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论文和设计-陈育鑫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包括柜体、柜门以及接地操作轴;所述接地操作轴做旋转设置;柜体的门框转动设置有下压杆,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受压板;所述下压杆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受压板配合的压紧部;所述接地操作轴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联锁传动机构;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以限制柜门做向上做解锁运动;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以使柜门具有做向上运动的解锁空间。可使接地操作轴在处于分闸工位时,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压紧柜门受压板,从而防止外人将柜门抬升后打开柜门来进行开关操作,提升负荷开关操作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柜体、柜门以及接地操作轴;所述接地操作轴在负荷开关的接地分闸工位和接地合闸工位之间做旋转设置;所述柜体的门框转动设置有下压杆,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受压板;所述下压杆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受压板配合的压紧部;所述接地操作轴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联锁传动机构,适于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做上下运动;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压紧受压板,以限制柜门做向上做解锁运动;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上移离开受压板,以使柜门具有做向上运动的解锁空间。

设计方案

1.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柜体、柜门以及接地操作轴;

所述接地操作轴在负荷开关的接地分闸工位和接地合闸工位之间做旋转设置;

所述柜体的门框转动设置有下压杆,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受压板;所述下压杆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受压板配合的压紧部;

所述接地操作轴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联锁传动机构,适于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做上下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压紧受压板,以限制柜门做向上做解锁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上移离开受压板,以使柜门具有做向上运动的解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接地操作轴从前侧板伸出,所述接地操作轴上固定设置上压杆,所述前侧板上固定设置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连杆,所述上压杆的自由端压紧设置在升降板的上端;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上压杆自由端向上旋转,以使所述升降板经连杆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上移;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下压杆自由端下压升降板,以使所述升降板经连杆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下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座上固定设置导柱,所述导柱竖直设置;

所述升降板上端水平折弯的导向板,所述导柱上端从导向板中穿过,所述导柱上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导向座抵接,所述弹簧上端与导向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板上开设两条导槽,所述导槽竖向设置,铆钉穿过导槽与导向座连接,所述导槽位于铆钉的钉帽和导向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受压板上开设压口,所述下压杆的压紧部伸至压口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负荷开关中,如果当接地操作轴处于接地分闸工位时,电工会在进行现场操作,为保证电工安全,是觉得不能进行带电操作的,因此,就需要此时的柜门无法打开;

以往为防止外人随意打开柜门,主要是在柜门的开启方式上做一定改进,由传统的柜门直接旋转打开,改为现在的柜门需要先抬升一定高度,然后柜门才能旋转打开,但是,现在柜门的开启方式(先抬升再旋转)显然还是不能限制误操作的人员,风险依旧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解决目前负荷开关柜的柜门在接地操作轴处于接地分闸工位时可以做上移解锁运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包括柜体、柜门以及接地操作轴;

所述接地操作轴在负荷开关的接地分闸工位和接地合闸工位之间做旋转设置;

所述柜体的门框转动设置有下压杆,所述柜门上固定设置受压板;所述下压杆一端与门框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受压板配合的压紧部;

所述接地操作轴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联锁传动机构,适于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做上下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压紧受压板,以限制柜门做向上做解锁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上移离开受压板,以使柜门具有做向上运动的解锁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操作轴从前侧板伸出,所述接地操作轴上固定设置上压杆,所述前侧板上固定设置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下端与下压杆之间设置连杆,所述上压杆的自由端压紧设置在升降板的上端;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上压杆自由端向上旋转,以使所述升降板经连杆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上移;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下压杆自由端下压升降板,以使所述升降板经连杆带动下压杆的压紧部下移。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座上固定设置导柱,所述导柱竖直设置;

所述升降板上端水平折弯的导向板,所述导柱上端从导向板中穿过,所述导柱上设置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导向座抵接,所述弹簧上端与导向板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上开设两条导槽,所述导槽竖向设置,铆钉穿过导槽与导向座连接,所述导槽位于铆钉的钉帽和导向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受压板上开设压口,所述下压杆的压紧部伸至压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可使接地操作轴在处于分闸工位时,经联锁传动机构带动下压杆压紧柜门受压板,从而防止外人将柜门抬升后打开柜门来进行开关操作,提升负荷开关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锁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出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出放大图;

图5是接地操作轴与升降板之间结构图;

图6是升降板示意图;

其中,1、接地操作轴,2、柜门,21、受压板,3、门框,4、下压杆,5、联锁传动机构,51、升降板,51A、导向板,51B、导槽,52、导向座,53、弹簧,54、导柱,55、上压杆,56、连杆,57、铆钉,6、前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包括柜体、柜门2以及接地操作轴1;所述接地操作轴1在负荷开关的接地分闸工位和接地合闸工位之间做旋转设置。

柜体的门框3上转动设置有下压杆4,柜门2上固定设置受压板21;所述下压杆4一端与门框3转动连接,所述下压杆4另一端形成用于与受压板21配合的压紧部;接地操作轴1与下压杆4之间设置联锁传动机构5,适于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做上下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1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1经联锁传动机构5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压紧受压板21,以限制柜门2做向上做解锁运动;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1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接地操作轴1经联锁传动机构5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上移离开受压板21,以使柜门2具有做向上运动的解锁空间。

具体的,接地操作轴1从前侧板6伸出,所述接地操作轴1上固定设置上压杆55,所述前侧板6上固定设置导向座52,所述导向座52上设置可做上下弹性运动的升降板51,所述升降板51下端与下压杆4之间设置连杆56,所述上压杆55的自由端压紧设置在升降板51的上端。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1旋转至接地合闸工位时,所述上压杆55自由端向上旋转,以使所述升降板51经连杆56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上移;

当所述接地操作轴1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所述下压杆4自由端下压升降板51,以使所述升降板51经连杆56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下移。

具体的,升降板51做上下弹性运动的机构为:导向座52上固定设置导柱54,所述导柱54竖直设置;升降板51如图6所示,所述升降板51上端水平折弯的导向板51A,所述导柱54上端从导向板51A中穿过,所述导柱54上设置弹簧53,所述弹簧53下端与导向座52抵接,所述弹簧53上端与导向板51A抵接。

为限制升降板51相对导向座52做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升降板51上开设两条导槽51B,所述导槽51B竖向设置,铆钉57穿过导槽51B与导向座52连接,所述导槽51B位于铆钉57的钉帽和导向座52之间。

具体的,为更好的限制下压杆4压紧部的位置,受压板21上开设压口,下压杆4的压紧部伸至压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柜门2的开启方式需要先抬升上移,然后才能进行旋转,此种柜门2的安装结构在行业内比较常见,对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门联锁机构,当接地操作轴1旋转至接地分闸工位时,上压杆55旋转下压升降板51,然后升降杆带动连杆56下移,连杆56最后带动下压杆4的压紧部压紧柜门2上的受压板21,使柜门2无法进行上移,进而保证柜门2不能被开启。当接地操作轴1回到接地合闸工位之后,上压杆55、升降板51、连杆56以及下压杆4均做反向运动,使受压板21具备向上移动的空间,从而使柜门2可以顺利进行解锁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大大提升了负荷开关柜的安全性,确保了电工的安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86250.3

申请日:2019-07-2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859827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H01H9/22

专利分类号:H01H9/22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江苏洛凯电气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洛凯电气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01号

发明人:陈育鑫;俞满春;闫涛;王建荣

第一发明人:陈育鑫

当前权利人:江苏洛凯电气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佳文

代理机构:32280

代理机构编号: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负荷开关门联锁机构论文和设计-陈育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