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视一台论文-陈杰

德国电视一台论文-陈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国电视一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形象,电视媒体,德国电视一台

德国电视一台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1](2017)在《德国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进程和多媒体时代使西方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变得更加多元与复杂:一方面继续固化或夸大西方世界由来已久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在内政与外交上展示出的国家实力,西方不断调整并正视中国形象中的“新元素”。本文选取德国电视一台(ARD)2014-2016年的涉华报道146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选择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全面探究德国电视媒体中的中国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和社会形象。这叁年正值习近平主席的第一个任期,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重新认识和客观评析新一届政府领导下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全方位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了解“他我”眼中的“本我”形象。这可以使我们借用“他我”视角更好地感知和了解发展中的中国。如同研究所示,德国电视一台近3年146篇涉华报道聚焦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经济方面,中德经贸合作日趋深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德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德经贸关系进入“历史最好阶段”。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五年计划中提出对经济增长的战略调整。对内提倡全民创业,降低银行利率,拉动消费;对外实施“一带一路”计划,试图将中国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产能过剩,过度牺牲环境等问题有效合理地转移到资源稀缺且潜力巨大的区域,以期能在区域竞争中联合东南亚、中亚等国向美国的区域霸主地位发起挑战。另外,“中国制造”形象提升,中国产品在德国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得到德国民众的认可。另一方面,中国大肆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为中国制造注入科技与创新支持,这一收购狂潮被德国媒体认为有着“中国政府幕后的支持”,中国威胁论跃然纸上。政治方面,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政府形象”以及“领导人形象”有着明显提升,肯定了中国的反腐力度以及一系列内政改革。另一方面继续对中国民主、人权及军事状况进行主观批判,宣扬其欧洲中心论思想根源及当代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根源。外交方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联盟伙伴”:中俄之间产生了“最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中美之间则产生了既合作又冲突的“新型大国关系”;中日、中菲之间由于领土问题产生争端,中国正试图在“宣扬和平”与“武力震慑”中寻找平衡,并发展最有利于双边发展的新型邻国关系。在社会与文化方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形象”。其中对中国人的形象进行了个体及群体报道。德国电视一台十分关注中国文化和民生报道,虽然德国媒体一如既往遵循“4K”原则,即冲突,危机,战争与灾害,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报道越来越趋于正面。本文通过对德国电视一台(ARD)涉华报道的样本资料统计和分析,客观分析了德国电视媒体对中国事务的报道,为深入理解德国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文本。从跨文化互动视角来看,借助德国电视媒体这一外部视角,发现中国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社会等问题,分析及澄清由于核心价值标准差异造成的有意或无意的“误解误读”,加深本国民众对中国现存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了解西方对中国关注的领域、利益取向和兴趣所在,并由此确定当代西方人的中国观,提升“软实力”和国家对外公众形象,这也构成本论文的学术目的所在。(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2](2007)在《德国国家电视一台来我院拍摄记录片》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5月,德国科隆将举办世界一流水平的“科隆音乐节”,本次艺术节将重点介绍中国音乐文化。经德方申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3月20日至27日,德国国家电视一台(ARD)摄制组一行在中央电视台外事处的专人陪同下,来到我院进行现场拍摄。(本文来源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易娅莉[3](2005)在《中德电视新闻节目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达到促进中、德两国电视界间相互交流借鉴的目的,本文以德国电视一台(以下简称ARD)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以下简称CCTV-1)为例对两国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了比较。 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介绍了电视在德国和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包括两国各自的电视体制和主要电视台。 第叁章介绍电视新闻的定义、功能和特点:以2005年4月18日至24日的节目为例介绍了ARD和CCTV-1电视新闻节目的总体结构,并从数量、时长和周末的安排叁方面比较了两台的所有新闻节目。 第四章具体分析了ARD和CCTV-1各自的重点消息类新闻节目《每日新闻》和《新闻联播》。首先是简单的介绍两个节目,然后从播送时间、形式和内容叁方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第五章对两个节目各自的特征进行总结,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对电视的发展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5-05-01)

德国电视一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今年5月,德国科隆将举办世界一流水平的“科隆音乐节”,本次艺术节将重点介绍中国音乐文化。经德方申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3月20日至27日,德国国家电视一台(ARD)摄制组一行在中央电视台外事处的专人陪同下,来到我院进行现场拍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国电视一台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杰.德国媒体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2]..德国国家电视一台来我院拍摄记录片[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

[3].易娅莉.中德电视新闻节目对比[D].武汉大学.2005

标签:;  ;  ;  

德国电视一台论文-陈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