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缬沙坦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丁春香郭明月谢等龙刘志恒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18000

【摘要】目的:制备缬沙坦胶囊,并对其进行稳定性研究。方法:选用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缬沙坦胶囊(商品名代文)为对照制剂,将自制样品和对照制剂去包装,放置于40℃/RH75%的环境做短期加速研究,于放置的0天,5天,15天分别取样,观察外观变化,并检测溶出度。结果:自制样品与对照品加速后均出现胶囊内颗粒结块现象,但自制样品的结块程度小于对照制剂,自制样品溶出度降低程度也小于对照制剂。结论:在40℃/RH75%条件下,本文制备的缬沙坦胶囊相较于对照制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缬沙坦胶囊;溶出度;稳定性

AbstractObjective:topreparevalsartancapsules,andstudyitsstability.Methods:thereferencelisteddrug(RLD)comesfromBeijingNovartisPharmaceuticalCo.(brandDiovan),removethepackagingofthehomemadesampleandRLD,placeintheenvironmentof40℃/RH75%todoashort-termaccelerateresearch,sampleafter0day,5daysand15days,observethechangeinappearance,anddetectdissolution.Results:afteracceleratedtheinternalgranulebothofthehomemadesampleandRLDgotagglomerated,buttheagglomerateddegreeofhomemadesampleislessthanRLD,alsothedissolutionofhomemadesamplereducedlessthanRLD.Conclusion:thehomemadevalsartancapsuleismorestablecomparedwiththeRLDundertheconditionof40℃/RH75%.

Keywords:Valsartancapsule;Dissolution;Stability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在缬沙坦胶囊的制剂研究中发现该产品的化学稳定性良好(常规加速稳定性研究中有关物质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物理稳定性不佳,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40℃/RH75%)下,胶囊内容物容易结块,颗粒变硬,严重影响溶出度。因此,笔者将自制样品与对照品在未包装的情况下,放置于40℃/RH75%的环境中一定时间,以样品外观及溶出度为指标,进一步考察自制样品的稳定性。

1.仪器和设备

自动溶出仪(SotaxAT7),紫外分光光度计(Agilent8453),高速搅拌制粒机(P1-6,Diosna),粉碎整粒机(FZB-150,温州市制药设备厂),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46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多向运动混合机(HD-10B,温州市制药设备厂)。

2.试药和试剂

2.1.试药

缬沙坦胶囊对照制剂(80mg,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X1278,商品名:代文);缬沙坦胶囊自制胶囊(80mg,海正自制,批号:12VC12072);微晶纤维素(JRS);交联聚维酮(ISP);聚维酮(BASF);羟丙甲纤维素(DOW);十二烷基硫酸钠(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硬脂富马酸钠(JRS)。缬沙坦对照品(海正自制,批号1201-1).

2.2.试剂

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醋酸钠、冰醋酸(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3.处方及工艺

3.1.处方

缬沙坦80.00g

微晶纤维素32.45g

交联聚维酮3.90g

羟丙甲纤维素6.50g

十二烷基硫酸钠0.65g

交联聚维酮3.90g

硬脂富马酸钠2.60g

制成1000粒

3.2.制备工艺

①粘合剂配制:羟丙甲纤维素溶于适量纯化水中,作为湿法制粒粘合剂;

②原辅料过筛:缬沙坦,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分别过30目筛,备用;

③湿法制粒:将过好筛的物料加入湿法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溶液湿法制粒;

④干燥:湿颗粒在烘箱中干燥;

⑤整粒:干燥好的颗粒用粉碎整粒机整粒;

⑥混合:依次在整粒后的颗粒中加入交联聚维酮和硬脂富马酸钠,分别混合;

⑦胶囊填充:填充2号胶囊。

4.溶出度

4.1.溶出度检测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缬沙坦胶囊溶出度测定法(附录XC第一法),UV法(附录ⅣA),检测波长250nm。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篮法100rpm,溶出介质为1000mL,温度为37℃±0.5℃。取样时间点为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

溶出介质的选择:《中国药典》中公示的溶出介质为pH6.8磷酸盐缓冲液,但由于缬沙坦的溶解度具有pH依赖性,在pH较大的缓冲盐介质中溶解度较大,溶出也相对较快,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15分钟溶出度大于85%,不能很好的反映处方或样品性状的变化,因此在处方筛选过程中多采用pH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以更好地为处方筛选和产品质量评估提供依据。必要时检测pH6.8介质的溶出度。

4.2.自制样品和对照制剂加速反应前在pH6.8和pH4.5介质中溶出度

小结:自制样品和对照品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快速溶出,15分钟溶出度均大于85%,在pH4.5醋酸盐缓冲液中溶出较为缓慢,两者具有相似的溶出行为,相似因子f2为68.4.

4.3.自制样品和对照制剂在40℃/RH75%条件下无包装加速

4.3.1.加速样品外观比较

图2.自制样品和对照品40℃/RH75%条件下加速0天和15天的溶出度(pH6.8)

注:因加速5天的样品在pH4.5介质中的溶出度已经很低,加速15天时样品已严重结块,在pH4.5的介质中溶出度很可能比加速5天的样品更低,溶出度过低则区分性降低,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制样品和对照品的质量变化情况,因此15天样品使用pH6.8的介质,篮法100rpm检测。

小结:自制样品和对照品加速处理后溶出度均明显降低,自制样品的溶出度降低程度小于对照品。

5.总结

由于缬沙坦胶囊在高温及高湿条件下容易结块(X-衍射等相关研究显示原料晶型并未发生变化),导致体外溶出度明显降低,即使在铝塑包装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常规加速研究中,自制样品和对照制剂均为铝塑包装,在40℃/RH75%条件下放置1个月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块现象,本文未列出),本实验中去掉包装做加速研究可以加快反应速度,更直观更快捷地观察到样品的变化情况。本实验中自制样品与对照品去掉包装在40℃/RH75%条件下放置一定时间后胶囊内容物均出现结块现象,且溶出度也明显下降,但自制样品的结块程度小于对照制剂,自制样品溶出度降低程度也小于对照制剂。

6.结论

在40℃/RH75%条件下,本文制备的缬沙坦胶囊相较于对照制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伟.缬沙坦的药理学特点与临床应用.医药导报,2002,21(8),520-521.

[2].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二部,2010版

标签:;  ;  ;  

缬沙坦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