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新津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法在骨科创伤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性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复位固定治疗,另外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重要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实验组患者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广泛推行。

关键词:中药熏洗疗法;骨科创伤性疾病;临床应用效果

前言:

骨科创伤性疾病是骨科治疗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外伤疾病,患者在受伤后开展康复训练时容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关节功能带来不可逾越的障碍。中药熏洗法是一种外治方法,该方法在骨科创伤性疾病治疗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此,本文将针对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性患者中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4.25±6.23)岁;病程为5-120天,平均病程为(52.12±10.23)天。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1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6.12)岁;病程为4-122天,平均拼成为(50.55±10.05)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复位固定治疗,另外再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重要熏洗治疗。

(1)常规固定治疗

根据患者创伤情况,运用常规复位固定手段,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处理,并适当安排患者开展一系列肢体活动,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重选压疮现象,使患者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2)中药熏洗治疗

将常规治疗为基础,运用中药熏洗法对其实施辅助治疗。中药熏洗法需要运用到没药、乳香、丹参、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当归、草乌、川乌、五加皮、地骨皮等药物。在配置中药熏洗药物时,需要没药、乳香、丹参、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各12g,当归、草乌、川乌、五加皮、地骨皮各10g。若患者上肢受伤,需要添加桑枝和桂枝,两种药物各需8g;若患者下肢受伤,需要添加牛膝,该药物用量为12g。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药物的搭配方式,将药物浸泡30min后煎熬15min,药物煎好后等药物温度下降到40℃时对患者实施药液淋洗处理,每天淋洗2-3次,每次淋洗时间控制在40min,整个淋洗过程需要连续进行。

1.3判断标准

(1)疗效指标

显效:患者肢体肿胀现象和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有效:患者肢体肿胀现象和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患者肢体肿胀现象和疼痛症状未得到缓解,肢体运动功能没有任何恢复迹象。

(2)疼痛评分

患者没有感到疼痛,记为“0分”;患者感到轻微疼痛,根据疼痛感忍受程度,将其记为“1分”-“3分”;患者感到疼痛,根据疼痛感影响睡眠情况,将其记为“4分”-“6分”;患者感到剧烈疼痛,且无法忍受,将其记为“7分”-“10分”。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处理,用“%”表示计数资料,x2对各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对各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疼痛情况

实验组患者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情况如表2、表3所示。

3.讨论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外科治疗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中药煮沸所产生的蒸汽对患者病症部位进行熏蒸治疗,借助中药的药性对患者机体产生刺激作用,达到预防某种病症的效果。中药熏洗疗法的治疗原理是借助热辐射作用,使患者局部血管能够扩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血管的通透性,让患者的机体功能能够尽快恢复。

在本次研究工作中特采用没药、乳香、丹参、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当归、草乌、川乌、五加皮、地骨皮等药物,借助此类药物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能,提升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这些药物中,没药、乳香、丹参、红花、川乌均具有活血痛经、清凉消肿的功能;通透草和草乌均具有消肿止痛、散风祛湿的功效;伸筋草具有舒筋活络、除湿消肿的功效;当归能够补血活血;五加皮、地骨皮能够补精髓、壮筋骨。在治疗上肢受伤和下肢受伤时,根据患者受伤位置,选择与之相适宜的药物,能够有效提升中药熏洗治疗工作的针对性,将各项药物的功能更好的发挥出来,降低病症为患者带来的疼痛感,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身体没有任何的副作用,不仅方法简单,而且疗效快,可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广泛推行。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运用中药熏洗治疗方法对骨科创伤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选用用药方案,确保治疗工作的针对性与可行性,有效提升治疗质量,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王胡伟.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6):96.

[2]刘延斌.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01):22-24.

[3]邓思远.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174.

标签:;  ;  ;  

中药熏洗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