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油率论文_武家琪,肇立春,孟思,阮有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残油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蓖麻,火麻仁,曲线,蓖麻油,榨油机,表面活性剂,乘法。

残油率论文文献综述

武家琪,肇立春,孟思,阮有志[1](2019)在《水剂法降低火麻仁机榨饼残油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剂法降低火麻饼的残油,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85℃、料液比10∶50(m L/mL)、萃取时间8.5 h。在此条件下,火麻饼残油率降低到8.0%。水剂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麻饼的残油率。(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19年07期)

刘汝宽,许方雷,张爱华,肖志红,李培旺[2](2016)在《蓖麻籽冷榨制油过程压缩比与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双视窗单轴压榨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压榨速率、物料形态、压榨次数和压榨方式等条件下的蓖麻籽一维压榨试验,研究不同压榨条件下的压缩比与榨饼残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压榨较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大的压缩比,进而降低压榨后的饼粕残油率。同时,采用Kawakita方程,建立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参数反演,求得模型参数,并进行误差分析。建立的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为W=a_1+a_2e~(a_3ε_n)。该模型平均误差e相差不大,在5.08%~6.67%,模型参数准确。(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叶丽丽,王磊[3](2016)在《反应条件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在六种表面活性剂CMC、AEO-9、碳酸钠、LAS、STPP、偏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3:15:15:25:11时洗涤含油污泥,得到在反应温度65℃,搅拌时间45min,洗脱液与含油污泥的液固质量比6:1,洗脱液质量分数3%时,残油率最低,可达到2.95%。(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02期)

肖志红,李昌珠,刘汝宽,许方雷[4](2016)在《蓖麻籽单轴压榨制油过程中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拟合及其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蓖麻籽是一种重要的高含油、低含水工业油料,粉碎后进行单轴压榨时,随着压缩比增大或压榨速度的降低,饼粕的残油率总体呈降低趋势。压榨速率对蓖麻籽饼粕残油率影响较大,一定压缩比时,速率越大残油率越高;在相同压缩比下,多次压榨相对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低的残油率。通过压榨曲线拟合,建立了压缩比与残油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平均误差约为1%。(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刘汝宽,肖志红,许方雷,李昌珠,黄志辉[5](2015)在《蓖麻籽压榨制油过程中的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拟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蓖麻籽压榨过程中油料自身特性及压榨方式等要素对压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螺旋压榨和液压压榨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对蓖麻籽油的提取。单纯从降低饼残油率的角度考虑,采用单螺旋压榨法更有优势。螺旋压榨前,蓖麻籽是否进行破碎化预处理对压榨后的饼残油率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朱浙辉,巩发永[6](2015)在《微波乙醇浸提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微波乙醇浸提油葵油的工艺,探讨浸提的乙醇浓度、浸提温度等因素对油葵仁含油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不同浓度、温度和固液比浸提条件下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不同浸提因素水平下,乙醇浓度为98%、浸提温度为140℃、固液比为1:9时,饼粕残油率最佳。(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5年09期)

刘汝宽,肖志红,许方雷,李昌珠,黄志辉[7](2015)在《蓖麻籽压榨制油过程中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数学拟合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轴压榨蓖麻籽时,随着压缩比增大或压榨速度降低,蓖麻籽饼的残油率总体呈降低趋势.依据压榨试验实测的数据,通过压榨曲线拟合,建立了压缩比与残油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在有效压缩比2.5~5.2的范围内是吻合的,平均误差约为5%.(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冯强[8](2013)在《降低脱酚棉籽蛋白(干基)中残油率的主要方法——供DB100、DB120、DB150、DB200、DB300产能规模企业参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液-固叁相萃取法新工艺生产脱酚棉籽蛋白是油脂工业几代人经过多年努力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研发攻关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1994年11月由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研发了一种"液-固萃取器",并于1995年8月经国家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权。2000年8月,中棉紫光生物科技(本文来源于《中国棉花加工》期刊2013年03期)

高扬,张兆国,赵云鹏,江连洲,李杨[9](2012)在《双螺杆挤压膨化大豆模头压力对粕残油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响应曲面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挤压膨化工艺参数(物料含水率、套筒温度、轴头间隙、螺杆转速)对挤压机模头压力和粕残油率的影响规律。用SAS 9.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SPSS 17.0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模头压力与粕残油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模头压力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轴头间隙、螺杆转速、物料含水率、套筒温度。对粕残油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轴头间隙、物料含水率、套筒温度、螺杆转速。模头压力越高物料被挤出的油脂量就越多,膨化物含油率也就越低,致使浸出粕的残油率越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朱旭东,尤海丹,赵海波[10](2008)在《核磁法测定油脚残油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核磁法测定油脚残油率的理论依据及测试方法,并将其与标准法(重量法)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核磁法测定油脚残油率具有科学准确、经济实用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装备》期刊2008年03期)

残油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双视窗单轴压榨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压榨速率、物料形态、压榨次数和压榨方式等条件下的蓖麻籽一维压榨试验,研究不同压榨条件下的压缩比与榨饼残油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次压榨较单次压榨可以达到更大的压缩比,进而降低压榨后的饼粕残油率。同时,采用Kawakita方程,建立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参数反演,求得模型参数,并进行误差分析。建立的压缩比-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为W=a_1+a_2e~(a_3ε_n)。该模型平均误差e相差不大,在5.08%~6.67%,模型参数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残油率论文参考文献

[1].武家琪,肇立春,孟思,阮有志.水剂法降低火麻仁机榨饼残油率的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9

[2].刘汝宽,许方雷,张爱华,肖志红,李培旺.蓖麻籽冷榨制油过程压缩比与残油率关系拟合模型[J].湖南林业科技.2016

[3].叶丽丽,王磊.反应条件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J].山东化工.2016

[4].肖志红,李昌珠,刘汝宽,许方雷.蓖麻籽单轴压榨制油过程中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拟合及其数学模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

[5].刘汝宽,肖志红,许方雷,李昌珠,黄志辉.蓖麻籽压榨制油过程中的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拟合[J].湖南林业科技.2015

[6].朱浙辉,巩发永.微波乙醇浸提对油葵饼粕残油率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

[7].刘汝宽,肖志红,许方雷,李昌珠,黄志辉.蓖麻籽压榨制油过程中压缩比与残油率曲线数学拟合模型[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

[8].冯强.降低脱酚棉籽蛋白(干基)中残油率的主要方法——供DB100、DB120、DB150、DB200、DB300产能规模企业参考[J].中国棉花加工.2013

[9].高扬,张兆国,赵云鹏,江连洲,李杨.双螺杆挤压膨化大豆模头压力对粕残油率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2

[10].朱旭东,尤海丹,赵海波.核磁法测定油脚残油率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

论文知识图

浸出次数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和残油原料粒度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和残油料液比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和残油率原料水分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和残油不同处理方法对残油率的影响浸出温度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和残油

标签:;  ;  ;  ;  ;  ;  ;  

残油率论文_武家琪,肇立春,孟思,阮有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