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浅谈武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吴树洋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库尔勒841000)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武术的教材内容单调呆板化、专职教师缺乏、体育化模式等现状,指出了职业教育不合理和改善之处:着重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武术定位,以突出民族性、强调德育教育、传承民族精神为重点,复兴和案荣我国武术有著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武术教育就是自觉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是另一类教育是指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截然不同,是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出现的全新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属于“另一类型”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基础教育阶段(包括高中等阶段)重在培养人的基本能力,涵盖了人要适应社会所必须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社会、科学、道德、人文等各方面知识,主要传授精神生产领域知识,

而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之上以物质生产领域所需的技能知识为主,两者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截然不同,与之相应的教育手段、资源、途径等各个方面都不相同。在高等教育阶段,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单位进行分工后对知识加以细化,进行高等层次的教育活动,教学内容的学科体系是最显著的标志,依然属于精神生产领域,是基础教育的深人化、专业化阶段。而高等职业教育以技能知识为主,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技能知识在劳动分工领域属于较高水平层次。所以普通教育以精神生产领域知识为主,职业教育以物质生产领域的技能知识为主,两者是不同的,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区别在意知识的深度及专业化水平的高低,而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技能知识在生产劳动领域分工中层次,职业教育是“另一类型”教育。

1.武术在高等职业的定位

1.1突出武术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有着多方面的启迪,如果说罗马帝国时代中国文化仅以物态——丝绸的形式影响西方的话,那么,到了11——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中国热”则表明西方人对中国人一道德观念、戏曲艺术为主要形态的文化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在他的著作中甚至这样写道:“以前,我们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完善,立身处世之道更先进的民族存在,现在,因为东方中国的发现,使我们觉醒了。”而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等人则高举孔子人道思想的大旗,用于反对宗教神权,反对封建王权。即便是在现代,中国传统文化依然有其世界性的意义。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这位历史学家发现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一种无以伦比的伟大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民族文化的标志物,有如何知道“我是谁”“我如何区别于他”呢?把武术作为一种载体,突出其民族文化物质,在学校中更好的推广和教学,一定会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这事武术有别于西方体育的根本所在。

1.2的目的任务

根据当前国家关于提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水平的战略需要、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知道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健身、防身、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在中国武术已走向世界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把职业教育武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众所周知,武术在职业教育体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达到学生健康目的的有效手段。如何使武术对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学生进行武术教学的综合能里,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

2.武术的教育价值

武术项目集竞技性、对抗性、表演性于一身,场地器械简易等适于在群众中普及推广的物质基础,大部分项目活动强度。易于调整运动量,能够满足“以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和保护心脏为中心”的群众体育有氧锻炼需求,是新疆高等职业教育全民健身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身资源宝库。武术的招式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习练者在一招一式中体悟中国文化的精深独到,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太极拳的名字就有很深奥的文化意蕴,还有例如西方拳击的“直拳”,中国拳法称之为“掌拳”,从技术规范到尽力要求都显得厚重了许多,有一种意念的渗透和直来直往的简洁,更不乏任意出击的洒脱,在劲力饱满与迅猛快捷中融人伺机而发。一个流传下来的古典传统武术套路的形成往往是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里面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情节和传奇,也寄托了古人对艺业的尊重和谨严。

武术教育中对“武德”的强调充分体现了武术的教育价值,因为它是把对到的的规范和约束融人到习武者的日常生活,贯穿于习武过程的始终。“武德”中仍然有许多积极的成分值得今天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和继承。《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接着又写道“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司马迁把“德”放在与“道”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德”对于一个习武者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习武者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教化功能,“这种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的中国世人往往书剑并举,以剑比德,显然是太史公这一理念的延续。”【:】大凡传统武术流派,都对本门派的弟子有不同的道德约束,有的甚至要经常长期的品格考验才能成为半门派的衣钵传人。诚心也是习武者是为生命的准则,“言必信,行必果”,崇尚重信轻诺,是“传统武术练习者乐意接受的职业形象。言而无信的小人,即使武功高强,也是为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们所不齿的。”[列“武德”中的内容更多是来自传统文化的典籍注解,是“武”文化和“文”文化的有机结合,“习武者对武德的尊崇与敬重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敬畏,在对一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表现出一种顶礼膜拜,从而心甘情愿地受到这种文化的束缚和制约,也愿意接受由这种文化北京下的道德和价值评判”

3.特点和创新之处

新颖表现在力求反映武术的新理论、新知识、信信息。实用性和针对性表现在本教材的内思考、作业题。

化与教育。内容围绕监考教育和终身体育培养这一主题,注重对学生武术综合能里的培养。这一目的是与教学应当着眼和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建立、完善武术教学思想和理论体系,逐步挖扭武术进人学校体育的潜力和价值,实用性和针对性还表现解决了应讲授的理论内容旧教材陈旧或短缺、技术内容为了适应学校武术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后学生无教材的窘况,本内容与创新之处如下:

职业教育武术教学和开展学校武术竞赛活动方法的论述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武术竞赛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给学生以继续学习的空间。同事结合学校武术的特点,就其教学竞赛的组织原则、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惊醒了阐述。这些内同是未来的高度等职业教育武术教学工作必备的知识。另外,以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与自学,在每一章的前面都列有内同提要与学习目标,每一章后都列有

3.1武术改良化模式

当今武术发展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武术的全球化不仅体现在运动项目上,更多地体现在西方武术理念和运作模式上。因此,在今后武术发展中还将继续解决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协调和融合问题。对于武术竞技化模式的改良指的是从科学求实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借鉴现代化竞技体育的规则、技术教学训练方法、组织管理等相关理论以及推广普及方式,不断从中吸收现代体育元素,对自身进行适宜整合、改编,在保持的同时兼备时代特点。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多民族和国家参与其中,这也正是武术扩大参与主体、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延续的关键所在。

3.2传承武术优秀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面对种种的社会现象和挑战,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应该积极面对,寻找传统文化回归的新途径、方法。实可行的传播武术文化的策略。武术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东西,是千百年来历史的沉淀,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纽带,中届的现代化并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民族的根。武术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通过身体感悟、体验来享受民族文化大餐何乐而不为呢?重视武术课教学,改变新的视角,让武术课成为宣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主课堂。对那些谈起外国文化头头是道,对自己本民族却一无所知,对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对本民族文化却不了解的学生要扭转观念的畸形,塑造我们民族的价值体系。珍惜武术文化遗产,武术教育应自觉承担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

标签:;  ;  ;  

浅谈武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