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为摸清合成氨工业生产过程中VOCs排放来源,核算行业排放量,笔者主要对煤化工中合成氨工业过程进行工艺全过程的排放特征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有组织排放、车间逸散及厂界无组织排放等,用得出的排放因子进行排放量估算。研究表明,合成氨有组织排放以芳香烃和含氧有机物为主,硫回收工艺废气、尿素合成工艺废气、低温甲醇洗工艺段中CO2闪蒸气废气、CO2闪蒸排放气、尾气洗涤塔放空气中分别检出VOCs 36、19、26、21、20种。苄基氯、异丙醇、2-丁酮是合成氨VOCs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苄基氯可能是由α-氢侧键的芳香烃化合物转化而来的。合成氨的车间无组织排放特征与其所对应的生产过程排放特征具有一致性。从气化炉车间、尿素包装车间及酚氨回收车间中分别检出19、32、15种挥发性有机物。气化炉车间排放的VOCs主要为苄基氯,占比为23.16%;尿素包装车间主要为2-丁酮、乙酸乙酯、1,2,4-三甲基苯,占比达到49.58%;酚氨回收车间主要为醋酸乙烯酯,占比高达56.60%,这与酚氨回收的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助溶剂有关。合成氨的厂界无组织各监测点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特征均为:芳香烃>卤代烃>含氧有机物>烷烃,与各监测点所对应的生产过程排放特征具有一致性。运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合成氨过程的总排放因子为75.02 g/t合成氨,硫回收13.66 g/t合成氨、尿素合成14.45 g/t合成氨、CO2闪蒸气废气21.42 g/t合成氨、CO2闪蒸排放气13.01 g/t合成氨、尾气洗涤塔放空气12.49 g/t合成氨。按此排放因子计算2015年内蒙某典型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过程中VOCs的排放量约为22.51 t。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位
  •   2.2 样品采集方法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VOCs有组织排放特征
  •   3.2 VOCs无组织排放特征
  •     3.2.1 车间无组织
  •     3.2.2 厂界无组织
  •   3.3 VOCs排放量估算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丹,张鑫,张凤莲,孙永刚,王璐,郝郑平

    关键词: 合成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排放因子,煤化工

    来源: 洁净煤技术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唐山市生态环境局曹妃甸区分局,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宁夏大学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油燃料油公司

    分类号: X78

    DOI: 10.13226/j.issn.1006-6772.19102520

    页码: 1-9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5072K

    下载量: 12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