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波,调制解调器,通信,算法,数字,窄带,奇偶。

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金慧琴,王正磊,宋斌斌[1](2018)在《窄带短波数据通信调制解调器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调制解调器是实现短波数据通信的关键,对接收信号进行数据处理的相关算法都是在短波调制解调器中实现,调制解调器的设计直接影响短波数据通信的性能。本文介绍窄带短波数据通信协议中的数据发送格式和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窄带短波调制解调器,给出了其中所涉及的VCC-DDE和DDE-Turbo均衡算法的接收处理流程,在实验条件下搭建了短波通信系统,测试了两种算法在短波信道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DE-Turbo算法性能比VCC-DDE算法更加优越,从而验证了DDE-Turbo均衡算法适用于窄带短波调制解调器。(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16期)

梁津垚,潘龙禹,丁良辉,杨峰,钱良[2](2015)在《数字化短波调制解调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高速、可靠、易于实现的数字化短波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方案。为了实现高可靠性的数字短波信号传输,搭建了用户端到用户端的转换平台设计,其中,模拟短波电台提供系统收发天线,使用计算机声卡实现数字信号与音频之间的数模/模数互转,使用计算机处理器(CPU)调制解调。根据短波通信功率受限的特点,使用恒包络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作为调制方式。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时间同步,设计了一种多训练序列分段插入的帧结构方案。计算机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在信噪比15 d B下可达到10-5的误比特率,实现可靠短波通信。(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5年11期)

凤光华,郭强,李正东[3](2014)在《短波调制解调器中AGC电路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设计短波调制解调器时,大多数设计者往往忽略了输入信号电平大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造成调制解调器性能不佳。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能够提供稳定电平输出的功能模块,对于改善短波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讨论了短波调制解调器中AGC电路的工程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通信对抗》期刊2014年04期)

李剑阳,敖洪,周全[4](2014)在《基于SLIP的短波通用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描述了一种基于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网际协议),利用RS-232接口进行连接的短波通用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设备开发过程中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行硬件和软件的开发,经使用验证,能实现与多种型号短波电台的搭配使用,完成数据报丈、汉字报丈和数字声码话等低速数据通信要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期刊2014-06-01)

张洋[5](2014)在《短波宽带调制解调器中FPGA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Turbo均衡可以有效的消除码间干扰(ISI),LDPC码具有接近香农限的性能,将这两项技术应用到短波通信中,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频域Turbo均衡不仅具有时域Turbo均衡的性能,而且复杂度更低。首先介绍了短波宽带调制解调器中频域Turbo均衡的实现方案,然后研究了LDPC码的基本原理和两种LDPC码编码算法,分析了和积译码和最小和译码算法。为了方便QC-LDPC码译码器的FPGA实现,给出一种改进的量化译码算法,并基于该算法实现了码率码长可配置的QC-LDPC码译码器。最后,针对频域Turbo均衡中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研究了FFT的主要算法,包括Cooley-Tukey算法、素因子分解算法、Winograd傅里叶变换算法,并基于FPGA实现了一种的长度可配置的FFT处理器。基于FPGA实现的QC-LDPC码译码器和FFT处理器已用于工程项目中。(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王小军[6](2013)在《基于Turbo均衡的新型短波调制解调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信道是典型的瑞利慢衰落信道,多径延迟、多普勒频移和选择性衰落均会对短波数据调制解调器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短波信道来实现高性能数据传输,抵抗多种因素带来的传输误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短交织LDPC编码和Turbo迭代均衡相结合的高性能调制解调技术,并通过算法推衍、波形设计、仿真验证等过程论证了算法适用性及波形合理性,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可在数字短波通信设备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3年17期)

乔国荣,孟晓明[7](2012)在《基于C8051 f340的短波无线调制解调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利用C8051f340单片机代替专用芯片设计一款短波无线调制解调器完成数据传输,经检验,在无线信道受到强烈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无差错数据传输,是经济、简单、实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毛新农[8](2012)在《基于PC平台短波通信基带串行调制解调器的构造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通信是利用电离层反射到达接收设备,通信距离较远,是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它在军事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传统的通信方式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还在快速的发展中。短波数据通信一般利用HF频段上3kHz的带宽传输数据,目前的短波定频高速数据传输体制主要为两种:并行体制和串行体制。由于串行体制下传输的数据速率高,峰均比较低等特点,现代短波数据通信通常使用串行体制。而短波通信的传输信道是一种变参信道,其多普勒频移、多径效应以及时变衰落效应严重影响了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所以研制高新能串行调制解调器的关键就是研究接收端信号处理高效实现。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套接收端信号处理算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和PC机实现一套基于PC的串行调制解调器的收发系统。根据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短波通信的特点及当前串行调制解调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同时介绍了在PC下串行Modem的特点,并详细介绍了AES3数字音频接口与其实现方法。第二部分总体介绍串行调制解调器的总体收发结构,详细介绍了发端脉冲成型滤波器与过采样和降采样处理过程。在接收端的导频频率估计算法研究中,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导频估计算法,如双线幅度(RIFE)算法、改进型FFT算法,并分析了它们的算法性能以及所需要的计算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锁相环原理的反馈逼近算法,这种方法能够在较小的计算量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结果。并介绍了系统中采用的帧同步算法和数据引导自适应均衡算法。第叁部分详细说明了Windows下的音频编程技术和音频保存技术,同时介绍了PC下的串行调制解调器收发端的软件架构。最后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目前系统已经能够与软件无线电硬件平台进行环路收发测试,系统性能达到国军标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2-06-30)

陈新永,杨瑞娟,李晓柏,罗菁[9](2012)在《短波窄带OFDM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技术和参数上设计实现了应急通信系统中短波窄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调制解调器。依据短波多径信道传输特性和应急通信分组突发传输的特点,研究了适合系统传输的延时相关帧检测、载波频率同步、符号定时同步和信道估计等算法。在3 kHz话音带宽上按照系统速率要求研究设计了短波OFDM调制解调技术参数和技术方案,分析了接收信号帧检测和符号定时同步响应,仿真实现了多径信道下短波窄带数据的高速传输。(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樊昕昕[10](2012)在《短波单边带数字调制解调器监控软件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机动性强、战术性好,组网容易,成本低廉,抗毁性强等优点。并且是国防、军事、航空、航海、气象、森警、防汛等领域重要或备用的通信手段。随着IC技术的发展,短波的数字通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大部分短波调制解调器的监控软件兼容性差,对运行环境要求较苛刻。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主要采用Visual Studio6SP1等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短波单边带数字调制解调器的监控软件。制定了一种文档传输的编码方案,设计实现了人机对话操作界面。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界面模块、系统设置、串口操作、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等。经实验表明整个系统操作便捷、工作稳定、兼容性强、性能指标正常,满足项目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4-01)

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高速、可靠、易于实现的数字化短波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方案。为了实现高可靠性的数字短波信号传输,搭建了用户端到用户端的转换平台设计,其中,模拟短波电台提供系统收发天线,使用计算机声卡实现数字信号与音频之间的数模/模数互转,使用计算机处理器(CPU)调制解调。根据短波通信功率受限的特点,使用恒包络调制——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作为调制方式。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时间同步,设计了一种多训练序列分段插入的帧结构方案。计算机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在信噪比15 d B下可达到10-5的误比特率,实现可靠短波通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参考文献

[1].金慧琴,王正磊,宋斌斌.窄带短波数据通信调制解调器性能测试[J].电子设计工程.2018

[2].梁津垚,潘龙禹,丁良辉,杨峰,钱良.数字化短波调制解调器设计[J].电讯技术.2015

[3].凤光华,郭强,李正东.短波调制解调器中AGC电路的设计[J].通信对抗.2014

[4].李剑阳,敖洪,周全.基于SLIP的短波通用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C].第八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会刊.2014

[5].张洋.短波宽带调制解调器中FPGA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6].王小军.基于Turbo均衡的新型短波调制解调器[J].现代电子技术.2013

[7].乔国荣,孟晓明.基于C8051f340的短波无线调制解调器的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毛新农.基于PC平台短波通信基带串行调制解调器的构造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

[9].陈新永,杨瑞娟,李晓柏,罗菁.短波窄带OFDM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2

[10].樊昕昕.短波单边带数字调制解调器监控软件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标签:;  ;  ;  ;  ;  ;  ;  

短波调制解调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