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论文和设计-王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第一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气体交流孔,第一壳体内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芯片,芯片上设置有湿敏元件,湿敏元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湿敏元件电连接有第一通电线,第一通电线外部包覆有吊起线,吊起线穿设于第一壳体内;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壳体,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透风孔,第一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风扇体,风扇体吹动方向为朝向芯片方向,风扇电连接有风扇电线,风扇电线穿设于吊起线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对湿敏元件进行吹风,减少冷凝水凝结在湿敏元件上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系统(2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气体交流孔(11),所述第一壳体(1)内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3),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设置有芯片(4),所述芯片(4)上设置有湿敏元件(41),所述湿敏元件(41)与控制系统(21)电连接,所述湿敏元件(41)电连接有第一通电线(42),所述第一通电线(42)外部包覆有吊起线(43),所述吊起线(43)穿设于第一壳体(1)内;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壳体(3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透风孔(32),所述第一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风扇体(34),所述风扇体(34)吹动方向为朝向芯片(4)方向,所述风扇体(34)电连接有风扇电线(33),所述风扇电线(33)穿设于吊起线(43)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系统(2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气体交流孔(11),所述第一壳体(1)内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3),所述第一壳体(1)内部设置有芯片(4),所述芯片(4)上设置有湿敏元件(41),所述湿敏元件(41)与控制系统(21)电连接,所述湿敏元件(41)电连接有第一通电线(42),所述第一通电线(42)外部包覆有吊起线(43),所述吊起线(43)穿设于第一壳体(1)内;

所述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壳体(31),所述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透风孔(32),所述第一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风扇体(34),所述风扇体(34)吹动方向为朝向芯片(4)方向,所述风扇体(34)电连接有风扇电线(33),所述风扇电线(33)穿设于吊起线(4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芯片(4)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5),所述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电阻(51),所述加热电阻(51)的两端连接于湿敏元件(41),所述加热电阻(51)电连接有第二通电线(52),所述第二通电线(52)穿设在吊起线(4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系统(21)包括控制面板(211),所述控制面板(211)上设置有控制元件(212),所述控制元件(212)电连接有第三通电线(213),所述第三通电线(213)电连接湿敏元件(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1)的长度为15cm,宽度为4cm,厚度为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1)由聚氯乙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电线(42)、第二通电线(52)和第三通电线(213)包裹的电缆线颜色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芯片(4)与第一壳体(1)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壳体(1)6个面均开设有气体交流孔(11),所述气体交流孔(11)的直径为2-3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湿度传感器是传感器其中的一种,把空气中的温湿度通过一定检测装置,测量到温湿度后,按一定的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用以满足用户需求。由于温度与湿度不管是从物理量本身还是在实际人们的生活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温湿度一体的传感器就会相应产生。 温湿度传感器是指能将温度量和湿度量转换成容易被测量处理的电信号的设备或装置。 市场上的温湿度传感器一般是测量温度量和相对湿度量。

现有的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79231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湿度传感器,它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温湿度采集模块进行温湿度数据的采集,通过通信模块进行温湿度数据的传输,而当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进行温度采集时,可将USB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降压芯片对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后传输至温湿度采集模块和控制芯片,由此该温湿度传感器可通过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从而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内进行数据采集时由外部电源供电。另外,当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外进行温湿度数据采集时,可通过太阳能模块进行供电,从而温湿度传感器在室外进行数据采集时由太阳能供电模块进行供电。这种温湿度传感器虽然使得温湿度传感器在不同的地方可以采用灵活的供电方式,提高了该温湿度传感器的适用性,但在检测湿度时,如果外界湿度过大,容易在芯片上产生冷凝水,从而造成温湿度采集模块的失效,此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芯片上出现冷凝水的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气体交流孔,所述第一壳体内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风扇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置有芯片,所述芯片上设置有湿敏元件,所述湿敏元件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湿敏元件电连接有第一通电线,所述第一通电线外部包覆有吊起线,所述吊起线穿设于第一壳体内;

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透风孔,所述第一壳体内转动连接有风扇体,所述风扇体吹动方向为朝向芯片方向,所述风扇电连接有风扇电线,所述风扇电线穿设于吊起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风扇壳体装入第一壳体中,通过吊起线能够将第一壳体吊起,控制系统控制风扇体向芯片吹风,风扇体转动较快时,能够将芯片上的水雾或者冷凝水通过气体交流孔向外蒸发,让湿敏元件更好的进行湿度的检测;如果风扇体转速较慢,可以加快空气流通,湿敏元件与外部空气接触更为良好,从而能够让湿敏元件更好的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减少因为过高的湿度在湿敏元件上发生冷凝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片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电阻,所述加热电阻的两端连接于湿敏元件,所述加热电阻电连接有第二通电线,所述第二通电线穿设在吊起线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组件,能够对湿敏元件进行加热,进一步去除湿敏元件上的水雾或者冷凝水,使湿敏元件能够进行正常工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电连接有第三通电线,所述第三通电线电连接湿敏元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通电线能够将控制元件上电信号发送给湿敏元件,从而能够使控制面板和湿敏元件分开,达到能够分离湿敏元件和控制面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的长度为15cm,宽度为4cm,厚度为4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方形的第一壳体,能够更好的悬挂在实验室中,并且使第一壳体内具有较长的空间能够放置风扇组件和芯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由聚氯乙烯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构成的第一壳体,不但质地较轻,容易悬挂,而且不易受到空气中水分的腐蚀,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电线、第二通电线和第三通电线包裹的电缆线颜色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颜色的不同的电缆线,当湿度传感器内部元件出现损坏时,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电缆线,进行检测维修,更为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芯片与第一壳体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芯片安装在第一壳体内,同时有方便工作人员对芯片进行拆卸维修,更为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6个面均开设有气体交流孔,所述气体交流孔的直径为2-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面的气体交流孔,能够使外部的空气充分接触第一壳体内的湿敏元件,从而更好的测量湿度。通过2-3mm的气体交流孔,不易阻挡空气的进入,并且能够起到阻挡其他异物进入第一壳体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风扇组件,从而产生能够对湿敏元件进行吹风,减少冷凝水凝结在湿敏元件上造成数据不准确的效果;

2.采用了加热电阻,从而产生能够对湿敏元件进行加热的效果;

3.采用了第二壳体和控制系统,从而产生能够让湿敏元件和控制系统分离开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二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11、气体交流孔;2、第二壳体;21、控制系统;211、控制面板;212、控制元件;213、第三通电线;3、风扇组件;31、风扇壳体;32、透风孔;33、风扇电线;34、风扇体;4、芯片;41、湿敏元件;42、第一通电线;43、吊起线;5、加热组件;51、加热电阻;52、第二通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包括由聚氯乙烯构成的第一壳体1,具有耐腐蚀并且重量较轻的优点。第一壳体16个面均开设有直径为2-3mm透风孔32,在本实施例中,透风孔32的直径为2.5mm。第一壳体1的长宽高分别为15cm、4cm和4cm。

参照图1,第一壳体1内通过螺栓连接有芯片4,芯片4上设置有湿敏元件41,湿敏元件41电连接有第一通电线42,并且第一通电线42外部包覆有吊起线43,吊起线43穿设于第一壳体1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吊起线43将第一壳体1吊在实验室中,方便进行湿度测量。芯片4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5,加热组件5包括加热电阻51,加热电阻51的两端连接于湿敏元件41,能够对湿敏元件41进行加热,去除湿敏元件41上的冷凝说或者雾气,加热电阻51电连接有第二通电线52,第二通电线52同样穿设在吊起线43内。

参照图1,第一壳体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还设置有风扇组件3,风扇组件3包括风扇壳体31,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透风孔32,第一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风扇体34,风扇体34将风吹向芯片4上,能够将芯片4上湿敏元件41上的水雾进行蒸发。风扇电连接有风扇电线33,风扇电线33穿设在吊起线43内。工作人员控制风扇体34向芯片4吹强风,能够让水雾进行蒸发,控制风扇体34吹弱风,能够加快第一壳体1内空气流通。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内设置有控制系统21,控制系统21包括控制面板211,控制面板211上设置有控制元件212,控制元件212电连接有第三通电线213,第三通电线213电连接湿敏元件41,能够通过控制元件212来采集湿敏元件41的收据,并且将控制系统21放在第二壳体2内,能够将控制系统21放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无需跟湿敏元件41放在湿度较高的实验室中,减少控制系统21被水雾或者冷凝水侵蚀无法工作的情况。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区分开第一通电线42、第二通电线52和第三通电线213,将第一通电线42、第二通电线52和第三通电线213包裹的电缆线颜色设置为不同颜色。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风扇壳体31装入第一壳体1中,将芯片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壳体1内,将操作系统固定在第二壳体2内,将第一壳体1通过吊起线43悬挂在实验室内,将第二壳体2放置在外部正常环境中,控制系统21上的控制元件212通过第三通电线213能够控制风扇体34向芯片4吹风,风扇体34吹强风时,能够将芯片4上的水雾或者冷凝水通过气体交流孔11向外蒸发,让湿敏元件41更好的进行湿度的检测;如果风扇体34转速较慢,可以加快空气流通,湿敏元件41与外部空气接触更为良好,从而能够让湿敏元件41更好的测量空气中的湿度。同时加热电阻51对湿敏元件41进行加热,进一步去除湿敏元件41上的水雾。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3022.1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525324U

授权时间:20191022

主分类号:G01N 33/00

专利分类号:G01N33/00;H05B3/0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1521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牛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王兵;张伟

第一发明人:王兵

当前权利人:南京考迈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分体式湿度传感器论文和设计-王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