评述。(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10期)

安清波[2](2019)在《基于碳基及金纳米材料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具有易于小型化、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对目标离子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位型化学传感器的重要分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海洋考察、农业、食品和药物分析等。目前己有关于实时远程分析监测和人体健康状况诊断的无线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其优势是对人体无侵入式伤害且方便快捷,提高了在监测方面的时间和空间效率,可以启用身体健康状况预先报警系统。因此,高性能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本论文以构建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人体健康情况分析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我们首次利用具有双层电容特性的C@Zn0微球作为固态转接层,制备了叁种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并将其应用于海水中离子浓度检测。以大小一致形状规则的碳微球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预处理以及程序化加热制备具有碳核的中空ZnO微球。以自制玻碳电极为导电基底,使用聚合物离子选择性膜制备了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空碳微球的加入增加了电子传输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离子-电子转换效率。此外,其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电容的特性也稳定了电势。该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了人工模拟海水的K+、NH4+和NOV离子检测,响应范围在1.0×10-1-1.0×10-6M,满足海水测试要求。同时我们模拟了深海环境对电极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在七周的测试时间内,所制备的电极对目标离子均表现出能斯特线性响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针对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长期以来面临水层的难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善电极疏水性的的方法。首先将一种含氟烷基叁氯硅烷修饰在纤维素纸表面,使纤维素纸具有超疏水性,随后利用模板将高品质的石墨烯分散液喷涂在疏水化的纸基表面作为电极和固态转接层制备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与化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相比,直接从石墨剥离的高品质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更加优异的疏水性。该项研究是首次利用化学修饰基底改善电极的疏水性,修饰后的基底电极与疏水性转接层材料共同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水层对电极电势稳定性的影响。3.我们利用上述方法,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种柔性、可穿戴的多通道纸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多种离子的实时在线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通道纸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同时对人体汗液中的K+、Na+、Cl-和pH进行在线分析。其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结果保持一致,这表明我们所发展的多通道全固态可穿戴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良好的实时在线分析能力,有望在健康检测、临床分析等领域获得应用。4.针对碳基固接转换材料疏水性和电容问题,我们还发展了一种sp2杂化的多孔碳纳米微球作为固态转换层用于制备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利用常规工业原料多巴胺、氨水等,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粒径均一且多孔的碳纳米微球,简单的合成方法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碳微球薄膜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37°,其电容比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同类碳材料高一个数量级。基于碳纳米微球制备的全固态K+选择性电极的检测限为1.0X 10-6M,同时由于其良好的疏水性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水层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5.除了双电层电容电位稳定机制的碳基材料,我们发展了一种赝电容稳定机制的金纳米簇材料,该金纳米簇具有混合价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高赝电容。由于在金纳米簇表面修饰了硫醇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作为一种高效的固态转接层材料。我们在K+离子选择性膜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制备了单片层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离子-电子转换效率、降低响应时间、稳定了电极电势、降低了检测限。此外,由于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具有化学惰性使得单层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9-23)

张壮伟,张庆明,白雪,刘宇阳[3](2019)在《微波消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四氟化钍中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氯化铝-盐酸以及硝酸溶液溶解自制四氟化钍试样,为了避免氟的损失,采用蒸馏-回流或者微波消解等方式对四氟化钍进行溶解,以EDTA-磺基水杨酸掩蔽溶液中的铝,调节溶液的pH后,用离子选择性电极以及标准加入法测定四氟化钍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在消解功率600 W、消解时间25 min、盐酸-叁氯化铝加入5 mL、HNO_3加入3 mL条件下,以微波消解的方式溶解0. 2 g试样,可得到均一稳定的溶液。氟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与络合滴定法相比,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可以避免分离干扰离子的过程,且电极响应快,测定所需的试样少。方法精密度均优于0. 5%,回收率为97%~101%。(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19年10期)

何成,王酉,李光,周武杰[4](2019)在《基于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多巴胺生物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全固态的多巴胺离子选择性电极。该电极以金作为导电基底,聚(苯乙烯磺酸钠)掺杂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作为固态电解质,电解质层上覆盖多巴胺敏感膜,将12-冠醚-4(CE)和四苯硼钠(NaTPB)合成产物CE-TPB作为敏感膜的离子载体。经过优化后的多巴胺传感器在多巴胺浓度为10~(-5)μmol/L~10~(-2)μmol/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斜率为(52.09±0.38)mV/decade,检测下限达到(7.69±0.77)μmol/L。此外,对多巴胺传感器的抗干扰性、动态响应特性、一致性与重复性以及使用寿命等电极性能进行了测试,均具有良好的表现。(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琴,杨璐,徐得,刘齐[5](2019)在《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镉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建立快速测定食品中镉含量的方法。以干法灰化处理不同的食品样品,并在pH 5.0条件下,加入TISAB溶液,用镉离子选择性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的化学电池测量试样的电位值,并采用标准曲线法推算出原食品中的镉含量。结果表明,土豆、海带和稻谷中的镉含量分别为0.154, 0.553和0.114mg·kg~(-1)。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7.55%~99.58%,相对标准偏差为0.68%~1.52%,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较好,适用于食品中镉含量的快速检测。(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6期)

姜晓晶[6](2019)在《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选择性高、成本低廉、仪器可靠、易于小型化和集成化、抗颜色和浊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过程控制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中钙离子浓度的检测。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常用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之一,已被应用于医疗和环境领域中钙离子的检测。但是,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固体接触传导层制备过程繁琐、耗时,纳米材料传导层易脱落;电极缺乏环境相容性,电极响应性能易受环境中亲脂性有机物的影响;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功能单一,只能对钙离子进行定量,无法进行功能拓展。针对以上叁个问题,本论文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1.基于磁诱导自组装离子-电子传导层的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与应用目前报道的固体接触离子-电子传导层大多采用物理滴涂方法制备,但是该方法操作繁琐耗时,且离子-电子纳米材料传导层易脱落。鉴于此,本文以磁性石墨烯为固体接触传导层材料,利用磁场诱导自组装技术制备固体接触传导层,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表明,所制备的电极在钙离子浓度为1.0×10~(-6)–1.0×10~(-3) M范围内具有稳定的电位响应,响应斜率为28.2 mV/decade,检出限为4.0×10~(-7) M。此外,基于磁性石墨烯离子-电子传导层的固体接触式电极不受O2、CO2和光干扰的影响,在聚合物膜与传导层之间且无水层存在。将该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于海水中钙离子的检测分析,效果良好。这一研究工作为构建简单耐用的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传导层的提供了新的思路。2.基于聚多巴胺修饰的防污损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与应用当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环境中钙离子的检测时,电极易受环境中亲脂性有机物的影响,使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基于此,受聚多巴胺类仿贻贝粘附蛋白的启发,我们在聚合物膜表面修饰聚多巴胺涂层,改善了离子选择性电极表面亲水性,大大减少了亲脂性有机物的吸附。研究发现,聚多巴胺修饰电极的电位响应性能与未修饰电极相当,所构建的聚多巴胺修饰电极在钙离子浓度为1.0×10~(-6)–1.0×10~(-3) M范围内呈线性响应,响应斜率为28.3 mV/decade,检出限为5.8×10~(-7) M。当电极置于含有1.0×10~8 CFU菌液的溶液中,5天内多巴胺修饰电极的斜率无明显变化;然而,未修饰电极斜率明显下降,电极斜率下降9.8%,获得满意结果。该研究体系提供了一种改善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环境相容性的新方法,为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在环境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3.基于苯硼酸表面修饰的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及其在环境糖类检测中的应用通常钙离子选择性电极只能对钙离子进行检测,无法对其它物质(如电中性有机物)进行检测。本研究将苯硼酸功能基团修饰于固体接触式钙离子选择性电极表面,构建了钙离子通道电位型传感器。利用苯硼酸与二醇类电中性有机物之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引起跨膜钙离子通量的变化,实现了对二醇类电中性有机物的电位检测。以二醇类电中性有机物葡萄糖为检测对象,所制备的基于苯硼酸表面修饰的钙离子通道传感器在葡萄糖浓度为3.0-15.0 mM范围内呈线性响应,检出限为0.59 mM。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检测电中性有机分子的新方法,拓宽了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葛江洪,于兆水[7](2019)在《高温灰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采用高温灰化-碱熔植物样品,直接在含有硫酸介质的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混合液中测定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的要求,操作简便快捷,是植物样品中微量氟可靠、高效的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03期)

张青,郭淑文[8](2019)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自来水中微量的氟——两种定量分析技术的比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通过标准曲线法和一次标准加入法对本地自来水微量氟进行测定。两种方法测得本地区自来水中氟离子的含量分别是1.18×10~(-3)g/L和1.14×10~(-3)g/L,重点比较两种定量分析技术的测定步骤、计算处理方法,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套学院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杨成,宋彩侨,张亚旗,曲瑶[9](2019)在《基于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血钾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维二氧化锰(MnO_2)纳米片为离子-电子转换层(固体接触层),以玻碳电极为基底,以含有缬氨霉素作为离子载体的聚合物膜为离子选择性膜,构建了全固态K~+选择性电极。由于MnO_2纳米片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性,以其作为离子-电子转导层可有效提高离子-电子转换效率、降低K~+选择性电极的电阻,在水层测试和抗干扰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提高了电极电位响应速度及稳定性。此全固态K~+选择性电极对K~+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5)~1.0×10~(-2) mol/L,检出限为6.3×10~(-6) mol/L。将此全固态K~+选择性电极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K~+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可实现血钾的快速、准确检测。(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宝友,李凤[10](2019)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液体中的氟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是否可以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HmimBF4)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中的氟离子进行测定。得到线性响应范围是pF值为0.5~5,最适pH值为6,其检出下限为1×10~(-5) mol/L,精密度为0.75%,测得离子液体的氟离子浓度为0.19 mol/L,加标回收率为97.2%~103.2%。结果表明,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具有实际操作简单、响应时间短、加标回收率高、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等优点,所以可用于样品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位型化学传感器具有易于小型化、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对目标离子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优势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位型化学传感器的重要分支,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海洋考察、农业、食品和药物分析等。目前己有关于实时远程分析监测和人体健康状况诊断的无线可穿戴设备的研究,其优势是对人体无侵入式伤害且方便快捷,提高了在监测方面的时间和空间效率,可以启用身体健康状况预先报警系统。因此,高性能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制备和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基于此,本论文以构建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的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以及人体健康情况分析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我们首次利用具有双层电容特性的C@Zn0微球作为固态转接层,制备了叁种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并将其应用于海水中离子浓度检测。以大小一致形状规则的碳微球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预处理以及程序化加热制备具有碳核的中空ZnO微球。以自制玻碳电极为导电基底,使用聚合物离子选择性膜制备了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中空碳微球的加入增加了电子传输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离子-电子转换效率。此外,其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电容的特性也稳定了电势。该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了人工模拟海水的K+、NH4+和NOV离子检测,响应范围在1.0×10-1-1.0×10-6M,满足海水测试要求。同时我们模拟了深海环境对电极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在七周的测试时间内,所制备的电极对目标离子均表现出能斯特线性响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针对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长期以来面临水层的难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改善电极疏水性的的方法。首先将一种含氟烷基叁氯硅烷修饰在纤维素纸表面,使纤维素纸具有超疏水性,随后利用模板将高品质的石墨烯分散液喷涂在疏水化的纸基表面作为电极和固态转接层制备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与化学还原的氧化石墨烯相比,直接从石墨剥离的高品质石墨烯具有更好的导电性和更加优异的疏水性。该项研究是首次利用化学修饰基底改善电极的疏水性,修饰后的基底电极与疏水性转接层材料共同作用,极大地改善了水层对电极电势稳定性的影响。3.我们利用上述方法,进一步发展出了一种柔性、可穿戴的多通道纸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多种离子的实时在线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通道纸基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能够同时对人体汗液中的K+、Na+、Cl-和pH进行在线分析。其分析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结果保持一致,这表明我们所发展的多通道全固态可穿戴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良好的实时在线分析能力,有望在健康检测、临床分析等领域获得应用。4.针对碳基固接转换材料疏水性和电容问题,我们还发展了一种sp2杂化的多孔碳纳米微球作为固态转换层用于制备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利用常规工业原料多巴胺、氨水等,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粒径均一且多孔的碳纳米微球,简单的合成方法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碳微球薄膜对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37°,其电容比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同类碳材料高一个数量级。基于碳纳米微球制备的全固态K+选择性电极的检测限为1.0X 10-6M,同时由于其良好的疏水性在测试过程中没有水层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5.除了双电层电容电位稳定机制的碳基材料,我们发展了一种赝电容稳定机制的金纳米簇材料,该金纳米簇具有混合价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高赝电容。由于在金纳米簇表面修饰了硫醇使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其作为一种高效的固态转接层材料。我们在K+离子选择性膜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制备了单片层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了离子-电子转换效率、降低响应时间、稳定了电极电势、降低了检测限。此外,由于正己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簇具有化学惰性使得单层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参考文献

[1].赵丽君,郑卫,毛兰群.离子选择性电极在脑神经化学活体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19

[2].安清波.基于碳基及金纳米材料的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张壮伟,张庆明,白雪,刘宇阳.微波消解-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四氟化钍中氟[J].分析试验室.2019

[4].何成,王酉,李光,周武杰.基于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多巴胺生物传感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5].李琴,杨璐,徐得,刘齐.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镉含量[J].食品工业.2019

[6].姜晓晶.固体接触式聚合物膜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构建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9

[7].葛江洪,于兆水.高温灰化-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氟[J].化学工程师.2019

[8].张青,郭淑文.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自来水中微量的氟——两种定量分析技术的比较探究[J].河套学院论坛.2019

[9].杨成,宋彩侨,张亚旗,曲瑶.基于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血钾浓度[J].分析化学.2019

[10].刘宝友,李凤.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离子液体中的氟离子[J].广州化学.2019

标签:;  ;  ;  ;  

碘离子选择性电极论文-赵丽君,郑卫,毛兰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