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小说论文_李骞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虚构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说,美国,诺曼,目的论,真实,协会,书商。

非虚构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李骞[1](2019)在《“非虚构小说”的不可能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虚构小说"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因其违背了小说特有的审美元素。本文以约翰·霍洛韦尔的《非虚构小说的写作》、雪莉·艾利斯的《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威廉·津瑟的《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马克·克雷默等编的《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等西方四部"非虚构文学"的理论着作为讨论对象,结合《在冷血中》《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两部"非虚构文学"经典,论述"非虚构小说"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而所谓"非虚构小说"的准确名称应为"非虚构叙事"文学。(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6期)

唐婷[2](2019)在《非虚构小说解构历史话语的策略——以诺曼·梅勒的两个文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虚构小说的出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以《一场美国梦》和《鹿苑》两个文本为例证,探讨了非虚构小说在解读历史方面所采用的文本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及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谢香子[3](2019)在《超越“非虚构写作”——论余华小说《第七天》》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0年《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写作"专栏以来,"非虚构写作"一度成为写作热点,大批作家投入其中,创造出大量的非虚构文本,其中部分作品更是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关注度。但无论是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还是李娟的"羊道系列"、王树增的《解放战争》等,都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尚未得到普遍的广泛的认可。其中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这些作品大多只在非虚构文学界获得盛誉,一旦进入传统文学领域其价值就遭受明显的质疑。部分作家甚至直(本文来源于《新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周宁[4](2019)在《非虚构小说不可靠叙述探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虚构小说"从命名上颠覆了小说的虚构本质,但在叙事模式上却呈现出典型虚构小说的文体特点。围绕这种跨界式的写作,学界一直争议不断,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非虚构小说如何以叙事的"虚构性"表达其主张的"真实"。"不可靠叙述"作为虚构叙事作品的一种重要叙述技巧,不仅营造了曲意幽深的艺术效果,而且体现了文本阐释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多样性。非虚构小说的不可靠叙述从文本内的作者意图、文本外的读者接受和历史化语境叁个层面分析了非虚构小说叙事"不可靠"与"真实"之间的关系。"非虚构"指涉的"真实"是立足于客观真实基础的艺术真实,它不仅包括了叙述真实、情感真实、历史真实等多个纬度,同时也是一种将不同历史背景下社会、思想、经济、政治等因素纳入文学真实问题考量的辨证思维方式。(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4期)

陈庆妃,张嘉茵[5](2019)在《走出后殖民:论黄碧云小说的非虚构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殖民写作曾经是香港中生代作家黄碧云惯常使用的创作视角,她以"为了温柔的暴烈"的抗议姿态为受双重宰制的殖民地香港女性发声。经过7年的沉潜,复出香港文坛步入理智之年的黄碧云出现明显的非虚构转向,以跟踪采访、实地调查、资料档案为基础,以介入性的写作姿态关注香港无声的底层,以及日益尖锐化的青年问题,创作长篇非虚构小说《烈佬传》与《卢麒之死》。借由非虚构文学的社会承担以及对香港本土价值的重新思考,黄碧云走出了后殖民写作,实践其"有重量的自由"之文学信仰。然而,由于文学纯粹性以及风格化的追求,黄碧云非虚构写作的介入意识及其小说的公共性也是有限度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陆云[6](2018)在《美国图书市场:小说低迷 非虚构大火》一文中研究指出关键词 作者知名度 流媒体 非虚构自2013年以来,除了2015年是唯一一次例外,美国小说市场销售一直下滑。根据美国出版商协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成人小说销售比2013年下滑了16%,从52.1亿美元跌至43.8亿美元。小说过“小年(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8-12-04)

明雅文[7](2018)在《目的论指导下叙事性非虚构小说的语篇连贯与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席卷美国,叙事性非虚构文学经历了飞跃式发展。琼·迪迪翁、盖伊·塔斯特和诺曼·梅勒等作家将小说复杂的修辞写作技巧带入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创作之中,创造了一批经典的叙事性非虚构作品,此后这一风潮迅速席卷世界,涌现了一批知名的非虚构文学作家。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非虚构作品纷纷被译介到中国,获得了中国读者的青睐,但是进行非虚构文学翻译研究的人却不是很多。本文以美国记者阿南德·戈帕尔的叙事性非虚构小说《生者无善类——阿富汗人眼中的美国、塔利班和阿富汗战争》(No Good Men among the Living:America,the Taliban,and the War through Afghan Eyes)的英汉翻译为研究对象,从目的论及其叁个原则的角度对非虚构小说的翻译进行案例研究,提出非虚构文学的翻译应先确定文本的翻译目的,再以此目的为指导,确定不同的翻译策略。文章以《生者无善类——阿富汗人眼中的美国、塔利班和阿富汗战争》的其中两章为例,以目的论的目的原则为指导,结合具体的译例,探讨了如何运用增译、转换、措辞和添加脚注等方式实现原文到译文的语内连贯,以及通过再现原文的风格实现原文到译文的语际连贯,以此证明目的论对非虚构文学的指导性和适用性。目的论指导非文学性文本较多,指导文学文本较少,而非虚构作品既包含大量事实性信息,又具有文学性的特点,故本文从这个角度展开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8)

师立新[8](2018)在《现实困惑与期望丧失的非虚构表达——读彝族作家吕翼小说《寒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篇小说《寒门》,是我的同族,作家吕翼先生的近作。一座叫碓房村的村庄,冯家有冯维聪、冯天俊、冯天香、冯春雨,两男两女四个孩子;赵家有赵得位;万家有万勇。这群孩子在供奉着孔子牌位,奉行"唯有读书高"传统理念的村寨,被从小寄托了每个家庭的希望。然而,父辈迸尽力气追求的愿望并没有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实现。小说以现实的残酷把每位孩子的人生赋予了戏剧化,人性的复(本文来源于《凉山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朝全[9](2018)在《小说与非虚构的混融及其文体创新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非虚构创作兴起并形成潮流之后,小说对包括报告文学、散文在内的非虚构创作的逆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虚构手法在非虚构文本中的运用。小说与纪实、虚构与非虚构的交织混用,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在古代史传、神话、小说等作品中都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混融的特点。现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作品也包含了许多可然性、或然性的想象甚至是虚构内容。近年来引起轰动和广泛好评的许多所谓非虚构作品或小说都杂糅了虚构与非虚构的手法。小说(虚构)与非虚构的相互渗透与交合,可能带来文学创作手法、创作观念和文体上的一次刷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孙胜杰[10](2017)在《非虚构“词典体”小说的叙事与阅读——以格绒追美《青藏辞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辞典"的形式写作"小说"是近些年很多作家都在尝试的一种小说创作方式,而且是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存在的小说写作技巧。国外有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词典》,国内从韩少功《马桥词典》到戴斌《打工词典》(2011)、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2011)等都在进行"词典体"小说的创新写作。词典与小说本是两类不同的文体:一个是工具书,一个是文学作(本文来源于《阿来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非虚构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虚构小说的出现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以《一场美国梦》和《鹿苑》两个文本为例证,探讨了非虚构小说在解读历史方面所采用的文本策略,并分析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及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虚构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李骞.“非虚构小说”的不可能性[J].当代文坛.2019

[2].唐婷.非虚构小说解构历史话语的策略——以诺曼·梅勒的两个文本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谢香子.超越“非虚构写作”——论余华小说《第七天》[J].新文学评论.2019

[4].周宁.非虚构小说不可靠叙述探论[J].当代文坛.2019

[5].陈庆妃,张嘉茵.走出后殖民:论黄碧云小说的非虚构转向[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陆云.美国图书市场:小说低迷非虚构大火[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8

[7].明雅文.目的论指导下叙事性非虚构小说的语篇连贯与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8].师立新.现实困惑与期望丧失的非虚构表达——读彝族作家吕翼小说《寒门》[J].凉山文学.2018

[9].李朝全.小说与非虚构的混融及其文体创新意义[J].中国文艺评论.2018

[10].孙胜杰.非虚构“词典体”小说的叙事与阅读——以格绒追美《青藏辞典》为例[J].阿来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书奖“终生成就奖“的作家自己文学综述画格浮动本城市背景卜竭让画格的存亦威像中国·青海》、系列文化散文《北中国的...交互性叙事的四种形态

标签:;  ;  ;  ;  ;  ;  ;  

非虚构小说论文_李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