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审计行为论文_赵健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独立审计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独立,独立性,成因,综合治理,机理,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

独立审计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赵健成[1](2019)在《基于新FDT理论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计行为异化是导致审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偏高的执业失败率依旧是国内审计界挥之难去的阴霾。LX会计师事务所是国内社会审计界的龙头,但也因行为异化受到证监会多次惩处,甚至一度被勒令暂停承接新证券业务。本文基于新FDT理论,以审计行为异化动因为出发点,从压力、机会、道德、能力和治理五个方面探讨审计行为异化问题。本文认为,LX事务所及其人员面临的压力包括对传统审计业务依赖程度偏高、审计叁方异化、同行恶意竞争、工作负担、绩效考核和薪酬政策等。LX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机会因素包括重大项目分类和多级复核机制失效、业务指导失效和外部监管失效等。与L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有关的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和外部影响,其中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又包括分所管控、人员流动和培训方法。与能力有关的因素包括识别机会的能力、构筑谎言的能力和逃脱处罚的能力。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包括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机制以及总部对分所等分支机构的管理方式。为此,本文认为LX会计师事务所应转变发展战略、加强业务承接管理、完善人员管理、完善重大项目分类标准和对非重大项目的监管、严格执行多级复核、优化业务指导、加强总部对分所的文化输出、通过优良的组织形象影响审计客户、改良职位再设计和职位轮换、注重讯问技巧的培养、完善内部处罚机制、加快转型、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总部和分所之间的凝聚力。(本文来源于《兰州财经大学》期刊2019-05-30)

谢佳骊[2](2015)在《中国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经过短期飞跃式发展取得了成就。由于独立审计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同步于经济改革的发展状况,这就导致我国独立审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及通过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优化策略研究方法及对策。本文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主要结论有叁点:第一,我国独立审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利用数据和典型案例说明我国独立审计行为异化具有危害性;第叁,面对国内业界的现状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融入我国会计市场的竞争,应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方面谋求新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5年06期)

孙永军[3](2011)在《审计质量控制的独立审计行为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计行为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由于市场导向偏差以及监管与权责不明,审计质量面临诸多挑战。今后应当加强审计行为的市场机制、权责和审计行为选择的关系研究,以及审计行为的引导、监管和评价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1年04期)

李希富,商菲菲[4](2010)在《对改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股东的缺位现象,内部人(经营者)实际掌握了委托与报酬的大权,经营者成为注册会计师实际上的顾客,而注册会计师职业产生与存在的原因则要求注册会计师为处于信息劣势的外部人服务,出钱人与消费者不是同一主体,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利益冲突,注册会计师是按照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竭诚为顾客服务,还是以保护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为重,成为注册会计师时时面临的难题。(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10年04期)

李美清[5](2008)在《独立审计行为异化: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源自于委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和扩展。独立审计行为异化危害会计诚信,使得现代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在分析审计行为异化形成一般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缺陷分析,认为对审计异化行为进行治理,必须从重塑资本市场审计委托关系、完善和协调相关法律法规和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机制等方面展开的观点。(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学术版)》期刊2008年07期)

田娟[6](2008)在《独立审计行为异化问题及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审计实质上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本质目标就是就被审经济事项向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公正的信息。审计信息是审计行为的结果,审计信息失真是合规审计行为扭曲后发生异化的产物。审计行为异化是指审计行为主体(包括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扭曲的动机驱动下,对合规审计行为的背离,是在实现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沿着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博弈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的实证检验这一逻辑主线,综合运用舞弊叁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和行为治理理论等理论与方法,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界定了独立审计行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分析了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利用舞弊叁角理论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由利益、压力、机会、借口构成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实叁角”模型;其次,分析审计行为异化的成本收益,分析管理当局和监管环境对异化成本收益的影响,以博弈论作为分析工具,以审计主体的异化行为为主线,分析各因素对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再次,基于行为治理理论、激励理论和约束理论探讨了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最后,运用相关数据,通过设立假设、建立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审计行为异化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及博弈分析,研究其综合治理对策,旨在丰富审计行为理论,指导审计实践,遏制和防范审计实务中的审计行为异化,确保审计信息质量,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赵华,田娟,宋士杰[7](2008)在《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成因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界定了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内涵,进而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然后提出了防范审计行为异化的策略,包括创新审计模式、分拆审计与管理咨询业务、改进监管模式、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和对故意行为实行惩罚性赔偿等。(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08年03期)

刘爱东,王慧[8](2007)在《基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独立审计行为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审计人员的行为错位与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独立审计行为优化的视角研究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不仅是提升独立审计执业水平的客观要求,也为虚假财务报告的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研究,确立了独立审计在中国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机制中的科学定位,构建了基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独立审计行为优化方案设计,提出了优化独立审计行为的对策实施体系。(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肖琼[9](2006)在《略论独立审计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审计行为是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在其内部动因驱动和外在环境刺激下,按照独立审计行为目标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利用审计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理论方法、手段,收集有关证据来证实会计信息编制者所陈述的信息是否符合信息质量标准,并形成审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一种经济控制行为。本文从独立审计行为的内涵、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论述独立审计行为。(本文来源于《财政监督》期刊2006年14期)

何惕[10](2006)在《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独立审计,实质上是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作为现存的审计制度之一,它实际上是以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在某一时点的利益冲突以及协调的结果为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结构的日益复杂,在人们眼前呈现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迷宫”。可以说,如今独立审计行为主体所处的经济环境、所面临的利益冲突较之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继续维护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协调利益冲突、发挥独立审计制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文在分析独立审计和独立审计行为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到独立审计行为的分析框架,在阐述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及其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存在的问题。运用行为学原理和经济学理论对独立审计中各行为主体利益冲突的实质和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导致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的根源。然后结合我国现实的独立审计行为环境以及独立审计行为主体的特殊性,从原则、目标和途径叁个方面构建了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协调体系,提出了理念层面、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从制度上提供协调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并正确引导独立审计主体行为动机、优化独立审计行为,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损失,促进市场控制机制效率的提高,保障市场经济有效运行。(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6-04-01)

独立审计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经过短期飞跃式发展取得了成就。由于独立审计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同步于经济改革的发展状况,这就导致我国独立审计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对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及通过比较分析试图找出优化策略研究方法及对策。本文主要使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主要结论有叁点:第一,我国独立审计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第二,利用数据和典型案例说明我国独立审计行为异化具有危害性;第叁,面对国内业界的现状和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融入我国会计市场的竞争,应在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方面谋求新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独立审计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赵健成.基于新FDT理论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

[2].谢佳骊.中国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

[3].孙永军.审计质量控制的独立审计行为研究文献综述[J].北方经贸.2011

[4].李希富,商菲菲.对改善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思考[J].北方经贸.2010

[5].李美清.独立审计行为异化:形成机理与治理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6].田娟.独立审计行为异化问题及策略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

[7].赵华,田娟,宋士杰.独立审计行为异化的成因与对策[J].财会月刊.2008

[8].刘爱东,王慧.基于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独立审计行为优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

[9].肖琼.略论独立审计行为[J].财政监督.2006

[10].何惕.独立审计行为主体利益冲突及其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独立审计行为优化方案的对策体系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独立审计财务报告质全控制机制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及答案《审计》...42002—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美国证券公开发行的信息披露体系1933年...

标签:;  ;  ;  ;  ;  ;  ;  

独立审计行为论文_赵健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