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过滤论文_黄志豪,柯秀裕,陈悦臻

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胶过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凝胶,层析,色谱,疏水,微管,乳粉,复合物。

凝胶过滤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豪,柯秀裕,陈悦臻[1](2019)在《叁维氧化石墨烯凝胶过滤材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在饮用水中的过滤材料种类较少,并且截留效率低,难循环再生,无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已难以满足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绿色生活美好期望中水资源的需求。讲述了叁维氧化石墨烯凝胶吸附材料的优势,在家庭水塔、工厂水储存、水资源管道运输中的应用,以及现阶段叁维氧化石墨烯凝胶吸附材料的性能和研究现状,并对叁维氧化石墨烯凝胶吸附材料在水资源中应用和材料循环利用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李海霞,贾然然,邢国珍,王爱武,孙金花[2](2019)在《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与硫酸铜实验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对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与硫酸铜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一套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可靠且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案,使得该实验得以在本科教学中开展。本实验的设计符合了本科生实验教学特点,为农业类院校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提供一个典型实验,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本实验不仅适用于本科生,同时也适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训练,以达到掌握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初步掌握凝胶过滤分离技术。(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23期)

焦文阳,陆宁,王兰腾,关甜,雷红涛[3](2019)在《凝胶过滤层析一步纯化MC-LR Fab的方法及吸附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高效制备高纯微囊藻毒素(MC-LR)Fab片段,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腹水中纯化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利用该Fab片段与凝胶过滤层析介质结合的特殊现象分离酶解混合物。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流动相中离子强度和pH对Fab片段在柱中保留行为的影响,结合Fab片段等电点(pI)及聚集性质分析二者结合机制。结果表明,腹水经protein G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IgG,IgG经木瓜蛋白酶酶解,主要产物为Fab片段、Fc片段和少量IgG,酶解混合物经凝胶过滤层析一步纯化获得纯度为94.5%,回收率为51%,对MC-LR抑制率为94%的Fab片段。Fab片段pI为6.02,由于表面较强疏水性产生聚集,疏水吸附导致Fab片段与凝胶过滤层析介质结合,降低流动相中离子强度,减弱疏水作用同时提高pH增强离子排阻作用可使Fab片段消除吸附,实现了Fab片段的高效制备。(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暴晓博,任军,王玉凤,贾凌云[4](2019)在《基于凝胶过滤色谱的β2微球蛋白标准品单体定量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β2微球蛋白(B2M)标准品是研究透析相关淀粉样变和评估血液透析器透过效率的重要试剂。B2M易于聚集的特性导致其作为标准品的单体浓度降低,使得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为了准确评价B2M标准品的质量,该研究建立了基于凝胶过滤色谱的B2M样品中非聚集单体的定量检测方法。使用TSKgel SuperSW2000 (30 cm×4.6 mm, 4μm)凝胶筛分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pH 7.2~7.4),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25℃。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80 nm,外标法定量。在0.05~0.50 g/L的B2M单体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4 8。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0.08 g/L,添加水平为0.10~0.30 g/L时,回收率为85.0%~96.7%,相对标准偏差为1.7%~3.3%。使用该方法对实验室自制重组人B2M标准品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且不受溶液中B2M二聚体的干扰,适用于B2M标准品的质量分析。(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5期)

杨宁宁[5](2019)在《木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构筑与过滤分离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可再生资源受到全球性共识的背景下,合理开发木质资源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从生物质材料中剥离出纳米纤维素,利用其高长径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等特点可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气凝胶材料。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制备过程中各组分的微观形貌、晶型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对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最大承载力测定、耐久性的测试、对不同溶剂的接触角测定以及对含不同类型的微/纳米颗粒溶液的过滤分离探讨纳米纤维素的油水分离机理及对微/纳颗粒的拦截性能。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杨木木粉作为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原料,经过化学预处理结合离强度超声的纤丝化处理过程,得到的纳米纤维素具有高长径比、反应活性强和易于组装等优点。将不同浓度的纳米纤维素溶液在预冻12小时后再冷冻干燥得到一系列纳米纤维素气凝胶,通过改变纳米纤维素的用量和浓度探索制备具有最佳油水分离效果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工艺方案。(2)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试仪对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微观形貌和晶型结构以及润湿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发现: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具有超高的孔隙率,且具有特殊的润湿性能,在被蒸馏水润湿后,因为水的疏油性能而具备良好的水下疏油能力,可利用油和水自身重力驱动实现油水混合物的过滤分离,分离速度较快,分离效率可达100%。(3)研究苛刻条件下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油水分离性能。通过配置盐酸、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和油类的混合溶液,研究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分离速度和分离效率,实验表明不同PH环境并不影响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分离速度,也不影响耐久性,分离速度下降情况与蒸馏水中情况类似,下降比例相近,分离效率始终保持100%。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在六种不同环境下接触角值差别非常小,在水下对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润湿情况几乎不改变,一直处于无法润湿的状态,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在水下的疏油性能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连续油水分离性能研究表明可一次性分离1975 ml油水混合物,分离效果为19515g/g,可用于连续分离油脂及微纳米粒子。(4)研究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对纳米四氧化叁铁、纳米钛酸钡、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碳化硅、银纳米线、纳米氧化铁等6种含有微纳颗粒的水悬浊液的过滤分离性能。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对微纳米颗粒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分离速度,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增大(银纳米线>四氧化叁铁>氧化铁>钛酸钡),分离速度依次增大,并且微纳米颗粒不会堵塞气凝胶的孔隙,可重复循环使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王虓宇[6](2017)在《两种凝胶过滤介质纯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PV)感染引起、危害极大的急性传染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通过疫苗预防。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因接种方便,成本相对较低而一度被广泛使用,但可能引起疫苗相关麻痹病例(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和疫苗衍生株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灭活脊灰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能有效避免 VAPP 和 VDPV,采用IPV取代OPV是《全球消灭脊灰战略终结计划》的要求。而在全世界消灭脊灰后,采用野毒株(Salk株)生产IPV对生物安全水平要求更加严格,因此WHO鼓励疫苗厂家研发Sabin株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Sabin strain,sEPV)。按我所现行sIPV生产工艺,病毒培养后进行病毒液收获、过滤澄清、超滤浓缩,获得的病毒浓缩液以Sepharose CL-6B凝胶和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填料进行纯化。当前我所纯化工序所用时间较长,为满足后续工艺规模,我们需要选择更高效和快速的凝胶介质。本研究通过按3%和6%两种柱体积上样量,依次对Sepharose CL-6B和Sepharose 6FF两种不同的凝胶填料进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纯化比较,并完成后续的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通过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两种凝胶过滤填料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纯化效果的影响,为改进sIPV生产工艺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凝胶过滤介质层析对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离纯化效果。方法将Ⅰ、Ⅱ、Ⅲ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收获液各3批经超滤浓缩后,分别采用Sepharose CL-6B和Sepharose 6FF填料进行凝胶过滤纯化,分段收集各纯化峰,检测D抗原及蛋白含量,计算比活性、蛋白去除率及抗原回收率,确定病毒峰收集范围。然后,进一步利用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填料对凝胶层析纯化液进行纯化后,检测Vero细胞DNA、Vero细胞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卡那霉素等残留含量。结果Sepharose 6FF填料按6%柱体积上样进行凝胶纯化,纯化的Ⅰ、Ⅱ、Ⅲ型病毒收获液抗原回收率均值分别为78.69%、78.03%和78.37%,与Sepharose CL-6B填料按3%柱体积上样(77.29%、78.60%和77.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填料纯化的各型收获液再经离子交换纯化后,蛋白去除率、比活性、Vero细胞DNA残留量、Vero细胞蛋白残留量、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卡那霉素残留量检测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叁部(2015版)相关要求,两种填料纯化的各型收获液比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Sepharose6FF纯化的各型病毒纯化液抗原回收率和比活性与Sepharose CL-6B无明显差异,但Sepharose6FF可以增加上样量,从而减少层析纯化次数,大幅提高纯化效率,可用Sepharose6FF替代SepharoseCL-6B纯化脊灰病毒。(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9-01)

李琬聪,李青,董方,郭占勇[7](2016)在《菊糖分子量的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检测方法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芋是一种耐盐抗旱植物,可用于生产菊糖.菊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活性受到聚合度的影响.本研究对比了各项条件,总结得到了一套可以用于测定菊糖相对分子量的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方法:纯水为流动相,0.8 m L/min洗脱,Shodex OHpak SB-804HQ色谱柱检测,柱温控制在30℃,样品进样量为每次20μL,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RID),采用Sigma公司生产的右旋糖酐标准品,绘制二次方的标准曲线,检测菊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同时利用确定的凝胶过滤色谱(GFC)方法,观察了种植于海岸带盐碱地的菊芋块茎采收后在贮藏过程中的菊糖分子量的变化,发现在?20℃的贮藏条件下,菊芋中的菊糖不会发生剧烈降解,可长期保存提取分子量相近的菊糖.本研究对分析菊糖的分子性质提供了方法基础,对菊芋的采收贮藏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陶清萍,曹诚,张部昌,刘萱[8](2016)在《利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人源γ-微管环形复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人源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物(γ-tubulin ring complex,γTuRC)。方法利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人源293FT细胞裂解产物;利用免疫印迹检测γTuRC和γ-微管蛋白小复合物(γ-tubulin small complex,γTuSC)所在的洗脱组分,实现复合物与游离蛋白分离。结果γTuRC复合物组成型组分γ-微管蛋白(γ-tubulin)、γ-微管蛋白复合物蛋白2(γ-tubulin complex protein 2,GCP2)、GCP3和GCP4在第4洗脱组分(4#)被洗脱富集,该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06;γTuSC复合物组成型组分γ-tubulin、GCP2、GCP3蛋白在14#洗脱组分被洗脱富集,该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105;未掺入的游离蛋白组分在18#洗脱组分后被洗脱下来。非变性凝胶电泳可在相应组分中检测到γTuRC和γTuSC复合物。结论γTuRC复合物在凝胶过滤层析4#洗脱组分得到富集;γTuSC复合物在14#洗脱组分得到富集。上述复合物与游离蛋白成功分离,可用于后续复合物组装研究。(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6年07期)

甘惠贞,林淑瑜,潘丹婷,杨昌云[9](2015)在《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乌司他丁中乌司他丁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乌司他丁中乌司他丁的含量。方法色谱柱:凝胶柱TSKgel G3000SWxl(7.8 mm×300 mm,5μm);流动相:[0.001 mol·L-1磷酸二氢钠-0.001 mol·L-1磷酸氢二钠(39∶61)]-乙腈(90∶10);流速0.7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结果乌司他丁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781 25~50.00 U(r=0.999 9);低、中、高剂量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2%,100.17%,100.21%,RSD分别为0.633%,0.568%,0.414%(n=3)。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乌司他丁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医药导报》期刊2015年06期)

贾云虹,宋晓青,杨凯[10](2015)在《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TSK-2000SWXL(7.8 mm×300 mm),流动相为6 mol/L盐酸胍溶液,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的检出限为2.8μg/m L,回收率在93%~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用此方法检测婴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凝胶过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本文对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与硫酸铜实验进行了改进,给出一套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结果可靠且重复性好的实验方案,使得该实验得以在本科教学中开展。本实验的设计符合了本科生实验教学特点,为农业类院校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提供一个典型实验,同时降低了实验成本。本实验不仅适用于本科生,同时也适用于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训练,以达到掌握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初步掌握凝胶过滤分离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胶过滤论文参考文献

[1].黄志豪,柯秀裕,陈悦臻.叁维氧化石墨烯凝胶过滤材料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9

[2].李海霞,贾然然,邢国珍,王爱武,孙金花.凝胶过滤分离血红蛋白与硫酸铜实验的改进[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焦文阳,陆宁,王兰腾,关甜,雷红涛.凝胶过滤层析一步纯化MC-LRFab的方法及吸附机制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19

[4].暴晓博,任军,王玉凤,贾凌云.基于凝胶过滤色谱的β2微球蛋白标准品单体定量检测方法[J].色谱.2019

[5].杨宁宁.木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构筑与过滤分离性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6].王虓宇.两种凝胶过滤介质纯化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7].李琬聪,李青,董方,郭占勇.菊糖分子量的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检测方法及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研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6

[8].陶清萍,曹诚,张部昌,刘萱.利用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人源γ-微管环形复合物[J].军事医学.2016

[9].甘惠贞,林淑瑜,潘丹婷,杨昌云.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乌司他丁中乌司他丁的含量[J].医药导报.2015

[10].贾云虹,宋晓青,杨凯.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J].食品科技.2015

论文知识图

的Q-琼脂糖(A)和凝胶过滤层...蛋白纯化图谱蛋白纯化SDS-PAGE图谱(考马斯...五味子多糖SCP-0的GPC色谱图分子量为3k-5kDa花生肽的分子量分布图一2cDNA分级分离步骤使用的自制sPehiFu...

标签:;  ;  ;  ;  ;  ;  ;  

凝胶过滤论文_黄志豪,柯秀裕,陈悦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