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在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阶段,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在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中企业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迫切要求。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分析了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供应链结构,构建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供应链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三元培养机制”,试图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部在课程体系改革课题总结报告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据,对不同的类型专业人才确定的教育与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也可以说,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构建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供应链结构,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从供应链的视角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1.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机制。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从高等教育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和其产业属性出发,构建物流管理人才供应链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进行合理预测,通过优化整合物流管理人才供应链,提高人才供应效率,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下,改进高校原有供需关系,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群体高度满意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这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主体部分,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

3.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设计。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体系涉及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这是构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

二、构建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供应链是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加工、分销至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业务流程,是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供应链内部的合作伙伴共享资源,实现了核心能力的有机集成,其成员之间的合作状况是供应链运作成败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的合作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整合、协调,以缔造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通过传统企业各功能间的合作策略及跨功能的合作战术甚至在供应链中跨企业的合作,以增进企业与整体供应链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如果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院校看成是一种服务性企业,那么其“原材料”则是由生源地进入高校的学生,其“产品”则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的毕业生,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人才供应链,本文借鉴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探讨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高等教育人才供应链构成。高等学校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人才。从入学———接受高等教育———就业整个过程看,颇似一个企业对产品的加工过程。把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联系起来,找到教育机构中与一般企业中供应链的相似之处。在一般企业中,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表示为由个基本节点组成的供应链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客户。高等教育的供应链具有与其相对应的节点,供应链的上游节点则为高中等生源地,而下游节点则为学生毕业之后的流向,如深入学习或者是到用人单位工作。高等教育供应链构成为即具有高等教育需求的群体如家庭、组织、个人等———高等学校的招生、选拔生源(产品采购)———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产品的生产)———就业(产品的销售)———用人单位,即接受高等学校的产品。

2.构建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供应链模型。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同任何一个企业一样,从其产生之日起,供需矛盾就已经存在着。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供求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高等教育供求由两对供求关系三大供求主体构成,即由个人(家庭)———学校组成的高等教育机会的供求关系和由学校———企业组成的高等教育产品的供求关系。另一方面,源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质:高等学校的供给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政府的制约和调节。由于信息的失真,人才需求波动,高等教育供应链中产生了类似生产企业的牛鞭效应,这种牛鞭效应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运作,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不合理。客户关系管理(CRM)是规避牛鞭效应的有效方法。因此,高等院校应该设立类似的机构或组织,专门负责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起到校企合作的中枢作用。机构既可以以行政机构的形式,也可以以校企合作平台的形式,其作用就是发挥好学校与顾客的衔接作用。

在生产型企业中,部门之间流动的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而在高等教育模型中,以学生从招生到就业为整个过程,期间发生的知识传授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应该理解为一种知识流或者信息流。供应链管理因高校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高校需要动态地更新,并且在高等教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人单位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学校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搜集和分析用人单位信息,向二级教学单位、招生部门、教学部门如实传递,由这些单位具体实施学生的培养方案。政府制定各种各样的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的供求活动中起着协调和导向作用。高等院校、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彼此间的合作与协调,同步化和集约化的整体运行方式,可以实现政府、高等院校及用人企业整体优化的目的。

结束语

应用型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是社会急需的人才。相关的高等院校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认识和发展应用型物流管理本科教育,不断地探索实践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教育途径和模式,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本文把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中,凝炼了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在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下,改进高校原有供需关系,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群体高度满意。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郝婷.基于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供应链模型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9):41-42.

[3]王福深,王伯良.从价值链理论看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J].管理科学文摘,2005(7):55-56.

标签:;  ;  ;  

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