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质量的一大需求,乡村旅游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文中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1导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此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要战略之一。2018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农民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乡村虽然在物质条件上不如城市,但却具有天然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果可以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可以通过旅游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带动大家共同富裕,提高农村人民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的战略。

2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以往乡村旅游是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也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3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国乡村旅游从兴起到现在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全域旅游的开展,乡村旅游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速度迅猛。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员630万人,带动乡村550万户农民受益。然而,乡村旅游发展中也面临不少困难、存在诸多问题,如投资能力、项目策划能力较弱,旅游人力资源缺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3.1乡村旅游资金缺乏问题

旅游业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撑,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拓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能力提升都需要资金投入。然而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低,2017年中国农民人均月收入148美元/月,全国城市人均收入北京最高,平均月资为9240元,是农村的收入的9倍以上。农民可自由支配资金有限,即使愿意在乡村旅游方面投入,投资能力也很弱,还有很多农民收入会投放到教育、养老等方面,不一定在旅游方面投资;乡村在政策研究、理解和把握方面相对落后,在社会上筹集资金的渠道不多、能力不强,加上乡村旅游建设需要一定周期,投资见效较慢,对外融资能力不强。由于资金短缺,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致使乡村旅游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乡村旅游资金缺乏问题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2乡村旅游人才缺乏问题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有专业人才作支撑。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地除知名度较大的5A级旅游区外,如浙江乌镇、安徽西递和宏村等,其余3A、4A级景区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本地受过高等甚至中等教育的村民大多进入城市务工,农村人才缺乏严重。由于乡村缺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旅游资源特色挖掘、旅游文化传承、旅游市场把控、旅游产品创意设计等方面均比较落后,旅游地陷入盲目模仿、简单重复的发展中,景区管理水平低,服务能力弱,造成产品层次低、粗放经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人才缺乏是造成乡村旅游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3.3乡村科学技术落后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需要科学技术支撑,从旅游资源的认知与发掘、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市场的定位与预测、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旅游形象的塑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旅游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支撑,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智慧旅游景区的建设等都需要科学技术。但与城市相比,乡村相关人才缺乏、信息闭塞、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这也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4.1优化旅游环境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对于人们吸引力逐渐下降,需要提供更加新型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必须有了故事才能有灵魂,有故事的乡村旅游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而要想乡村旅游有故事,则必须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调动游客的参与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游客对项目的关注。例如乡村旅游中的一些农家乐,可以让人们去体验种菜摘果子等农家生活,带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这种多样化的旅游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旅游兴趣。

4.2创新旅游综合业态,寻求外部错位发展

相关政府部门需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从多方面发展乡村企业,尤其是创建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创出更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打造新的旅游形象。从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经营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构建新的旅游综合业态,以求整体上与周边的乡村旅游形成错位发展。虽然,乡村旅游的开发起步较晚,但也因此可以保留较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可结合乡村自身现状优势,寻求外部的错位发展,增强外部竞争力。独特的市场定位是区别于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满足目标市场的多样化旅游需求,是乡村旅游成功运营的关键。因此,在外部旅游综合业态的取向下,村内旅游子业态的多样化必须得到保证。

4.3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乡村旅游能够挖掘农业产业附加价值,促进其与旅游业、休闲业的融合发展。但乡村旅游如果不加强引导和管理,对于当地也有一些消极影响,比如可能会造成当地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更加严重的是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遵守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要在布局规划上有一定的安排,不能仅是为了追求更大化的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就不顾当地生态环境,需要兼顾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乡村。而对于树立企业相关形象和品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旅游业的建立和农业结构有着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按照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策略不断推进,实现更好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因此,生态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将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而如何在生态环境和旅游效益最大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需要当地政府制定相关的策略来维持这种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更大化,带领乡村人民走向更高质量的生活。

5结束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核心就是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特色营造,如何挖掘和利用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营造村庄特色,防止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是发展乡村旅游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此提出村庄特色营造的规划策略,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真正使得“美丽乡村”建设能够真正“振兴”。

参考文献

[1]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116(5):183~187,194.

[2]许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美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8,175(10):52~54.

标签:;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