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获得自主能力的提高尹少杰

中学生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获得自主能力的提高尹少杰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初级中学,山东烟台265400)

摘要:现在对中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多数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是课堂主导者,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研学旅行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当中应用所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研学旅行;教师引导;自主学习

研学旅行是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实施的创新教学方式,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引导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开展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综合应用语言、人文、社会、文学、科学等各种知识。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实施记忆、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研学旅行效果。

1、重视提高自主学习体验含量

在综合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老师实施研学旅行教学,通常会实施小组合作研究,进行实地体验,并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开展综合实践,以此帮助和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学旅行给学生提供学习方式和知识来源。老师要在研学旅行中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含量和自主体验机会。在教学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1]。提出研究问题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行为。老师组织学生成立研讨小组,鼓励小组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其他学生提出对问题的看法。相应的研究类问题要做口头叙述,并进行详细解释和书面表达。比如,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时,要求提出问题应用课题研究报告方式,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生分成小组研究课题,在让学生进行查询各种资料,组织报告内容,设计报告形式,同时根据研究课题的含义、目标、内容等确立研究方法等,进而完成课题报告。课题报告的准备由学生主导,老师进行适时指导,进而在研学旅行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含量。学生在进行各学科的学习中,因为内容繁多,学习时间零散,零散的学习时间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在研学旅行中,能为学生提供大量自主思考时间和空间,老师只是进行相应的辅助和引导,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效用。

2、重视学生自主整合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进行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查询,确定学生研学旅行主题和目的,缩小学生自主查询资料范围,减小大量查询信息的压力,增强资料选择效率。明确学生阅读信息的目的,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地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的查询和探讨,让学生了解研学旅行的目标信息和基本情况,有效扩充知识面,给具体研学课题的分析和选择奠定基础。并且,在学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相应的研究课题。进而确定最终的研究主题[2]。接着老师对学生进行分工,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采集分析,研究现场采访,研学旅行过程记录,进行相应资料和信息的整理,根据研学旅行的过程进行细化分工,明确每天、每个时间段、每个人的具体工作范围。学生利用文献和媒体资料的阅览,缩小研究面,进而明确和实现研究主题。比如,班级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闽南语研究探讨的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方言保护和传承进行相应的资料分析和研究。研究探讨小组的学生对语文、地理、政治、历史等各个学科内容知识有效整合,整理和总结方言的探讨和研究过程。在具体的研学旅行过程中,老师重视学生利用各个学科课堂学习的知识,把各种知识生活化,给实践活动奠定理论基础。老师要重视学生进行各个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结合相应的目的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完成课题任务。老师组织活动小组到达相应站点,学生开始自主实践探究,闽南语研究小组应用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闽南美食研究活动小组,进行相应的摄影和录像,并做详细调查记录;其他小组进行收集旅游宣传册和地图资料,给下面的实地考察准备资料。每天实践结束,老师都会组织各小组对相应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编写研学日志,对当天的整个研学活动实施反思和总结。各小组总结当天具体情况,分享心得体会。

3、重视创新学习方式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研学旅行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还要重视创新学习方式和自理能力的提高。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间进行互动交流,自主学习知识,并要管理旅行物品。比如,研究小组到达某个目的地时,老师要在前一天对学生进行仔细分组,同时仔细布置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进行各种的信息资料查询,给第二天的旅游行程作周到的准备。同时要根据任务和旅途要求准备自己的物品,并进行合理整理和收纳,给第二天的考察任务做准备。第二天,到达目的地,学习小组分散到目标场所的各个位置进行任务考察,汇总各种信息,实现相应的研学报告[3]。这种分工和学生的自为管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锻炼了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学生根据任务积极搜集信息资料,并提出问题,老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和解决后继续研究。学习和研究过程环环相扣,学生间高效互动,从文字的阅读到实践活动,这种学习形式调动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研学旅行环境对学生的自理能力进行了锻炼,改变了因家长过分关爱和过度保护导致的缺乏自理能力的缺点,使学生能统筹管理和收纳个人物品,并能对同学实施帮助,相互间协调组织和开展活动,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当中老师是课程教学的指导者,在旅行过程中引导学生实施相应的视野拓展、社会人文知识的有效丰富。研学旅行可以对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弥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所以,研学旅行也要倡导优化和课程改革,老师在研学旅行中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让知识更综合、紧凑,知识的学习更高效、自然。研学旅行重视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也提高学生心智和心理空间。老师以跨学科研究创新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各种自主教学和学习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任虹燕.研学旅行课程在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德育,2017(9):24-26.

[2]颜敏.研学旅行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引导策略——以云南西双版纳研学旅行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8(8).

[3]张迷.研学旅行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科学论坛,2018(8).

标签:;  ;  ;  

中学生如何在研学旅行中获得自主能力的提高尹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