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鸡论文-蔡惠芬,施晓丽

矮脚鸡论文-蔡惠芬,施晓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矮脚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兴义矮脚鸡,赖氨酸,需要量,表观代谢率

矮脚鸡论文文献综述

蔡惠芬,施晓丽[1](2019)在《兴义矮脚鸡1~7周龄的赖氨酸最适需要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兴义矮脚鸡科学饲养提供依据,选取180只体重相近的0日龄健康雏鸡,在1~4周龄和5~7周龄采食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8%、1.0%和1.1%及0.7%、0.9%和1.0%的日粮,以探明1~7周龄兴义矮脚鸡适宜的赖氨酸需要量。结果表明:1~4周龄和5~7周龄的兴义矮脚鸡采食日粮赖氨酸含量为1.0%的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体重、日均增重和较低的料肉比。随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日粮蛋白、钙和磷的表观代谢率随之增加,1~4周龄、5~7周龄均以赖氨酸水平1.0%组日粮的养分消化率最高。兴义矮脚鸡1~7周龄赖氨酸适宜需要量为1.0%。(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曹娟,邓庆生[2](2019)在《兴义矮脚鸡生态放养牧草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可溶性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有13万km2,其生境比较脆弱,是我国六大脆弱生态系统之一[1]。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独特生境表现为N、P、K极度缺乏,但高Ca/Mg的土壤环境,其钙元素含量可达1%~3%,是同纬度硅酸盐地区土壤CaO含量的2~3倍[2]。由于喀斯特山区植被覆盖率低、土体不连续及降雨不平衡,致其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较差、干旱常有发生。自国家对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启动以来,为(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2019年01期)

王颖娟,张培,石林[3](2018)在《日粮中添加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肌肉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7日龄兴义矮脚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5%、25%和35%的鲜蝇蛆。结果表明,(1)添加鲜蝇蛆能提高兴义矮脚鸡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以添加25%的试验组最高;(2)除蛋氨酸+半胱氨酸外,兴义矮脚鸡肌肉中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均高于模式谱的参考值,添加鲜蝇蛆能提高该值;(3)与对照组比较,日粮中添加鲜蝇蛆,兴义矮脚鸡肌肉SRC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北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7期)

刘玉芳[4](2018)在《从基因组进化的角度研究矮脚鸡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鸡矮小性状的进化史仍然是未知的。本研究探究了最小鸡种玲珑鸡的进化,利用群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对鉴定的与骨骼和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几个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OU1F1和IGF1基因等基因受到了强效正选择。分布在不同区域的3个矮脚鸡品种(玲珑鸡、元宝鸡和大围山微型鸡)具有不同的育(本文来源于《北方牧业》期刊2018年07期)

杨毓宏,李华[5](2018)在《云龙矮脚鸡的开发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云龙矮脚鸡生物学特性、云龙矮脚鸡保种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公鸡家系不足、经费不足、技术人员不足、资金缺乏、档案资料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提出将矮脚鸡遗传资源保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和育种记录制度、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引进人才等措施。(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8年01期)

王颖娟,张培,石林[6](2017)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存活率、产肉性能、肉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7日龄兴义矮脚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5%、25%和35%的鲜蝇蛆。结果表明,(1)添加鲜蝇蛆能提高兴义矮脚鸡的存活率,以添加25%的试验组存活率最高;(2)全净膛率、腹脂率、腿肌率、胸肌率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产肉性能优良;(3)与对照组比较,日粮中添加25%的鲜蝇蛆,兴义矮脚鸡肉质pH提高(P<0.05),胸肌的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差异显着(P<0.05),腿肌的系水力、失水率、滴水损失差异不显着(P>0.05);(4)添加15%以上的鲜蝇蛆能显着提高兴义矮脚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质含量(P<0.05),且以添加25%时最高。(本文来源于《湖北畜牧兽医》期刊2017年07期)

欧阳依娜,阮谦,钱林东,孙利民,张永云[7](2017)在《大围山微型鸡、云龙矮脚鸡和拉伯高脚鸡mtDNA D-loop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围山微型鸡、云龙矮脚鸡和拉伯高脚鸡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地方鸡遗传资源,具有优良的种质特性,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背景,采用mtDNA D-loop区序列为遗传标记,对采自3个地方鸡的共257个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围山微型鸡、云龙矮脚鸡和拉伯高脚鸡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083±0.018、0.851±0.029和0.784±0.039;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014 67±0.000 45、0.013 42±0.000 80、0.011 66±0.001 55;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14±0.003、0.014±0.003、0.012±0.003。中介网络分析显示:本研究检测的257个样品分布在A、B、C、D、E、F和G等7个世系中,其中大围山微型鸡包含A、B、C、D、E、F和G等7个世系,B、D世系为其主要世系;云龙矮脚鸡包含A、B、C、E、F和G等6个世系,E世系为其主要世系;拉伯高脚鸡包含A、B、E和G等4个世系,G世系为其主要世系。AMOVA分析表明: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分别为0.120 84、0.239 46、0.263 68(P<0.01),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0.61%,群体间变异为19.39%(P<0.01)。本研究结果揭示3个地方鸡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都含有多个母系血统,支持家鸡多个母系起源的观点,但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邓继贤,韦凤英,莫国东,黄英飞,覃仕善[8](2016)在《PCR技术在矮脚鸡品系培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剔除矮脚鸡群中的杂合子个体,使其在后代繁殖过程中无性状分离,鸡群脚胫和体重等方面的均匀度达到一致。试验采用2对特定引物对64只矮脚黄羽鸡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确定。结果表明:有51只矮小纯合子鸡,纯合子频率为79.69%,其余13只为矮小杂合子鸡,杂合子频率为20.31%。说明利用特定的引物对矮小鸡群体进行PCR扩增筛选能有效剔除矮脚鸡群中的杂合子个体,从而加快育种进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22期)

段晓芹[9](2016)在《云龙矮脚鸡饲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具丰富多样性地方鸡的遗传资源的国家,云龙矮脚鸡是我县的重要地理性标志的保护产品,是我县的重要地方保护品种,因其具有抗病力强、产蛋率高、肉质鲜嫩、性情温顺、而且对恶劣气候环境和粗放饲养管理都具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其饲养在我县得到了推广,其饲养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6年06期)

杨红,张勇,田启培,韦世文,何琦[10](2015)在《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GH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为研究对象,构建品种DNA池,PCR扩增生长激素(GH)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直接测序法对3个鸡种的GH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不同多态性位点对GH基因m RNA二级结构的影响,旨在通过对贵州胫长差异较大的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GH基因的多态性及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研究GH基因对不同鸡种胫骨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3个鸡种GH基因中共检测到8个SNPs位点,其中A1133G、G1166A位于第2内含子区,C2027G、C2030T位于第4外显子区,G2152A位于第4内含子区,G3347A位于第5外显子区,T3416C和C3436T位于3'非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位于外显子区的3个SNPs均为同义突变,对GH基因的m RNA二级结构有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矮脚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可溶性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有13万km2,其生境比较脆弱,是我国六大脆弱生态系统之一[1]。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独特生境表现为N、P、K极度缺乏,但高Ca/Mg的土壤环境,其钙元素含量可达1%~3%,是同纬度硅酸盐地区土壤CaO含量的2~3倍[2]。由于喀斯特山区植被覆盖率低、土体不连续及降雨不平衡,致其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较差、干旱常有发生。自国家对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启动以来,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矮脚鸡论文参考文献

[1].蔡惠芬,施晓丽.兴义矮脚鸡1~7周龄的赖氨酸最适需要量[J].贵州农业科学.2019

[2].曹娟,邓庆生.兴义矮脚鸡生态放养牧草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2019

[3].王颖娟,张培,石林.日粮中添加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肌肉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J].湖北畜牧兽医.2018

[4].刘玉芳.从基因组进化的角度研究矮脚鸡育种[J].北方牧业.2018

[5].杨毓宏,李华.云龙矮脚鸡的开发利用[J].养殖与饲料.2018

[6].王颖娟,张培,石林.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鲜蝇蛆对兴义矮脚鸡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湖北畜牧兽医.2017

[7].欧阳依娜,阮谦,钱林东,孙利民,张永云.大围山微型鸡、云龙矮脚鸡和拉伯高脚鸡mtDNAD-loop遗传多样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

[8].邓继贤,韦凤英,莫国东,黄英飞,覃仕善.PCR技术在矮脚鸡品系培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9].段晓芹.云龙矮脚鸡饲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

[10].杨红,张勇,田启培,韦世文,何琦.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GH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

标签:;  ;  ;  ;  

矮脚鸡论文-蔡惠芬,施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