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摇头扇论文和设计-欧绍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摇头扇,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的防爆电机以及与防爆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风扇,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开关盒,所述开关盒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以及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壳体两端均开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供第一燕尾块插入的第二燕尾块,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燕尾槽的第三燕尾槽,所述连接件包括滑设于第一燕尾槽内的第一燕尾块和滑设于第三燕尾槽内的第二燕尾块,所述第一燕尾块开设有供第二燕尾块插入的燕尾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装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爆摇头扇,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上的防爆电机(3)以及与防爆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风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开关盒(5),所述开关盒(5)包括第一壳体(51)和与第一壳体(51)连接的第二壳体(52);所述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11),所述第一固定槽(511)内滑设有第一固定块(512),所述第二壳体(52)上开设有供第一固定块(512)插入的第二固定槽(521),所述第二固定槽(521)底部开设有卡槽(522),所述卡槽(522)内滑设有卡块(523),所述卡槽(522)底部与卡块(523)之间设置有弹簧(524),所述第一固定块(512)上开设有供卡块(523)嵌入的卡孔(515)。

设计方案

1.一种防爆摇头扇,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上的防爆电机(3)以及与防爆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风扇(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开关盒(5),所述开关盒(5)包括第一壳体(51)和与第一壳体(51)连接的第二壳体(52);所述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11),所述第一固定槽(511)内滑设有第一固定块(512),所述第二壳体(52)上开设有供第一固定块(512)插入的第二固定槽(521),所述第二固定槽(521)底部开设有卡槽(522),所述卡槽(522)内滑设有卡块(523),所述卡槽(522)底部与卡块(523)之间设置有弹簧(524),所述第一固定块(512)上开设有供卡块(523)嵌入的卡孔(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523)远离卡槽(522)一端与朝向第一壳体(51)一端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5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22)内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25),所述卡块(523)固定连接有滑设于第一限位槽(513)内的第二限位块(5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511)内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3),所述第一固定块(512)固定连接有滑设于第一限位槽(513)内的第一限位块(5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定位槽(516),所述支撑架(2)上固定连接有插入定位槽(516)内的定位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2)上开设有固定孔(528),所述支撑架(2)上开设第一螺纹孔(22),所述第一螺纹孔(22)内螺纹连接有抵接第一壳体(51)的螺纹杆(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3)远离第一壳体(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516)在第一壳体(5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块(21)在支撑架(2)至少设置有三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导向槽(518),所述第二壳体(52)上固定连接有嵌入导向槽(518)内的导向杆(52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摇头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爆摇头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在石油采炼、储存、化工、医药、军工及军事设施等爆炸性危险环境下需要防暑降温,使用普通的风扇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在工厂内,夜晚如果突然跳闸断电,黑暗的环境下容易让人慌张,从而造成了安全隐患。

目前,普遍摇头扇使用了较长时间,开关盒上的开关会因为人开启、关闭以及换挡等按压,长久下来,开关会发生劳损。技术人员直接在风扇上维修开关盒会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方便拆装开关盒的摇头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摇头扇,具有方便拆装开关盒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摇头扇,包括底座、转动连接于底座上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上的防爆电机以及与防爆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风扇,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开关盒,所述开关盒包括第一壳体和与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滑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供第一固定块插入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滑设有卡块,所述卡槽底部与卡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供卡块嵌入的卡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第一壳体抵接支撑架,再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抵接,驱动第一固定块插入第二固定槽内,对卡块施加作用力,使得卡块完全进入卡槽内,同时弹簧发生形变,继续推动第一固定块插入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块经过卡槽处直到与第二固定槽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抵接,卡块与卡槽对齐,弹簧复位将卡块推入卡孔内,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反之,对卡块施加作用力,使得卡块完全进入卡槽内,将第一固定块从第二卡槽内脱离,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具有方便拆装开关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远离卡槽一端与朝向第一壳体一端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第一固定块插入第二固定槽内,不需要在连接时,先将卡块按到卡槽内,再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以减少技术人员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内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卡块固定连接有滑设于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二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弹簧推动将卡块从卡槽内推出,同时卡块滑设于卡槽内,限制了卡块的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有滑设于第一限位槽内的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人推动第一固定块时,将第一固定块完全从第一固定槽内推出,同时第一固定块滑设于第一限位槽内,限制了第一固定块的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插入定位槽内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可以使第一壳体与支撑架预定位,方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撑架上开设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抵接第一壳体的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杆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通过把手驱动螺纹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在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块在支撑架至少设置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开关盒安装到支撑架不同高度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嵌入导向槽内的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时,导向杆插入导向槽内,可以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预定位,方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人将风扇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先将第一固定块插入第二固定槽内,使卡块嵌入卡孔内,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反之,使得卡块完全进入卡槽内,将第一固定块从第二卡槽内脱离,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分离,具有方便拆装开关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卡块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开关盒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架;21、定位块;22、第一螺纹孔;23、螺纹杆;231、把手;3、防爆电机;4、风扇;5、开关盒;51、第一壳体;511、第一固定槽;512、第一固定块;513、第一限位槽;514、第一限位块;515、卡孔;516、定位槽;517、圆槽;518、导向槽;52、第二壳体;521、第二固定槽;522、卡槽;523、卡块;524、弹簧;525、第二限位槽;526、第二限位块;527、倒角;528、固定孔;529、导向杆;6、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爆摇头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座1、转动连接于底座1上支撑架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上的防爆电机3以及与防爆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风扇4。支撑架2上设置有开关盒5,开关盒5包括第一壳体51和与第一壳体51连接的第二壳体52。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511,第一固定槽511内滑设有第一固定块512,第二壳体52上开设有供第一固定块512插入的第二固定槽521。第二固定槽521底部开设有卡槽522,卡槽522内滑设有卡块523,卡槽522底部与卡块523之间设置有弹簧524,第一固定块512上开设有供卡块523嵌入的卡孔515。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固定槽511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3,第一固定块512固定连接有分别滑设于两第一限位槽513内的两第一限位块514。防止人在将第一固定块512从第一壳体51推出时,使第一固定块512完全被拉出。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导向槽518,第二壳体52上固定连接有嵌入导向槽518内的导向杆529。在连接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时,导向杆529插入导向槽518内,具有预定位的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卡块523远离卡槽522一端与朝向第一壳体51一端的连接处开设有倒角527。在第一固定块512滑入第二固定槽521内时,第一固定块512与倒角527斜面抵触,推动卡块523向卡槽522内运动。不需要在连接时,先将卡块523按到卡槽522内,再连接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可以减少技术人员的操作。卡槽522内相对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25,卡块523固定连接有分别滑设于两第一限位槽513内的两第二限位块526,防止卡块523被弹簧524推出卡槽522。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51上开设有嵌两个定位槽516,支撑架2上固定连接有六个可插入两定位槽516内的定位块21。两个相邻定位块21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使得第一壳体51与任一相邻定位块21配合,再将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连接,可以将开关盒5安装到支撑架2不同高度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相邻两个定位块21之间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2,第一螺纹孔22到最近的两个定位块21的距离相同。第一壳体51两定位槽516之间开设有圆槽517,圆槽517到两定位槽516的距离相同。第二壳体52开设有固定孔528,将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连接时,固定孔528的轴线与圆槽517的轴线相同。在开关盒5安装固定后,从固定孔528插入螺纹杆23,并贯穿第一螺纹孔22,插入到圆槽517内,防止开关盒5上下移动。操作杆远离第一壳体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231,使人驱动把手231带动螺纹杆23转动进入第一螺纹孔22内。

如图1所示,底座1下方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使人可以推动风扇4并将风扇4移动到需要的地方。

工作原理:安装开关盒5时,先将第一壳体51上的定位槽516与支撑架2上的定位块21配合。再将导向杆529插入到导向槽518内,把第一固定块512推入第二固定槽521内,第一固定块512与倒角527斜面抵触,将卡块523推入卡槽522内,同时弹簧524被挤压。直到卡槽522与卡孔515对齐,弹簧524复位,将卡槽522嵌入卡孔515内,实现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连接。从固定孔528插入螺纹杆23,通过把手231使螺纹杆23与第一螺纹孔22螺纹连接,并插入到圆槽517内,实现开关盒5进一步与支撑架2固定;反之,将螺纹杆23从圆槽517、第一螺纹孔22以及固定孔528中脱出,再对卡块523施加作用力,使得卡块523完全进入卡槽522内,将第一固定块512从第二卡槽522内滑出并复位,实现第一壳体51与第二壳体52分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防爆摇头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3179.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43212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F04D25/10

专利分类号:F04D25/10;F04D29/00;H01H9/02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浙江三团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三团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翁垟街道地盐村

发明人:欧绍明

第一发明人:欧绍明

当前权利人:浙江三团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防爆摇头扇论文和设计-欧绍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