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岩浆弧东段晚白垩世片麻岩:岩石学和年代学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晚白垩世片麻岩:岩石学和年代学

论文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浆弧东段的晚白垩世里龙岩基构成了岩浆弧的中-下地壳,是探索大陆岩浆弧深部组成和地壳生长与加厚的窗口。本文对里龙岩基中的变质花岗岩,即片麻岩进行了岩石学与年代学研究,探讨了花岗岩成因与形成时代、变质作用条件、时间与构造意义。所研究的片麻岩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绿帘石和白云母组成,含或不含角闪石。它们的SiO2含量为61.9474.39 wt%,铝饱和指数(A/CNK)为0.891.03,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到弱过铝质岩石。它们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的配分模式,并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特征,是典型的弧型花岗岩。这些片麻岩经历了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为720750℃和0.50.6 GPa。片麻岩中的锆石由岩浆核和变质边组成,岩浆核获得了8481 Ma的晚白垩世结晶年龄,变质边获得了7974 Ma的变质年龄。锆石岩浆核的εHf(t)值为+10.2+12.2,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376496 Ma,显示出新生地壳特征。本文研究表明,里龙岩基中片麻岩的原岩为晚白垩世花岗岩,其经历了近同侵入期的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和部分熔融。冈底斯弧晚白垩世处于新特提斯洋洋中脊俯冲背景下,由此引发的巨量幔源岩浆的底侵导致了冈底斯弧发生了显著的新生地壳生长、加厚和变质再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3.1 冈底斯岩浆弧东端变质作用与部分熔融
  •     1.3.2 冈底斯岩浆弧地壳的生长和加厚
  •   1.4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分析与研究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拉萨地体地质概况
  •   2.2 冈底斯岩浆弧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地质背景
  • 第三章 岩石学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矿物化学
  •   3.3 岩石化学
  •   3.4 变质P-T条件估算
  • 第四章 锆石U-Pb定年与Hf同位素
  •   4.1 锆石U-Pb年代学数据
  •   4.2 锆石Hf同位素数据
  • 第五章 讨论
  •   5.1 岩石成因
  •   5.2 变质作用
  •   5.3 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宁

    导师: 张泽明,贺振宇

    关键词: 晚白垩世,里龙岩基,花岗质片麻岩,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地壳生长与加厚,冈底斯岩浆弧,青藏高原南部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类号: P597.3;P588.345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1019

    总页数: 63

    文件大小: 4801K

    下载量: 44

    相关论文文献

    • [1].贵州出露的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及其岩浆源区地幔类型[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1)
    • [2].冈底斯岩浆弧的形成与演化[J]. 岩石学报 2019(02)
    • [3].西藏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两套火山岩浆源区及其地质意义——来自Hf同位素特征的指示[J]. 矿物岩石 2018(03)
    • [4].相图对广西栗木花岗岩斑晶及起源岩浆的热力学形成条件的分析[J]. 地质论评 2019(03)
    • [5].幔源岩浆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岩浆矿床成矿的制约[J]. 岩石学报 2019(01)
    • [6].新疆坡十铜镍硫化物含矿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J]. 地学前缘 2011(03)
    • [7].东昆仑东段三叠纪岩浆混合作用:以香加南山花岗岩基为例[J]. 岩石学报 2018(08)
    • [8].西藏尼木渐新世花岗岩中的岩浆混合作用:对岩石成因及陆壳增生的启示[J]. 地质学报 2018(12)
    • [9].西藏冈底斯带始新世曲水岩基的岩浆混合作用:来自斜长石阴极发光特征和成分变化的证据[J]. 地球科学 2019(06)
    • [10].滇西粱河地区早白垩世壳慢岩浆混合作用: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证据[J]. 地质学报 2015(S1)
    • [11].波龙铜矿区成矿斑岩同位素对岩浆源区的限制[J]. 金属矿山 2014(10)
    • [12].角闪石成分对东天山铜镍矿床岩浆过程的指示意义[J]. 岩石学报 2019(07)
    • [13].新疆坡十含铜镍硫化物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J]. 矿床地质 2010(S1)
    • [14].西南三江永平卓潘碱性杂岩体源区与形成机制:全岩元素、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联合约束[J]. 岩石学报 2018(05)
    • [15].大兴安岭中南段哈力黑坝岩体岩浆混合作用:暗色包体岩相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启示[J]. 矿产勘查 2017(06)
    • [16].柴北缘果可山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相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 岩石学报 2018(07)
    • [17].浙江常山里山岭斑岩型铜矿床成岩时代及岩浆源区[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6(03)
    • [18].大兴安岭玻乌勒山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J]. 黄金科学技术 2015(01)
    • [19].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对武山铜矿和竹溪岭钨矿成矿岩浆体系差异的指示[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9(05)
    • [20].东天山恰特卡尔一带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新疆地质 2017(04)
    • [21].冈底斯岩浆带雄村矿床多期次成矿探讨[J]. 高原科学研究 2018(02)
    • [22].中天山阿拉塔格环状杂岩体中闪长质包体地球化学与岩浆混合作用[J]. 中国地质 2018(04)
    • [2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J]. 岩石学报 2019(03)
    • [24].岩浆混合作用的识别:以义敦岛弧稻城岩体为例[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0)
    • [25].西秦岭与赛什塘铜矿床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岩浆源区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探讨[J]. 岩石学报 2016(07)
    • [26].新疆牛毛泉磁铁矿含矿岩体岩浆演化过程及源区特征[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2(04)
    • [27].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基性岩的同位素特征及下地壳物质对岩浆源区的贡献[J]. 岩石学报 2008(08)
    • [28].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地球化学、年代学和暗色微粒包体证据[J]. 岩石学报 2019(03)
    • [29].鄂东南地区何锡铺岩体锆石U-Pb定年、岩浆源区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6)
    • [30].喀拉通克与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其意义[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2)

    标签:;  ;  ;  ;  ;  ;  ;  

    冈底斯岩浆弧东段晚白垩世片麻岩:岩石学和年代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