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点衍射干涉术因为具备高精度、高分辨率、可以瞬态测量的优点,成为波前检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强激光、天文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针孔型共路点衍射干涉仪由于其完全共光路结构,难以在光路中引入相移,限制了其在动态干涉领域的发展。现有的相移式点衍射干涉仪,虽然实现了动态检测,却存在着点衍射板加工困难、仅适用于特定条件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检测方案,通过位相光栅与偏振相机实现偏振移相,可以实现对待测波前的动态检测。提出了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法检测方案。通过一维位相光栅实现待测光波的分光合束,分别对参考光与测试光进行偏振调制,采用偏振相机实现相干光束的空间分光与偏振移相,完成针对待测波前的动态测量。使用琼斯矢量表示法研究了方案的移相干涉原理,并通过移相算法解算待测波前。研究了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中的各项关键技术。通过标量衍射理论建立了双光栅衍射模型,优化光栅设计中的各项参数,从而合理分配各级衍射光的光强;研究了光栅在+1光中引入像散的成因,提出了参考波前预矫正方法,矫正后+1级衍射光的PV值为0.276λ,RMS值为0.044λ,成功对+1级衍射光中的像散进行矫正,提高了参考波前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针孔衍射导致的光能损失;设计了集成度较高的偏振针孔板,能够同时实现针孔滤波与波前的偏振调制,获得衍射参考波前PV值为0.087λ,RMS为0.013λ,满足高精度测量要求;检测了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的精度,与SID-4波前探测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PV检测精度优于λ/10,RMS检测精度优于λ/70,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方案可行,可以实现对波前的高精度检测。研究了干涉仪系统中由分光光栅与合束光栅引入的误差,计算推导了发散光束经过λ/4片时引入的位相延迟量误差,对误差量进行标定。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对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的动态测试性能进行研究。搭建了检测系统,成功模拟出大气湍流、风向等因素在激光测风雷达光学系统中引入的像差。获得了空气扰动在激光测风雷达系统中引入的像差,引入的波前偏差量在0.08λ0.25λ之间,为未来激光测风雷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干涉仪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空气扰动对系统波前的影响,验证了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具有较好的动态测试性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针孔型点衍射干涉仪
  •     1.2.2 光纤型点衍射干涉仪
  •     1.2.3 反射式点衍射干涉仪
  •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2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测量原理
  •   2.1 点衍射干涉术基本原理
  •   2.2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检测系统
  •   2.3 双通道偏振移相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实验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3.1 双光栅衍射模型
  •   3.2 参考波前预矫正方法
  •     3.2.1 波前评价--斯特列尔比与Marechal判据
  •     3.2.2 使用球面透镜矫正像散
  •     3.2.3 使用柱透镜矫正像散
  •   3.3 偏振针孔板设计
  •   3.4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实验系统精度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误差分析
  •   4.1 分光光栅引入的误差
  •   4.2 合束光栅引入的误差
  •   4.3 相干光束在Λ/4 片中引入的位相延迟量误差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激光测风雷达的点衍射干涉仪动态测试性能研究
  •   5.1 激光测风雷达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
  •   5.2 点衍射干涉仪动态测试性能检测实验
  •     5.2.1 实验系统设计
  •     5.2.2 实验检测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刘一鸣

    导师: 陈磊,李金鹏

    关键词: 光学测量,点衍射干涉仪,双通道,偏振移相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基金: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动态波前测试技术”(项目编号 BK20160154)

    分类号: O436

    DOI: 10.27241/d.cnki.gnjgu.2019.000281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4388K

    下载量: 19

    相关论文文献

    • [1].冷原子干涉仪发展现状与应用分析[J]. 导航与控制 2020(01)
    • [2].基于补偿干涉仪的串联式全场光学相干层析系统[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7(01)
    • [3].基于瞳面干涉的自参考干涉仪的研制[J]. 仪器仪表学报 2016(S1)
    • [4].一种基于运动相位干涉仪的辐射源定位方法[J]. 通信对抗 2016(04)
    • [5].移相干涉仪的改进方法与实现[J]. 物理实验 2017(10)
    • [6].激光平面移相干涉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工业计量 2020(S1)
    • [7].空间光谱干涉仪在轨超静超稳平台的设计与地面验证[J]. 宇航学报 2018(06)
    • [8].光学干涉计量用共光路动态干涉仪光机结构设计[J]. 宇航计测技术 2016(05)
    • [9].采用萨格纳克干涉仪与螺旋相位片生成矢量光束[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7(02)
    • [10].基于多功能干涉仪的教学演示及测量应用[J]. 物理实验 2017(04)
    • [11].用一维集算法解相位干涉仪测角模糊[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04)
    • [12].原子干涉仪热起来[J]. 物理 2017(06)
    • [13].一种新型差分平面镜干涉仪[J]. 光学学报 2014(11)
    • [14].星载旋转干涉仪的建模与分析[J]. 电子科学技术 2014(01)
    • [15].用于拼接干涉仪的五维运动台测试[J]. 机械工程师 2015(03)
    • [16].基于剩余定理的数字干涉仪设计与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 2014(15)
    • [17].便携式泰曼格林型干涉仪装调方法研究[J]. 应用光学 2011(06)
    • [18].静态偏振风成像干涉仪中光在四面角锥棱镜中的传播规律研究[J]. 物理学报 2010(03)
    • [19].神光-Ⅱ装置配套速度干涉仪[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07)
    • [20].193nm移相点衍射干涉仪的测量误差分析[J]. 光电工程 2009(02)
    • [21].能探测航空隐患的前视干涉仪[J]. 红外 2009(09)
    • [22].等厚等倾复合型干涉仪[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3].基于星载测向系统的干涉仪安装角校正方法[J]. 物联网技术 2017(02)
    • [24].相关干涉仪测向算法的改进与实现[J]. 广东通信技术 2017(01)
    • [25].一种超快时间分辨速度干涉仪的设计和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4(06)
    • [26].用立式接触干涉仪检定量块需注意的问题[J]. 机械工程师 2013(06)
    • [27].透射转镜式干涉仪的调整经验[J]. 科技资讯 2013(17)
    • [28].用于冲击诊断的成像速度干涉仪[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1(03)
    • [29].采用Nd:YAG微片激光器的激光回馈干涉仪的研制[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1(10)
    • [30].新型风成像干涉仪温度补偿理论研究[J]. 物理学报 2010(02)

    标签:;  ;  ;  ;  

    双通道偏振点衍射干涉仪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