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_滕代高

导读:本文包含了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流,季风,系统,赤道,气流,论文。

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滕代高[1](2004)在《澳大利亚高压年际变化与亚澳季风环流系统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的全球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海表温度场、高云量和CMAP全球降水资料,以及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分析了1948~2002年期间澳大利亚高压(以下简称澳高)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澳高年际变化对亚澳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 (1) 澳高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澳高年际变化以4~5年的周期变化为主,同时兼有7~8年左右的周期,而澳高的年代际变化则以1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为主:澳高年际变化同时与南极涛动和ENSO有正相关,并且ENSO的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对澳高年际变化影响最大。 (2) 澳高变化后,亚澳季风环流系统呈协调性响应。当澳高增强时,亚澳季风环流系统各成员强度偏强且位置偏南,具体表现为:1)水平环流上,低层澳高偏强且位置偏南;100~160°E向北越赤道气流强度偏强,越赤道气流通道位置相对变化不大;南海季风偏强;南海季风槽强度偏强,位置偏南;副高南侧热带东风气流强度偏强,位置偏南;副高偏强,位置偏西偏南,江淮梅雨锋位置偏南。高层上南亚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南;南亚高压南侧东风急流偏强,位置偏南;100°~160°E向南越赤道气流偏强;澳大利亚地区高层气旋性环流强度偏强,位置偏南。2)经向垂直环流上5个典型的闭合环流圈(包括季风典型的季风经圈环流和Hadley环流圈)异常偏强,位置偏南。其中,南半球澳大利亚地区(5~30°S)整个对流层基本上为一致的强异常下沉气流,赤道上高低层越赤道气流异常偏强,10°N附近为强异常上升气流,季风经圈环流异常偏强;20°N附近为强异常下沉气流,Hadley环流异常偏强;30°N为强异常上升气流,Ferrel环流异常偏强:45°N附近为异常下沉气流,次Hadley环流异常偏强。当澳高减弱时,情况则与此相反。 (3) 当澳高发生年际变化时,亚澳地区降水异常主要表现在两个区域:1)30°N附近从我国东部地区至日本半岛以及西北太平洋一带。2)10°N附近的热带洋面上。当澳高偏强时,这两个地区的降水异常偏多。 (4) 澳高年际变化与亚澳季风环流系统异常有较好的季节持续性,这种异常从4月份开始建立,7月份达到最强,8月份开始减弱,9月份进一步减弱并开始转型。在年代际尺度上,当澳高发生年际变化时,100°~160°E低层越赤道气流,副高强度和面积异常有较好的持续性,而高层越赤道气流异常的持续性较差。(本文来源于《南京气象学院》期刊2004-05-01)

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滕代高.澳大利亚高压年际变化与亚澳季风环流系统异常[D].南京气象学院.2004

论文知识图

1948—2002年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地区气候...夏季澳高年际指数与SLP(a)、500hPa高...南极涛动指数(1948^-2002年Xa)和Nino3...

标签:;  ;  ;  ;  ;  ;  

亚澳季风环流系统论文_滕代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