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前言

市政道路路基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对于建筑施工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给予重视,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解决施工存在的问题,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加强对其的研究,从而有效提高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1.1结构稳定性

结构稳定是影响公路路基的重要条件,稳定的结构可以保证行车荷载安全,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关科学可靠的措施保障路基结构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这样公路投入使用后,才能减少维护成本与提高运行效率。

1.2强度

路基强度影响着公路通行质量,要想保证路基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变形,就一定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做好外力应变作业,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路基强度达到施工要求,满足通行需要。

1.3水温稳定性

路基由于常年受到地下水的浸泡,同时受地面水和地下水双重作用,也直接到了其强度稳定性。不同地区水温状况是不一样的,因为水温的差异性变化,导致路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周期性调节作用,如果是冰冻区,则会出现冻胀和翻浆现象,路基强度就会减弱下降。

2市政道路中常见的路基质量问题

2.1橡皮路问题的出现

因为有些道路路基,在进行施工覆土前,没有把路庄表面的杂草、树根、泥土还有地表积水清理干净,造成橡皮路的出现。

2.2路基的结构稳定性不够

有些路基在进行施工建设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要求,使用内向倾斜的坡台阶式方法,易造成土体滑移,对路基结构内部的稳定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3路基的强度不够

因为许多道路,进行填土作业的时候,没有严格地按照规定要求,对于填土厚度或者填土材料进行控制,导致路基局部区域大块土或者填土厚度过大问题。这会造成雨水不能够及时地排除还有土层难以碾压的问题,使得路基强度的降低。

2.4路基的压实度较差

有些市政道路的路基,其在进行碾压的时候,对于路基材料干湿度没有进行合理的把握,或者因为路基施工方法的不合理,都会给路基压实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目前,进行路基施工一般采用综合机械化的施工或者是机械化的施工,采用配套的机械,相互协调运作,形成综合机械化的作业方法,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劳动的强度,提高施工的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工程的质量,节省工程的造价,确保施工的安全。所以,使用的机械应该满足道路路基的施工要求,选择适应性强的机械,尤其是合理配备压实设备,是确保路基强度的前提。

3.2严格进行施工程序

应该按照标准,做好现场、技术、物质和组织的准备工作,盲沟、挡土墙、小桥涵这类小型的构造物,一般是和路基施工同时进行的,在路基填筑之后又开挖修建构造物,不利于工程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监理人员的指令以及施工的组织与设计,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3.3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施工的测量工作主要就是施工前的准备,在各项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图纸进行研究,对比施工现场情况,确认相关投入,通过对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的比较,找准道路中线和相关结构位置,并清晰的把现场情况标注到图纸上,同时对施工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进行标明,这样现场施工人员就能准确的把握施工内容,现场施工包括导线施工、中线施工、水准点复测等,通过对现场情况的排查,解决施工中将会面临的问题,避免出现施工时障碍。施工测量工作一定要全面负责,不能马虎,要认真核对设计图纸,对比现场情况做出明确指导,发现偏差要及时解决掉,不能留到施工后期,那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想解决就会非常麻烦。施工测量有一定的程序,在放线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纵横断面定位达到标准,准确无误,不能有丝毫偏差。地面物对测量数据有一定的影响,在测量前要对路面杂物全部清理,核对网络布线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3.4确保路基土方施工质量

3.4.1路基及土方施工质量控制

在路基以及土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的质量通病,路基的边坡滑塌、路基局部沉陷、路基弹簧、路提失稳、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等等。而在挖方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土方坍塌、下陷、侧移、超挖、扰动等等问题,在回填过程中,易出现表面不平整、高度厚度控制不好,土壤不均匀下沉,含水率不精确等问题。因此,在道路路基施工开挖前,路基与沟槽的中线和边线都要经过反复测量,水准标也要高放到现场进行检验,在挖方过程中,禁止挖土机在沟槽边行走,挖出的土块应及时进行转移,填筑前要对基底进行清理,然后做压实处理,还应严格控制土的含水率。土方路基以及沟槽需要分层填筑,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边坡衔接处应进行开挖,做好排水措施,回填土中严禁夹杂超过50mm的大块干土和建筑垃圾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压实,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严禁一次填筑堆积。

3.4.2掌握压实方法

在填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层厚进行控制,每层的压实厚度应该根据试验阶段最佳铺填的厚度来进行相关控制。把土石方运至施工段进行摊铺后,使用尺子来测量松土的厚度,每填一层,其厚度都应该超过路堤宽度,并且留有一定的余宽,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得到有效控制。压实的碾压遍数、分层厚度以及压实机具的类型都应该根据土的湿度、类型、设备以及场地的具体条件来定,达到标准的压实度作为依据。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先进行试验,获取施工的参数。

3.4.3机械作业的选择和合理安排

路基土方作业,是道路路基施工的一项重要的工序,因此,应该根据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以及路基断面的形状,使用土方、土量来调配情况,合理地对于机械运行的路线进行规定,应该有详细的、全面的机械运行的作业图据,来进行施工的布置。在土内的含水量不足时,应该配洒水车进行洒水工作。当含水量比较大的时候,应该配备翻晒的机械,进行翻晒工作并且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合理的计划组织以及调备的机构,是确保施工进程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

3.5小桥涵洞与其他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5.1填料

在进行回填土料的时候,应该确保填方的稳定性和强度。通常不能够选择有机物、淤泥质土、淤泥、膨胀土含量超过8%的土壤、含有水溶性的硫酸盐超过5%的土壤以及含水量与标准规范不符合的粘性土。在进行选用的时候,要进行严格地检测工作,进行各项的检测试验,不能够使混凝土包含的砂内有过多有机质。

3.5.2填筑

在填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控制每层的厚度,每层的压实厚度应该根据有关试验确定的铺填厚度来进行相关的控制。在土石方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摊铺之后,使用尺测量松土的厚度,每填筑一层,都需要超过路堤宽度,并且留有足够余宽,来保证路基边缘压实程度。应该根据规范标准,每边都需要超出路堤的宽度0.5m的规定来进行填筑碾压工作,充分地使用施工机械进行碾压工作,能够减轻压实机械的工作量。

3.6路基防护

修筑路基对地层平衡有一定有改变,地形结构的变动使周围情况发生了转换,而路基又长期暴露在外,许多因素均能影响路基。坡面防护作业重点是防止土质边坡被冲刷和岩石边坡被风化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掌握施工当地情况,对气候、环境、地质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形成科学的数据测算,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强对岩石、土质、水文、地质、高度、坡度、材料等的使用与控制,加大治理力度。路基坡面保护是必走的一个程序,坡面保护方法较多,可以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植被进行种植,这样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成本增加美观,效果比较好,通过种植当地绿色植被,对土地进行保护利用,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调节地面湿度,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事故。通常情况下,对坡面进行防护时,需要选择那些根系发达、耐旱、易生长、多年生的植物,避免选择高大的乔木,容易被吹倒,不利于保护边坡。有些路基坡度大,就需要使用先砌石框再种草木的方法。工程防护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是用石头砌圬工防护,通过在路堤边坡注进混凝土预制块进行边坡保护。除了植物防护、石砌防护外,还有抛石和石笼防护方法。

4结语

市政工程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路基施工又关系着道路整体质量,为更好做好路基施工,就需坚持路基坚固性、稳定性、耐久性原则,明确建设思路,加强养护力度,使路基质量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太.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

[2]潘海宁.细论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10(11)

[3]马建民,韩伟锋,祝鑫.城市道路路基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8)

标签:;  ;  ;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