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联飞: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论文

赵联飞: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论文

[摘 要]基于在四川绵阳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发现70后在微信中更倾向于使用匿名,而在微博中则相对倾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但90后恰恰相反,在微信中相对于倾向使用真实姓名,而在微博中倾向于匿名。地缘关系在朋友圈构成中的重要性对70后、80后和90后来说逐渐降低。与70后相比,80后和90后将工作和生活进行区分的比例更高。“不认识的人”在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提及率中逐渐上升。70后、80后、90后三个群体的微博客粉丝平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代际差异

网络交往是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方面。在早期的互联网应用中,如,新闻组、BBS,网民之间已经形成了社交网络,而这种社交网络正如互联网研究者威尔曼(Wellman)和古丽亚(Gulia)指出的那样,基于网络发展出来的社区不同于现实中的社区,其根本的特征是以个人关系网络为基础的个人社区。[1]由于人们在互联网发展早期仅限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基本上没有线下互动,所以又称这种社区为“虚拟社区”。根据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与现实中的身份是否一致以及成员之间往复交往程度的高低,可以对虚拟社区进行分类。[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网络交往平台不断出现。2002年,中国第一家博客诞生;2007年,微博客开始出现;2011年,微信、陌陌上线。除此之外,随着这些新平台的出现,网民的社交网络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70后、80后、90后是我国上网人群的主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8年发布的最近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20—49岁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7.8%,这部分网民基本上正好由70后、80后、90后这三个世代人群所组成。[3]他们的社交网络情况反映了网络社交的发展趋势。

本文利用笔者2015年8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展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调查数据对70后、80后、90后的社交网络现状进行分析。该调查选取了绵阳市区(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和三台县作为调研区域,在四个区域内采取多级概率抽样方式抽取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102个。样本中,男性比例为45.3%,女性比例为54.7%;未婚占25.2%,已婚占73.2%,离婚比例为1.6%;就受教育程度来说,未受过教育的占0.2%,小学占4.3%,初中占35.2%,高中占28.5%,职高/技校/中专/中师占12.1%,大专占12.3%,本科占7.4%,研究生占0.1%;样本平均年收入为30444元。①样本中包含了在校学生。如果剔除这部分人群,则样本的平均年收入为32763元。

一、匿名化策略的代际差异

(一)匿名化策略

通常,网民虚拟社区中并不使用真实姓名,而是使用网名或者昵称(nickname)。网名和网络中的头像(avatar)一样,实际上表达了网民的个体兴趣、爱好或者审美趣味,可以视为网民在网络空间的一种自我呈现。[4][5][6]在虚拟社区发展早期,不少网民在虚拟社区中刻意隐瞒自身的真实情况,所以有“见光死”的说法。②“见光死”指在线交往的朋友在线下见面时发现对方实际形象不如网上描述的那样吸引人。

利用灰色预测不能把原始观测数据作为一个简简单单的随机过程,而是把它看作一个随时间一起演变的灰色过程。通过对原始观测数据序列的处理加工,利用一次或者多次的累加累减使事物的灰色量达到白化的程度,突显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从而建立相应的变形预测微分方程,预测出事物的发展趋势。对于灰色模型来说,它所采用的数据既可以是线性的数据,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数据,数据具有灵活性[1]。

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全球范围内的第一个微博服务网站(Twitter)在2006年左右出现在美国,中国的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网)则出现于2007年。经过两年左右的缓慢发展,中国的微博在2010年取得了爆发性增长,当年底用户达到了6311万,2011年底用户达到了2.5亿,2018年6月底则进一步达到了3.38亿。[8]微博的快速发展宣告了自媒体时代的全面来临。

结合前面关于70后、80后、90后在微信和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90后匿名化处理策略迥异于70后。如果我们将微信和微博中的匿名化情况综合起来看,那么可以看到匿名化策略的代际差异。

从交往目的来说,使用真实姓名更容易获得信任并发展出线下的交往关系,因此,网民在虚拟社区中是否使用真实姓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加入虚拟社区的目的。③当然,网民通常加入不止一个虚拟社区,可以在有的虚拟社区中使用真实姓名,在另外一些社区中使用网名。如果网民加入虚拟社区的意图在于利用虚拟社区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那么使用真实姓名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如果仅仅是为了兴趣或者爱好,那么往往并不使用真实姓名,并且也不在意其他人是否使用真实姓名。在问卷调查前的深度访谈中,一位自行车的爱好者向笔者提到:“现在都避免真实姓名了,全都是喊网名,骑自行车就是骑自行车,不像车友会交得这么深,我们有共同爱好,我们骑车。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只知道绰号,他们也不知道我真实姓名”。从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位被访者主要是为了通过虚拟社区去认识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人,这里最重要的是对方要和自己有相同的爱好,其他并不重要。

(二)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

采用差减法测定萤石中氟化钙的含量,其中,全钙的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实验原理同标准GB/T 5195.1—2006方法1,但是分解试样操作方法与其稍有区别:该标准方法采用盐酸-硼酸-硫酸分解试样,其中采用硫酸的目的是为了沉淀分离钡,以免钡与钙同时被滴定,造成结果偏高。考虑到本实验室很少接收含钡萤石试样,故采用盐酸-硼酸分解试样。如钡含量较高,可在分取滤液之后加几滴硫酸沉淀分离钡元素。

表1 70后、80后、90后在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有效否是合计698 204 902 77.4 22.6 100.0 77.4 100.0

进一步的交互分析表明,70后、80后、90后在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作为用户名的情况有一定差异。具体来说,90后在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7%,而70后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最低,仅为19.3%,80后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则介于二者之间(见表2)。卡方检验表明,这一差异不显著(α=0.05)。不过,总的趋势是,随着网民年龄的降低,在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的倾向性越高。

表2 70后、80后、90后在微信中使用真实姓名的交互分析(N=902)

合计您的微信昵称是否使用您的真实姓名?是10.3%21.9%27.0%22.6%否年龄分组70后80后90后合计89.7%78.1%73.0%77.4%100.0%100.0%100.0%100.0%

(三)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

相对来说,70后在微信中更倾向于使用匿名,而在微博中则相对倾向于使用真实姓名。但90后恰恰相反,在微信中相对于倾向使用真实姓名,而在微博中倾向于使用匿名。80后在微信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位于70后和90后中间,在微博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十分接近于90后。从社交对象角度分析,尽管微信和微博都是虚拟社区赖以生成的平台,但微信主要是一个用来维系强关系的沟通软件,而微博是一个用于弱关系的沟通软件,由于微信中的大多数人在现实中互相认识,基本上互相知道真实身份,因此,在微信中匿名实际上只是使用者出于安全或者建构网上自我的考虑。90后在强关系软件上使用真实姓名,意味着90后将微信作为维系强关系的主要手段;而80后和90后在弱关系性质的微博平台上相对多地匿名,则可以认为80后、90后更多的是将微博作为一个自我呈现的空间。80后在微信上匿名的情况位于70后和90后中间;笔者认为,这可能表明了80后在微信上管理强关系的情况介于70后和90后之间。

表3 70后、80后、90后在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情况(N=174)

有效是,并且已申请官方认证是,但没有申请官方认证不是合计频率4 5 2 9 1 0 0 1 7 4有效百分比2 5.9 1 6.7 5 7.5 1 0 0.0累积百分比2 5.9 4 2.5 1 0 0.0

表3中的数据表明,在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为42.5%,而未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为57.5%。而表4中交互分析表明,90后在微博中不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最高,达到58.4%,80后的情况与90后接近,为58.2%,而70后不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为50%。统计检验表明,这一差异不显著(α=0.05)。不过,总的趋势是,网民年龄越小,在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比例越低。

表4 70后、80后、90后在微博中使用真实姓名的交互分析(n=174)

就您最常用的那个微博账号来说,您的微博昵称是否使用您的真实姓名?合计是,并且已申请官方认证是,但没有申请官方认证 不是70后27.8%22.2%50.0%100.0%年龄分组80后32.7%9.1%58.2%100.0%90后21.8%19.8%58.4%100.0%合计25.9%16.7%57.5%100.0%

(四)匿名化策略的代际差异

STEM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STEM素养,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素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综合设计的能力。整体而言,其综合性体现在两方面:一为形式上的学科元素的综合;一为设计方法中的能力综合。

新浪微博于2010年开通,这一年通常被称为微博元年。④除了新浪微博,网易等也有微博服务,但其中新浪微博最为知名。自微博开通以来,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微博客限制发表内容在140字以内,适合发表言简意赅的内容,同时,微博在推特(Tweeter)等应用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允许用户发布图片、动画和小视频等内容,这使得微博的吸引力大为增加。和微信中的信息仅朋友圈可见不同,微博用户发布的信息通常情况下是公开的,也即是说,微博客是一个媒体,而微信中的信息只对朋友公开。因此,在微博中,用户在登录之后可以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评论,也可以和内容的发布者进行沟通(有特殊设定的除外)。同时,因为微博是一个自媒体,不少公众人士也将微博作为一个与公众沟通的平台,而许多用户也通过微博来表达对公众人物的喜爱和支持,这一点在一些学者、名人、明星那里特别的明显。在微博用户之间,关注是一个关键性的变量。所谓关注,类似于脸书(Facebook)中的“跟随”(follow),当用户关注一个对象时,微博后台会将其所关注对象的动态推送至该用户,用户称为被关注对象的“粉丝”(fans)。而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这一过程也即是所谓“圈粉”,那些拥有众多粉丝的人也就成为所谓的“大V”。⑤“大V”是指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由于经过认证的微博用户,在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的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此,网民将这种经过个人认证并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称为“大V”。

二、社会网络图景的代际差异

(一)强关系与弱关系

强关系和弱关系是笔者在分析70后、80后、90后社会网络途径的一个基本维度,这一维度反映了个体的社会网络结构情况,体现了个体社会网络的特征。笔者在调查中询问被调查者在微信好友中最多的三类人,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重应答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5 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构成

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同学60125.673.2同事54823.366.7

响应个案百分比N 百分比家人和亲戚街坊邻居老乡业务往来关系不认识的人其他总计683 140 72 168 35 104 2351 29.1 6.0 3.1 7.1 1.5 4.4 100 83.2 17.1 8.8 20.5 4.3 12.7 286.4

表6报告了对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与世代的交互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对70后来说,微信中好友提及率最高的三类依次为“家人和亲戚”“同事”“同学”,对80后和90后来说,微信中好友的类别提及率最高的三类均依次为“家人和亲戚”“同学”“同事”。这一结果表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构成更为相似,微弱的不同在于,对于90后来说,“同学”的提及率很高,几乎接近于家人,这表明,朋友圈中同辈化的程度更高。而从其他类别的占比来看,70后中,“业务往来关系”“街坊邻居”“老乡”的提及率分别为26.9%,22.9%和13,6%;80后中,“业务往来关系”“街坊邻居”“老乡”的提及率分别为20.8%,16.5%和5.1%;而90后中,“业务往来关系”“街坊邻居”“老乡”的提及率分别为10.5%、9.4%和8.4%。这一结果表明,地缘关系在朋友圈构成中的重要性对70后、80后和90后来说是逐渐降低的;与70后相比,80后和90后将工作和生活进行区分的比例更高,这一点从“业务往来关系”在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提及率中逐渐减低可以得到观察。最后,“不认识的人”在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提及率中逐渐上升,这表明,对70后、80后、90后这三个群体来说,虚拟社区中的陌生人交往水平是随着世代的推移而逐渐上升的。

表6 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构成交互分析

年龄分组总计70后 80后 90后同学 计数173266162601同事家人和亲戚百分比计数百分比计数62.0 175 62.7 229 75.8 244 69.5 290 84.8 129 67.5 164 548 683百分比82.182.685.9街坊邻居老乡计数百分比计数百分比64 22.9 38 13.6%58 16.5 18 5.1%18 9.4 16 8.4%140 72业务往来关系 计数757320168

注:百分比和总计以响应者为基础。

年龄分组总计70后 80后 90后不认识的人35其他104总计百分比计数百分比计数百分比计数26.9 8 2.9 30 10.8 279 20.8 13 3.7 49 14.0 351 10.5 14 7.3 25 13.1 191821

从调查结果看,70后、80后、90后的微信好友中,最常见的关系均是“家人和亲戚”“同学”“同事”这三类人,其提及的比例分别占被调查样本的83.2%、73.2%和66.7%。这一结果表明,血缘、业缘和学缘是这三个世代最为重要的基础。而从其他的交往对象看,业务关系作为微信好友的提及率到达了20.5%,街坊邻居的提及率为17.1%,老乡的提及率为8.8%。这表明两点,一是地缘关系在社会网络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大为减弱,街坊邻居和老乡在朋友圈的重要性较弱;二是微信本来是一个联系强关系的软件,但“业务往来关系”在微信好友中的提及率达到了20.5%,这表明,对很多人来说,微信的作用不仅仅是保持亲情和友情,同时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具,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此外,在微信中,不认识的人比例为4.3%,这表明,尽管微信作为强关系维护平台,但其中也有弱关系的存在,从平台的功能角度来说,强关系和弱关系平台存在融合的趋势。

(二)从线上到线下

网络交往在早期被称为虚拟社区,其主要的意涵是指网民仅在线上保持沟通,而不涉及线下交往(也称离线交往)。而随着虚拟社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逐渐将网络上的交往延伸至现实社会之中。在调查中,我们询问被调查者是否加入在线兴趣组织,并询问那些加入在线组织的人和同一在线组织的成员互相认识的情况,结果表明基本上呈现“三三”制的情况。

表7 70后、80后、90后与在线组织成员的认识情况

频率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大部分在网络上交流以前就认识4230.430.4大部分是通过网上交流认识,最后成为线下的朋友大部分只是网上交流,线下没有交流42 54 30.4 39.1 60.9 100.0合计138100.0

表7中数据表明,约有39.1%的人和在线组织的成员仅仅保持线上交流,且此前也不认识;而30.4%的人则表示自己认识所加入的网上兴趣小组中大部分成员,另有30.4%的人表示自己在加入兴趣小组之前,与其中的成员大部分都不认识,而是通过网上交流成为朋友,并建立起线下的交往关系。⑥这里所分析的虚拟社区仅仅包括了加入在线组织的情况,未能涵盖其他类型的虚拟交往(例如说BBS/社区)等,因此对虚拟社区“在线-离线”关系转换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近期,我阅读了作家周大新写的一部小说《天黑得很慢》。小说阐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实: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很多老人并没有做好面对老年的准备,以为这段路与以前走过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路段没有太大的不同。但他们不知道,虽然路面还是原来的路面,但此段路的沿途风景,与以往走过的相比,已相去甚远。适应这种沿途风景的变化,需要有人帮助!

表8 70后、80后、90后与在线组织成员的人士情况(n=38)

对于这些兴趣小组的成员,您认识他们的情况是大部分在网络上交流以前就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网上交流认识,最后成为线下的朋友大部分只是网上交流,线下没有交流合计年龄分组70后18.4%21.1%60.5%100.0%80后90后34.5%35.6%32.7%35.6%32.7%28.9%100.0%100.0%合计30.4%30.4%39.1%100.0%

表8中的交互分析结果则表明,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在“线上—线下”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对70后来说,线下认识后进行线上交流、线上认识后成为线下朋友以及仅保持线上交流这三类情况的比例依次分别为18.4%、21.1%、60.5%;而80后的这三类情况的比例依次分别为34.5%、32.7%和32.7%;90后的这三类情况的比例依次分别为35.6%、35.6%和28.9%。统计检验表明,这一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α=0.05)。综合起来看,90后最不喜欢“虚拟交往”,他们与在线组织中的成员大部分在之前就认识,不认识的也更倾向于发展到线下认识,其仅保持虚拟交往的比例仅有28.8%。80后也有和90后类似的倾向,但程度略弱;而70后将在线组织中的朋友转为线下朋友关系的比例最低,仅为21.1%。

王家会水文站由山西省水文总站于1958年5月设立,位于山西省代县峪口乡王家会村,是滹沱河一级支流峪口河的区域代表站,该站为按区域原则规划的基本站,代表山西省中部(五台山背坡)土石山区,为研究降水-径流关系积累水文资料。主要测验任务有:水位、流量、泥沙、水温、冰凌、降水。

(三)粉丝与关注

综上所述,为了推行水价改革,发挥出水价政策的节水杠杆作用,要深入分析水价和水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围绕水权配置、设施完善、价格调整、产权改革、奖补机制、协会规范“六位一体”进行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规范计量设施,落实节水措施,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供水效率与供水效益,从而实现用水户节水意识的提升,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微信目前在网民中广泛使用,其渗透率在2018年达到86.9%。[7]由于微信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社会网络交往平台,对微信中是否使用真实姓名的观察可以看到网民在网络交往中的差异。表1中的数据表明,样本中有22.6%的人在使用微信时使用真实姓名作为昵称,而77.4%的并不使用真实姓名。这表明,大多数网民仍然习惯在网络社交中使用网名。

从根本上说,微博是一项自媒体应用。前文提到,微博中匿名化的比例较高,80后和90后均有较大比例采取匿名化策略。由于在微博使用中,网民之间可以通过互相关注而成为好友,从而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动态情况并互相交流,因此微博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是一个自媒体,同时又充当社交工具。但由于微博中的互动和交流在没有特殊设定的情况下是公开的,在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被“围观”的状态,因此其交流内容的私密性要弱于微信。

在微博中,关注他人即成为他人的粉丝。粉丝是互联网用户网络交往对象的一个重要来源。本项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平均有88.95个粉丝,最高达到2018,而粉丝数量最少的则一个没有。为了更好地观察被调查者的粉丝数量差异,我们将该变量转化为一个序次变量,从而描述其分布。

表9 70后、80后、90后的微博粉丝数量分布描述

0个1-9个10-29个30-99个100个以上合计频率10 27 46 51 38 172有效百分比5.8 15.7 26.7 29.7 22.1 100.0累积百分比5.8 21.5 48.3 77.9 100.0

表9中的数据表明,约有5.8%的微博用户没有任何粉丝,粉丝在1—9个的占比15.7%,在10—29个之间的占比26.7%,在30—99个之间的占比29.7%,在100个以上的占比为22.1%。从这一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微博中粉丝数量的分布验证了“二八定律”,即20%左右的微博客用户拥有较多的粉丝;并且,样本中,微博客粉丝数量的中位数约在30个左右,结合均值为89.95这一事实,不难得出结论,微博客粉丝数量的分布是一个“负偏态”分布(左偏态分布)。

表10 70后、80后、90后的粉丝数量代际差异分析(n=172)

微博的粉丝数量0个1-9个10-29个30-99个100个以上合计70后5.6%44.4%16.7%22.2%11.1%100.0%年龄分组80后10.9%14.5%29.1%34.5%10.9%100.0%合计90后3.0%5.8%11.1%15.7%27.3%26.7%28.3%29.7%30.3%22.1%100.0%100.0%

表10中的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70后来说,粉丝数量在1-9个之间最为常见(44.4%);对于80后来说,粉丝数量在30-99个之间最为常见(34.5%);对于90后来说,粉丝数量在100个以上最为常见(30.3%)。费雪尔精确检验(Fisher’exact test)表明,这一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α=0.01)。

三、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

时代的变迁影响了个体的社会网络关系构建。由于城市化进程、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的作用,80后、90后群体的个人社会网络的构成以及形成途径和70后相比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网络图景。为了描述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的代际差异,此处使用雷达图来对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进行画像。画像的基本指标是从微信朋友圈中构成、匿名化程度以及线上—线下朋友的转换率这几个方面进行选取。

具体来讲,微信朋友圈构成的三个指标包括如下:第一个指标采用微信朋友圈中“亲戚和朋友”提及率来测量血缘关系重要性;第二个指标采用“老乡”和“街坊邻居”这两类朋友的提及率平均值来测量地缘关系重要性;第三个指标采用“业务往来关系”和“同事”这两类朋友的提及率平均值来测量工作关系重要性。匿名化程度则分别采用微信昵称不使用真实姓名(朋友圈匿名)的比例和微博匿名的比例(自媒体匿名)作为测量指标;线上-线下朋友的转换率则使用选择“大部分是通过网上交流认识,最后成为线下的朋友”这一选项的比例作为测量指标。所得到的雷达图如图1所示。

公募体育基金会拥有更多的公共资源,每年可以募集到大量的资金,《基金管理条例》规定公募体育基金会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公募体育基金会每年必须开展大量的体育公益活动,确保完成公益支出比例,因此公募体育基金会需要配备较多的专职工作人员,组建成专业团队,保证基金会的正常运营。部门设置也较齐全,内设项目筹资、体育项目研发、体育项目实施、体育市场推广等部门。相比之下,我国非公募体育基金会因受资金限制,专职工作人员配备极其不完善,一般仅有几名专职工作人员,没有成体系的专业运营团队,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非公募体育基金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以至名存实亡。

从图1中可以看出,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总的来说,80后和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较为接近,而70后和80后、90后之间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就社会网络关系的基础来说,血缘关系在三个群体中的地位较为稳定,但地缘关系的基础作用对80后和90后来说下降十分明显;业缘关系对70后和80后社会网络形成的作用较为一致,但对90后来说下降明显。网络社交应用成为构建社会网络的新工具和平台,通过线上朋友向线下朋友转换从而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情况在80后、90后那里越来越流行;80后、90后维护社会网络与自我表达相分离的程度明显高于70后,其在微信和微博的不同匿名策略表明了这一点。

图1 70后、80后、90后的社会网络图景

参考文献:

[1]Wellman,B.and M.,Gulia,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In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Smith M.A.,&Kollock,P.,Ed.London,Routldge,1999,167-194.

[2][5]赵联飞,郭志刚.虚拟社区交往及其类型学分析[J].社会科学,2008(8).

[3][7][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18.8.

[4]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以网名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

[6]陈俊,张积家,王嘉英.大学生网名命名动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4).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297(2019)02-0059-09

[作者简介]赵联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互联网与社会、社会统计学、青年研究、港澳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0后、80后、90后代际文化差异与网络参与关系研究”(批准号:13BSH03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戴婕

标签:;  ;  ;  ;  ;  ;  ;  ;  ;  ;  ;  ;  ;  ;  ;  

赵联飞: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70后、80后、90后网络交往的代际差异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