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镍不锈钢论文_孙皎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镍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锈钢,中国科学院,奥氏体,细胞,摩擦系数,平滑肌,相容性。

无镍不锈钢论文文献综述

孙皎[1](2019)在《新型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发及成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传统含镍医用不锈钢(如316L)在体内会发生点蚀和裂隙腐蚀等生物腐蚀现象,特别是在应力和磨损作用下还会产生金属碎屑,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影响骨植入体的长期骨结合及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含镍医用不锈钢腐蚀后释出的镍离子会诱发细胞毒性、潜在致癌和致突变等生物风险[1]。鉴于此,一种利用常压冶炼、采用氮和锰替代镍元素的新型高氮无镍不锈钢(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9)

杨依训[2](2019)在《钝化对医用高氮无镍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氮(N)合金化使高氮无镍不锈钢获得优异的耐点蚀能力、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医用植入物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高氮钢以N元素代替镍(Ni)元素稳定奥氏体组织,可以有效避免Ni离子溶出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但是高氮钢中为增加N溶解度而大量增加的Mn元素,这会大幅度降低不锈钢的耐均匀腐蚀能力,而大量金属离子溶出会明显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基于此,本文研究硝酸钝化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另外,本文试图开发出一种更加简单和环保的钝化的处理方式,并且初步研究钝化对高氮钢表面性能的影响。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能力明显低于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其主要的溶出离子是Fe离子和Mn离子。硝酸钝化后,高氮钢腐蚀速率可降至1/20,明显优于钝化后的316L不锈钢,与Ti6Al4V相当。硝酸钝化温度、浓度和时间叁者均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有影响,其中温度对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最为显着,而硝酸浓度对耐蚀性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逐渐增强,而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仅稍微增强。硝酸钝化后,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大幅度增加与钝化膜中Cr元素大量富集及N元素以CrN的形式在钝化膜/基体界面大量富集相关。(二)采用水钝化后,高氮钢离子溶出量大幅降低。水钝化温度和时间均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有显着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在高温长时间的钝化条件下,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可以达到和硝酸钝化同样的水平,但是水钝化需要更高的钝化温度和更多钝化时间。水钝化提高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与钝化膜厚度增加及Cr元素富集有关,未发现明显的N富集。与硝酸钝化不同,水钝化通过选择性溶解使Cr元素大量富集并与氧反应形成更多的Cr2O3,进而提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叁)钝化后,高氮钢表面与水和α-溴代萘的接触角均大幅度减小,润湿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钝化后,高氮钢表面张力增大,这主要与其极性分量大幅度增加有关。高氮钢表面具有正电荷,并且钝化后,过剩电荷量变大。与硝酸钝化相比,水钝化后的高氮钢的表面具有更优异的润湿性能。因此,钝化后高氮钢可以获得更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1)

孙玉霞,任伊宾,赵浩川,王青川,杨柯[3](2018)在《高氮无镍不锈钢接骨板的轻量化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空心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应用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特别是其强度达到医用316L不锈钢强度2倍左右,但是临床用植入器件并没有充分利用其高强度的优势而进行结构尺寸的优化设计。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研究空心结构高氮无镍不锈钢接骨板内孔的数量及孔径变化对弯曲抗力和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孔数和孔径的增加,接骨板的轻量化率呈线性提高,同时叁点弯曲时的弯曲抗力也明显降低,均成线性关系,应力分布随着孔的加入逐渐均匀。对于高强度的高氮无镍不锈钢而言,采用叁孔结构及孔径为接骨板厚50%的设计,可以实现约15%的轻量化,而且保持较高的抗弯曲性能。同时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临床用316L不锈钢接骨板和钛合金接骨板可以采用双孔结构,孔径控制在接骨板厚度的50%以内,能够实现10%左右的轻量化,同时弯曲抗力不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5期)

陈姗姗,张炳春,杨柯[4](2018)在《医用无镍不锈钢在血管支架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血管支架材料主要是316L不锈钢和L605钴基合金,大量临床结果表明支架植入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再狭窄现象。这两种材料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镍元素,但在腐蚀介质中会发生镍离子的溶出,存在发生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医用无镍不锈钢是一种以氮代替镍的新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将其应用于血管支架可避免因镍溶出而引发支架内再狭窄。一种新型支架材料的选择需要从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将医用无镍不锈钢的性能与传统不锈钢进行对比,阐述了将医用无镍不锈钢应用于血管支架的优势,展望了医用无镍不锈钢在血管支架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5期)

刘美霞,赵静,王青川,张炳春,杨柯[5](2018)在《新型高氮无镍不锈钢与L605合金及316L不锈钢生物相容性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新型医用材料高氮无镍不锈钢与冠脉支架材料L605合金和316L不锈钢的生物相容性展开研究。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溶血性能,但高氮无镍不锈钢抗溶血性能明显优于L605合金和316L不锈钢。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L605合金和316L不锈钢,高氮无镍不锈钢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对于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5期)

王青川,张炳春,任伊宾,杨柯[6](2018)在《医用无镍不锈钢作为骨植入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传统不锈钢广泛用于骨植入材料,然而其植入器件仍存在力学强度不足导致的断裂,耐蚀性不足导致的无菌性松动和生物相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近年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在无镍不锈钢的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对提高骨植入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医用无镍不锈钢作为骨植入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开发产品的临床应用现状,展望了其在骨修复领域中未来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8年05期)

赵浩川,任伊宾,刘文朋,樊新民,杨柯[7](2016)在《冷变形对00Cr18Mn15Mo2N0.9高氮无镍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新型00Cr18Mn15Mo2N0.9高氮无镍不锈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冷轧处理,研究了高氮无镍不锈钢的冷变形性能以及冷变形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无镍不锈钢的奥氏体组织稳定,即使发生60%的冷变形也不产生形变马氏体;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高氮无镍不锈钢的强度、硬度提高,断后延伸率、加工硬化指数逐渐减小。在2、5和10 N载荷作用下,00Cr18Mn15Mo2N0.9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磨损速率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且载荷为2 N和5 N时在20%变形量处高氮无镍不锈钢具有最佳耐磨性,载荷为10 N时40%变形态高氮无镍不锈钢的耐磨性最佳。同时,随着冷变形程度和载荷的增加,00Cr18Mn15Mo2N0.9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磨损机制逐渐由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脆性剥落转变为磨粒磨损和脆性剥落。(本文来源于《材料研究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赵浩川[8](2016)在《冷变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氮气加压感应熔炼法制备了0.90%氮含量的高氮无镍不锈钢,并对其进行20%~60%冷轧变形,重点研究了冷变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组织、结构、拉伸性能、耐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TEM)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及相组成,采用拉伸实验测试不锈钢的力学性能,运用电化学实验分析不锈钢的腐蚀行为;在摩擦试验机上完成干摩擦磨损和腐蚀磨损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硬度计和能谱(XPS)进行磨痕分析。结果表明:高氮无镍不锈钢具有单一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冷变形时,不锈钢的变形机制由位错平面滑移逐渐向孪生转变;冷变形后,不锈钢的强度、硬度快速增加,塑韧性逐渐减小;不锈钢的拉伸断口以韧窝为主,兼有少量撕裂棱。干摩擦磨损时,冷变形和载荷对摩擦系数-时间曲线形状的影响较大。在相同载荷条件下,随着冷变形量增加,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磨损速率先减小后增加,摩擦系数基本相同;增加法向载荷后,不锈钢的磨损速率不断增加,摩擦系数逐渐减小。不锈钢以磨粒磨损和脆性剥落为主,且随着冷变形量和载荷增加,脆性剥落现象更加严重。当GCr15和304钢球作对磨副时,冷变形对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及磨损机理发生变化。电化学实验表明,冷变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很小。腐蚀摩擦磨损时,摩擦系数随磨损时间的波动较小,在相同溶液中,冷变形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不大;不锈钢在含磷溶液中的摩擦系数均小于在无磷溶液中的摩擦系数。当蒸馏水、0.9%NaCl及3.5%NaCl溶液为腐蚀介质时,随着冷变形量增加,不锈钢的耐磨性均呈增加趋势;随着Cl-浓度增加,不锈钢的耐磨性降低。在PBS溶液中,冷变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较小;随着冷变形量增加,不锈钢在Hank's溶液中的耐磨性不断提高,而在pH6.0Hank's溶液中耐磨性先提高后降低。在腐蚀性介质中,不锈钢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有点蚀。当Hank's溶液作腐蚀介质时,高氮无镍不锈钢的耐磨性明显高于317L不锈钢,低于Co-Cr-Mo合金;叁种金属对应的摩擦系数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6-03-01)

刘莹,张文君,韩雪松,战德松[9](2015)在《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BIOSSN4无镍不锈钢是一种奥氏体医用不锈钢材料,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通过了标准的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致敏实验。目的:评价新型医用BIOSSN4无镍不锈钢的体外细胞毒性及抗腐蚀性。方法:将小鼠L929成纤维细胞悬液以1×108 L-1的浓度接种于96孔板,分5组培养,分别加入BIOSSN4无镍不锈钢浸提液、316L不锈钢浸提液、金合金浸提液、铅材料浸提液(阳性对照)及RPMI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培养1,2,3 d,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评价毒性分级。在模拟口腔环境中,检测BIOSSN4无镍不锈钢、316L不锈钢及金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密度及极化电阻。结果与结论:培养3 d内,铅材料浸提液组细胞皱缩,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相对增殖率低于其余4组(P<0.05);其余4组细胞形态良好,增殖旺盛,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75%以上。BIOSSN4无镍不锈钢浸提液、316L不锈钢浸提液与金合金浸提液的毒性均为1级,铅材料浸提液的毒性为2至3级,表明BIOSSN4无镍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BIOSSN4无镍不锈钢的抗腐蚀性高于316L不锈钢,低于金合金。(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5年47期)

任伊宾[10](2015)在《医用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用不锈钢是最早开发应用的医用金属材料之一,其加工性能优异、制造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加工各种器件或植入件。医用不锈钢的发展一直和工业不锈钢的发展同步,不锈钢在1913年发明后,304不锈钢在1926年就开始用作人体骨科植入材料,同时随着耐蚀性更好的316不锈钢的发明,临床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316不锈钢逐渐取代了304不锈钢。在20世纪60年(本文来源于《新材料产业》期刊2015年07期)

无镍不锈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与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氮(N)合金化使高氮无镍不锈钢获得优异的耐点蚀能力、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医用植入物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高氮钢以N元素代替镍(Ni)元素稳定奥氏体组织,可以有效避免Ni离子溶出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但是高氮钢中为增加N溶解度而大量增加的Mn元素,这会大幅度降低不锈钢的耐均匀腐蚀能力,而大量金属离子溶出会明显降低其生物相容性。基于此,本文研究硝酸钝化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另外,本文试图开发出一种更加简单和环保的钝化的处理方式,并且初步研究钝化对高氮钢表面性能的影响。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一)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能力明显低于316L不锈钢和Ti6Al4V合金,其主要的溶出离子是Fe离子和Mn离子。硝酸钝化后,高氮钢腐蚀速率可降至1/20,明显优于钝化后的316L不锈钢,与Ti6Al4V相当。硝酸钝化温度、浓度和时间叁者均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有影响,其中温度对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影响最为显着,而硝酸浓度对耐蚀性影响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逐渐增强,而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仅稍微增强。硝酸钝化后,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的大幅度增加与钝化膜中Cr元素大量富集及N元素以CrN的形式在钝化膜/基体界面大量富集相关。(二)采用水钝化后,高氮钢离子溶出量大幅降低。水钝化温度和时间均对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有显着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在高温长时间的钝化条件下,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可以达到和硝酸钝化同样的水平,但是水钝化需要更高的钝化温度和更多钝化时间。水钝化提高高氮钢耐均匀腐蚀性能与钝化膜厚度增加及Cr元素富集有关,未发现明显的N富集。与硝酸钝化不同,水钝化通过选择性溶解使Cr元素大量富集并与氧反应形成更多的Cr2O3,进而提高高氮钢的耐均匀腐蚀性能。(叁)钝化后,高氮钢表面与水和α-溴代萘的接触角均大幅度减小,润湿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钝化后,高氮钢表面张力增大,这主要与其极性分量大幅度增加有关。高氮钢表面具有正电荷,并且钝化后,过剩电荷量变大。与硝酸钝化相比,水钝化后的高氮钢的表面具有更优异的润湿性能。因此,钝化后高氮钢可以获得更加优异的生物相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镍不锈钢论文参考文献

[1].孙皎.新型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发及成骨效应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口腔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杨依训.钝化对医用高氮无镍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孙玉霞,任伊宾,赵浩川,王青川,杨柯.高氮无镍不锈钢接骨板的轻量化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空心结构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8

[4].陈姗姗,张炳春,杨柯.医用无镍不锈钢在血管支架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8

[5].刘美霞,赵静,王青川,张炳春,杨柯.新型高氮无镍不锈钢与L605合金及316L不锈钢生物相容性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8

[6].王青川,张炳春,任伊宾,杨柯.医用无镍不锈钢作为骨植入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8

[7].赵浩川,任伊宾,刘文朋,樊新民,杨柯.冷变形对00Cr18Mn15Mo2N0.9高氮无镍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2016

[8].赵浩川.冷变形对高氮无镍不锈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16

[9].刘莹,张文君,韩雪松,战德松.新型医用无镍不锈钢的生物相容性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

[10].任伊宾.医用高氮无镍不锈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新材料产业.2015

论文知识图

片层析出物的氮分布状况与HNSAg3的腐蚀磨损形貌合金元素对氮在铁中溶解度的影响(16...在不同固溶温度下的组织抗菌试验后试样的表面状况银锰二元合金相图

标签:;  ;  ;  ;  ;  ;  ;  

无镍不锈钢论文_孙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