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德勒兹本体论之比较

朱熹与德勒兹本体论之比较

论文摘要

<正>一、导论本文试用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本体论思想,来解释朱熹的理气关系及"太极"的概念。德勒兹并未深刻了解过中国思想,因此虽然他与朱熹的思想有些许内在的相似性,但应非受到中国思想影响所致,仅是一种巧合。当然,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比较时代与文化相差如此巨大的两位哲学家并非易事,结论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做比较者的背景和偏好;但自两者的哲学之内容出发,这样的比较虽然不够准确,但还是有启发新思维的可能性和价值的。

论文目录

  • 一、导论
  • 二、德勒兹的本体论
  • 三、朱熹:理与气
  • 四、太极
  • 五、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熊古思

    来源: 朱子学研究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哲学

    单位: 厦门大学国学院

    分类号: B244.7;B565.59

    页码: 187-192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398K

    下载量: 17

    相关论文文献

    • [1].刘清四:朱熹的贤内助[J]. 炎黄纵横 2018(10)
    • [2].朱熹的美善观[J]. 中国美学 2016(01)
    • [3].朱熹理气论与有机世界观[J].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1)
    • [4].朱熹像[J]. 朱子文化 2019(06)
    • [5].朱熹早年仁论的思想世界——李侗仁论思想探赜[J]. 现代哲学 2020(02)
    • [6].七律·咏朱熹[J]. 朱子文化 2020(01)
    • [7].朱熹书信中的读书之法[J]. 朱子文化 2020(01)
    • [8].儒家生活方式的重建——朱熹修礼的基本原则探析[J]. 社会科学论坛 2020(03)
    • [9].朱熹论“理一分殊”中的同一与差异[J]. 哲学动态 2020(06)
    • [10].朱熹以理釋仁的路徑和意義[J]. 中国文化 2020(01)
    • [11].朱熹的读书六法[J]. 智慧中国 2020(05)
    • [12].《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J]. 中国哲学史 2020(05)
    • [13].朱熹的书法义理观与书法艺术创作刍议[J]. 宜春学院学报 2019(01)
    • [14].论朱熹“理”学思想的历史缘起[J].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01)
    • [15].朱熹的保密观[J]. 保密工作 2019(01)
    • [16].朱熹诗《春日》[J]. 艺术品 2019(02)
    • [17].朱熹《春日》诗[J]. 文史杂志 2019(03)
    • [18].朱熹的生死观及其在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中的积极作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08)
    • [19].朱熹《春日》·隶书[J]. 道路交通管理 2018(11)
    • [20].何以知而不行?——朱熹论道德失败[J]. 理论界 2016(11)
    • [21].朱熹“入于圣贤之道”科学思想:以天文历法思想为例[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7(02)
    • [22].现代新儒家的朱子学研究——以冯、唐、钱诸先生对朱熹“理生气”说的诠释为例[J]. 学术研究 2017(06)
    • [23].朱熹六疏扳贪官[J]. 黑龙江史志 2017(06)
    • [24].朱熹“人心”“道心”论与善心之本体功夫[J]. 文化学刊 2017(10)
    • [25].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当代价值新解[J]. 东南学术 2016(03)
    • [26].朱熹祭奠[J]. 政协天地 2016(09)
    • [27].朱熹祭典的保护与传承[J]. 政协天地 2016(09)
    • [28].《朱熹大辞典》,张立文主编,80万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J]. 中国哲学史 2014(02)
    • [29].20世纪以来朱熹经学与文学研究综述[J]. 文艺评论 2015(06)
    • [30].对于朱熹“知”与“行”的思考[J]. 商 2015(20)
    朱熹与德勒兹本体论之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