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放疗论文-贾鹏飞,樊晓乐,王竞立,周晓曦,汤乐民

单独放疗论文-贾鹏飞,樊晓乐,王竞立,周晓曦,汤乐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独放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单独放疗,Meta分析

单独放疗论文文献综述

贾鹏飞,樊晓乐,王竞立,周晓曦,汤乐民[1](2018)在《同步放化疗和单独放疗治疗鼻咽癌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CCRT)和单独放疗(radiotherapy, RT)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毒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由两位作者进行文献检索,制定进行标准纳入相关研究。分析实验病例的存活率和毒性。结果:5年总存活率(overall survival, OS)、3年无进展存活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3年无转移存活率(metastasis free survival, MFS)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 RR)值分别为0.85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760~0.953,P=0.005],0.638(95%CI:0.499~0.815,P<0.001),0.621(95%CI:0.403~0.957, P=0.031),CCRT组优于RT组。在1年OS、3年OS、5年MFS、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级毒性分析结果中仅黏膜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优势比(odds ratio, OR)值为1.228(95%CI:1.027~1.467),使用CCRT治疗NPC可能会增加黏膜炎的发生风险。3~4级毒性分析结果 :贫血OR值为13.075(3.094~55.251)(P<0.001)、白细胞减少OR值为7.082(4.098~12.240)(P<0.001)、黏膜炎OR值为1.350(1.027~1.467)(P=0.020)、皮肤反应OR值为1.368(1.003~1.866)(P=0.048)、口腔炎OR值为1.486(1.073~2.058)(P=0.017)、血小板减少OR值为2.088(1.142~3.819)(P=0.017)、呕吐OR值为13.250(5.547~31.652)(P<0.001)、体质量减少OR值为1.409(1.024~1.938)(P=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CCRT治疗NPC可提高患者的5年OS、3年PFS和3年MFS,可能会增加贫血、白细胞减少、黏膜炎、皮肤反应、口腔炎、血小板减少、呕吐和体质量减少的发病风险。(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海涛[2](2018)在《TACE联合放疗与单独TACE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荟萃分析(Meta)的方法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RT)与单独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方法电子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inoMed,VIP,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两人盲法筛选出1997年1月至2018年1月以来关于TACE及RT联合或未联合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的提取。数据提取主要包含TACE联合RT与单独TACE用于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近期癌栓、肿瘤反应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最后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主要的国内及国外数据库。共有18篇文章被纳入,研究患者总数2237例。其中以TACE联合RT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病例数有761例,以单独TACE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病例数有14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无法手术的肝癌,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3.59,95%CI:2.82~4.57,P<0.05);联合治疗组的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2.76,95%CI:2.19~3.49,P<0.05);联合治疗组的1年总体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2.93,95%CI:2.36~3.64,P<0.05);联合治疗组的2年总体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3.14,95%CI:2.28~4.32,P<0.05)。结论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无法手术的肝癌,TACE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独的TACE治疗,能显着提高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朱国栋[3](2018)在《JAMA Surg: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辅助叁明治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独辅助化疗比较——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以后,即便接受化疗,治疗失败的风险仍很高,患者常合并较高的死亡率。辅助性放疗可降低局部治疗失败的风险,但其在化疗时代的意义仍然不明,需进一步研究。此次推介的研究(ZAGHLOUL MS,CHRISTODOULEAS JP,SMITH A,et al.Adjuvant sandwich chemotherapy plus radiotherapy vs(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李梅,陈通,宋向奇,张卫红,付爱军[4](2017)在《胶质母细胞瘤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单独放疗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OVID数据库,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数据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研究中替莫唑胺组对比单独放疗组汇总显示:12个月总生存率[RR1.22,95%CI(1.01,1.47),P=0.04]、24个月总生存率[RR2.65,95%CI(1.86,3.7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RR2.59,95%CI(1.53~4.40),P=0.000 4]、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RR6.77,95%CI(2.82~16.26),P<0.01],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血液毒性反应:替莫唑胺组中同步治疗期对比放疗期[RR3.21,95%CI(1.89,5.46),P<0.01];替莫唑胺组中辅助治疗期对比放疗组[RR6.11,95%CI(3.70,10.09),P<0.01];替莫唑胺组中同步治疗期对比辅助治疗期[RR0.48,95%CI(0.36,0.6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血液毒性反应事件[RR1.11,95%CI(0.72,1.70),P=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结合同步和随后辅助替莫唑胺治疗提高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较高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与替莫唑胺治疗药物相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7年25期)

金福军[5](2017)在《全脑放疗联合靶向药物与单独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脑转移的患者预后差,治疗方法较少,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iadiotherapy,WBRT)联合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全脑放疗,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同。在此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靶向治疗结合全脑放疗在NSCLC脑转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联合的形式检索Pub Med、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WBRT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文献的质量评价,采取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合并效应量,使用Rev 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研究文献,共计1084例患者。结果: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OR:3.09,95%CI 2.11~4.54,P<0.00001)、1年生存率(OR:2.55,95%CI 1.84~3.54,P<0.00001)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皮疹发生率高于放疗组(OR:9.10,95%CI 2.89~28.66,P=0.0002),大多属于Ⅰ~Ⅱ度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其余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RT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瘤的疗效优于单纯WBRT,不良反应除皮疹增加外,其余反应无明显增加,在可控和可耐受的范围,WBRT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瘤值得临床推荐。(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吴盛海[6](2017)在《AZD9291单独以及联合LC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AZD9291单独以及联合LC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采用MTS方法检测AZD9291及细梗香草总皂苷(LC)单独或联合使用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60,PC-9,PC-9-IR,H1975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克隆形成试验了解AZD9291单独以及联合LC对肺癌细胞株的放疗增敏作用,计算放疗增敏比率(SER)。通过Westemblot 了解AZD9291对PC-9-IR细胞放疗后EGFR,ERK,AKT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γH2AX水平,了解AZD9291作用于PC-9-IR细胞后,放疗对细胞发生凋亡的影响。通过干扰RNA技术,沉默PC-9-IR细胞的DNA-PKcs基因,了解沉默前后AZD9291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变化。采用BALB/C nu/nu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AZD9291的体内放疗增敏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的EGFR的磷酸化水平以及Ki67,DNA-PKcs,γ-H2AX和CC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ZD9291对人肺癌细胞株H460,PC-9,PC-9-IR和H1975的IC50分别为 1.27μM,8.36nM,7.04nM 和 10.62nM。LC 对人肺癌细胞株 H460,PC-9,PC-9-IR和 H1975 的 IC50 分别为 4.190μg/ml,1.658μg/ml,1.017μg/ml 和 5.577μg/ml。不同浓度LC和AZD9291对PC-9-IR细胞的抑制作用联合指数(Combine Index,CI)从0.16到0.65不等,分布于CI=1.0下方,当LC浓度为0.5096μg/ml时,与一定浓度的AZD9291(1.76nM)的联合效应最好,CI为0.16。在肺癌H460细胞中AZD9291浓度为1.271μM和6.355μM时放射增敏指数分别为0.87(P>0.05)、1.03(P>0.05)。人肺癌 PC-9 细胞中 AZD9291 浓度为 8.38nM 和41.81nM 时放射增敏指数分别为 1.07(P>0.05)、1.12(P>0.05)。在 PC-9-IR细胞中 AZD9291 浓度为 7.04nM 和 35.19nM 时,SER 值为 1.16(P<0.005)、1.29(P<0.0001)。在 H1975 细胞中 AZD9291 浓度为 10.62nM 和 53.10nM 时,SER 值为1.03(P>0.05)、1.18(P<0.005)。AZD9291 预处理能显着降低 PC-9-IR 细胞放疗后的EGFR、AKT和ERK蛋白磷酸化水平。然而,AZD9291预处理能显着降低H1975细胞放疗后的EGFR、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但ERK蛋白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C-9-IR经AZD9291和放疗处理后的细胞凋亡率为50.4±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1.2%(P<0.01),也高于AZD9291或放疗处理组的 34.6±3.9%、25.2±2.5%(P<0.05)。经 AZD9291 处理,PC-9-IR 细胞在经过6Gy放疗8小时后,yH2AX阳性细胞达到最高,为85.3±4.8%,然后逐渐下降。但放疗后24hγH2AX阳性细胞(63.4±4.3%)和48hyH2AX阳性细胞(36.1±2.7%)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siRNA-DNA-PKcs 处理后 AZD9291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比1.09(P>0.05)。单独使用AZD9291(1.76nM)或LC(0.51μg/ml)的放疗增敏指数为1.02和0.98,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二者联合使用的放疗增敏指数为1.28,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对照组相对肿瘤体积达到2063.5 ± 149.3,单纯放疗组为1483.7 ±96.8,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ZD9291治疗组移植瘤体积为1117.5±68.0,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ZD9291联合放疗治疗组645.7±77.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01)。AZD9291治疗后能明显降低EGFR的磷酸化水平,尽管放疗对EGFR的磷酸化水平影响不大,但联合AZD9291治疗能显着降低EGFR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AZD9291治疗一方面能够减低Ki67的表达,另一方面增加CC3蛋白的表达。空白组和AZD9291组γH2AX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增高且变化不明显,但放疗组γH2AX蛋白的表达增高明显,联合AZD9291后可以显着减低γH2AX蛋白的表达。同样,与单独放疗比较,AZD9291后可以显着减低DNA-PKcs蛋白的表达。结论:AZD9291和LC对肺癌H460,PC-9,PC-9-IR及H1975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的作用。LC和AZD9291联合使用对PC-9-IR细胞具有较好的增值抑制协同作用。AZD9291通过抑制PC-9-IR细胞的增值和促进凋亡,减缓放疗导致的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进程,从而可以发挥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金福军,曾川,张献全[7](2016)在《全脑放疗联合靶向药物与单独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全脑放疗(WBRT)联合靶向药物与单用WBR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WBRT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5月。通过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合并效应量,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研究文献,共计1 084例患者。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OR:3.09,95%CI 2.11~4.54,P<0.00001)、1年生存率(OR:2.55,95%CI 1.84~3.54,P<0.00001)均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OR:9.10,95%CI 2.89~28.66,P=0.0002),但均属于Ⅰ~Ⅱ度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其余不良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呼吸困难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RT联合靶向药物治疗NSCLC脑转移瘤明显优于单纯WBRT放疗,不良反应亦无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4期)

潘琦,缑新红,李飞,艾克拜尔,刘学娟[8](2009)在《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独放疗疗效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OVID、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Revman4.2.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表明,目前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方案会引起更高的术后感染率及血液系统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结论】与单独术后标准剂量放疗相比,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方案会引起更高的感染几率及血液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但辅助联合化疗对高危患儿的影响,以及对长期存活患儿生存质量的影响和化疗的方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武警医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李革,李林虎,尹玩熙[9](2007)在《直肠癌的术前单独放疗与联合放疗、化疗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变化特征,对术前放疗和联合放疗、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146例直肠癌患者分为术前放疗组(组1)31例,放、化疗组(组2)115例。放疗总剂量为45 Gy,每周5次,每次1.8 Gy。全身化疗共2个疗程,四氢叶酸静脉滴入,随后静脉给予5-氟尿嘧啶。辅助治疗完成后4~6周采取手术治疗。结果: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除了组2的皮肤红斑症较多以外,其它并发症无显着差异。术后并发症最多的是切口延迟愈合,其次为肠梗阻,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没有显着差异。腔内B超和CT显示肿瘤大小的减少在组1为45.1%,组2为75.6%。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减少在两组中均有明显效果。总复发率在组1为35.4%,组2为20%,且两组患者都表现出远处转移的发生率比局部复发率高。结论:术前放、化疗与单独放疗相比较,治疗中和术后并发症无显着差异;而病理学治疗效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07年04期)

李配富,符蓉[10](2006)在《中西医结合 取长补短治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人类回归自然”和“绿色医药”的呼声中,中医治疗肿瘤的研究不断加强,发展前景出现了喜人的势头。为什么中医治疗肿瘤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以及患者的信任;究竟中医在治疗肿瘤方面能(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06-08-16)

单独放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荟萃分析(Meta)的方法比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RT)与单独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及远期生存率。方法电子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SinoMed,VIP,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两人盲法筛选出1997年1月至2018年1月以来关于TACE及RT联合或未联合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的相关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的提取。数据提取主要包含TACE联合RT与单独TACE用于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近期癌栓、肿瘤反应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最后通过RevMan 5.3软件,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主要的国内及国外数据库。共有18篇文章被纳入,研究患者总数2237例。其中以TACE联合RT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病例数有761例,以单独TACE作为初始治疗方案的病例数有14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无法手术的肝癌,联合治疗组的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3.59,95%CI:2.82~4.57,P<0.05);联合治疗组的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2.76,95%CI:2.19~3.49,P<0.05);联合治疗组的1年总体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2.93,95%CI:2.36~3.64,P<0.05);联合治疗组的2年总体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独TACE组(OR=3.14,95%CI:2.28~4.32,P<0.05)。结论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无法手术的肝癌,TACE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独的TACE治疗,能显着提高近期癌栓反应总有效率、近期肿瘤反应总有效率、1年和2年总体生存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独放疗论文参考文献

[1].贾鹏飞,樊晓乐,王竞立,周晓曦,汤乐民.同步放化疗和单独放疗治疗鼻咽癌的Meta分析[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2].李海涛.TACE联合放疗与单独TACE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8

[3].朱国栋.JAMASurg:局部晚期膀胱癌患者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辅助叁明治化疗联合放疗与单独辅助化疗比较——一项Ⅱ期随机临床试验研究[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8

[4].李梅,陈通,宋向奇,张卫红,付爱军.胶质母细胞瘤放疗结合替莫唑胺治疗对比单独放疗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7

[5].金福军.全脑放疗联合靶向药物与单独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7

[6].吴盛海.AZD9291单独以及联合LC对PC-9-IR细胞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7

[7].金福军,曾川,张献全.全脑放疗联合靶向药物与单独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6

[8].潘琦,缑新红,李飞,艾克拜尔,刘学娟.儿童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辅助联合化疗与术后单独放疗疗效的系统评价[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

[9].李革,李林虎,尹玩熙.直肠癌的术前单独放疗与联合放疗、化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07

[10].李配富,符蓉.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治肿瘤[N].医药导报.2006

标签:;  ;  ;  ;  

单独放疗论文-贾鹏飞,樊晓乐,王竞立,周晓曦,汤乐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