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人民医院会同县418399

【摘要】目的:探究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危老年骨科患者进行骨科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4例ASAⅢ~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案,实验组患者则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提前达到完全阻滞;在手术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在手术后患者能够更快从麻醉状态中进行恢复,具有积极的麻醉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方案;预后影响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其生理机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无论是股骨头坏死或是骨折,都是导致高龄老年患者出现肢体障碍的常见骨科疾病。由于老年人群往往存在骨质疏松和钙代谢紊乱的状态[1]。所以在进行骨折治疗时,应用单纯保守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状况开展相应的手术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2]。但由于老年人群在年龄增长后,身体的各项功能衰退程度较大,所以多数老年人在接受手术时,其对手术耐受性较差,在进行麻醉时存在较大的麻醉风险。所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对高龄老年患者进行辅助手术,是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方式[3]。本次研究中,探究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危老年骨科患者进行骨科手术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4例ASAⅢ~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随机抽签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4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且患处存在明显的红肿,疼痛感强烈,患者行为受阻。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资料为(男:23;女:19)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5-91岁,平均年龄(78.6±5.7)岁;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资料为(男:21;女:21)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67-93岁,平均年龄(79.6±6.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1例、压砸伤28例、坠落伤2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经临床诊断,确诊合并有高血病,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全身性疾病及多脏器功能衰退,患者的个体因素不对,以本次实验产生影响,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在开展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禁饮禁食,医护人员在患者手术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并在手术前做好相应的麻醉引导,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术前注入东莨菪碱0.20mg和鲁米钠0.05—0.1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常规静脉通路开放,给予患者相应的面罩吸氧,做好相应检测。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状况选择L1-2或L2-3作为进针点,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患者1.0%利多卡因3.0ml进行麻醉测试,确认患者状态良好后加用等量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进行混合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指征进行监测。

实验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案。根据患者状况选择L2-3或L3-4作为进针点,采用25G腰穿针进行蛛网膜下麻醉穿刺。给予患者0-8.0mg0.5%重比重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硬膜外导管向上置入3.0cm,平卧后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时间超过2h,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3—5ml).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指征进行监测。

1.3评价标准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组织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和痛觉恢复时间进行记录,评价两组患者的具体状况,对比手术方案。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实验结果中,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患者一般资料中涉及到的年龄信息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数据记录,而实验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说明实验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提前达到完全阻滞;在手术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痛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

表1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状况对比(min)

3讨论

由于老年骨科手术的患者大多数是高龄患者,常合并有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多系统的基础疾病,还存在潜在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多脏器功能衰退。所以其基础代谢能力较差,不能进行正常的循环储备,血压波动的能力较小,特别是对原有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手术中发生各种麻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4]。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应当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还应当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在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减低心肌缺血,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病症加以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较快阻滞完善,并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控制好麻醉平面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保持较长的麻醉时间,具有较高的麻醉安全性,这种麻醉方案在临床上下肢和下腹的手术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5]。同时这种手术麻醉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即使对象为高龄老年病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加强术中循环;呼吸;体温等围术期的管理,也不会造成额外的不良事件。因此,腰硬联合麻醉下载高危高龄骨科手术是安全可靠的,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危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阻滞起效时间和组织完善时间,在手术后患者能够更快从麻醉状态中进行恢复,具有积极的麻醉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业赞.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01):65-66.

[2]李金财,陈小清.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8):106-107.

[3]周力克,林逢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J].上海医药,2016,37(23):45-47+51.

[4]李晓声.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肢骨科手术中镇静镇痛应用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2):193-195.

[5]石先伦.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03):397-398.

标签:;  ;  ;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