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具备灯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设计自由度。搭载于车辆的左前照灯(10L)具备:LED单元(20),其具备LED(23);LiDAR单元(30),其用于获取车辆的外部的信息。LED单元(20)以及LiDAR单元(30)被热连接。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搭载于车辆,该车辆用灯具具备:灯单元,其具备发光元件;传感器单元,其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外部的信息;所述灯单元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被热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外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

设计方案

1.一种车辆用灯具,其搭载于车辆,该车辆用灯具具备:

灯单元,其具备发光元件;

传感器单元,其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外部的信息;

所述灯单元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被热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外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所述灯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连接部件,

所述灯单元或所述连接部件的任一方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散热功能的部分由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单元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被一体化。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四轮汽车等车辆搭载有前照灯等车辆用灯具(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存在设置有接收发送装置、灯单元、和阻隔从灯单元向接收发送装置传导的热的遮热板的车辆用前照灯单元(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6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0579号公报

但是,在传感器与灯单元一起搭载于车辆用灯具的情况下,存在灯单元和传感器两者发热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有必要将使这些热散热的散热件接近灯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两者地配置,从而存在灯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的配置被限制的设计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具备灯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设计自由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是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灯具,其具备:

灯单元,其具备发光元件;

传感器单元,其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外部的信息;

所述灯单元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被热连接,

所述传感器单元的外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灯具,能够使从灯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产生的热从传感器单元逸出。因此,没有必要在车辆用灯具设置用于散热的其他部件,能够提高车辆用灯具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中,

具备连接所述灯单元和所述传感器单元的连接部件,

所述灯单元或所述连接部件的任一方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散热功能。

根据该结构,利用灯单元或连接部件的散热功能,能够使从灯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产生的热更加有效地逸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中,

具有所述散热功能的部分可以由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

根据该结构,利用热传导能够使从灯单元以及传感器单元产生的热更加有效地逸出。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中,

所述灯单元以及所述传感器单元可以被一体化。

根据该结构,在提高车辆用灯具的设计自由度的同时,能够减少构成车辆用灯具的零部件数。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高具备灯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的车辆用灯具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左前照灯的示意图。

图3是变形例的传感器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10:前照灯、10L:左前照灯、10R:右前照灯、11:罩、12:壳体、20:LED单元、21:壳体、21a:表面、22:透镜、23:LED、30:LiDAR单元、30A:相机单元、31:壳体、31a:表面、32:透射部、33:LiDAR、34:发光元件、35:受光元件、37:透镜、38:受发光元件、40:支承部件、40a:表面、S:灯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所示的各部件的尺寸为了说明方便,存在与实际的各部件的尺寸不同的情况。另外,图1所示的U、D、F、B、R、L是表示对图1所示的车辆设定的相对的方向。U是上方,D是下方,F是前方,B是后方,R是右方,L是左方。

图1是搭载有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车辆用灯具的一个例子)的车辆1的立体图。就车辆1而言,作为前照灯10具有右前照灯10R以及左前照灯10L。右前照灯10R设于车辆1的前方F侧中的右方R侧,左前照灯10L设于车辆1的前方F侧中的左方L侧。右前照灯10R和左前照灯10L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以下对左前照灯10L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对右前照灯10R的说明。

图2是左前照灯10L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左前照灯10L具有罩11和壳体12。由罩11和壳体12形成左前照灯10L的灯室S。

左前照灯10L在灯室S内具有LED单元20(灯单元的一个例子)、LiDAR单元30(传感器单元的一个例子)、和支承部件40(连接部件的一个例子)。罩11具有能够从罩11的外部目视确认LED单元20以及LiDAR单元30的透光性。

LED单元20包含:壳体21、透镜22。LED单元20在壳体21内具有LED23(发光元件的一个例子)。LED23是经由透镜22向车辆1的前方F射出光的发光元件。LED23安装于支承部件40。

优选的是,LED单元2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例如,可以是LED单元20的壳体21的表面21a具有散热功能。具有散热功能的部分由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或者具有增加了用于散热的表面积的表面形状。导热性高的材料是指,具有比树脂(例如,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酯等)更高导热性的材料,例如铝、铜、银的金属或添加有导热性填充物的树脂等。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壳体21的整体具有散热功能,也可以是壳体21的整体由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在本例中,壳体21的整体由铝形成。

LiDAR单元30具有:壳体31、透射部32、LiDAR33。透射部32例如为红外线透射膜。

就LiDAR单元30而言,配置为能够从车辆1的外部经由罩11目视确认壳体31的外侧,且利用支承部件(未图示)相对于壳体12固定。经由罩11目视确认的壳体31的外侧例如是壳体31的左方L侧的侧面中的前方F侧的部分。这样,通过配置为能够从车辆1的外部经由罩11目视确认壳体31的外侧,而能够从车辆1的外部目视确认壳体31的外侧的外观。

LiDAR单元30在壳体31内具有LiDAR33。LiDAR33构成为获取车辆1的前方F的信息。LiDAR是指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或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简称。LiDAR是一般情况下向其前方射出非可视光且基于出射光和返回光而确定到物体的距离、物体的形状、物体的材质、物体的颜色等信息的传感器。LiDAR33具有:向左前照灯10L的前方F射出光的发光元件34、接收从左前照灯10L的外部入射的光的受光元件35。

LiDAR单元30的外装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例如,LiDAR单元30的壳体31(外装件的一个例子)的表面31a中的接近车辆1的外部的部位即壳体31的左方L侧的表面具有散热功能。这里所谓的散热功能与LED单元20的散热功能一样。在本例中,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的整体构成为由铝或镁形成而具有散热功能。

支承部件40以LED单元20的壳体21相对于LiDAR单元30固定的方式支承壳体21。这样,支承部件40为LED23的支承部件的同时也作为连接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的连接部件发挥作用。

另外,LED单元20与支承部件40、以及支承部件40与LiDAR单元30被一体化。一体化是指固定了相互位置的状态,包括利用螺钉等固定部件固定或通过使用了模具等的一体成形而成形。在本例中,LED单元20的壳体21被用螺钉(未图示)固定于支承部件40,支承部件40被用螺钉(未图示)固定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

支承部件40构成为能够将从LED单元20产生的热传导至LiDAR单元30。即,支承部件40使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热连接。热连接是指,能够将在一方产生的热传导至另一方地连接。热连接是指,包括具有两个部件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且利用该接触面传递热的情况。在本例中,支承部件40由导热性高的材料(例如铝)构成。并且,通过在使支承部件40热连接于壳体21以及壳体31的状态下固定LED单元20以及LiDAR单元30,而使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热连接。

除能够将从LED单元20产生的热传导至LiDAR单元30的结构之外,支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例如,支承部件40的表面40a构成为具有散热功能的部分。这里所谓的散热功能也与LED单元20的散热功能一样。

由于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被热连接,因此从LED23产生的热经由支承部件40被传递到LiDAR单元30的壳体31。从LiDAR33产生的热被传递到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由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使传递到LiDAR单元30的热从壳体31散热。

根据以上结构的前照灯10,具备具有LED23的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被热连接,LiDAR单元30的外装件(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能够使从LED单元20产生的热以及从LiDAR33产生的热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逸出。由此,没有必要在前照灯10设置用于散热的其他部件,能够提高前照灯10的设计自由度。

即,就现有技术而言,在前照灯等车辆用灯具的设计中,为了使从灯单元产生的热逸出,存在灯单元不得不配置于散热件附近的设计上的限制。另外,在想要在车辆用灯具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由于作为车辆用灯具能够使用的空间被限制,因此,存在不能配置足够的散热件以使从灯单元产生的热不对传感器产生不好的影响而不能将传感器配置于车辆用灯具的情况。

对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结构,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被热连接,LiDAR单元30的外装件(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从LED单元20产生的热以及从LiDAR33产生的热能够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逸出。因此,能够将作为现有技术那样的独立部件的散热件省略,能够配置LiDAR单元30并且提高前照灯10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由于LED单元2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能够使从LED单元产生的热从LED单元20以及LiDAR单元30的壳体31两者逸出,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热逸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前照灯10具备连接LED单元20和LiDAR单元30的支承部件40,支承部件40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除了将从LED单元20产生的热以及从LiDAR33产生的热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散热之外也能够从支承部件40逸出,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热逸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且LED单元20以及LiDAR单元30被一体化,因此能够将作为如现有技术那样的独立部件的散热件省略,提高前照灯10的设计自由度。

另外,由于能够将作为如现有技术那样的独立部件的散热件省略,因此能够减少构成前照灯10的零部件数。

另外,根据LiDAR单元30的壳体31的整体由具有散热功能的材料形成的结构,使从LED单元20产生并经由支承部件40向壳体31传递的热以及从LiDAR33产生的热更加有效地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LED单元20、LiDAR单元30以及支承部件40具有散热功能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至少LiDAR单元30具有散热功能即可。

(变形例)

传感器单元不限于上述LiDAR单元30。以下,对相机单元30A构成传感器单元的例子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部分,在附图上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图3是相机单元30A的示意图。相机单元30A利用支承部件(未图示)相对于左前照灯10L的壳体12固定。相机单元30A包括壳体31和透镜37。透镜37为具有例如向F侧突出的形状的凸透镜。相机单元30A在壳体31内具有受发光元件38。

相机是例如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型MOS)等摄像元件的相机。另外,相机是检测可视光的相机或检测红外线的红外线相机。

相机单元30A的壳体(外装件的一个例子)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一样,至少一部分具有散热功能。因此,使从LED单元20产生并传递至相机单元30A的热从壳体31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相机单元30A的壳体31的整体具有散热功能,还可以是壳体31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导热性高的材料构成,这一点也与LiDAR单元30的壳体31一样。

(各种变形例)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不用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应被本实施方式的说明限定性地解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被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描述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实施方式的变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应基于权利要求的范围所描述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相等的范围来确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辆用灯具以前照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不限于前照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灯具可以是搭载于车辆1的各种车辆用灯具。各种车辆用灯具是例如设于车辆1的前部的位置灯、设于车辆1的后部的后组合灯、设于车辆的前部或侧部的转向信号灯、向步行者或其他车辆的驾驶员通知本车辆的状况的各种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传感器单元示例的是LiDAR单元以及相机单元,但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单元不限于上述示例。传感器单元是只要能够获取本车辆的外部的信息的传感器即可,例如可以是包含毫米波雷达、微米波雷达或者激光雷达等雷达的雷达单元。

设计图

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170.X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JP

国家/省市:JP(日本)

授权编号:CN209569666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F21S 41/141

专利分类号:F21S41/141;F21S45/47;F21W102/00;F21W107/10;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第一申请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申请人地址:日本东京都

发明人:古井崇嗣

第一发明人:古井崇嗣

当前权利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代理人:曲天佐

代理机构:1110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JP2018-051391

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车辆用灯具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