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质疑、猜想”三环节破解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难题

“思考、质疑、猜想”三环节破解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难题

◆张春玲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九巷小学262700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思考、质疑、猜想”三环节为重点,积极破解小学低年级阅读理解难题,教学效果明显,教学与学习成绩逐年提高,深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一、“课堂、作业、活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根据现代小学语文新课程体系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小学生语文应将思考动机的培养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并通过课外作业和组织小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1.通过课外趣味作业,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考动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实现小学生记忆与复习巩固的一种有效手段。小学语文课课文后边的作业,是要求小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达到巩固课本内容的目的,能够结合每一篇课文而开发出一个适合于小学生特色的课外趣味作业,使小学生既能够自由活动又不增加课外负担的课外趣味作业,会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学习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组后,我们要求小学生写写自己的学校和学校的花园;学习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后,要求小学生写一种动物或者家中饲养的一种牲畜。

2.组织小学生参与到其它活动中去,由活动激发思考热情。小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活动性强是小学生的又一个特点,因此,组织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活动诱发其思考问题的热情,由活动激发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生在家中上网、看电视、走亲访友,从不同的侧面了解社会的同时,对一些问题、事物、事件和新闻都有所了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QQ交谈、短信互通、游戏娱乐、音乐欣赏等,给小学生的思考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是思考的提高与扩展。对于上述,我们都应结合主题班会进行科学指导。

二、教材质疑——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发散思维

质疑就是对已有答案或回答不完全赞同,并提出对其怀疑的具体理由。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越来越开阔,在学习中开始有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重要成分,要使学生有所创新,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如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等课文后,我们设置了多维的写作命题,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象写一写身边你所认识的小鸟、动物,写一写你所见到的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等,写一写你所住的村庄、社区和楼房,甚至写一写你所逛过的商场、超市和运动场、名胜古迹等,写一写你从小认识的树林和花草,并对其进行想象与拓展等等,都是质疑思维培养的基础和重点。

三、多维猜想——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的空间想象力和创作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猜想,虽然不可能产生像“歌德巴赫猜想”那样伟大的发现,但对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素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大胆的猜想,常常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跳出常规思路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更多、更新的角度对问题作出试探,因而常常可以从中产生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的想法。通过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说猜想是通向创新的一座桥梁。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呢?我们的做法是:

猜想的形成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联系已有知识与经验进行形象性的分解、选择加工、改造的整合过程。猜想是一种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的学生的一种合情合理、亲历语言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猜想方法,引导学生展开猜想的翅膀,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类比性猜想。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的教学,我们让小学生猜想:通过大石头,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发现了什么?他为什么对大石头如此感兴趣?对于大石头的看法,他为什么要询问爸爸?通过大石头这个故事,说明了李四光对科学的什么预见?然后引导学生举例,通过课文分析来验证这个猜想。在类比猜想中,学生的思维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空间得到扩展,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2.归纳性猜想。如,我们在分析课文时,特别是对于描写一具体事物的文章,一般是有顺序的,在小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再学习相同的文章,就容易得多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文分析模型。我们不要急于向学生暗示什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猜想、发现规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归纳提出猜想。

3.探索性猜想。如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古诗两首》时,小学生对天门山根本就没有任何认识,更不用说是楚江了,在此基础上要想全面理解李白的诗意是十分困难的。此时,可以引导学生猜想或者联想附近的山、河,通过附近的山、河或者见过的山、河,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接触过的山、河,进行想象,进行探索性猜想,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4.仿造性猜想。如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古诗两首》后,首先,组织学生对祖国山河进行联想,对伟大祖国美好的建设进行猜想;其次,结合实例激发学生丰富、积极的情感;第三,在形成猜想之后应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弄清猜想的真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学生把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标签:;  ;  ;  

“思考、质疑、猜想”三环节破解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难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