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曾志斌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曾志斌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电力用电信息收集系统用户是对用电信息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实现自动电信息采集,测量异常和电力消耗的电能质量监测、分析和管理,具有电网信息发布、分布式能源监控、智能电力设备信息交换等功能。实时收集重要信息,如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载、电源、电压等。将SG186营销系统线损管理模块和系统功能的电力信息收集系统结合,利用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实时统计分析线损,制定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有效地减少损失,实现控制线损失控制,使管理线损失最小化,使损失率达到了先进水平。

关键词:采集系统;线损管理;台区线损;

线路损失率是国有电力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它是电力系统设计、生产过程和运行管理水平的综合技术和经济指标。随着电力系统的改革,减少线路的损失越来越重要。怎样进行线路损害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实施。

1开展线损统计分析的重要意义

线路损耗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的质量和效率指标。这也是电力供应企业综合管理的重要指标。电力供应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安全合理地分配电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用电,从而获得最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线损高、低率不仅反映了电力供应系统的技术水平,而且反映了企业管理的质量。加强线损管理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线损管理,对于保护供电企业和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低压线损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住宅小区建设成几何增长速度,新老城区交错和城中村现象不断出现,配电网尤其是低压电网供电地区有大量台区供电线路交叉供电现象;同时,在过去,在客户报装建档过程中,台变信息是没有价值的,导致营销SG186系统中,一些老台区客户,台变是没有用处的;营配制度改革分开后,分配的双向信息沟通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很多原因,如基本台账和现场不一样,台区的抄表时间不一致,同时也影响到台区的线路损耗。在台区的实际管理中,许多管理单元、许多方面的工作,让台区线损做出准确的统计、线损分析、管理困难,一个环节的疏忽,一个细节遗漏会给准确的统计、台区管理造成了许多困难,因此线损的各种报告中的数据是比较粗糙。

3线损管理采取的措施

3.1建立起顺畅管理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细分各部门在台区线损各管理环节的职责与工作内容;结合信息化建设制定了直供区域内公用配变、小区变的命名规范,在设备命名时,我们要做到唯一、同意,信息共享,为新的变压器和线路更换信息变化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流程,统一信息相关单位确保变更,确保台区的账户、客户连接准确和一致的;实现线损分析报告会议系统。沟通、分析、报告台区的线损调查、监管和防盗工作,掌握可控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的羸弱环节。

3.2规范电量数据采集管理,提高用电采集率

为进一步加快集电系统的建设速度,把台区放置在用电采集系统里,全面规范管理,实时采集各种遥测信息、电力、数字量等数据;严格抄表数据管理规范,规定抄表行为;增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并运行维护集抄系统的应用,使供售电量的统计时间基本一致,保证线损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保证收集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完整地收集电量。

3.3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时性,辅助线损管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实时采集集中器和集电极里的电量,通过SG186营销系统实现数据分享,可以及时、准确的计算实时线损,保证计算的准确及时性,在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便利计算时,有效使用的流程系统,约束工作,通过严格控制和转移两个流程,确保质量和效率。这样,完全解放了人工线损复杂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减少了日常工作量的统计,为采取正确的科学统计分析、线损的补救措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4保证台区售电量精确统计,提高线损准确率

台区线损管理的难点是户台对应,必须确保台户客户普查达到百分之一百。保证每一个表,每一条线都能做到明确来路,结挂准确。电力公司在户台关系的验证过程里,采取现场检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SG186营销系统来确定户与户之间的关系,对于困难地区,我们要用24个小时的集中抄表模式确定电力供应和销售。为了清理和调整用户在错误的台区用户,亦可用抄表模式调查窃电用户。

4线损细化营理效果显著

4.1通过对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台区用户做出准确的连接,它为顺利实施其他营销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如客户停电通知和信息查询。

4.2建立正常机制市场营销沟通,通过程序的限制性规定,让台区的变化的信息传递,以确保及时和准确的双向传输,确保台区信息和信息系统一致,为营销和分销业务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3控制台区的能力大大提高,并在台区的负荷控制能力增强,特别是在对实施包灯制的外在负荷管理要做到准确的了解,并对反窃电检查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信息,相比于线损波动的台区,要有针对性的实施突击检查。

4.4充分利用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特点,对开展台区线损进行实时监控,不断提高公司线损管理水平。

5线损管理下一步措施

5.1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高损台区的针对性治理

进一步加大查处窃电工作力度,根据用电的性质对高损耗地区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合理估计不同电性能用户的日用电量,重点检查可疑用户的日常消费,减少检查的范围,特别是仔细地调查越表偷连接线等,并通过电力收集系统对可疑用户用电进行测试,检查用户是否没有断线、私自开盖非法窃电等情况。同时,加强线损理论分析,采取多种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台区的负荷数据,计算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变压器不经济的及时调整;根据变压器的三相电流平衡的计算速度,一方面,相应的调整三项不平衡负载,另一方面,对于低压新装增容业务实现一个合理的规划;对供电半径长的台区,采取的方式调整,尽量让变压器在负荷中心,解决终端负载电压低、功率损失大的问题。

5.2以“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为支撑,提升八大指标

通过深化“电能采集系统”的平台,并支持技术和管理方法,围绕“建设、操作和应用”三个任务,提高智能电表安装的成功率、电采集系统访问成功率、采样终端实用率,智能电表投产成功率、远程控制功能实现率、监控区域线路损失率、营销学采集系统实用率”八个指标。

5.3实行跟踪降损制度,巩固降损成果

在发现异常损失区域管理后,也应加强这些地区的日常损失集中巡逻,一个是通过线损数值是否在在合理范围内,判断是否正确发现和处理问题。二是基于线损的监测,防止线损出现反复的状况,特别是由于窃电发生的高损耗电能区域,容易发生的电能状况能得到控制,以便早发现和早处理,防止电能损耗。

6结束语

线损管理在世界上没有尽头,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线损管理仍然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超越线损管理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以促进公司的跨越。我们还要继续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SG186实时线损统计分析系统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公司线损指标控制,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界面,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加强流程管理和考核;强调一切线损管理涉及到的部门必须抽出人员,超过公司管理层的整体管理水平,以促进公司的进步。我们将继续依靠“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和SG186实时线损统计分析系统建设”主线,加强公司线损指标控制,明确职责和工作界面,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估,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工作,各级人员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人员的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最后,将管理线损指标降低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为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Q/GDW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2]CMMI04-TMP04.营销业务应用实施操作手册之线损管理分册.

[3]邓志敏,程进,刘劲松.低压线损管理的困难及减损措施.安徽电业,2012(2).

标签:;  ;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分析曾志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